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種菜天賦究竟有多高?只要我們願意,太空也能變成菜地

2020-12-18 農民日報

電影《火星救援》中,太空人馬克·沃特尼被困火星,依靠種植土豆獲取食物,駐留火星500多天……

▲圖為電影《火星救援》裡面的種菜場景。

這個只出現在科幻電影裡的經典橋段,如今正在現實中逐漸走入視野。

如何在太空種菜種糧,還能開花結果?

我們有天宮二號!

科研人員成功地通過地面遙控,對在太空中的培養箱進行溫控和澆水,啟動了擬南芥和水稻生長,並順利開花結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

航天員在太空主要種植水稻、擬南芥等植物,以檢測空間微重力對生命活動的影響,為以植物為基礎的空間生命生態保障系統奠定技術基礎,以達到將來在空間站設立種植基地的遠期目標。

為何選擇水稻和擬南芥?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院高等植物專家鄭慧瓊:

擬南芥和水稻是兩種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受到光周期調控的植物。目前對於擬南芥生產發育和基因表達情況非常清楚,如果在空間生長過程中發生變化,很容易識別。水稻是中國人的主要食物來源,希望在未來可以推廣到太空生活中。

在太空中種莊稼可不比在地球,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1G的重力環境下進化而來,微重力環境將是太空種植面臨的一大挑戰。

此前在和平號空間站進行的植物培養試驗,植物雖然能夠生存,但不能健康生存。

▲圖為高等植物培養箱。

太空中的植物如何獲取土壤和水?

在太空中種植植物,遠比想像的要困難。在載荷有限的情況下,「天宮二號」既要滿足航天員生存的基本需要,還要滿足植物的生長要求。因此,和太空食品一樣,太空植物所需的土壤和水,也要「私人訂製」。

高等植物培養箱設計專家張濤:

此次實驗是以蛭石為土壤,鋪在一個長方形的盒子裡,裡面放入種子。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盒子,裡面功能很多,透氣不透水,防止微生物,水可以通過回收裝置循環利用等。

▲圖為太空生長盒。

此外,蛭石和種子只佔據了盒子四分之一的大小,其他部分則是為植物預留的生長空間。這個盒子與儲液箱、控制箱等一起放入密閉培養箱,由「天宮二號」帶上太空。

「天宮二號」入軌後,地面發出上注指令,控制箱接收到衛星發射的指令後,會把營養液注入土壤,種子獲得營養液後,實驗正式啟動。同時,培養箱裡的光照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開始作用,為植物生長提供環境,箱內的觀察相機也會對生長過程進行持續觀測。

航天員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哪些作用?

航天員在返回地球前,需要來到『天宮二號』的特定區域,把高等植物培養箱外面的鎖緊機構解開,拔出一個裝有在太空中生長擬南芥的容器,裝進特製的布袋子裡帶回地球供後續研究。取出容器之後,航天員還需要把解鎖機構復原,因為其他植物還要繼續在太空中生長。

▲圖為高等植物培養實驗室模擬圖。

解開、拔出、裝入、復原……這幾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航天員卻需要經過多次訓練,因為在微重力環境下,行動並沒有那麼方便。

未來,隨著中國空間站的建成,我國將執行越來越多的航天任務,後續的試驗也將涉及更多的植物種類。

也許有一天,依靠自己種植的糧食和蔬菜,在不提供補給的情況下,航天員真的可以在太空中存活500天。

來源:新華社、搜狐網、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

監製:李飛;編輯:張健楠 孫菁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種菜天賦驚呆老外!只要我們願意,哪裡都是菜地!
    只是在外國種種菜,怎麼能滿足我們中國人呢?>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應該有我們種菜的身影,有條件要種菜,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種菜!高樓林立的水泥裡,沒院子,沒菜地?沒問題!只要有個天台,就有了一片施展的空間。沒天台?陽臺上的花盆也ok!沒花盆?普通塑料盒也可以!
  • 種菜,我們挺有天賦的~
    事實上,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確實在種菜這件事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院子裡、陽臺上、地磚縫隙裡、海灘上、沙漠裡、維和部隊營地裡、太空裡……中國人種菜的徵途,真真是「星辰大海」!中國人到底有多喜歡種菜?在南極種菜在太空種菜徵服了這麼多地方,結果你告訴我月球上種不了?怎麼能不失落!
  • 「中國藍盔」種菜功夫引來蘇丹「洋徒」
    ■何悅東 解放軍報都說中國人有種菜的「天賦」,島礁、沙漠、雪域、高原……只要我們願意,哪裡都能「種」出一片天地。有條件要「種」,沒有條件我們創造條件也能「種」。你若不信,有圖為證。2015年11月9日,美國紐約曼哈頓東河河畔,聯合國總部會議大樓內人頭攢動。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返回地球,月壤有多寶貴?能種菜嗎?
    數以千計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耗費十幾年時間和幾十個億的資金,最後都凝聚到嫦娥五號帶回的這兩公斤(多)土壤裡,可見月球的土壤有多珍貴!嫦娥五號機械手採集月表土壤有位朋友問了一個很「不合時宜」的問題:「要這月球的土壤要幹用?能種菜麼?」哈,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月壤它到底能不能用來種菜。
  • 洋女婿回家一臉懵,別墅花園變菜地,中國丈母娘發揮種族天賦啦!
    只收穫了一個比哭還慘的無奈笑臉這是真·硬核丈母娘啊,默默地為洋女婿點根蠟燭,說到種菜,那簡直是中國人的種族天賦了,特別是中國大媽,給你一個中國丈母娘,她能還你一個菜園子!在熱衷種菜的人眼裡,一個地方只有兩種區別,能種菜的和不能種菜的從自古的農耕社會繁衍至今,中國人一直對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即便已經進入了現代化城市生活,我們還是利用一切機會,點亮祖傳的種菜技能,我們種的不是菜,是生活啊01▼家家都有一個愛種菜的大媽
  • 領養一塊菜地,自己種菜大家一起吃圖的是開心熱鬧
    徐奶奶70歲,是種菜老人中的能手  浙江在線7月12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吳志珍 文/攝)「你這個韭菜怎麼還沒有長起來呀?」  你能相信,這一幕會發生在敬老院裡嗎?在杭州元墅西興老人公寓的後院,專門開闢了一塊土地,老人們自願「領養」,儼然一片「開心農場」。  元墅西興老人公寓,去年10月才開張,養醫護相結合,目前有87名老人住在裡面。公寓的後院,有大片的綠化帶,老人平時到這兒散散步。  「開心農場」最是「熱鬧」,裡面種著玉米、辣椒、毛豆、南瓜、絲瓜等十來個品種。
  • 神六飛天成功 中國人何時也能上太空去旅遊?
    中國人何時也能上太空去旅遊?神舟六號飛天成功,再度激起人們對「太空旅遊」的嚮往,並使旅遊業者對開發中國市場的這一產品充滿熱情:「我們總部正在籌劃與美國『太空旅遊公司』接洽,爭取代理權,希望儘早能送中國人去太空遊一遊。」入駐滬上不久的歐洲旅遊集團博馳路上海公司總經理包幼佩近日向記者透露了這一信息。
  • 李子柒的走紅背後:從五千年前到未來星際飛船,我們就是愛種菜
    小龍蝦、缽缽雞、油燜筍、涼粉、紅糖餈粑還有泥鰍燉湯,樣樣都讓人流口水,此刻農民李子柒,又變成了美食家李子柒,這還不夠,人家還要做個蛋黃酥。晚上吃這麼多,不怕胖麼?吃這麼油膩,健康嗎?假如你也跟她一樣,從早到晚都在不停地勞作,大概也不用擔心這些問題。畢竟消耗大。
  • 月球上竟然不能種菜!國人失望透頂,專家:還有更值錢的大寶貝
    不過,廣大中國網友腦海裡浮現出N多問號,其中之一就是:月亮上能種菜嗎?(月壤開箱現場)然而在當天的新聞聯播中,網友們得到了令人失望的答案:月壤中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不能種菜!這可讓國人失望透了,畢竟我們國家幾千年來都是以農牧為主,種菜、放羊是我們的種族天賦,早就深深地刻在骨子裡了,不種菜吃啥啊?還有網友不願意接受現實,提出質疑:這絕對是騙人的!如果不能種菜,那吳剛的桂花樹是怎麼長出來的?玉兔難道不吃草?兔子搗的草藥哪來的?
  • 陪讀家長在美國種菜您怎麼看? 韭菜香菜看呆美國百姓
    中國留學生家長種菜 耶魯菜地長滿韭菜香菜 中國留學生家長種菜 耶魯菜地長滿韭菜香菜 ,卻有著共同的愛好:種菜。只要願意種菜的家長,都得自覺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規定:比如可以施肥,但是不能用殺蟲劑;和鄰居分享自己收穫的蔬菜,哪怕對方不種地;外出時各家會互相幫忙照應菜地等。而若有人家要搬走了,他們還需負責找到下家,保證他們那塊菜地還有人照料。菜園裡種的除了各種香料,還有各種豆類、西紅柿等。種子是當地的華人市場買來,長出來的各種蔬菜作物就由住在附近的中國家庭分享。
  • 這就是中國人的種族技能
    一、開荒種菜看幾天新聞,你就會有這樣的發現,中國人在現實的南海諸島、世界屋脊、南極的科考站裡、荒蕪的沙漠裡、支援的非洲項目部、太空裡,以及虛擬的各種菜地、農場、果園、牧場,甚至以求生為主題的遊戲裡,只要有條件種植,中國人都不會放過,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會去種植。
  • 有人想到月球上種菜?專家:這樣操作不是沒有可能……
    1月13日,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對外透露,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開展月表撞擊事件等諸多研究,再次引發網友對月壤能否種菜的討論。有網友調侃道「種菜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執念」。那麼,月壤到底能不能種菜?沙漠、極地、高原、海島等惡劣環境的種菜經驗是否適用於月壤?未來人類能否在地外天體完成種菜的願望?記者採訪專家解答上述問題。
  • 把院子改成菜地,何嘗不可?
    多用木箱做框架,沙石泥土堆肥填充 按季節種上喜歡的蔬菜,旁邊相應的配置綠植 看不出是菜地,更多的是一處景 當蔬菜長成,更是心生歡喜
  • 黑水河邊種菜 垃圾場旁養豬 公明塘尾村汙染觸目驚心
    原標題:黑水河邊種菜 垃圾場旁養豬 公明塘尾村汙染觸目驚心 附近的人把受汙染的河水抽上來澆菜地。  近日,有市民舉報光明新區公明塘尾村附近汙染嚴重,致使河水變黑,周邊垃圾無數。為此,記者於日前來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河流沿岸不僅有工廠偷排工業廢水,並且在被汙染的河邊種菜、垃圾場旁養豬、甚至將死豬直接扔入河中的景象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河水變「墨汁」已有很多年  記者來到塘尾附近的蓮塘工業區,從艾斯達廠對面的小路前行不遠,就可見一條約六七米寬的河流。記者觀察到,河水已變成墨汁一般的深黑色,並散發著陣陣腥臭味。
  • 種菜不如「種」房 市福隆園非法建房現象嚴重
    因為「種」房比種菜更划算。據說,該村很多村民修建的房屋都沒有經過政府相關部門審批的非法建房。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記者見聞:非法建房非常普遍 11月24日,記者來到桂林市七星區七星村福隆園。在村中,記者看到東一座西一座的新摟房建了不少。矮的有兩、三層,高的有五、六層。這些新建的房子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只隨便粉刷了一下房子的外牆,就掛出了有房出租的牌子。
  • 現實版的開心農場 愛上種菜的城市人何處安放農夫夢
    絕不破壞綠化熱心老伯「送」了塊地提起種菜的想法,燕子說一直都有,但之前住在定海的老小區,沒有合適的種菜場地。一些小區住戶挖了綠化種菜,她對這種行為十分不滿,也沒再動種菜的心思。去年,燕子家搬到了新城,小區出了門,穿過新城大道往北有不少菜地,她尋思著能不能在那邊找塊地種種。
  • 小農場租地種菜只是看上去挺美 成本高且不生態
    在這個小農場,像老李這樣孤獨的勞作者其實很少,更多的菜地裡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家住德勝門的老馮,就帶著老伴兒和朋友一家一起來到小農場。朋友的女兒小妍妍只有6歲,小不點兒樂在其中,忙不迭地提著水桶,給菜地澆水。  老馮也已經退休,他從2008年就開始在這個小農場種菜,眼看著小農場一點點發展起來。「當時沒幾塊菜地,現在越來越多了,跟很多『鄰居』都已經熟悉了。」
  • 社區居民玩現實「開心農場」 綠地變菜地遭整頓
    綠化帶變身「菜地」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塊塊種滿白菜、韭菜等蔬菜的「菜地」格外引人注目,這些「菜地」裡有些居然還種上了冬瓜、豆角等植物。據目測,大大小小的菜地在小區內東一塊西一塊,儼然成了居民日常吃蔬菜的主要產地。  居民陳阿姨在「菜地」裡也擁有一小塊。「看見這些空地沒啥用,鄰居們都開了「菜地」,於是她也開了塊。」
  • 零下40度高原能種菜,30天採摘食用,再也不擔心兵哥哥沒飯吃
    最近中印高原對峙,一直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低,咱們的兵哥哥執行任務難度高,只有吃得好,才有戰鬥力,以前的土豆、蘿蔔、白菜「老三樣」,逐漸被鮮菜、水果、乾菜等「新三樣「和肉類、禽蛋、牛奶等「精三樣」取代。
  • 觀瀾河溼地汙水澆百畝菜地無人監管
    菜農:肯定啦,外邊賣兩塊,這裡一塊多就行,但也會隨行就市,有漲有落。你們工廠需要量大,如果長期需要,還會給你們再便宜些。 記者:但我看你們這裡好像水不太乾淨,是汙水吧,如果我的工人吃得大範圍中毒,那不把我的廠子搞垮了? 菜農:怎麼可能呢?我們自己每天都吃這菜,從來都沒出過問題。 這位菜農透露,在這裡租種的人多來自茂名和廣西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