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 美團、餓了麼蜂鳥、順豐同城配、新達達、點我達即時配送員...

2020-12-15 騰訊網

智慧物流space

·讀而思,為您每日推薦智慧物流行業前沿的資訊!

·探索和傳播全世界智慧物流相關技術、發展模式、前沿研究、先進經驗

新型方式下即時配送騎士的工資和狀態到底如何?小編通過與某一線城市的美團、蜂鳥、達達、點我達等多家即時配送騎手的溝通,對他們的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

美團

11-13點正是外賣午高峰時期,王騎手在這天的中午短時間內被美團派單系統分配了5單,這些單都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送達,最後一單由於商家出餐慢,王騎手送到客戶手上的時候還是超時了,他感謝著客戶沒有投訴,一般超時,這一單的配送費就差不多泡湯了,不過更慘地是收到客戶投訴,這意味著會接受系統罰款。

「這個城市交通管制特嚴格,禁摩限電,如果配送距離遠,還要配送好幾單,有的騎手會點提前送達,如果這個被客戶投訴了,第一次罰款500元,第二次會被直接拉黑。」美團越來越嚴格的規則及越來越短的配送時間,王騎手便說得停不下來,這個月他因為違規,已經被罰了將近1000元。

據悉,美團外賣訂單平均配送時長從2015年的41分鐘,下降到32分鐘,進一步縮短至28分鐘,這離不開美團越來越強大的智能調度系統,更離不開這些美團小哥。

在美團有直營、加盟及眾包模式,不同模式、不同區域以及不同團隊的工資結算模式都不一樣,比如王怡便是在加盟的團隊,按單量提成工資月結,500單以下每單8元,500-900單每單9元,900單以上每單10元,在扣除各項費用之後,王怡一個月能拿到六七千元。

餓了麼蜂鳥配送

半年前剛加入蜂鳥配送代理團隊的張騎手,靠在自己電動車前隨意地翻著手機,這對不久前才經歷「一場午高峰混戰」的他是段難得的靜謐時光。

張騎手透露:「這行經常性招人,來的人多,走的人也多,人多訂單就少了。現在基本每天在三十單左右,多的時候也有四五十單。做專送加補貼的話會比眾包的工資高一點,幹熟練的人,做眾包工資也挺高。」

現在,張騎手每月3000元底薪(保底420單),一個月基本維持在六千以上。張騎手說,像做眾包的那些老手一天做14小時還是能拿至少8000或10000元以上的。

說到懲罰制度,張騎手無奈著苦笑道,稍不留神就會被扣分罰款,也是心累,不過他等著攢夠了錢就打算回鄉做個小生意。

順豐

2016年,順豐開始推出即刻送產品,定位於30分鐘到2小時內完成3-5公裡的同城商圈配送業務。目前,順豐已經與麥當勞、肯德基、天虹等多家客戶合作。據悉,在順豐同城配上有6000多名專職騎手,也有較多順豐快遞員在忙完大網業務之後來兼職同城配。另外,順豐配送員需在順豐專送員APP上註冊即可接單。

林騎手介紹:「一般情況下,我一天大概接個十幾二十單業務,如果不超區的話,一單20-60分鐘。而兼職的同事要在休息時間來配送,大多很辛苦。如果超時,客戶催件,也是會扣業務分和罰款的。」

在工資上,順豐專送和美團餓了麼專送提成按單量階梯來計算的方式不同。林騎手解釋,不同的業務工資提成不同,但專送提成一般是運費的80%。

此外,林騎手的工資構成還有一個階梯獎勵——即時配送騎手邀請商家客戶註冊客戶端,最高可以得到200元的獎勵。不過,這個月,林騎手還沒有拿到獎勵。

點我達

在跑點我達之前,李騎手做過快遞員,「主要是自己跑更自由點,點我達主要是派單模式,如果等級越高,接單類型和權限都會好點,新手一定要設置好接單地圖和設置接單上限,不然系統就會一直給你派單,或者派很遠距離的單,而免責拒單額度一般有限。不過有人會用外掛,第一次被查到扣300元,第二次就永久禁用了。」

李騎手有跑過一天五六百收入,也跑過一天只有幾十塊收入,他表示,區域時間季節天氣都決定著收入,做了多年配送行業的他目前工資基本都在五六千以上。在李騎手心中,各平臺規矩幾乎都天天花樣翻新,以罰代管,使得配送員分秒必爭。他感慨,一般一天跑七八十單以上的人大多是拿命在拼。年輕人還是要學點東西,最好只把這行作為一個兼職。

新達達

2016年4月15日,達達與京東到家合併,成為新達達,在此次合併中,京東以京東到家的業務、京東集團的業務資源以及兩億美元現金換取了新達達約47.4%的股份。

「這個行當年後就進入淡季,越來越不好做了。」不過,陳騎手在可控距離內的訂單大多都會接,比如永輝超市以及沃爾瑪訂單,「在目前這種狀況下,陳騎手每天能接個十幾二十單,一個月大概拿個四千多,「在這個城市吃個飯租個房就沒了。」

在搶單模式為主的APP系統下,陳騎手得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自己的服務分和等級分,這關係著他能不能接到優質單或者是擁有正常的接單權限。據悉,達達系統每周更新服務分,服務分太低就會被系統拉黑,要重新去實地培訓後才能正常接單。「我們每次到店取餐不管多急都要拍照取單,上傳照片。」陳師傅表示,不管怎樣,工作還是很自由的,日常工作時間一般在上午10點半到下午2點,下午5點到晚上8點,現在凌晨單價會高點,會考慮這個時間段嘗試工作一下。

來源:深圳熱線

更多內容

特別聲明:本微信平臺所發布的文章,除標註【原創】外均屬各大媒體平臺或者微信粉絲推薦,如轉載時標註作者及出處,我方會一併載入,如沒有特別註明,我方會默認為網絡轉載,如原作者見到後,認為不妥,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即時配送員工資調查:美團、餓了麼蜂鳥、順豐同城配、新達達、點我達
    小編通過與某一線城市的美團、蜂鳥、達達、點我達等多家即時配送騎手的溝通,對他們的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們來瞧瞧~美團在喊完「美團外賣,送啥都快」的口號聲後,王騎手開始了一天快節奏工作,不一會,手機鐘錶指向10點半,王騎手深呼吸一下後開始聚精會神地滑動著手機屏幕……11點到13點正是外賣午高峰時期,王騎手在這天的中午短時間內被美團派單系統分配了
  • 順豐加碼同城急送,打出王牌「24小時不打烊」
    這個時間點上,加注即時配送,並且還不是主流的餐飲外賣即配業務,順豐在想些什麼2B大玩家VS 2C創業者根據不久前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用戶規模將達4.21億人。
  • 點我達獲菜鳥2.9億美元戰略控股,同城分鐘級新物流賽道正洗牌
    距離上一次京東控股達達已過去兩年,這筆投資對於點我達而言意義非凡,於即時物流市場同樣如此。對即時物流分食的背後,是阿里和「京騰系」兩大巨頭為代表的新零售拉鋸戰越加激烈。今年以來阿里頻頻提及新物流,按菜鳥總裁萬霖在今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所述,阿里的新物流包括物聯網技術、新零售物流以及全球化網絡。
  • 點我達獲菜鳥網絡2.9億美元戰略控股,同城分鐘級新物流賽道正洗牌
    因為螞蟻金服的看好,次年8月,點我達完成了由阿里巴巴領投的10億D輪,而餓了麼也參與了此次投資。2017年7月底,點我達成為餓了麼唯一的眾包物流戰略合作夥伴,此時,點我達日均訂單量破200萬單,其中來超過一半的訂單來自餓了麼。
  • 為了釐清2019即時配送市場發展 我們做了一次調查|聯商報告
    中國外賣訂餐渠道主要經歷了電話訂餐、網站訂餐和App訂餐三個階段,從2009年4月餓了麼上線,再到2013年11月美團推出外賣服務,中國即時配送的大幕開始徐徐拉開。需求方主要有到家平臺、外賣平臺和零售平臺;供給方主要有達達、蜂鳥配送、美團配送、點我達、閃送等玩家;支持方主要有微信支付、支付寶、美團支付等支付支持方,阿里雲、騰訊雲、京東雲等技術支持方。融資方面,自2010年美團獲得第一輪融資以來,即時配送領域相關企業及平臺連續獲得資本青睞,截至2019年7月,即時配送領域共獲得58次融資,融資額度超過1913億元人民幣。
  • 美團餓了麼瞄準買菜生意 本地生活「萬物皆可外賣」
    11月20日消息,以餐飲起家的餓了麼、美團愈發積極地做起買菜生意。今日早些時候,有消息稱,餓了麼口碑內部正孵化一個名為「餓鮮達」的新項目,與菜場合作運營。事實上,今年3月,餓了麼就宣布建立全新的生鮮開放平臺,未來將把買菜業務推進到500個城市,涵蓋廣東、廣西、浙江、雲南等省份。在4月的阿里本地生活生鮮夥伴大會上,餓了麼口碑又宣布,買菜業務已在全國100個重點城市鋪開。「餓鮮達」的推出,意味著餓了麼的「菜籃子」生意將越做越大。
  • 順豐北京同城急送推24h服務 同城配送格局未定
    30分鐘上門取件、平均1小時送達,進一步加碼同城配送「最後1公裡」競爭,用戶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通過一鍵下單操作以滿足配送需求。此外,本月10日,順豐同城急送業務上海區域也開通了24小時服務,外環內區域服務時間是8:00-20:00,外環外區域升級變成全天急送服務,20分鐘上門取件,平均1小時送全城。此舉也標誌著其成為了國內首家開通24小時服務即時物流平臺。
  • 美團阿里京東「三分天下」已定?「跑腿」生意「狼煙」再起
    此外,點我達在3月被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正式收入麾下。3月以來,滴滴、哈囉等出行巨頭亦開始跨界攪局,上線「跑腿」業務。6月,「即時配送第一股」達達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再次攪動「一池春水」。如此種種都預示著一場新賽段的開啟,將整個即時配送行業推入了競爭的下半場。
  • 美團阿里京東「三分天下」格局已定?6年潮起潮落:萬億「跑腿」生意...
    點我達在今年3月也已被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正式收購收入麾下……這些都仿佛一場新賽段的發令槍響,將整個即時配送行業以海嘯之勢推入到了下半場。 可以看到,歷經早期「百團大戰」的洗牌後,即時配送的「倖存者們」諸如餓了麼、蜂鳥配送、點我達,均已被深度融入到巨頭的本地生活體系中;或如達達聯合京東到家開闢了商超、生鮮配送的細分賽道;還有在各大陣營之外、自成一派,仍在堅持自己獨有「一對一急送,拒絕拼單」理念的閃送。究竟,他們的下半場將如何演繹?巨頭們新賽段的戰略、戰術和排位還將有著怎樣可能的變數與分野?
  • 同城即時遞送:一對一急送向左VS拼單配送向右
    經歷去年的廝殺,同城即時速遞行業似乎又要起風了,近日,順豐正式宣布開展同城即時遞送業務,只不過這次順豐是從快遞行業的領先者,變成了同城即時遞送行業的後進者和攪局者。  即時遞送行業的兩大模式——B端拼單配送和C端一對一急送   同時即時遞送行業經過5年的快速發展,目前形成了兩種模式,一種是以美團配送、餓了麼蜂鳥配送、達達為代表的,服務於B端的拼單配送模式,一種是以閃送為代表的,服務於C端的一對一急送模式,並且行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短時間內難以打破。
  • 美團上點的外賣為什麼卻是餓了麼送的?
    很多人都有過點外賣的體驗了吧?但是很多時候你的確是在美團上點的外賣為什麼是餓了麼配送的呢?(或者你是餓了麼上點的餐,送來的確是美團),是不是一臉懵逼?是不是很驚訝?是不是很奇怪?外賣配送員稱之為「騎手」,其實外賣配送的平臺有很多家,有百度外賣(已經被收購)、美團外賣、餓了麼、uu跑腿、達達、點我達、滴滴外賣(西安目前還沒上市)等諸多外賣平臺,最強最大,最常見的只有兩家既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其實總的來說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外賣專送,另一類是外賣快送,也就是所謂的眾包!
  • 赴美IPO的達達能否逆襲即時配送「三國殺」?
    在騎手數量方面,達達招股書顯示,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個月裡,達達平臺擁有63.4萬名活躍騎手,累計配送訂單8.22億份。作為對比,從去年5月就宣布配送能力對外開放的美團,其平臺活躍騎手(通過平臺獲取收入的騎手)共399萬人,日均活躍騎手為超過80萬;阿里本地生活(餓了麼、口碑)體系下的蜂鳥即配,其月活躍騎手為66.7萬,註冊騎手達300萬。
  • 美團京東順豐圍剿閃送,打響同城急送爭奪戰,狂補貼奪用戶搶騎手
    比如順豐的同城急送、圓通的計時達、中通的City Express、申通的思必達、韻達的雲遞配等。其中,發力最大的是老大順豐。 順豐一貫喜歡孵化新業務,在同城急送上的嘗試由來已久。早在2016年8月,順豐就推出即刻送,給商超和連鎖快餐提供3-5公裡的配送服務。一年後,順豐專送上線,配送範圍擴充到生鮮、蛋糕、鮮花等領域和其他快件,不再局限於短途配送。
  • 多玩家分羹即時配送,達達c位不穩?
    不僅如此,新的商流帶動新的物流,新的物流又吸引了更多的新流量,幫助其業務得到了高速發展。比如,達達快送開展的小時達服務,大大提高了同城業務的時效和配送範圍。據悉,達達快送已經為全國80多萬家商戶,3000多萬個人用戶提供15分鐘上門取貨、1小時送達、7×24小時風雨無阻的服務。
  • 「阿里系」餓了麼、點我達強強聯手,即時物流下半場「廝殺」靠什麼?
    資本擁躉、巨頭入局,伴隨著炒得火熱的新零售,同城物流領域也變得十分熱鬧。   投資界7月31日現場消息,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與在線訂餐平臺餓了么正式宣布戰略合作,點我達將成為餓了麼唯一眾包物流戰略合作夥伴。雙方系統現已完成深度對接,將在全國50多個城市開展合作。
  • 為什麼感覺餓了麼跟美團差距越來越大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餓了麼跟美團的差距越來越大了,餓了麼比美團成立的時間還早,但發展卻越來越慢。一個是戰略眼光問題,另外一個就是對問題重視程度不同。除了這兩個問題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我來簡單說下。一、首先簡單介紹下餓了麼和美團先說餓了麼,它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臺,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截至目前,餓了麼在線外賣平臺覆蓋全國670個城市和逾千個縣,在線餐廳340萬家, 用戶量達2.6億。
  • 不止於即時配送:順豐同城一站的「一站式」新零售解決方案
    前有外賣配送先驅者美團、餓了麼搶先打開了零售業即時配送的市場,開闢新零售的「新場景」,後有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紛紛轉向線下實體,打造自有零售渠道並輔以物流配送體系,將線下場景攥入自己手中。而順豐作為在「配送界」擁有話語權的快遞業頭部品牌,旗下同城急送也推出了「順豐同城一站」,大踏步進入新零售+即時配送的市場。
  • 美團買菜在廣州正式上線 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已入局同城新零售
    7月23日,美團買菜在廣州正式上線。首批開出的10家站點分布在天河、海珠、番禺、白雲等區域,服務範圍為站點周邊2~3公裡。阿里、京東、拼多多、滴滴、順豐等網際網路巨頭,已開始緊鑼密鼓地布局同城零售賽道……隨著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相繼入局,同城零售市場將迎來強強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