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高發,抗癌藥動輒數萬一個療程,面對昂貴的治療費用,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庭只能無奈放棄生的機會。今年夏天,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熱議,正是因為它戳中了這一國人心中的痛點。
抗癌藥能不能便宜一點,給予癌症患者一線生機?前天,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通知,經組織專家按程序與部分抗癌藥品進行談判,將阿扎胞苷等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範圍,並確定了醫保支付標準。這17種抗癌藥與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56.7%,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後的支付標準低於周邊國家或地區市場價格,平均低36%。
這一利好政策能為癌症患者減負多少?癌症患者何時才能真正享受到這一利好?昨天,記者採訪了相關的癌症專家。
1 7種抗癌藥「半價」進醫保
為了讓癌症患者用得起抗癌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國家一直在發力。
今年5月1日起,我國進口的抗癌藥實現零關稅。6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啟動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工作。經過長達3個多月的談判,10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公布談判結果,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
本次納入藥品目錄的17個藥品中包括12個實體腫瘤藥和5個血液腫瘤藥,均為臨床必需、療效確切、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治療藥品,涉及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個癌種。值得一提的是,此次17種降價的抗癌藥品中,有10種藥品均為2017年之後上市的品種。
與平均零售價相比,這17個談判藥品最高降幅71%,平均降幅達56.7%,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後的支付標準低於周邊國家或地區市場價格,平均低36%。以西妥昔單抗注射液為例,這個藥品2017年的平均價格為4200元左右,談判後降至1295元。「應該說,我們是給了全球最低的一個價格。」默克中國腫瘤事業部高級總監袁澤之說。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則表示,這次機構改革為此次談判工作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醫保制度的整合,使國家醫療保障局有了更大的戰略購買力,進而在談判中有更強的話語權,能夠更好地實現「以量換價」的目的。
「天價」抗癌藥讓很多患者放棄生存機會
癌症,是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詞語。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在我國,每天約有1萬人診斷癌症,平均每分鐘約有7人確診患癌。一人患病,全家臨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故事並不罕見。杭州市腫瘤醫院腹部腫瘤科主任王凱峰說,在杭州,一位癌症患者平均的治療花費大概在20萬-30萬元,如果要用上昂貴的抗癌藥,那更是一個無底洞了。
今年32歲的賴先生和家人正在經歷這樣的痛苦。去年,他被診斷患有結直腸癌,患病以來,治療已經陸陸續續花去了十多萬。上個月,他從醫生那裡了解到了一款日本產的抗癌藥,對抑制癌細胞有一定效果,只是這個藥國內尚未上市,只能託人從香港代購。
「這個藥吃五天停兩天,一盒的量剛好一周,代購的價格差不多11000元,一個月差不多要45000元,再加上其他治療,我們現在每個月至少要花8萬元。」看著病床上的兒子,賴先生的媽媽抹著眼淚說,希望這個藥也能儘快在國內上市,早點進醫保。
還有更多的家庭負擔不起昂貴的抗癌藥,只能無奈放棄治療。王凱峰說,「一顆藥,一克金」是社會大眾對抗癌藥的普遍印象。這是因為一款新藥從研發到臨床使用大約需要十幾年的時間,其間還要經過不斷改良、動物毒性試驗、臨床觀察等,投入資金往往在數十億美元,故而很多藥物的首創研發多為外國大型跨國製藥企業。這些跨國藥企研發的新藥會申請專利保護,專利期過期後才允許他國仿製。
「即便過了專利期,抗癌藥的價格或許有調整,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依然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很多癌症患者只能通過代購或者選擇仿製藥,其實無論哪個都不便宜。」王凱峰說,將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名錄,能夠讓很多患者有機會用到最好的藥物治療,從而延緩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納入醫保報銷藥品目錄的17個抗癌藥品
序號藥品名稱商品名劑型生產企業醫保支付標準1阿扎胞苷維達莎注射劑新基(百濟神州銷售)1055元(100mg/支)2西妥昔單抗愛必妥注射劑默克1295元(100mg(20m)/瓶)3阿法替尼勃林格殷格翰口服常釋劑型吉泰瑞200元(40mg/片)160.5元(30mg/片)4阿昔替尼英立達口服常釋劑型輝瑞207元(5mg/片)60.4元(1mg/片)5安羅替尼福可維口服常釋劑型正大天晴487元(12mg/粒423.6元(10mg/粒)357元(8mg/粒)6奧希替尼阿斯利康口服常釋劑型泰瑞沙510元(80mg/片)300元(40mg/片)7唑替尼塞可瑞口服常釋劑型輝瑞260元(250mg/粒)219.2元(200mg/粒)8尼洛替尼達希納口服常釋劑型諾華94.7元(200mg/粒)76元(150mg/粒)9培唑帕尼維全特口服常釋劑型諾華272元(400mg/片)160元(200mg/片)10瑞戈非尼拜萬戈口服常釋劑型拜耳196元(40mg/片)11塞瑞替尼贊可達口服常釋劑型諾華198元(150mg/粒12舒尼替尼索坦口服常釋劑型輝瑞448元(50mg/粒)359.4元(37.5mg/粒)263.5元(25mg/粒)155元(125mg/粒)13維莫非尼佐博伏口服常釋劑型羅氏112元(240mg/片)14伊布替尼億珂口服常釋劑型西安楊森189元(140mg/粒)15伊沙佐米恩萊瑞口服常釋劑型武田4933元(4mg/粒)3957.9元(3mg/粒)3229.4元(2.3mg/粒)16培門冬酶艾陽注射劑恆瑞2980元(5m:3750支)1477.7元(2m:1500U支)17奧曲肽善龍微球注射劑諾華7911元(30mg/瓶)5800元(20mg/瓶)
每月藥費從31040元降至5439元
和賴先生相比,葛女士則顯得幸運多了,她正在使用的靶向藥物西妥昔單抗注射液正好在此次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的17種談判藥品之列。
葛女士患結直腸癌十年,如今已出現轉移,醫院為她制定了化療加靶向藥物的治療方案。一次療程需要注射7支西妥昔單抗注射液,單價為3400元/支,每兩周一個療程,這樣一來,每個月光是靶向藥物就需要花費47600元。由於此前西妥昔注射液已被列入浙江省大病保險特殊藥品目錄,藥品費用超過兩萬元部分可報銷60%,即每月她仍需自己承擔31040元。
在西妥昔單抗注射液降價並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後,葛女士的藥費將能大大降低。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二科主任朱建偉為她算了一筆帳,降價後,西妥昔單抗注射液每支單價為1295元,7支一療程,一個月兩個療程,每月需要花費18130元。葛女士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可以報銷70%,相當於她每個月自己只需要承擔5439元,足足節省了25000多元,藥費大約僅為此前的六分之一。(此計算標準以公示的醫保賠付標準模擬計算,實際最終定價將以各省市醫保政策定價為準)
想買到降價後的抗癌藥可能要到12月份
據了解,這次納入醫保報銷名錄的17個抗癌藥中,其中有9個浙江省已將其納入大病醫保報銷範疇,另外8個則需要患者自費購買。
杭州市腫瘤醫院醫保科科長朱美芳介紹,大病醫保報銷起付標準為2萬元,2萬元以上才能報銷60%。現在這17個藥納入醫保後,不但省去了2萬元的起付線,並且報銷的比例也提高了。具體報銷比例要根據杭州市現行的醫保政策,比如,城鎮職工醫保基本可報銷80%左右,患者只需承擔20%;退休人員的報銷比例則為87%;新農合的報銷比例為70%。
現在,很多癌症患者最關心的是,這項利好政策何時才能真正體現在自己的藥費單上?
昨天,國家醫療保障局舉辦新聞發布會表示,將指導地方做好談判抗癌藥品的落地工作,要求各地抓緊在省級集中採購平臺掛網並組織醫院採購,同時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醫生的用藥指導,保障抗癌藥品的採購和合理使用,確保這一政策在11月底前落實。
朱美芳預計,一盒藥到患者手中,需要經過集中採購等多個環節,如果一切順利,患者或將能在12月份享受到抗癌藥降價的利好。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