陶淵明的一首古詩,風格平淡,卻洗盡鉛華,從容自然

2021-01-09 品詩賞詞

詩歌創作是一種高級的精神活動,不僅需要博古通今、見解深刻,而且還要善於細心觀察、捕捉靈感,並在詩行中融入真情。

而個人經歷不同、地位各異,風格也會變幻多姿。比如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鬱,白居易的樸實、王維的禪意,還有李賀的瑰麗奇峭、李商隱的纏綿悱惻,等等。

而晉代陶淵明的詩歌卻更顯平淡,閱讀他的作品,感覺就像是詩人在拉家常,又如一杯清淡的白水,可以一眼看穿,但細細品味,又覺得有滋有味。下面介紹陶淵明的一首古詩,風格平淡,卻卻洗盡鉛華,從容自然。

移居

晉代:陶淵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有些詩歌熱情似火,而有些作品卻平淡如水。不過平淡其實是一種不易達到的風格,詩人們為此需要花費很多工夫。

平淡並非淺薄,也不是沒有深文大義。平中有奇,淡中有濃,才是詩人們苦心孤詣的深衷,正所謂舍皮毛而得真髓,透表相而知神韻。

陶淵明本來是彭澤縣令,可是他只幹了不到三個月就掛印離去,理由是不為五鬥米折腰。當時詩人已過不惑之年,之前也做過各種小吏和幕府,但最終選擇歸隱,當然不完全是因為喜歡恬淡悠閒的生活。

不過回家之後,他立刻就面臨著生存的問題。好在詩人身子骨硬朗,而且願意披星戴月、起早摸晚,所以養活一家老小應該沒問題;甚至還可以通過種植農副產品,置換一些布帛和美酒。

田園生活並非想像中那樣美好,時間不長,詩人就曬得黢黑,手上也很快就磨出了水泡。詩人希望做一個徹底的農夫,他和其他鄉親們一起肩並肩地到農田裡幹活,也學他們那樣嬉笑打鬧,雖然很快就融入了其中。

但陶淵明骨子裡依舊是詩人,於是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想,都加以記錄並整理,後世的讀者才有幸了解那個時代的田園生活。

這首詩其實主要就講了兩件事情,一是閒暇時大家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關係親密到可以過門相呼。只要有人先在門前大聲吆喝一下,大家就紛紛走出家門,然後立刻就開啟了一種有點原始、但又非常快樂的詩酒生活。

第二件事是說,如果大家都很忙,就互不打攪、各自安好。如果彼此想念對方了,則披衣言笑,毫不拘束。他們之間無須士大夫的繁縟禮節,來往都很隨便,說話也是口無遮攔,但更顯得彼此之間的無限信任和一腔真情。

詩人感懷於此,每遇風和日麗的春天,或是天高雲淡的秋日,他都會登高賦詩,一快胸襟,只不過陶淵明必須等到閒暇時光。全詩雖無一字描繪景物,但讀者盡可想像出鄉村的美景、以及鄉親們的閒情雅致,而詩人的超曠神情更讓人羨慕。

最後四句表達詩人的感懷,這種飲酒言笑的生活非常美好,拋棄這種生活方式實在毫無道理。吃穿住用都需要自力更生;躬耕的生活,永遠也不會將我欺騙。詩人仿佛是自言自語,又似乎是在總結自己的前半生,雖然並非警句妙言,卻值得細讀。

縱覽陶淵明的這首詩,語言樸實,敘述平淡,但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曠達和恬靜。作者任運隨緣、自得其樂,更與鄉親們親密無間、如同親人,再也沒有宦途的煩惱和憂慮。

詩人一邊勤於耕作,一邊悠然地欣賞美好的田園風光,享受農家的純真情誼,更領悟了為人處世之道。全文看似平淡舒緩,其實只有詩壇高手,才能達到如此的渾然天成。 

相關焦點

  • 一首古詩全面反映陶淵明的農耕生活,雖然貧困但是卻樂此不疲
    在陶淵明的歸隱生活當中,有一首古詩全面地反映出了他的農耕生活狀態,雖然貧困,雖然反映出的是一個不合格的農民形象,但是陶淵明依然樂此不疲。有詩為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就是陶淵明非常著名的《歸園田居·其三》,其中的每一對詩句都經常拿來作為考題。尤其是「帶月荷鋤歸」中的「帶月」經常和成語「披星戴月」中的「戴月」作為對比,來考察孩子們對於詩歌中具體用字的掌握程度。在古詩的一開始就反應出了陶淵明作為一個農耕者的不合格之處。「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既然是歸隱田園。
  • 曾國藩:洗盡鉛華始見金,褪去浮華歸本真
    洗盡浮華,樸實諳練,是曾國藩的成事學之一,也正因如此,曾國藩登上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寶座,為後人樹立了立功立德立言的表率。說起洗盡鉛華,褪去浮華歸本真,陸遊也在其《秋波媚》中作了陳述:曾散天花蕊珠宮,一念墮塵中。鉛華洗盡,珠璣不御,道骨仙風。東遊我醉騎鯨去,君駕素鸞從。垂虹看月,天台採藥,更與誰同。
  • 東莞一日遊:人生不在初相逢,洗盡鉛華也從容
    當初園主,清末的東莞人張敬修傾盡家財萬貫,費盡巧思、精心設計並打造了這座園林。洗盡鉛華後的它,真正地溫柔了歲月亦驚豔了時光。
  • 鉛華洗盡 面目一新——陳建平山水藝術簡析
    鉛華洗盡 面目一新——陳建平山水藝術簡析 文/張明寶 (花鳥、山水畫家、美術理論家)我所熟知的畫家陳建平先生,是一個為人誠實厚道、性格內向、不善健談、不好張揚、溫文爾雅的西北漢子北漂十年,窩居在簡陋的工作室裡,頂嚴寒,冒酷暑,搓手呵筆,汗流浹背,日復一日,筆耕不輟,勤學苦練,吃了不少苦,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艱辛和努力,終於鉛華洗盡,面目一新。他創作的一幅幅寧靜典雅的現代山水畫,有著豐富的韻味,讓人流連觀賞,回味無窮。在當今社會環境下,一無金錢,二無背景,就靠著自個的實力打拼,作品先後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並獲獎,博取了全國美協會員的資格。
  • 《歸來》洗盡鉛華呈素姿,萬花落盡始見真,用真實演繹人性溫暖
    出自於牡丹賦的詩句:洗盡鉛華呈素姿,萬花落盡始見真,用來形容張藝謀的新作《歸來》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張導的這部褪去鉛華的「歸來」之作較之於張導之前的作品有了本質上的不同。它沒有了往常張氏電影的濃墨重彩,也沒有了清晰可見的形式主義,它帶給我們的是淡淡的惆悵,帶給我們的是平淡中相守的溫暖,《歸來》在整體平淡溫暖的敘事基調中向我們講述了文革特殊時期右派知識分子陸焉識和其妻子馮婉瑜二十多年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 納蘭性德洗盡鉛華之作,4句就有3句經典,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納蘭性德一首洗盡鉛華之作,全詞共4句就有3句經典,開篇7個字化用蘇軾的名句,驚豔世人。《採桑子》清.這是一首頗有爭議的詞,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懷念友人之作,因為詞中「結遍蘭襟」指的是交遍天下知已好友;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情詞,從所作時間來看,應該是與愛人沈宛分離後所作,懷念逝去的感情,我個人更偏向於後者。
  • 從殺戮之都出來,唐三需要洗盡鉛華,那胡列娜的殺氣該如何解?
    唐三的殺戮之都篇結束之後,唐昊要求唐三去月軒修身養性,讓唐三的殺氣能收放自如,畢竟經歷了那一年多的殺戮,確實是這樣,唐三在月軒兩次差點就殺氣失控,唐三尚且需要洗盡鉛華,那麼胡列娜的殺氣該如何解?
  • 袁姍姍洗盡鉛華,露最美本真,白襯衣配牛仔褲宛如大學生
    實際上比起曾經大家一味追求所謂的時尚,現在的時尚大多是以展示自己獨特的美為特點,畢竟在別人穿起來非常驚豔的服裝不一定適合自己,擁有時尚感的前提是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缺點,在穿搭中注意揚長避短,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 趙一荻洗盡鉛華的容顏,一顰一笑極具風姿卓約,老照片見證歷史
    趙一荻洗盡鉛華的陪伴在張學良身邊,一陪伴就是長達七十二年,這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頗具神秘色彩的女性。 趙四小姐為了少帥洗盡鉛華,開始大半輩子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私人秘書。根據範克明在《張學良傳》中如此描述趙四小姐:「她愛整潔,不愛打扮,但由於她身材苗條,端莊俊秀,有一種像璞玉或水晶般的典雅、純潔、玲瓏剔透的天然美,反倒愈加顯得溢光流彩,楚楚動人。」在臺灣幽居時期,趙四小姐出版有《好消息》《新生命》《真自由》《大使命》《毅荻見證集》等著作,可見其實力。
  • 《村居》是一首描寫什麼的古詩?
    有朋友提出問題:《村居》是一首描寫什麼的古詩?「村居」二字,實在簡單明了。自然是描寫鄉村生活情景的詩,至於是哪種風格的鄉村生活,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態度和想法,就要看具體內容。但是以《村居》為題的古詩不止一首。即便不算詞牌,純粹算格式規整的古詩也有蠻多,因為這個標題確實隨意而有概括性。高鼎的《村居》最有名的當是清朝詩人高鼎的作品: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李白寫了一首田園詩,最後10個字暴露真性情,與陶淵明風格不同
    說到田園詩,我們不假思索地會想到陶淵明,作為田園詩的開山鼻祖,他的詩風對後世影響深遠。唐朝詩仙李白就曾寫下過一首《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這首詩承襲了陶淵明的恬淡爽直的田園詩風。放聲高歌松風的曲調,歌曲唱盡後,都已經星稀月落了。我們喝得飄然欲醉,心情十分暢快,在這種喜悅中完全忘記了憂愁。第一句「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交代了時間,正是傍晚時分,詩人遊覽了終南山,傍晚下山,此時天空升起一輪明月,月亮照著詩人回去的路。一個「隨」字,將月亮描寫得含情脈脈,情意綿綿。緊接著,詩人也不禁回頭,地看了眼走過的山路。
  • 元好問很著名的一首詩,寫心中偶像陶淵明,短短28字值得一讀再讀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來看元好問的一首詩,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最早知道元好問是從哪一首詩詞或者文章開始的呢?下面這首詩就是元好問評價陶淵明詩歌風格的作品。【臨其詩境】這首詩從整體上看,更像是一位粉絲寫給偶像的作品,是為了回應當時詩壇上一些不好的聲音。金元之際的詩壇走上了齊梁宮體詩的老路,崇尚雕琢粉飾、矯揉造作,視野狹窄,格調不高。
  • 歷史絕版舊照:圖1洗盡鉛華的趙四小姐,圖4金庸的夢中情人
    歷史絕版舊照:圖1洗盡鉛華的趙四小姐,圖4金庸的夢中情人趙一荻原名趙綺霞,出身頗有名望的官宦家庭,接受較好的教育,容貌清麗典雅,氣質出眾,在16歲時第一次見到張學良,兩人一見鍾情。圖為趙四小姐洗盡鉛華的留影,依稀可見其清麗容顏。黃金榮和杜月笙(右一)、張嘯林的合影,三位大佬同框實屬罕見,他們都是當年上海灘響噹噹的青幫老大,人稱「青幫三大亨」,其中以杜月笙最具傳奇色彩,他從一個小嘍嘍混進黑幫,成長為黑幫老大。
  • 孟浩然《過故人莊》,一首平淡的詩,平淡到看不見詩
    【背景】這是一首描寫農家生活的詩,可以說是唐朝的農家樂了。孟浩然受陶淵明的影響比較大,他們都喜歡描寫鄉村田園生活,風格平淡恬靜。在這類詩中,也表達了詩人的生活追求。這裡我們經常忽略一個現象,那就是孟浩然在安史之亂之前就去世了,他的整個生命都在大唐盛世中度過的。
  • 月滿湄江:洗盡鉛華的泰國水燈節(組圖)
    原標題:月滿湄江:洗盡鉛華的泰國水燈節(組圖)
  • 王寵、董其昌書法世界中的陶淵明
    王寵的這種獨特書法風格,能在字裡行間的多處留白與氣孔中,感受到節奏的律動以及氣息的貫通疏朗,而在用筆上的含蓄則讓人感受到其拙而實巧的深厚功力與筆畫背後的深沉用心。同為書陶名家,王寵的書法更能體現陶淵明詩文「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精能之至,返造疏淡」的審美特點。  王寵除了書法風格與陶淵明的文化特點一脈相承之外,亦喜書陶淵明詩文,代表作即行草書本《五柳先生傳》。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那說起最有個性的文人,我首推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他身上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當他在官場上無法實現自我價值時,毅然決然回到故鄉隱居,過著最純樸的田園生活,每天無非是像普通人一樣勞動,夜裡讀書寫詩。這種平淡的生活,讓陶淵明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終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 我們在最好的時代虛度光陰,而他們在最艱苦的時代洗盡鉛華!
    我們在最好的時代虛度光陰,而他們在最艱苦的時代洗盡鉛華!之前《芳華》很火,很多人看過之後都有一個感覺,我們在最好的時代虛度光陰,而他們在最艱苦的時代洗盡鉛華!
  • 陳洪:┃《陶淵明集》導讀
    與閱讀唐詩宋詞不同,漢魏六朝的詩歌往往是有篇無句(入古詩十九首),或有句無篇(如謝靈運詩),故不可以專從字詞求其美,而應更關注其意象、意境、風格等。陶淵明對酒有著清醒的認識。《飲酒》其三:「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形影神》詩說飲酒的三重思考:《形贈影》:「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願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辭!」《影答形》:「立善有遺愛,胡可不自竭?酒雲能消憂,方此詎不劣!」《神釋》:「老少同一死,賢愚無複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陶集中有《述酒》、《止酒》奇特的兩篇,前一首或說有政治寄託,後一說或說遊戲之筆:「平生不止酒,止酒情無喜。
  • 時光如一指流砂,洗盡滄桑鉛華,許人生一路風華
    時光如流水,流過滄桑、洗盡鉛華。時光如四季之風,滑過人生的臉頰,留下淺壑縱橫,留下的是一路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