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大學學生會」,你的反應是什麼?羨慕、反感、還是漠不關心呢?相信大家都對學生會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對於上大學到底要不要加入學生會,眾說紛紜,各種建議都有。
在我們討論要不要加入學生會之前,我們總得先知道它是幹嘛的,發揮什麼作用,才好決定是否加入學生會吧。人云亦云,隨大流去填表申請,那不是思想獨立的當代大學生應該幹的事!
百度百科給「學生會」下的定義是,學生會是學校黨委領導下、團委指導下的主要學生組織,以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為宗旨,發揮服務學生的功能,是學校聯繫廣大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從基本定義就可以了解到,學生會的主要職能是「為學生服務」。
作為「服務學生」的組織,有的大學生搶著加入學生會,而有的學生卻對學生會非常不滿乃至破口大罵,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先來說說加入「學生會」的好處:
評獎學金
學生會不是提交申請就可以進入的,它存在一定的門檻,學習成績是硬性要求,其他條件還好說。加入學生會以後,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接觸學院的老師、院長這類領導,如果能混個臉熟,在成績不是特別突出的情況下,老師或者院長投你一票,那評上獎學金的概率會高一些。當然,成績首先得達標才行。
組織活動,鍛鍊能力
加入學生會以後,學院的各種活動,你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如果完整地經歷過活動策劃、活動執行,拉贊助,請嘉賓,排節目這一系列環節,對個人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幫助。
這也是當下的「學生會」,最鍛鍊人的地方,因為組織一場活動,涉及很多流程,包括策劃、組織、經費等因素,都要考慮周全。除此以外,還能鍛鍊自己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既然加入學生會能鍛鍊自己,還能獲得一些好處,那為什麼有很多大學生對「學生會」很反感呢?原因就在於,「學生會」變味了。在為「學生服務」的基礎上,學生會成員獲得一些好處,是能夠被理解的。
但是有太多加入學生會的同學動機不純,他們不想為「學生服務」,只想拿好處,得了好處還非常有優越感,對其他同學頤指氣使,仿佛自己高人一等。這才是引起廣大學生對學生會及其成員非常反感的原因。
比較知名的「學生會醜聞」發生在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一位新加入學生會的幹事在群聊中詢問幹部開會事宜,結果卻引來學生會幹部怒斥,甚至爆了粗口,官僚作風一覽無餘。
學生會建立的目的是「為學生服務」,建立學校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學生會成員和其他同學並無區別,本應該是平等尊重的態度,結果現在完全變了質,讓同學們反感,實在悲哀。
你對「學生會」是什麼態度?你經歷過「學生會成員」的不公平對待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喜歡內容就點讚加關注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