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關乎千家萬戶。它既考驗學生,更考驗家長。考前一個月,家長能夠為高三學子做些什麼?如何做才能夠幫助到孩子?怎樣的做法才是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們採訪了近年來數百名學霸們的家長,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為備戰2019年高考的學生家長做一個務實的交流。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高考前一個月,家長全身心準備孩子考前的衝刺,做好考前陪伴工作。推掉工作中的應酬,拒絕參加牌局,每一天準時回家,在家中不玩手機、不看電視,不抽菸,常看書報多喝茶。在沉默中陪伴讓孩子認識到高考不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家庭團隊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學習有意義、有溫度、有力量。
行動是最有效的引領,家長親自為孩子打掃家中的清潔衛生,規範有序的整理臥室、客廳,為孩子營造一種整潔溫馨的備考氛圍。讓孩子在緊張的學習之中,忙而不亂,忙中有序。秩序的引導會讓備考的孩子思路清晰、有條不紊,清淨的環境可以調整孩子的心態,幫助孩子克服身心的浮躁。
高考前夕,孩子的心態很複雜,家長如何開導孩子很考驗手藝,這需要家長為孩子做好心理調適。讓孩子把每天的煩惱裝進家長的心理垃圾袋,家長多接收,少回應;多包容、少批評。每一位家長都要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高考,注重過程,靜待結果。少說話,多做事,勤觀察,選取恰當的方式同孩子交流,交流注意方式方法,理由合情合理,態度親和,微笑面對。在家中顯眼的位置貼一些標語,如「靜待花開、順其自然、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等等。暗示孩子,一切順其自然,盡力就是最大的努力,無聲的調適對孩子的心態調整起到一個勝有聲的效果。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合理攝取營養對提升孩子身體素質十分重要。一日三餐必不可少,每一餐需要科學安排。「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要精心準備,讓孩子吃飽吃好,如每天一個雞蛋、一杯豆漿或者一杯牛奶。中餐注意葷素搭配,果蔬配合,晚餐注意菜湯結合、鮮味調整。在一日三餐的安排中,確保低脂高蛋白,清淡營養促消化,疾病煩惱都拋掉,考前身體狀態佳,精氣飽滿神飛揚。
高考前夕「生物鐘」的調整至關重要,晚上失眠,白天垮掉;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家長作息規律需和孩子同步,每天保證孩子八小時睡眠,午休四十分鐘;睡前釋放輕音樂,不讓孩子碰手機,營造入睡氛圍;睡前一杯溫牛奶,愛心常相隨。如果孩子存在焦慮、失眠、輕度抑鬱等現象,建議家長採用傳統的中醫療法:玉竹15克、五味子12克、麥冬15克、棗仁10克、遠志10克、柏子仁10克、茯神15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10克、浮小麥15克、代赫石20克、熟地15克、當歸15克、枸杞10克、炙甘草5克、硃砂1克(這是一位老中醫為失眠、抑鬱者開的藥方,已臨床驗證,和大家一起分享),煎服,一到兩周的時間,療效顯著,可有效保障睡眠,克服抑鬱。
溝通打開心扉,內心敞亮才會充滿陽光。考前一個月家長主動同班主任或孩子存在學科短板的科任教師進行溝通,做孩子的通訊員,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及時將孩子的思想動向匯報給老師,家校形成合力,備考事半功倍。溝通講究策略,QQ、微信、簡訊、電話等是便捷有效的交流工具。在同老師溝通時,注意時間的掌控,上午九點、下午五點,這兩個時間點是同班主任溝通的最佳時間,過早過晚會影響到老師的休息與工作。在溝通過程中要注意語氣、語速、問題提前擬好提綱、有層次、語言簡單明了。
總之,學霸們的家長在最後一個月都將自己武裝成全能智者,孩子需要什麼就支持什麼,做好孩子的後勤保障,使孩子複習高效而不孤單,充實而不慌亂,緊張而不恐慌,希望這些學霸們的家長的做法可以幫助到您。
優家長,讓您懂得孩子,更懂得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