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夜。在位7年,年僅23歲的漢惠帝劉盈突然死了。左丞相陳平正痛哭流涕,忽然有人悄悄對他說:「陳叔,別哭了,再哭你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陳平扭頭一看,嚇得冷汗涔涔!
說話的是誰?張良的小兒子,張闢疆。這年,張闢疆只有15歲。別看這孩子歲數小,可是官職不低。什麼官呢?侍中。在秦漢時期,侍中乃皇上身邊人,能夠隨便出入禁宮,為親信貴重之職。
陳平心想:「這孩子可不是一般人,他老爹張良在劉邦父子和呂后心中的分量,可著大漢朝也找不出第二個人。而且這孩子人小鬼大,聰慧伶俐,否則呂后也不會選他照顧愛子。」
越想越害怕,陳平一把拉住張闢疆,忙問:「賢侄,此話怎講?你可別嚇唬陳叔。」
「小侄不敢」,張闢疆衝陳平使個眼色,又說:「你看看呂太后,有什麼異常嗎?」
陳平偷眼看了看呂后,哭的哀哀切切,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沒什麼反常啊。
張闢疆又說道:「你看她的眼睛,看起來哀痛,可是並沒有眼淚。心愛的獨子死了,她竟然不流淚,你覺得正常嗎?」
陳平揉了揉眼睛,再一看,果真如此!這裡,《史記》記載道,「孝惠帝崩,發喪,太后哭,泣不下。」呂后果然乾打雷不下雨。
陳平心中一凜,結結巴巴問張闢疆:「賢侄,這……這是什麼意思?」
張闢疆說:「意思很明顯,太后心中正在磨刀,準備對你們這些老臣下手了。」
陳平一聽,嚇得魂飛天外,說:「怎麼會這樣呢?請大侄子指點迷津。」
這裡,《史記》記載道,【闢疆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意思是,皇上(劉盈)是呂后獨子,可是英年早逝,孩子還沒成年。臣強而主弱,呂后擔心老臣趁機作亂,正琢磨怎麼殺你們,哪有心思哭泣呢。
陳平嚇傻了。心想:「這孩子不是危言聳聽,呂后為了兒子,毒死趙王如意,把戚夫人砍手斷腳,挖掉眼睛,做成「人彘」,太嚇人了。」
想到這裡,陳平徹底慌了,說:「賢侄,我跟你爸是鐵哥們,叔叔有難,你可不能袖手旁觀,告訴叔應該如何化解?」
張闢疆說道:「呂后最擔心什麼?身邊沒有制衡老臣的力量!你馬上去見她,請求將呂臺、呂產和呂祿提升為將軍,掌管南北兩支禁軍。同時建議呂家的人進入朝廷,掌握重權,這樣,太后就安心了,你們也就安全了。」
呂臺、呂產、呂祿是誰?呂后的親侄子!
這裡,《史記》記載,【闢疆曰:「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
好一招投其所好!
陳平號稱「大漢鬼才」,一點就透。事不宜遲,馬上找到呂后,說:「皇上沒了,臣很難受。但臣更擔心的是有人趁機作亂,為穩定朝局,以防生變,請太后擢升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掌管南北禁軍,拱衛京師安全。另外,呂氏子弟宜儘快授實職、掌實權,以免歹人覬覦皇位。」
呂后非常高興,說:「丞相所言極是,真可謂老成謀國也。」當場應允,毫不猶豫。然後,放聲大哭,淚如雨下。這裡,《史記》記載很有韻味,【太后說(悅),其哭乃哀。】
後來,呂后為了固權,想封呂家子弟為王,畢竟親不親自家人嘛。右丞相王陵堅決不同意,呂后又問左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兩人說:「太后無論做出什麼決定,我們哥倆都堅定支持。」
這下,呂后心裡有底了。沒幾天,就罷免了王陵的右丞相職務,讓他回家抱孫子去了。然後提拔陳平為右丞相(西漢初年,右丞相為一把手)。
呂后執政八年,陳平很受信任。呂后妹妹呂嬃(樊噲老婆)因陳平為劉邦出謀劃策捉拿樊噲,總是說陳平壞話,呂后從來都是一笑置之。
沒想到,呂后一死,陳平和周勃立刻發動兵變,一舉剷除諸呂,全族盡滅,雞犬不留,連好哥們樊噲的老婆呂嬃都亂棍打死了!
這個故事,記載在《史記·呂太后本紀》。陳平慣使詭計,見識還不如一個孩子?不,很有可能這是張良的意思。張良看出呂后磨刀霍霍,借兒子之口提醒陳平:要想保住人頭,必須向呂后妥協。
陳平很聰明,猜到了張良的暗示。陳平明白,呂后真要動手,張良肯定沒事,自己就難說了。對張良的好意,陳平雖然見一知三,但是不能說破,只能一路裝傻到底。否則,你這麼聰明,顯得人家多此一舉,以後誰還幫你!
我很喜歡看《史記》,裡面每個故事都充滿哲理和智慧,讀後才知道:成功需要智慧,溝通需要技巧,處事需要謀略,人性需要了解。
讀史可以明智,鑑古方能知今。讀歷史就像看高人下棋,看多了,就會下棋了。而《史記》就是一盤智慧棋局,讓你打開視野,開悟思維。
文言文基礎差怎麼辦?我正在讀的這套《史記》很不錯,「原文+注釋+翻譯」版本,誰都能看懂。而且還搭配精美插圖,讀起來更加生動。
這套《史記》共4冊,足本無刪減,僅需59元,如果按受益30年計算,平均到每天才合5釐錢!
讀歷史,長智慧。點擊下面【看一看】,這套《史記》給你送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