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進博生「輝」:關鍵十年,輝瑞腫瘤為患者生命聚力加碼)
2020年11月6日,上海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之際,輝瑞舉辦了"關鍵十年,輝瑞腫瘤為患者生命聚力加碼"的專題活動,與乳腺癌、肺癌、和血液腫瘤領域的專家們,共聚一堂,結合中國腫瘤患者診療現狀,從相關領域診療進展推動、患者關愛和輔助信息平臺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從而綜合改善中國腫瘤患者整體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共同呼籲社會對腫瘤患者投以更多的關愛和關注,助力實現《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的"到2030年,我國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於46.6%"的目標。
優化診療,全程護航提高中國腫瘤患者診療新獲益
當日腫瘤專題活動以"輝耀生命,關鍵十年"腫瘤高峰論壇拉開序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姜麗巖教授、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副院長殷詠梅教授以及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王曉稼教授共同參與,就腫瘤治療中精準化、個體化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分享,共話醫企協作,為患者提供全程醫療服務、支持中國腫瘤防治綜合體系建設。
腫瘤高峰論壇合影(左起: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副總裁、首席醫學官曹峻洋博士;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王曉稼教授;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副院長殷詠梅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姜麗巖教授;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市場營銷副總裁王怡親女士、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腫瘤及罕見病業務總經理李進暉女士)
目前"精準醫學"是腫瘤治療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並以靶向治療為重要工具,逐步實現在多腫瘤領域落地,疾病治療已轉向單病種、多學科以及精準個體化的聯合治療。
精準治療在肺癌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姜麗巖教授表示:"肺癌是精準治療的典範,根據患者基因突變類型選擇適合的靶向治療藥物,極大地提高了肺癌治療的有效性,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生命。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鑽石突變'-ALK突變為例,靶向精準治療極大延長了患者的生命,很多患者得以實現七年長生存,未來隨著第三代創新藥物蘿拉替尼的研發上市,這部分患者將獲得進一步延長生命的機會。"
對女性最常見的乳腺癌而言,除了治療方案和技術的進步,能否認識到患者自身不同的疾病特徵,能否按照不同疾病階段制定個體化診療策略,仍是乳腺癌診療的重中之重。殷詠梅教授說到:"我國乳腺癌患者的治癒率和五年生存率與國外有一定差距,特別是HER2陰性乳腺癌患者,由於近十年來都缺乏有效的精準治療突破療法,其五年生存率的差距更加突出。轉移和晚期的患者比例較大,整體治療規範有待提高。對於晚期患者,我們治療的目的是能夠儘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改善,這需要我們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王曉稼教授補充道:"針對乳腺癌的個體化治療,我們在臨床治療上正在探索更多元的治療手段全面覆蓋疾病複雜的分型,如應用CDK4/6抑制劑愛博新®(哌柏西利)更加精準地治療HER2陰性/HR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同時儘可能減少伴隨疾病的發生,例如治療對心血管及骨代謝方面的影響。"
關愛備至,多方合力提升腫瘤癌患者生存現狀及社會關注
在進博會上,由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及博鰲腫瘤創新研究院發起,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樂活者聯盟、輝瑞公司合辦,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中國婦女報、新華社等媒體共同支持的"中國乳腺癌患者診療與生存現狀白皮書"項目正式啟動,旨在深入了解中國乳腺癌患者的區域診療現狀及藥物可及性,構建診療規範體系,通過提高診療質量實現國內乳腺癌診療規範化。
乳腺癌是嚴重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惡性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需要社會多方的共同關注。作為已進入慢病管理期的乳腺癌,長期疾病治療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生活和心理壓力。整體乳腺癌疾病的防控與診療過程中諸多環節相關,如患者的早診早治、診療路徑便捷性、醫療資源公平性、醫療服務的標準性和均質化等。
《中國乳腺癌患者診療與生存現狀白皮書》項目啟動儀式合影 (左起: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副總裁、首席醫學官曹峻洋博士;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腫瘤及罕見病業務總經理李進暉女士;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市場營銷副總裁王怡親女士;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副院長殷詠梅教授;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王曉稼教授;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腫瘤市場部負責人宋發賢先生)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徐兵河教授、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治療中心主任馬飛教授、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副院長殷詠梅教授以及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王曉稼教授線上線下共同參與啟動儀式,從學術專業角度,共同商討助力患者、推動疾病領域診療的問題。
徐兵河教授表示:"這項為期10年的調研項目,是國家癌症中心為提升乳腺癌單病種診療能力推進的一系列項目中重要一環,通過對患者的定期調研和報告反饋,有助於我們及時發現乳腺癌診療臨床中存在的問題,便於及時跟進解決,最終優化並完善我國乳腺癌整體防控、規範乳腺癌診療、提高綜合診療水平,進而進一步提升患者長期生存率。"馬飛教授補充說到:"近年來,我國乳腺癌診療取得了長足進展,但仍面臨腫瘤診療中常見的挑戰和問題,針對乳腺癌單病種的調研及優化,不僅有助於高效率推動乳腺癌領域診療發展,更為其他瘤種做好示範,利於快速推廣到其他瘤種,推動整體腫瘤五年生存率和患者生存質量的提升。"
藉助本屆進博會契機,輝瑞攜手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教授和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共同發起了建設"中國白血病患者關愛平臺"的倡議,呼籲社會各界關注白血病的患者群體,為他們點燃生命的希望。
中國白血病患者關愛倡議儀式合影(左起: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腫瘤市場部負責人宋發賢先生;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教授;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馬軍教授;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副總裁、首席醫學官曹峻洋博士;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腫瘤及罕見病業務總經理李進暉女士;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市場營銷副總裁王怡親女士)
白血病是血液系統的惡性疾病,發病原因繁雜,各年齡段患者均有發病,近年來,我國白血病病例數呈逐漸上升態勢。目前,臨床中有多種手段均可治療該疾病,但由於疾病本身複雜性,公眾知曉率低,網絡信息駁雜,患者多因無法獲得正確的疾病信息,而陷入焦慮情緒,進而影響疾病治療、預後和生存質量。臨床學界普遍認為,科學專業的患者管理平臺可以幫助患者獲得對疾病的正確理解,從而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接受治療。
馬軍教授表示:"通過此活動,我們將搭建專為白血病患者服務的專業關愛平臺,剖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未滿足需求,評估創新藥物價值及治療可及性,優化患者管理路徑,並呼籲社會各界對白血病患者的更多關愛和支持。"倡議結束後,兩位教授以一場別開生面的訪談展望了中國白血病的診療挑戰和前景。在此過程中,吳德沛教授提到:"創新藥物的研發和上市對於疾病診療的推動和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很欣喜地看到全球首個用於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靶向CD22抗體偶聯藥物(ADC)貝博薩 (注射用奧加伊妥珠單抗)有望在中國獲批,這將為患者帶去莫大的治療信心和決心。"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不斷完善,腫瘤患者的教育和疾病管理平臺也從醫院線下教育向線上數位化管理遷移。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輝瑞積極創新探索,啟動數位化轉型,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藉助進博會契機,輝瑞重磅推出"輝常關愛"腫瘤患者線上教育和自我管理平臺,植根微信公眾號,面向使用輝瑞肺癌、乳腺癌、腎癌產品治療的患者,整合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關於疾病科普、治療理念、可及性等個體化信息,為患者帶來高效、觸手可及的定製關愛,隨時隨地掃清其在治療過程中的困擾,強化治療信心,成為患者抗癌路上的夥伴。
"輝常關愛"公眾號發布儀式合影 (左起: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腫瘤市場部負責人宋發賢先生;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市場營銷副總裁王怡親女士;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副總裁、首席醫學官曹峻洋博士;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腫瘤及罕見病業務總經理李進暉女士;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副院長殷詠梅教授;浙江省腫瘤醫院乳腺內科主任王曉稼教授;輝瑞生物製藥集團全球商務運作團隊中國區負責人雷俊先生)
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營運長吳琨先生對腫瘤專題活動的精神進行了高度詮釋:"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目標,我們需要落實包括加強癌症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聚焦癌症防治難點,有效減少癌症帶來的危害等一系列工作。輝瑞腫瘤始終把"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作為在華使命,未來5-10年將繼續加強產品布局,把全球範圍內擁有20餘種創新腫瘤藥物和生物類似藥更多更快引進中國,打破患者的治療困境。深化與專家的協作,推動前沿學術共享,以此實現規範化治療質控、臨床治療方案的精準優化和城鄉均質化診療。同時關注已經上市產品的可及性,除積極參與和配合政府對國家醫保目錄的全面調整外,探索"數位化"的隨時隨地關愛模式,推動創新的多方共付模式,通過商業保險、患者援助等手段幫助患者持續獲益。
關於輝瑞: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
在輝瑞,我們致力於運用科學以及我們的全球資源來提供能延長並明顯改善人類壽命的治療。在醫療衛生產品(包括創新藥和疫苗)的探索、研發和生產過程中,我們均建立了質量、安全和價值標準。每天,發達和新興市場的輝瑞員工都致力於推進健康,以及能夠應對我們這個時代最為棘手的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案。輝瑞還與世界各地的醫療衛生專業人士、政府和社區合作,支持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獲得更為可靠和可承付的醫療衛生服務。這與輝瑞作為一家卓越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的責任是一致的。170多年來,輝瑞一直努力為人們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 www.pfizer.com 。
關於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
為提高我國乳腺癌規範化診療和質控水平,2018年8月3日,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正式在北京成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徐兵河教授當選主任委員,吳炅、馬飛等教授當選為副主任委員。專家成員經過嚴格選拔,涵蓋了乳腺癌診療領域外科、內科、放療、影像、病理及藥學等學科50餘位著名專家學者。乳腺癌專委會專注於推動我國各級醫療機構建立乳腺癌規範化診療和質控體系,進一步規範我國乳腺癌診療行為,提高乳腺癌診療水平,同時會依託國家發布的規範和標準,結合多學科診療,整體帶動乳腺癌診療水平的提升,縮小區域差距。
關於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
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新陽光")於2009年4月成立,前身是2002年在北京大學成立的"北京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和"陽光骨髓庫"。新陽光於2013年成為國內第一批由非公募轉為公募的基金會,是國內血液和腫瘤領域最大、最專業的公益組織之一。
新陽光專注於白血病和腫瘤等疾病救助,並為血液與腫瘤領域民間公益項目提供綜合性支持。截止目前新陽光截止目前共計服務血液癌症患者達50萬次。新陽光是中國第一個與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總部合作並籤訂合作協議的公益組織,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支持醫學研究的公益組織,建立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病房學校系統,連續多年在基金會中心網透指數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