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詞全篇名句,流傳至今,每個人都銘記於心

2020-12-20 東坡讀史

要說蘇軾,大家是相當熟悉了。

熟悉了也沒有關係,再去熟悉一遍也不是不可以,所以熟悉一個人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熟悉這個人的作品,如果沒有作品可以看看他做過的事,說過的話,要是都沒有,你也不會去認識這個人了。

講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場景,我們有一天去旅遊,可是到了中午,天突然變了,下起了雨,於是乎大家哀聲載道,說什麼今天倒黴極了等等一些不堪入耳的話語。

但在宋朝也有這麼一位人物在有一天同樣和朋友一起去遊玩,偶遇下雨,和他一起遊玩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唯獨這個人不覺得下雨有什麼不好的,覺得下雨不好也就罷了,可雨後作詞流傳至今的的倒是沒幾個,唯獨只有宋朝的蘇軾了。

這首詞便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雖然篇幅短小,但折射出的許多人生哲理卻是這背後真正的妙處。

這首詞上片著眼於雨中,下片著眼於雨後,這首詞無不體現著一個正直文人在人生坎坷中尋找解脫之路,這首詞最主要的還是蘇軾本人的追求以及超人的思想境界。

人生真正的意義在於看開,看開說出來是一句話 可是要做到這件事 極其不容易,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生活的磨難的歷練。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蘇軾三月七日作的一首詞,且聽我慢慢道來。

詞的上片: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雨下的小,是一種欣賞,若是傾盆大雨就會產生恐懼,而蘇軾在這雨中,是一種看開的心境。

不要去在意樹林中風雨的聲音,所謂你越在乎,你就越害怕,與其害怕不如大喊一聲壯壯膽。

人生有許多事情,面對困境,雖不能大大出手應對,但也可以拄著拐杖,穿著草鞋也可以應對這場大雨,這樣也可以勝過騎馬 這些都是小事情,沒有什麼可以害怕的。

面對風風雨雨,可以披一件蓑衣,然後在胡海之中度過餘生。

來欣賞一下這裡面的景,下雨時,下雨時有一撥人走在林間小路,談笑人生,而後遇雨,再者遇同行之人的哀嘆,後有蘇軾的這篇名詞,流傳至今,而後被人解讀,再者被人背誦,再者可以學習其中之精神,最後可以冶煉自己的情操,從而使自己達到另一種境界。

詞的下片: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什麼料峭,料峭是偏向一種微寒的狀態,微寒再具體一件可謂加一件衣服也行,不加也行。

在這種狀態下迎面吹來微風,把正在醉酒中的人吹醒,當微風拂過自己的身體之後,才感到一絲絲涼意,感到這份涼意,才覺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就是在冷熱之中交替進行,太熱人受不了,太冷增添不了衣物,所以人還是喜歡那份飄然和自在。

感到微冷之後,又看到斜陽沒落半山露出難得的笑臉,從而覺得人生或許就該如此,該笑還得笑。

再去想想下雨的情形,走了之後,管他下雨還是放晴,都與我毫無干係。

這種灑脫,這份看開,誰人可擁而笑之,誰人可不擁而氣之,這是時間沉澱的產物,和我們沒有太大關係,若說一定要有的話,那就是我們自己何時能禁得起時間的磨練。

且看且思:蘇軾在雨中可以悟出人生的至高境界,不管下雨還是放晴,只要披一件蓑衣就可以躲避人生的困境,再不行可以拄拐杖,穿草鞋也好過騎馬的人。

所以,我們看到蘇軾這般豪放與看開,我們的人生也該塵埃落定,也可好好想想了。回首往事卻不堪回首,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歸來,也無風雨也無晴。

相關焦點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來就是皇室,做弱者之王,這是李煜的命,他不選;而用筆填詞,做詞中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把他送上皇位對南唐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文學界來說,他的加入,使詞彙作為一種文學流派,開始得到重視。事實上,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僅存30多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比不上一部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銘記這位愁腸百結的男士。
  • 最該被課本收錄的一首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必將流芳百世!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說這一首詞,通篇都是千古名句,從未被超越過,讀起來朗朗上口,盪氣迴腸。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寶,單從文學史來看,各個時期都有獨有的文學成就,從最早的詩經到後來的楚辭漢賦、唐詩宋詞,每個時期都有鮮明的特點。
  • 蘇軾詞作被華春瑩援引至談中美關係,這首詞全篇實際是說什麼的?
    她用到了蘇軾的一句詩:「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那麼這首詩的全篇是什麼意思?它又寫於什麼背景呢?聽小編@蘊音 娓娓道來。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遊玩遇上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不久天放晴,就做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 蘇軾如何形容女子?寫的這首詞,以花喻人,最後一句令人心動
    當一位女子在淡淡的月光下時,蘇軾寫出來了這樣的後兩句「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這兩句裡面沒有題花,也沒有題女子,但仔細深度就能發現,詩人蘇軾把女子與花朵都賦予了一種朦朧的美,使兩者相互映襯。尤其在這淡淡的月光下,更賦予了一種美到神秘感,一種虛化感。烘託出了一幅在月光下,一位美麗女子與一朵美麗的花朵的畫面。詞的下片開頭兩句「溫香熟美,醉慢雲鬟垂兩耳」寫出了女子在這微微的春風中熟睡著,給人一種熟睡的美。
  • 蘇軾這一名句被馬雲引用,藏在詩詞裡的氣節,流傳了800年!
    蘇軾不僅欣賞江邊的壯麗風景,而且更加欽佩懷民的胸襟與氣度,所以為此亭起名「快哉亭」,並填下這首詞《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 蘇軾這一名句被馬雲引用,藏在詩詞裡的氣節,流傳了800年
    蘇軾不僅欣賞江邊的壯麗風景,而且更加欽佩懷民的胸襟與氣度,所以為此亭起名「快哉亭」,並填下這首詞《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溼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後世有多少人模仿和借鑑過這首詞,史書沒有統計,但是我們從明代文人、評論家卓人月的《古今詞統》中可以窺見一、二,卓人月對這首詞的評價是「:只一又字,宋元以來抄者無數,終不厭煩。」他說的這個「又」字,正是「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抄到後人都看煩了,可見數量之多。
  • 經歷大風大浪後,蘇軾寫下此詞,道盡人生真諦,最後一句千古名句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他的詞開豪放一派,和辛棄疾一樣是宋詞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而蘇軾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藝術成就,這和他的起起伏伏生平經歷也是分不開的,畢竟只有經歷過人間百味,才能心中暗藏錦繡河山。說來蘇軾一生中最大的挫折應該是「烏臺詩案」,被發配到黃州做了4年閒職, 不過也就是在這4年時間裡,他嘗盡了人情冷暖,看遍了世間百態,文學造詣也達致爐火純青之境。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就是蘇軾在離開黃州,脫離人生低谷時所作。
  • 蘇軾的這首詞,把孤獨寫得淋漓盡致,看了讓人心疼!
    或許一個真正的詩人,都有著一種極為深沉的孤獨感。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北宋詞人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便是將這種孤獨感寫得極真切深刻的一首詞。我們都知道蘇軾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這首詞就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樂觀曠達的蘇軾,雖然能渡過生活的艱苦,但內心深處的孤獨卻是他人難以理解的。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中還有另外一句「網紅金句」,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比上面這句更有水平,意境更高了一個層次。
  • 蘇軾出彩的一首詞!全篇22句皆是千古名句,代表了宋詞最高水平
    因此就有人說,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蘇軾的一生坎坷無度,他擁有李白似的浪漫情懷,同時又獲得了杜甫般的悲涼際遇,被世俗潑滿髒水,飽受仕途之風霜。這首詞是蘇軾47歲謫居黃州遊赤壁時寫的。通過對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三國的周瑜談笑破敵的英雄業績的嚮往,抒發了詩人憑弔古蹟而引起的自己功業無成而白髮已生的感慨。這首詞分上下兩闕。上闕詠赤壁,下闕懷周瑜,並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作者弔古傷懷,想古代豪傑,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
  • 蘇軾的這首詞很冷門,但描寫的杭州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
    歷代文人墨客更是在此留下了無數流傳至今的佳作。最為我們所熟悉的恐怕是蘇軾的那一首《飲湖上初晴後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兩句千古名句,讓杭州西湖舉世聞名。而蘇軾有關杭州的詩詞卻不僅僅這一首,雖然有的相對來說比較冷門,但描寫的杭州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便是蘇軾的一首又關於杭州景色的詞作。
  • 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
    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蘇軾是宋朝的傑出的詞人,並且他在詩的領域也頗有成就,他的詞和詩都是走的豪放的路線,後人就把他劃為了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並且還尊稱他為「詞聖」,蘇軾留下來許多令後人傳誦的優秀作品,其中以詞為代表,最廣為流傳的就是《水調歌頭》了,並且東坡肉也是人們比較喜歡吃的一道菜。今天小編要說的是蘇軾最牛的一首殘詞,還沒寫完就流傳千古,至今無人敢補!
  • 蘇軾最痛心的一首詞,人人皆知卻背不出全詩,字字戳心流傳千古
    蘇軾,北宋著名大詞人,號東坡居士,又被大家稱為詞聖,他的詞,可以說是宋朝最頂尖的了,雖然在後面又辛棄疾能和他做對比,被稱為詞中之龍,但還是蘇軾稍勝一籌,這個就是蘇東坡的影響力,對於蘇東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了吧,這位大詞人,寫的詞風格就是豪放大氣,十分上檔次,大家最熟悉的詞應該是《
  • 為什麼蘇軾被歷朝歷代後人推崇?讀了這首詞,甘拜下風
    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關於他的故事在歷朝歷代都有傳說,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蘇軾夜宿燕子樓的故事。在了解蘇軾與燕子樓的故事之前,我們需要先看看蘇軾的這首詞《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 蘇軾好友喜得貴子,寫了這首詞祝賀,最後一句雖是玩笑卻沿用至今
    他曾經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這坎坷的一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但是蘇軾人生中的憤懣與坎坷,並不沒有阻礙蘇軾成為一位幽默豁達的人,他只所有能夠成為萬人敬仰的豪放派「一哥」,必然有他能與讀者共鳴之處,即是在最艱難的日子裡,蘇軾也是工作那個保持著樂觀的心態,折頁體現在了他的諸多詩詞中,有些詩甚至會讓人忍俊不禁
  • 蘇軾這首詞上片寫自己下片寫妻子,最後13字堪稱絕唱,嘆為觀止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同樣是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上片寫自己內疚的心情,下片寫妻子的思念之情,藝術手法極為高超,整詞寫的動人心魄,讓人嘆為觀止。蘇軾這位詞人一生中經歷過努力學習,也經歷過出仕為官,更是經歷過被貶遠方。這樣豐富的人生經歷為蘇軾各種作品的創作提供了非常充足的素材支持。他一生創作的作品不計其數,而且質量極高,內容充實讓人佩服,這樣一位大詞人流傳至今實屬可貴。
  • 歷史上最有意境的一首詞,蘇軾憑此佳作蛻變成蘇東坡,句句千古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純真的天使,既純粹也天真,無善無惡,稱之為赤子之心。待到慢慢的成長,會經歷很多的磨難和坎坷,靈魂被欲望佔有,情緒也不斷的變化,慢慢就不那麼純粹了,我們漸漸的丟失了一些最真的東西。
  • 蘇軾這六首詞,寫盡一個人一生各種滋味,值得反覆品味!
    賞評:這首詞是蘇軾為緬懷恩師歐陽修所作的,但並非全篇都是緬人。此詞的上闋講的是蘇軾在平山堂看到恩師的詞作手跡而心生感慨,其中「半生彈指聲中」道盡了時光荏苒,歲月蹉跎。蘇軾寫這首詞時已經歷盡官場上的坎坷,而這些坎坷全都寫進了彈指聲中。下闋將此詞的思想又拔高了一個層次。「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 蘇軾落魄時有一歌女仍肯善待他,他一連寫兩首詞送她,都流傳至今
    其實在烏臺詩案之前蘇軾的仕途就已經幾經挫折,當時的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但蘇軾和他政見不合,公元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這也直接引得王安石震怒,於是便讓人彈劾蘇軾。在朝堂上舉步維艱的蘇軾只能選擇自請出京,到杭州任通判。三年之後,蘇軾又由杭州被調往密州任職。所以「烏臺詩案」之前的蘇軾仕途也並沒有很多人想得那般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