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鍋是個偉大的發明,它大大降低了做飯的門檻。離了不粘鍋,可能很多號稱喜歡烹飪的人都要翻車。
不粘鍋在網絡中被過於妖魔化。作為一個不咋做飯,卻精研廚具二十年的男人,小二有必要把我自己對不粘鍋的一些認識給大家分享一下。
1、所謂「物理不粘」聽聽就好,狹義的不粘鍋,都是靠塗層。
別急著拿王剛老師的大鐵鍋,或者什麼章丘鐵鍋、陳枝記來反駁我,年輕人自己在家做飯,既不會開鍋養鍋,也沒有寬油。
看人家鐵鍋不沾,你可以把經年累月的「油膜」視為它的不粘塗層。
鐵鍋有鐵鍋的好,但單論方便程度,不粘鍋確實更省心。
2、塗層不是洪水猛獸,正規渠道出來的都是安全的。
這個想想就明白,能通過國家認證標準的不粘鍋,都安全。
現在家家戶戶都在用不粘鍋,如果真有毒有害,你當國家的質檢和工商部門是吃乾飯的嗎?
所以對於塗層安全你大可放心,只要是正規渠道出來的,都沒什麼問題。
3、主流塗層類型有特氟龍和陶瓷兩種。
其實最主流的塗層類型就是特氟龍塗層。特氟龍有毒,不代表特氟龍塗層有毒。
傳說特氟龍塗層致癌,只是因為早年間生產特氟龍塗層需要添加 PFOA(一種致癌物),現在國內外都早就禁止了,所以大可放心。
另一種還算主流的,是陶瓷塗層。
陶瓷塗層不粘鍋比較難駕馭,還比較貴,所以用的人少一些。
兩種塗層類型對比,不粘性上,特氟龍>陶瓷,安全性上,陶瓷>特氟龍,性價比上,特氟龍>陶瓷。
而常見的什麼麥飯石塗層之類,本質上也還是特氟龍塗層,商業營銷手段而已。沒什麼好,也沒什麼不好,理性看待就好。
4、不粘鍋是消耗品,塗層會損耗。
如果說塗層可能有什麼安全問題,基本都出在塗層被損耗掉的階段。
只要你使用,塗層就會被損耗,而且這種損耗是不可逆的。當塗層被磨穿,也就意味著這口鍋使用壽命到頭。
如果實在擔心安全問題,在使用壽命結束前換一口不粘鍋就好。
那怎麼判斷塗層的損耗情況?簡單,不粘鍋開始粘了,就說明該換了。
5、100 塊的不粘鍋能用 1 年,不代表 500 塊的能用足 5 年。
塗層的耐用性是影響價位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正如前面所講,不粘鍋是消耗品。想買口貴的不粘鍋一勞永逸、鍋以傳家,是不可能的。
真想用久一點,不用金屬鍋鏟、鋼絲球,不幹燒,儘量避免忽冷忽熱,都能大大延長塗層的使用壽命。
安全與耐用,源自良好的使用習慣,而非更高昂的售價。
6、不粘鍋誕生於法國,但目前義大利比較成熟。
目前不粘鍋技術比較成熟的是德國和義大利。德國不用說,其實像 WMF / 菲仕樂等頂級廚具大牌在義大利都有自己的不粘鍋生產線。
比較而言,義大利的不粘鍋性價比高一些。
如果你有機會海淘一些義大利不粘鍋,會發現義大利鍋可能還沒國產鍋貴。
7、作為消耗品,選什麼價位的不粘鍋要看自己的經濟預算。
除了塗層耐磨度,做工、外觀設計、品牌溢價都是影響不粘鍋價格的因素。所以選不粘鍋時,量力而行就好。
小二自己在用的,就是義大利三大鍋具品牌 TVS 旗下的不粘鍋品牌 RossoSfera 的一套不粘鍋。
你一定想不到,義大利原裝進口,一個炒鍋+一個煮鍋,倆才 199 塊。
別問我為什麼買兩口小鍋,因為單身獨居青年真的用不上大炒鍋。。。
一般在家小二也就下點麵條餃子 778,一口 20cm 的小鍋足夠,小鍋輕便,水開得快。旁邊還能用另一個鍋煎個蛋,不粘,挺合適的。
就算興起炒個菜,一小鍋菜也管夠我一個人吃了。想改善生活,就多炒一個,兩個小菜非常精緻。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