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漢惠帝暴斃,丞相陳平痛哭流涕,旁人提醒:再哭你腦袋保不住

2020-12-11 小剛視野

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夜。在位7年,年僅23歲的漢惠帝劉盈突然死了。左丞相陳平正痛哭流涕,忽然有人悄悄對他說:「陳叔,別哭了,再哭你的腦袋就保不住了。」

陳平扭頭一看,嚇得冷汗涔涔!

說話的是誰?張良的小兒子,張闢疆。這年,張闢疆只有15歲。別看這孩子歲數小,可是官職不低。什麼官呢?侍中。在秦漢時期,侍中乃皇上身邊人,能夠隨便出入禁宮,為親信貴重之職。

陳平心想:「這孩子可不是一般人,他老爹張良在劉邦父子和呂后心中的分量,可著大漢朝也找不出第二個人。而且這孩子人小鬼大,聰慧伶俐,否則呂后也不會選他照顧愛子。」

越想越害怕,陳平一把拉住張闢疆,忙問:「賢侄,此話怎講?你可別嚇唬陳叔。」

「小侄不敢」,張闢疆衝陳平使個眼色,又說:「你看看呂太后,有什麼異常嗎?」

陳平偷眼看了看呂后,哭的哀哀切切,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沒什麼反常啊。

張闢疆又說道:「你看她的眼睛,看起來哀痛,可是並沒有眼淚。心愛的獨子死了,她竟然不流淚,你覺得正常嗎?」

陳平揉了揉眼睛,再一看,果真如此!這裡,《史記》記載道,「孝惠帝崩,發喪,太后哭,泣不下。」呂后果然乾打雷不下雨。

陳平心中一凜,結結巴巴問張闢疆:「賢侄,這……這是什麼意思?」

張闢疆說:「意思很明顯,太后心中正在磨刀,準備對你們這些老臣下手了。」

陳平一聽,嚇得魂飛天外,說:「怎麼會這樣呢?請大侄子指點迷津。」

這裡,《史記》記載道,【闢疆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意思是,皇上(劉盈)是呂后獨子,可是英年早逝,孩子還沒成年。臣強而主弱,呂后擔心老臣趁機作亂,正琢磨怎麼殺你們,哪有心思哭泣呢。

陳平嚇傻了。心想:「這孩子不是危言聳聽,呂后為了兒子,毒死趙王如意,把戚夫人砍手斷腳,挖掉眼睛,做成「人彘」,太嚇人了。」

想到這裡,陳平徹底慌了,說:「賢侄,我跟你爸是鐵哥們,叔叔有難,你可不能袖手旁觀,告訴叔應該如何化解?」

張闢疆說道:「呂后最擔心什麼?身邊沒有制衡老臣的力量!你馬上去見她,請求將呂臺、呂產和呂祿提升為將軍,掌管南北兩支禁軍。同時建議呂家的人進入朝廷,掌握重權,這樣,太后就安心了,你們也就安全了。」

呂臺、呂產、呂祿是誰?呂后的親侄子!

這裡,《史記》記載,【闢疆曰:「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

好一招投其所好!

陳平號稱「大漢鬼才」,一點就透。事不宜遲,馬上找到呂后,說:「皇上沒了,臣很難受。但臣更擔心的是有人趁機作亂,為穩定朝局,以防生變,請太后擢升呂臺、呂產、呂祿為將軍,掌管南北禁軍,拱衛京師安全。另外,呂氏子弟宜儘快授實職、掌實權,以免歹人覬覦皇位。」

呂后非常高興,說:「丞相所言極是,真可謂老成謀國也。」當場應允,毫不猶豫。然後,放聲大哭,淚如雨下。這裡,《史記》記載很有韻味,【太后說(悅),其哭乃哀。】

後來,呂后為了固權,想封呂家子弟為王,畢竟親不親自家人嘛。右丞相王陵堅決不同意,呂后又問左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兩人說:「太后無論做出什麼決定,我們哥倆都堅定支持。」

這下,呂后心裡有底了。沒幾天,就罷免了王陵的右丞相職務,讓他回家抱孫子去了。然後提拔陳平為右丞相(西漢初年,右丞相為一把手)。

呂后執政八年,陳平很受信任。呂后妹妹呂嬃(樊噲老婆)因陳平為劉邦出謀劃策捉拿樊噲,總是說陳平壞話,呂后從來都是一笑置之。

沒想到,呂后一死,陳平和周勃立刻發動兵變,一舉剷除諸呂,全族盡滅,雞犬不留,連好哥們樊噲的老婆呂嬃都亂棍打死了!

這個故事,記載在《史記·呂太后本紀》。陳平慣使詭計,見識還不如一個孩子?不,很有可能這是張良的意思。張良看出呂后磨刀霍霍,借兒子之口提醒陳平:要想保住人頭,必須向呂后妥協。

陳平很聰明,猜到了張良的暗示。陳平明白,呂后真要動手,張良肯定沒事,自己就難說了。對張良的好意,陳平雖然見一知三,但是不能說破,只能一路裝傻到底。否則,你這麼聰明,顯得人家多此一舉,以後誰還幫你!

我很喜歡看《史記》,裡面每個故事都充滿哲理和智慧,讀後才知道:成功需要智慧,溝通需要技巧,處事需要謀略,人性需要了解。

讀史可以明智,鑑古方能知今。讀歷史就像看高人下棋,看多了,就會下棋了。而《史記》就是一盤智慧棋局,讓你打開視野,開悟思維。

文言文基礎差怎麼辦?我正在讀的這套《史記》很不錯,「原文+注釋+翻譯」版本,誰都能看懂。而且還搭配精美插圖,讀起來更加生動。

這套《史記》共4冊,足本無刪減,僅需59元,如果按受益30年計算,平均到每天才合5釐錢!

讀歷史,長智慧。點擊下面【看一看】,這套《史記》給你送到家。

相關焦點

  • 你說陳平為人處世圓滑,我卻說是明哲保身大智慧
    陳平押送樊噲回京,走到半道上,劉邦死了,這把陳平嚇壞了,就不管樊噲了,自己一個人趕回京城。這個時候,漢惠帝的詔書來了,讓陳平別回京城了,和灌嬰兩個人駐守滎陽。陳平接到詔書也不管,直接就回京城了。回到京城之後,陳平直接跑到劉邦的靈堂前面放聲大哭,真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而且還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呂后,說殺樊噲是皇上的意思,自己違背了皇命沒有殺樊噲,把呂后都給哭傷心了。
  • 陸賈看望陳平後,平送500金給周勃,送500萬與陸賈,嘆:大漢可保
    劉邦影視形象稱病歸隱劉邦去世後,漢惠帝劉盈軟弱,大權旁落在呂太后手中。這天他來到丞相陳平府上做客,見到曾經的上級老大一番寒暄過後,看陳平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陸賈問道:「你這苦著一張臉,是為那般?」陳平不答反問:「你猜一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已經官無可封了,加上你又是三萬戶侯的爵位,想來不是為升官發愁,唯一的憂慮那就是外戚的權勢過大,擔心小皇帝保不住劉姓江山?」陸賈如是說道。
  • 「名人百科」六出奇計定社稷的謀臣良相——陳平
    智救樊噲,對靈哭奏公元前195年,燕王盧綰謀反。此時劉邦已經62歲了,加上去年秋天徵討黥布時不幸中箭受傷,傷口一直未愈,無法親徵,便命樊噲前去平叛。誰知出師不久,有人就在劉邦面前說樊噲圖謀不軌。劉邦聞言大怒,道:「樊噲見我病重,想必是盼我速死。」決意臨陣換將。
  • 呂后看中陳平,陳平順應呂后,不忘拐彎抹角地耍個小聰明
    張良的兒子叫張闢疆,15歲那年,他向丞相陳平問道:「孝惠帝死了,他是呂后唯一的兒子,但是,呂后只哭不流淚,你知道是什麼緣故嗎?」陳平一聽,心中未免一驚,自己還真沒有觀察到這個問題,更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遂問道:「你說說是什麼緣故?」
  • 魏無知一句話陳平命運大反轉
    陳平是平民逆襲的典範,年少家貧,連媳婦都難找(娶了一位剋死五夫的女子),而後,低開高走,一直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 「蕭規曹隨」受後世稱道,漢惠帝卻說了這樣4個字,真相令人感慨
    公元前193年,漢惠帝承繼大統的第二年。這一年,年輕的皇帝有個大坎兒必須邁過去。那就是,時任相國的蕭何進入生命倒計時。帝國的下一任行政首腦,必須要定下來了。如後世所知,曹參接替了蕭何,成為大漢相國。對這位老臣,漢惠帝劉盈十分看重,眼看著他命不久矣,不舍之餘,更有為君者的擔憂。於是,17歲的天子和64歲的老臣,就大漢王朝第二把手的繼任者進行了一番交流。蕭曹更替,《史記·曹相國世家》讚賞了蕭何任人唯賢的做法。
  • 漢文帝想重用周勃,陳平稱病主動讓位;周勃卻嚇得汗溼衣裳
    丞相陳平、將軍灌嬰食邑各三千,黃金二千斤。由於文帝一入駐皇宮,就讓自己人宋昌從周勃手裡接過京城南北軍權,一方面為了安撫周勃,另一方面確實對周勃存有感激之情,掛在嘴邊的好話也不少:能平定諸呂之亂,愛卿你勞苦功高啊!如果沒有你啊,哪有朕的今天呢!
  • 西漢開國功臣周勃,身為三朝元老,竟被23歲的漢文帝治得服服帖帖
    漢文帝劇照這原本是好事,但陳平卻嗅出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儘管漢文帝年僅23歲,但憑藉自己的靈敏的政治嗅覺,陳品意識到了這個年輕的新主並非那麼簡單。封賞是假,試探是真。陳平當即向漢文帝表示,在這次平亂之中,自己功勞遠不如周勃,願意主動讓賢。於是,漢文帝拜周勃為右丞相,降陳平為左丞相(漢初以右相為尊)。
  • 漢惠帝:曹參忽悠我,司馬遷看不起我
    司馬遷看不起漢惠帝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生性仁弱,缺乏其父之風。 劉邦起義之前雖然被稱之為無賴,但也是一代叱吒風雲的人物,敢作敢為,生性豪爽,經過楚漢之爭打敗不可一世的項羽,統一全國。而劉盈作為劉邦的兒子,卻絲毫沒有遺傳劉邦的性格。
  • 陳平多次獻上「毒計」,助劉邦成事,被稱史上第一是否浪得虛名?
    等到陳平年長該娶妻子了,有個張負的富人家看中他的才華,不嫌棄他貧窮把女兒嫁給他,陳平也因此資產逐漸寬裕,交友變得廣泛。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陳平辭別家人前去投奔。後來,陳平轉投項羽,跟隨項羽進入關內擊敗秦國,於是項羽賞賜給他爵位。陳平出席鴻門宴之後,遇到劉邦,認定他一定會成大器,在心中埋下了打算投奔的種子。
  • 周勃誅殺呂氏擁立漢文帝,為何被罷免了丞相之職,還被逮捕下獄?
    漢文帝進長安的第一天,就剝奪了他的兵權,明升暗降,尊為丞相。在殺光呂氏的過程中,陳平是策劃人,而周勃是實際執行人,行動中所有呂氏都被殺。儘管漢文帝成了最大的贏家,但是呂氏的前朝皇子和四個兒子都被誅殺,他很難做到無所作為。而且宮中還放了一個連皇帝都敢殺的人,漢文帝真是睡不著覺。公元前180年,周勃誅殺呂氏引來漢文帝的忌憚,通過增封和聯姻拉攏。
  • 不吹不黑,陳平和張良誰厲害,誰才是劉邦的第一謀士?
    張良和陳平是輔佐劉邦奪取天下的重要謀臣,關於二者之間的爭論歷來不斷。無非糾結在誰更厲害,誰才是劉邦的第一謀士。那麼不吹不黑,張良和陳平究竟誰厲害,誰才是劉邦的第一謀士?張良是韓國貴族出身,世代是韓國的丞相。秦滅韓後,張良懷著國破家亡的刻骨仇恨,以一介文弱書生變賣家產,暗養力士,刺殺秦始皇。雖然沒成功,但其名節足以和刺秦王的荊軻媲美。
  • 漢初宰相陳平:如何審時度勢從一介布衣走上人生巔峰的
    期間陳平多次向魏王提出好的建議和規劃藍圖,但魏王不聽。估計魏咎也吐槽他,你一個養馬看車的,不能幹好你的本職工作,談什麼事業規劃、逐鹿天下?陳平看出這個集團的老闆太自負,難成大事,當時內部還有不少小人說陳平的壞話。陳平就把這個魏王炒了,還是不辭而別的那種,魏王也沒把這事兒放心上。第二年就被章邯打敗自焚而死,也許魏王自焚前會很思念陳平吧。不過,跳槽後的陳平更鬱悶。
  • 老丞相做夢都想生個女兒,自從夫人懷孕……
    很快便到了女兒的百日宴,為了表示對女兒的喜愛,老丞相決定大擺宴席,就連皇上也帶著他六歲的兒子來了。小太子一看到丞相懷中的女嬰,眼睛便移不開了。再加上皇上從他的懷中接過了女嬰,老丞相更加的不樂意了。「丞相,你家女兒叫什麼名字。」
  • 57歲喬丹痛哭流涕,邊哭邊說,第二個哭泣表情包來了
    北京時間2月25日凌晨(當地時間2月24日),NBA超級巨星科比-布萊恩特追悼會正式舉辦,「科嫂」瓦妮莎在科比遇難後首次露臉,幾度哽咽失聲,邊哭邊說話,當時是喬丹扶著瓦妮莎走下舞臺;等到57歲喬丹上臺講話時,他上來就哭成淚人,痛哭流涕已經哭成表情包,哭的太傷心。
  • 唐太宗李世民28歲登基,在位23年,為何51歲時突然暴斃?
    已經算不上暴斃了。未能滅高句麗,唐太宗覺得自己太失敗了,心理生理雙重難受,這個時候,「駕崩」苗頭就已經出來了。其實李世民用現代的話來講,典型「過勞死」,之所以覺得他暴斃,只是他這個人太堅強太能撐了。和他一同創業的凌煙閣天團,平均壽命都很高,李世民作為老大,無奈「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