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能不能吃零食」,家長們眾說紛紜:
傳統派:零食=添加劑、色素、香精=垃圾食品,不健康,不能吃!
新鮮派:沒有零食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只要選對,可以吃零食!
各種零食,哪些不能吃、哪些可以吃?今天就來解惑(快對照一下你的購物車)
這6類食品,媽媽趕緊拉黑!
1、油炸食品
黑名單:炸雞塊、炸魚、炸裡脊等
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特別高,而且油炸過程中還會使好脂肪變成反式脂肪,並且油脂反覆高溫加熱後,還會產生有毒物質。
2、膨化食品
黑名單:薯片、薯條、爆米花、蝦條等
大部分膨化食品的脂肪和鈉含量雙高,就算宣稱是「非油炸」,也避免不了甜味劑、穀氨酸鈉、膨鬆劑等各種添加劑,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3、醃製、燻制食品
黑名單:臘肉、燻肉、鹹魚、鹹菜等
醃製、燻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鹽,鈉含量明目張胆的超標,還會有亞硝酸鹽這種致癌物!
4、果脯蜜餞類
黑名單:各類果脯、話梅、蜜餞、水果罐頭等
食物在加工過程中,很多營養素被破壞,為了口感好,會加入大量的糖,或是鈉含量超標。
5、飲料類
黑名單:乳飲料、碳酸飲料、功能飲料、含咖啡因的飲料等
商品名稱裡有「奶」≠真奶,可能是含有大量糖的乳飲料。按標準,蛋白質含量≥2.9g/100ml,才算是真奶。
各種碳酸飲料、功能飲料、含咖啡因的飲料,也非常不適合寶寶。
6、糕點類
黑名單:各種奶油夾心餅乾、威化餅乾、奶油蛋糕等
很多糕點裡會加入大量的糖和反式脂肪酸,讓糕點吃起來更加香甜鬆軟。小寶寶最好不吃,大寶寶儘量少吃。
寶寶到底能不能吃零食?答案其實是——可以。
適當吃零食,不僅可以給寶寶補充所需能量,還能讓寶寶開心上許久,成為爸媽的「哄娃利器」。對於小寶寶來說,小零食還可以很好地鍛鍊抓握能力。
但一定要記住:低鹽、低糖、低脂肪的7字原則
媽媽們可以在家自己製作健康有營養的「寶寶零食」。比如:蛋黃溶豆、小麵包、蒸蛋糕、磨牙棒、蔬菜餅、魚肉腸、無鹽海苔飯糰、香蕉派、土豆餅、迷你甜甜圈等……
健康零食的原則標準
天然食物,低糖、低鈉、低脂,糖鹽油在配料表位置越靠後越好,不添加最好。配料表中的添加劑越少越好。還要不含反式脂肪酸、適合寶寶咀嚼吞咽,並注意避開過敏原。(對於3歲以內的寶寶,選擇無糖的。)
害怕寶寶在超市看見零食,就撒潑耍賴要買?其實寶寶對零食的渴望,更多是好奇。智慧的家長,平時會這樣給娃「投食」:
吃對時間
兩餐間隙、出門遊玩時,是適合吃零食的「好時候」。一天吃零食不超過3次。睡覺前30分鐘和正餐之前,最好不要給寶寶吃零食。
避免卡喉
大塊的食物,對於3歲以下的寶寶是比較危險的,容易造成窒息。所以,無論哪種食材,都要切成小塊或者搗碎後再給寶寶食用。
特別是堅果類,一定不要給3歲以下的寶寶吃整顆堅果。
巧立規矩
① 孩子自己決定的「零食盒」
提前約定好零食的種類,每次提供給寶寶3-4種,讓他自己選擇並放在特定的零食盒,或分格的小餐盤中。每天的零食時光,就會成為寶寶最期待的。你會發現,當給了寶寶一定的決定權,他們會比之前更聽話。
② 每周一次的「零食日」
對於愛吃糖、巧克力的寶寶,可以每周選擇一天,當開心的「零食日」。在這一天可以享用平時不常吃的甜品或糖果(記得要適量哦)。有固定的時間吃零食,孩子就不會經常惦記,充滿期待又能得到滿足。
③ 給寶寶的小禮物
把零食作為禮物送寶寶,是讓孩子開心的方式。可以在下班回家,或者小別重逢,帶一些零食給寶寶,絕對能收穫大大的擁抱~
吃零食,是寶寶和媽媽
最開心的親子時刻
採買任務,交給爸爸
轉發文章,給「採購員」爸爸
為寶寶挑選健康零食
喜歡這篇文章一定不要忘了轉發分享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