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刷家譜要用宣紙,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1-01-20 騰訊網

宣紙,是中國傳統造紙傑出工藝之一。在古代,宣紙就有著「紙壽千年」的美譽。

宣紙是由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作為原材料,輔以四大工藝,製作而成。因宣紙製作的原材料稀有,中國只有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才有,所以宣紙也成為宣城市的地理標誌產品,宣紙名稱的由來,也是因為宣城而來。

宣紙歷史

宣紙在古代就已經存在, 並且被廣泛使用。

唐朝時期, 全國各地每年進貢到長安的貢品中,宣城郡所納的貢品中就已經有宣紙製作而成的「紙、筆」。這說明當時宣城郡在當時已經生產紙、筆。

宋朝時期,宣紙需求增大,各地供不應求,熙寧七年,朝廷「詔降宣紙式下杭州,歲造五萬番」。但因製作工藝複雜,材料難求,生產日漸衰微。

元朝初年,曹氏的一個支脈遷徙到安徽涇縣後,開始了全面系統地以青檀樹皮為原料製作宣紙。並一直沿用至今。

明朝時期,皇室還專門派人監製宣紙的生產。

在古代, 宣紙是上流人士的專用之物。主要用於書寫中國傳統的書法和繪製國畫,也用於印刷、書畫裝裱,工藝禮品等。在古代上流社會中廣為流傳。

甚至,還有人收藏宣紙,比如宋代詩人王令在《再寄權子滿》中就曾說過:「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

宣紙製作

一張完美的宣紙,其製作流程是繁雜的。首先就是原材料的選取。

01 選取

青檀樹皮,選擇涇縣及周邊喀斯特山地丘陵地帶生長的青檀樹,所用青檀樹,要求組織均勻,纖維勻整,並且要求青檀樹的樹齡要達到三年左右。然後經過伐條、蒸煮、浸泡、剝皮、日光曬乾等工序,製作成皮胚才能使用。

沙田稻草,選擇涇縣及周邊地區河谷平原沙土上生長的稻草,所選擇的稻草,不僅要纖維長,韌性強,還要不容易腐爛的金黃色稻草。然後經過切草、搗草、埋浸、洗滌、漬灰、堆積、洗滌、日光曬乾、製作成草坯才能使用。

對於用水,全部選用涇縣境內的山泉水。

02 製漿

將青檀樹皮和稻草選用一定比例,通過浸泡、蒸煮、漂白等工序,製成漿液。

03 製紙

將製成的漿液,混合攪拌,加入水、膠、紙、然後壓榨,去掉不規整的部分,剪紙後就可以得到成品宣紙了。

宣紙種類

宣紙按照洇墨的程度,可以分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區分宣紙的種類,可以用水來接觸宣紙,水分立即散開的即為生宣;凝聚基本無變化的即為熟宣;散開的速度較慢的為半熟宣。

生宣,是生產後直接使用,吸水性強,油墨性強,經常用於潑墨畫、寫意畫,筆觸層次清晰。

熟宣,是生宣經過礬水浸制、拖漿、填粉、深色、加蠟、施膠等工藝而製作而成。適用於工筆畫和寫楷書。

宣紙特色

宣紙本身具有「韌而能潤、光而不滑、潔白稠密、紋理純淨、搓折無損、潤墨性強」的特點。並具有獨特的滲透、潤滑性能。是製作家譜的不二之選。

01 膠著、吸墨性強

曾經有個實驗,將寫滿字的宣紙,放在清水裡面,墨汁不會因為水的浸泡而出現散亂,分解的現象,由此可見宣紙的膠著性和吸墨性的厲害。並且寫在宣紙上的字,字體端莊、字跡清晰、墨色清純、不反光、不累眼。

02 耐老化、壽命長

宣紙呈鹼性,這讓宣紙具有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侵蝕的效果,讓宣紙內部纖維不易發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顏色變黃、紙張強度下降的情況。

宣紙保存

現存的古代書籍,字畫,多是宣紙紙質,這就說明宣紙的保存年限,是以幾十年,幾百年來計算的。

因為宣紙的原料是檀皮和稻草,並且由於宣紙的吸水性較強,所以如果將宣紙置放在空氣中,宣紙就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另外也容易沾染上灰塵。所以,一般是用防潮紙包緊宣紙存放。

家譜素有「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之說」。因此用宣紙來印刷家譜,實在是相得益彰。

而且宣紙製作的家譜,不需用防潮紙包裹,一般採用檀木盒子來存放,不僅大大增加宣紙家譜的保存年限,還能達到防蟲的效果,可謂是一舉兩得。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

相關焦點

  • 家譜三識:起源、格式、印刷!
    對家族來說,家譜記載的是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書,它既是姓氏的歷史讀本,又是姓氏的文化讀本;對國家來說,家譜也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和國史、地址並稱為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周代時期,家譜就已經以文字的形式出現了,並且家譜只存在於世族之間,平民是無法擁有家譜的,一直到唐朝的時候,家譜還在被官府所壟斷。到了宋代時期,官方的修譜傳統禁例才被打破,民間編撰家譜風氣開始興盛。家譜對中國各個朝代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
  • 家譜式樣和普通書籍有何不同?先了解規格、版式,再考慮頁面設計
    家譜和普通書籍在規格、版式上差別很大,如果要自己動手在電腦上進行頁面設計、圖文錄入,首先得了解下家譜式樣的基本常識。如不然,有可能做無用功。舉個例子,印刷機是有有效印刷範圍的,如果你設計的版面超出了範圍,按原尺寸印刷,有些邊框、甚至文字就無法印出。
  • 妙音家譜續修:如何用家庭印表機印製家譜
    家庭所用 印表機,一般都使用彩色噴墨印表機,價格比較便宜,功能齊全。多數家譜的印製一般不超過200本。如果讓印刷廠印製成本很高,使用家用印表機,從列印到裝訂成冊,所用設備及耗材不足千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一、列印紙的選擇。
  • 印製家譜,50%以上的工序非印刷專業人士即可完成,您相信嗎?
    電腦錄入、雷射照排、膠版印刷、機械裝訂,是現代印刷業界非常成熟的技術,把它用在家譜製作上,提高了質量和效率。在我們印象裡,家譜是一種很高大上的書:線裝,封面顏色莊重,平時裝在木匣或封套裡;自左向右翻開,字是豎排的,有的還是繁體……想想,製作這樣一部書得有多複雜。要錄入,要印刷,要裝訂,要包裝,工序繁多。
  • 為什麼修家譜要有凡例?看完你就懂了!
    凡例,在家譜編修過程中是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代表著編修家譜時所指定的編修規則,主要說明的就是編修家譜的指導思想、編撰體例、篇章結構、材料選定等內容。 凡例置於譜首或者譜尾,是將所有修譜的規定、規矩明文定下,包括長幼排序、尊卑、適配、表述方式、詳細程度等,都必須有規矩規定,並列於凡例之中。
  • 家族文化|對家譜一概不知,該如何修譜?
    家譜自古以來就有「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說法,就是因為修譜一事太過於重要,家譜編修委員會一點也馬虎不得,所以才這麼慎重。如果隨意應付,在不知家譜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就盲目去編修家譜,等到家譜印刷完成,分發到族人的手中,才發現,世系是錯亂的,文字是錯誤的,人名也是錯誤的,就連始祖的世系都沒有搞明白。
  • 宣紙的資料
    宣紙是檀樹樹皮和少量的稻草漿為原料經過精工細作製成的書畫用紙,生宣紙適宜於寫意畫和書法,由它加工製成的熟宣紙適宜於工筆畫色白柔韌,經久不變,不易蟲蛀。因原產於安徽宣城地區而聞名。毛邊紙是用嫩竹為原料製成的毛筆書寫用紙,色澤淺黃,連史紙顏色潔白,兩者均以竹簾抄造,用於印刷古籍、碑帖、信箋和扇面等產品。
  • 民間修家譜熱催生「修譜生意」 以中老年人居多
    一名編輯告訴記者,書架上的家譜大多為支譜。無論薄厚,這些用宣紙製成、豎式排版的家譜,靜靜地躺在這裡,記錄著一個個家族的古老歷史和榮耀。祠堂於1995年6月份落成,佔據一個院子兩間房,馮銘心想,乾脆再做個家譜擺在祠堂裡吧。  從蓋祠堂到修家譜,馮銘花了三年時間。這期間,他從北京回到老家,「別的啥也沒幹」,專心找資料。1996年家譜有了雛形,他又花了大量時間統計整理。2015年,《馮世家譜》印刷出來,新老家譜相接,共涵蓋2046人,最早的一代追溯到了明朝。馮銘把這套家譜印了300多本,給族裡的人每戶分發三四冊。
  • 為什麼你要減脂而不是減重?看完就明白了!
    為什麼你要減脂而不是減重?看完就明白了!2.減肥就是要減重,重量不減就沒有效果減肥的真正目的是減少體內脂肪的比例。減肥體重一般都會減少,但是減重不一定就減少了體內的脂肪比例,很有可能是瘦組織的減少和〈或〉細胞內外液(身體水分)的丟失;同樣,在減肥過程中體重不減少或減少不明顯並不等於沒有減少脂肪比例。參考文章:減脂增肌 | 身高體重一樣,為什麼你看起來比別人胖?
  • 練毛筆字用什麼紙好(附毛邊紙、宣紙、元書紙的區別)
    可能很多書友為了省錢都會用家裡的舊報紙來寫字,但是如今的報紙的紙張已經不太適合用來練習書法了,小編記得小時候的報紙的紙張都是比較厚實而且表面有細微的毛絨的,那樣的報紙練字其實還行,如今已經沒有哪家報紙用那樣的紙張印刷了,所以這裡不推薦使用報紙練毛筆字。另外銅版紙、道林紙等既光滑又白淨的紙不宜用來練字,因為紙面太過光滑,寫的字容易飄浮,也不利於寫好一些筆畫。
  • 你怎麼可以不知道?從唐傳承千年的凸版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
    (雕刻完成的文字圖案凸出於木板,因此此種印刷方式也屬於凸版印刷。)。現在我們不是經常玩橡膠圖章嗎?就是那樣的感覺,只是現在圖章都是機械化。所以你可以想想,手工雕刻實際挺不容易的。03、蘸墨將排版好的活字印刷版上墨。上墨也是熟能生巧的,要也勤加練習,上墨要均勻,也要經過一下時間的練習的。否則墨水多了容易糊,少了印不清晰。
  • 印度人為什麼不選擇筷子餐具,要用手抓飯?看完就明白了!
    印度人為什麼不選擇筷子餐具,要用手抓飯?看完就明白了!在國外旅行中遇到外國人的奇怪習慣,這也是旅途中的有趣之處,畢竟世事千變萬化,比如中國人吃飯時用筷子,而印度人則直接用手抓食物吃。那麼,印度人不選擇使用筷子的餐具,非要堅持手抓飯?
  • 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看完你就什麼明白了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看完你就什麼明白了。端午節專屬文章之艾草篇。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於是到端午的時候,水怪乘著浪頭來了,當浪來到一戶戶人家的屋簷下,水怪發現有人住的屋簷下都掛著一束束像寶劍一樣的艾草和菖蒲,最後只要一些沒人住的空房子,最後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原來自那天決鬥後,神仙就用手中用來做寶劍的艾草和菖蒲,灑到了人們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景,後來到了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就會在自己家的牆上掛一些艾草和菖蒲來嚇退水怪,以此來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財產
  • 修家譜要收多少錢?要花多少錢?今天不聊文化,算算經濟帳
    不料這次出了個大意外——其中一個主修者在家譜即將完工時,不吱一聲地帶全家下東北了,關鍵是還帶走了部分專項資金!這下家族理事會可炸了鍋了!雖然知道那位爺們在這次修譜中居功至偉,雖然知道這一家窮得揭不開鍋,10幾口人簡直要餓死,但印刷費這個大窟窿怎麼填!
  • 為什麼你家的綠豆湯永遠不是綠色的?道理很簡單,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你家的綠豆湯永遠不是綠色的?道理很簡單,看完你就明白了隨著夏天的深入,外面的天氣是越來越熱了,每天三十六七度的高溫,不等到中午,早上九點多的時候就感覺熱得受不了了。比如,為什麼別人家煮出來的綠豆湯是綠色的,而你家煮的綠豆湯總是紅色的?相信不少朋友都是有這個疑問的吧,沒關係,今天呢就和大家說一下綠豆湯不同顏色的問題,相信大家看完以後就明白了,以後再也不會被這個問題困擾了。為什麼你家的綠豆湯永遠不是綠色的?道理很簡單,看完你就明白了。
  • 中國雕版印刷技藝,太絕了!帶你探秘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
    為蘇大臉演示寫樣的這位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芮名揚老師,已經在這些薄薄的宣紙上篤定地寫了50年, 凝氣、定神、提筆、落墨,一行行妍麗秀逸的小楷黑字,展現在紙面上,工整程度可謂「人肉印表機」,更為後續的雕版工藝打下了絕佳的基礎。雕版首先要選板料,雕版板料一般多選用硬度適中、紋理細滑的梨木和棗木。
  • 國內汽車按鍵為什麼不用中文,而是用英文?看完你就明白了
    開車多年,你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場,國內的「汽車按鍵」為何總是用英文標識呢?對於大多上年紀的車主來說,可能會因為按鍵名稱不是中文而看不懂。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除了比亞迪用中文按鍵,其它車輛都用英文標識呢?
  • 怎麼辨別宣紙的優劣好壞?| 附:三十種宣紙(收藏)
    導讀:除了宣紙,一般人能叫出品名的書畫與印刷紙恐怕沒有幾種。多數人想像中,古人科技能力低下,用的紙應該很差吧?事實剛好相反,我們今天能夠用上iphone6,卻未必生產得出古法精製的書畫紙。由於傳統造紙成本高企,以及原材料的消失,很多優秀的製紙方法漸漸失傳了。
  • 你真的懂宣紙嗎?——史上最詳細的宣紙使用說明
    箋紙是用生宣按不同用途,通過印刷、染色、加料、擦臘、砑光、泥金、泥金銀粉、灑金銀箔片、描金銀圖案等方法製成的紙。多稱「花箋」或 「錦箋」。 普通宣紙加工成箋紙後,往往冠以各種雅稱。像玉版宣(是以澱粉為黏合劑、將兩層以上生宣託裱製作而成)、虎皮宣(亦稱金粟箋,是將宣紙加工點染成斑絞狀,使之美觀)。
  • 為什麼熟食店的醬牛肉比生牛肉賣的都便宜,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熟食店的醬牛肉比生牛肉賣的都便宜,看完你就明白了,現在生活節奏非常的快,住在一二線城市的人每天工作壓力非常的大,每天工作的時間非常的長,工作完看看時間已經是晚上七八點,這時候想要去菜市場買菜會發現大門被關得嚴嚴實實的,這時很多人就會去到街邊熟食店買上熟食來吃,畢竟這一些熟食吃起來非常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