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今天從外面回到辦公室時,同事告訴我說倉庫管理員,不辭而別。拔其電話,一直沒人接聽,於是在微信留言給他,到中午時收到回覆信息:「自離不做了,太煩了」沒有一聲交待,一走了知!
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工作。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對待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塞責,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主動。因此,也就有了每個人不同的職業軌跡。
你可能很不喜歡眼下的工作,從工作中得不到絲毫的樂趣,也毫無創造性可言,「簡直煩透了!
但你要記住,這並不是老闆或單位領導的錯。老闆沒有逼著你來他的公司上班,領導也沒有強迫你在他的手下吃飯。當初,是你主動應聘到了這家公司;或者,是你託了關係好不容易才進了這家單位。你的歷史,是你自己寫成的。
有時候應該我們站在老闆或領導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你掙人家的錢,拿人家的薪水就得給人家一個交代。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問題!
許多人,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工作,把工作視作取得麵包、乳酪、衣服、公寓的一種討厭的「需要」,一種無可避免的苦役。
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把工作當作一個鍛鍊能力的平臺,一所訓練建造品格的大學校。在努力中去發揮出自己所有的才能,激發自己內在的優良的品格、去克服一切困難障礙。我想,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人生態度,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醜、可愛與可憎,全操縱於你之手。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故事:
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麼呢?」
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牆啊。」
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嗨,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9美元的工作呢。」
第三個工人哼著小調,歡快地說:「你問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訴你,我正在建造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
如果你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工作滿足感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東西」。一旦心情愉快起來,就會全身心投人,本來覺得乏味無比的事情會變得妙趣橫生,這才是工作的本質!
自己也是因為同事的關係,進入這家創業型的公司。創業初期,人手不足,制度還在完善中,兩個多月的時間,從業務助理,採購,行政到財務,直到今天去處理倉庫的工作。所有的崗位輪崗了一遍下來,這一段時間,我把工作當作學習,有著許多的求知,我需要儘快地接手,並真正地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相當大的一個份量。不懂的知識去百度,招聘去找各種渠道,勞動合同,財務知識去請教以前資深的同事,從各個方面去提升自己的技能,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打交道,某些這個職位所需的天賦,比如擅長交際,比如強勢,咄咄逼人才能給人施加壓力… …不敢說自己能做得令人滿意,起碼自己有一顆不浮躁的心,一種學習的態度。想得更遠,快速提升自己,是為了實現在未來的日子,自己可以很好地自由支配,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或是外出旅遊,或是繼續「充電」。(目標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對待任何事情,態度最重要。做的不好那是能力問題,可以培養,如果態度不負責,那永遠都做不好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