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書名,我查了好幾次才明白|一周新書風向標

2020-12-20 新京報

本周的「一周新書風向標」又與讀者見面了。在這個欄目中,我們將不單單把好書列出來寫一段推薦語,我們還會儘可能地在自己閱讀效率允許的範圍內,對讀者們關注的或剛剛出版的書籍給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一本新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們會不遺餘力地給出推薦,如果一本書的內容與其關注度不符,我們也將會在參考意見中毫無保留地說出自己的看法。為了更直觀地看到我們對某本書的態度,我們還會增加一個「推薦指數」,類似豆瓣評分。

當然,任何閱讀的判斷都是個人的,我們的意見未必正確,甚至有可能是偏見,但它們一定是真誠的。我們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意見,希望為讀者提供一份閱讀指南(畢竟,這個事情可能還要冒著得罪出版社的風險)。如果你有比較猶豫的、想要知道我們態度的新書,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也將儘快給出自己的看法。

本期主持 | 書評周刊編輯部

熱門

《五十歲,我辭職了》,作者:(日)稻垣惠美子,譯者:郭麗,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10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張進

「五十歲,我辭職了」是很有吸引力的題目,尤其在我們對「打工人」的存在處境獲得更多討論的當下。大部分工作不僅要牢牢佔據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且在不同程度上限制著諸多自由(甚至上廁所),公司的體制化還與社會的體制化一道,異化著工位小隔間裡的一個個人。問題的簡單又暴力的解決之道就是輕揮衣袖,瀟灑離開,可隨之而來的問題不言自明。不過如果有人做到了這點,必然獲得一眾羨慕的眼光,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現代英雄,日本原《朝日新聞》編輯委員稻垣惠美子就是這樣一個人。

五十歲,無夫無子,機緣巧合燙了非洲爆炸頭意外走紅,「自那之後,人生便開始朝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爆炸頭給稻垣惠美子帶來另一種人生的可能性,轉變了她對工作和人生的固有看法,一直以來的辭職念頭也自此顯得不那麼「恐怖」——後來她真的辭了職。辭職後她不再身處公司,重新定義工作:「所謂工作,說的徹底一點,既不是進入公司,也不是賺錢,而是帶給人們喜悅和幫助。」不得不說,這一定義對仍在打工的人來說很是有些「高蹈」,可望而不可及。稻垣惠美子寫下這些自身經歷的文字簡單易讀(甚至易讀過了頭而缺乏質感),個人的嬉笑怒罵等百般情緒在行文中表現明顯,比如放在括號的裡「笑」,似乎這樣就可以讓讀者更能感受到她在笑。總體來說,作為《朝日新聞》編輯委員,作者的文字有點名不副實,有些篇目散亂,像幾個段落的拼湊。整部作品由多篇文章合集而成,文章之間的邏輯性和整體感也偏弱。

文學

《仙症》,作者:鄭執,版本:理想國 | 北京日報出版社,2020年10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張婷

《仙症》是青年作家鄭執的最新小說集,還是其中一篇小說篇目的名字,或許也是最為人熟知的一篇。《仙症》描寫了一個精神病人的生活,而小說主人公王戰團也被許多評論認為貢獻了近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說人物形象。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閱讀感受也延續到了之後的其它篇目,每一個故事,寫得都是失落失意的人。而鄭執的筆觸看似現實如同墜入泥土,卻總能引起讀書之人內心深處戚戚然的遐思。《他心通》寫一個臨終的父親與一個奔喪的兒子;《蒙地卡羅食人記》寫一個夢想與戀人私奔的少年,結尾卻甚至靈魂出竅一般帶上了一絲魔幻色彩。

這種魔幻感正如同我們每日深處其中的生活與命運,那種悲傷與失落,以及間或的滿足與鬆弛,組成了我們的生命。近兩年,「東北文藝復興」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鄭執也常常被認為是這浪潮中的一份子。從這些小說裡,我們的確能識別出濃重的東北味道,那些詞語、聲音、食物、街道,仿佛能把我們帶到瀋陽的街道。但與此同時,誰又能否認,這些故事,可以發生在世間任何一處呢?

文學

《趕掐抅掐》,作者:(印度)維韋克·尚巴格,譯者:張馨文,版本:群島圖書 | 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10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宮子

看到這本小說的名字,是不是一時間有些茫然?沒關係,我也是查了幾次後才確定了書名裡「抅」字的讀音(音同「狙」)。這個詞是從原文音譯而來的,沒有任何明確的含義,是主人公妻子在家裡時的一個梗,但在小說裡,它反覆在主人公身邊迴響,因而也具有了如中文譯名所暗含的急匆匆的情緒,以及主人公與妻子由於家庭背景和階級不同而形成的無法理解的小鴻溝的含義。

維韋克·尚巴格是用卡納達語寫作的印度作家,被譽為「印度當代契訶夫」——這當然是一個被用濫的、且十分誇大的形容。不過《趕掐抅掐》雖然只有短短的4萬字,卻五臟俱全,在故事中家庭矛盾、情感、印度現代化變遷和女性地位等多個方面的主題。作者沒有浪費每一個段落,所有故事的描述風格既十分的生活化,又暗有隱喻。如果沒有足夠的閱讀時間,這本短小精悍的小說是近期值得推薦的佳作。

社科

《堂鬥》,作者: (美) 蘇思綱,譯者: 王佳欣,版本: 後浪 | 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11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徐悅東

題材很有意思。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紐約的愛爾蘭裔和義大利裔黑幫史的虛構或非虛構作品。許多經典的黑幫故事在好萊塢的熒幕上更是成為了經典作品。但是,有關唐人街裡華人黑幫的作品特別少。華人黑幫其他黑幫並不太一樣,在當時的美國沒有一個群體像華人一樣被如此針對。在美國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的生存壓力下,有些失業的華人成立了洪門等幫派組織。這些組織一方面成為團結華人並與美國官方溝通的渠道,一方面則互相打殺爭奪地盤。作者充分利用中英文新聞報導、官方統計數據、庭審記錄等一手資料,再現了紐約四次大規模「堂鬥」的全過程。這也是紐約史上鮮為人知的一幕。

兒童

《萬裡長城:穿越時空看中國》,作者:(日)加古裡子,繪者:加古裡子、常嘉煌,譯者:唐亞明,版本:中信出版社,2020年9月。

推薦指數:★★★★☆

推薦人:安也

被稱為「萬裡長城」的長城,究竟有多長?探訪歷代長城遺蹟,需要多少時間?1984年,一位28歲的電工和他的同伴從東往西走,總共走了508天;1986年,一位青年學生在經過六個寒暑假的行走後,終於從山海關走到了嘉峪關;1987年,一位31歲的英國小夥子,徒步從嘉峪關走到了山海關,這在外國人中尚屬首次;1990年,一位51歲的美國婦女,獨自一人從西往東走了半年……類似用腳步丈量長城長度的故事還有很多。

從古至今,人們為何痴迷於長城?為什麼人們要冒險去探訪長城?為什麼要在那麼險峻的山上修築城牆?長城是如何建成的?歷史上哪些朝代修建過長城?那些不修剪長城的朝代,又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長城與歐亞大陸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從三皇五帝一直到今天,許多朝代都進行了建築、加固和修補長城的巨大工程,長城的歷史,也因此與漫長的國家歷史交織在一起。正如該書的著繪者加古裡子所說:「長城絕不僅僅是一座古代建築,還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和象徵。」繪本中,他以長城的修建為線索,將長城功能的演變與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特色相聯結,串聯起兩千多年與長城有關的歷史,並最終將之呈現在繪本之中,敘述脈絡相當清晰,甚至可以將其視為一部為長城所作的「家譜」。

撰文 | 書評周刊編輯部

編輯 | 宮子;王青

校對 | 陳荻雁

相關焦點

  • 鐵打的封面流水的書名!滄月新書《信息全知者》火爆來襲
    起點有個作者叫做魔性滄月,滄月蘿莉的scp類型三連《非人類基因統合體》《腦洞大爆炸》《藍白社》將scp的詭異和不講理闡釋的淋漓盡致,也將scp類型小說帶到了許多作者的眼前,但是不得不吐槽的是四本書的封面……滄月蘿莉是有多怕麻煩,一張封面用了四本書……要是實體出版了,那是有多麼的讓人哭笑不得
  • 《世說新語》書名考辨
    其實書名本身無所謂爭議,名稱只是一種代表的符號,一本書有幾個書名也是常見之事,而重要性在於《世說新語》的原名是什麼?這是《世說新語》基礎研究的關鍵問題。關於《世說新語》的原名,歷來有三種:《世說》、《世說新書》、《世說新語》。之間爭議較大,筆者就試圖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再進行一些簡單的考辨。
  • 五本三月排名前十的新書,糕點、瑞根、榴彈怕水新書強力推薦
    《史上第一密探》作者:沉默的糕點這是一本讓讀者兩極化的小說,有些讀者非常喜歡作者這種爽度和劇情快感,也有部分讀者認為這本書有點兒拉垮讀者的智商。雖然這本書褒貶不一,但是書的成績很不錯,制霸三月新書榜第六名,僅次於宅豬新書《臨淵行》。
  • 白金大神愛潛水的烏賊正式發布新書,書名為《長夜餘火》,支持嗎
    白金大神愛潛水的烏賊在今天中午的時候正式發布他的新書了,書名確定為《長夜餘火》,不過書的簡介還是為其之前想好的《致新世界》所寫,但可惜取不了,為此他還是感慨了一番。據烏賊早期的透露,這本新書《長夜餘火》是廢土題材,這也符合他的一貫創作風格,一本小說一種題材,不斷銳意進取。要知道像烏賊這樣的白金大神,隨意地更換題材風險還是比較大的,不然你看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等為什麼老是吃老本而不是去創造全新的題材呢?
  • 2017年那些讓人「難以忘懷」的書名
    盤點每年出版的新書,都會發現一些僅憑書名就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圖書。那麼2017年有哪些讓人「難以忘懷」的書名呢?筆者抱著「獵奇」的心態,從1000多種新書中選出了30種。這些書名各有千秋,很難一言蔽之,姑且就用「難以忘懷」來形容它們吧。
  • 書名撞臉、影子作者……在出版亂象下該如何堅持出版理想?
    但掃了一眼排名靠前的新書名字:「為啥子這些書名都無法勾起我的閱讀欲望呢?」再往下看時,本報記者突然眼前一亮!排名第七的這本《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後文統一簡稱《如何說》)好耳熟。多年前不是曾經風靡全球,被譽為「親子教育的聖經」嗎?不錯不錯,竟然又再版了,還衝到了新書榜前10名。不過,怎麼記得這本書的作者是個美國人,叫瑪茲麗施?
  • 這9本書,書名奇怪無比,內容卻有趣至極
    有人講,讀書講究眼緣,好的書名總是會更吸引人的眼球。而有些書,卻偏偏不走尋常路,名字奇葩到讓人不知所云。這9本書名奇怪的書,看似搞笑奇怪,但內容卻是經典,堪稱排鬱解憂、提升逼格之必備讀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名字與內容極具反差的書都有哪些。本書看點:◎有多少人曾以為這是修摩託指南而錯過這本佳作的?
  • 書店測評|沒有書架、一周只賣一本書,這更像是行為藝術
    書店測評|沒有書架、一周只賣一本書,這更像是行為藝術 阮玄默 2016-11-23 15:42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在家裡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愛的教育》
    我在家裡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愛的教育》,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裡,我讀懂了一些知識,接下來就看看我讀懂的東西吧!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裡,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小哨兵的故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共軍由於人的體型太大,所以爬不上樹。這時,一個小男孩請求共軍能讓他幫助共軍爬上樹偵查敵情,結果被敵人發現了,槍斃了。
  • 11月底起點新書上架:滾開新書《十方武聖》首訂1.5萬
    11月27日,起點上架新書首訂出爐,具體如下。本期累計上架新書275本,其中起點首發248本,首訂最高的是滾開的新書《十方武聖》,首訂15000。其餘無首訂過千作品(第二名看收訂比就明白了)。第二名為卡文的圓臉的《能不能給我個靠譜的重生啊》,首訂4700,收訂比2.6。第三名為陶良辰的《舊金山往事》,首訂950。《十方武聖》 首訂15000《十方武聖》在本周上架,實在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
  • 這3本書,帶你領略奇怪書名中的奇妙世界
    讓新書《柏拉圖和鴨嘴獸一起去酒吧》告訴你答案吧。本書由《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託馬斯·卡斯卡特和丹尼爾·克萊恩合力撰寫,他們兩人從哈佛大學哲學系畢業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人為社區和神學院工作,還出版哲學書;另一人則為電視臺工作,寫脫口秀劇本和懸疑小說。
  • 旅途中丟了12本書,我現在都記得書名
    我在是機場排隊要安檢時,才發現那袋書不見了。仔細回想火車上的情形,是在車即將到站時,我把書放在座位上,將背包從行李架取下,拎著坐到對面的座上。車一停,我背上雙肩包,隨著焦急的乘客們下車,早忘了那袋書還在座位上等我呢。要是那書喊我一聲名字多好。我怎麼會忘掉它呢?書可是我的最愛啊。
  • 我花了一周時間,把這本書讀了6遍,感覺打通了一款神作遊戲
    這是我們人性的弱點,真的沒辦法。可是偏偏有這麼一本書,讓我花了一周時間,讀了6 遍,感覺和神作遊戲一樣好玩。這本《忒修斯之船》寫得極其晦澀難懂,柯岱拉的很多注釋也是顛三倒四,但是後人發現,這背後可能隱藏著秘密,這本書很像是密碼或是隱喻,石察卡的真實身份,神秘黨派的更多信息,似乎都隱藏在這本書中。時間一晃過去了 50 多年,你手上的這一本《忒修斯之船》,屬於某個大學的圖書館。
  • Letme出書引熱議:如果職業選手出書書名都會叫什麼?
    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故事,只是精彩程度不一樣,有意思的是,近日前RNG上單選手似乎打算分享出自己的故事,12月12日Letme將會在上海開啟新書發布會,而他的新書書名為《從Letme到嚴君澤》。從書名中不難看出,Letme的這本書大概是講述他職業生涯中的一些故事,考慮到他的職業是前電競職業選手,這本書很可能是Letme自述,由其他人代筆。隨著Letme即將開啟新書發布會,電競圈中掀起了一陣「作書」風潮,許多玩家都在為各自喜愛的職業選手想要了書名,比如Letme就有玩家為他想起了第二本書名——《抗壓回憶錄》。
  • 蕭敬騰新書《不一樣》直面內心:「我就是不一樣」
    近日,蕭敬騰新書《不一樣》簡體中文版由現代出版社出版。《不一樣》書名是蕭敬騰親自提出,並為此設計了藝術字,其寓意也是講述蕭敬騰成長中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蕭敬騰坦言曾有閱讀障礙,小時候的他在洗澡時無法分辨洗髮水和沐浴露的標籤,而總是被罵。
  • 侄女在新書中寫了什麼,讓川普如此著急?(附中文版下載連結)
    然而還有一件讓川普如芒在背的東西,卻是一本宣稱要爆料川普諸多隱私的新書——《太多和永遠不夠:我的家庭如何創造了世界上最危險的男人》,而這本新書作者居然正是川普的親侄女——瑪麗·川普。從這些書名也不難看出他們對美國的現任總統川普所持有的態度。如果說上面這些人寫書只是為了蹭川普的熱點,希望能撈點經濟利益的話,那作為川普的親侄女,瑪麗·川普寫這樣一本書的目的則更像是直接把自己的叔叔拖下臺。正如她在7月27日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所說,將「盡其所能」幫助川普的勁敵拜登當選美國總統。
  • 那些誤導讀者的譯書名
    譯書通常是直譯書名。有些書名太長,或不好理解,或不適於中國國情,譯者就改換書名。例如,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就被嚴復改為《原富》,以後又被近人改為《國富論》。這種改名合適不合適呢?    我最近讀了兩本經濟學家的傳記。
  • 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本書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這就是自私
    我是家裡的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對我百依百順,一家人總是圍著我轉,漸漸的,我的身上有了驕嬌二氣,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只考慮對自己好不好,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不管別人的感受。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本書之後,我才真正明白了這就是自私!
  • 烤魚領銜,起點十位人氣作者新書上線,快來看看有你喜歡的類型嗎
    不得不說,取個書名,我都差點沒認全,這還是單獨查了一下,這也算是長知識了。烤魚在簡介裡說自己在儘量寫一個溫馨的修仙故事,我姑且這麼信了。作為都市大神,烤魚一直以細膩的文筆出名,寫過《重生之大涅磐》《重燃》等熱門作品,現在試試仙俠也好,萬一真成了,也拓寬自己的路子了。
  • 羅伊人又看新書了!《獵場》的官方劇透都在她的書單上
    其中一句出現在鄭秋冬與傳銷集團老大初次會面時,曾稱羅伊人很像直子,羅伊人沒好氣地反問他,「真想要我死?」出現這樣的對白,是因為直子最後自殺了,而鄭秋冬還沒有把這本書讀完。另外一句臺詞出現在羅伊人幫助鄭秋冬接近曲閩京時,鄭秋冬來到醫院稱呼羅伊人為「直子」,而羅伊人則嬌嗔地回了一句「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