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遇到不快,你是否想過離開?但真要實踐的時候,你是否又瞻前顧後?
因為瞻前顧後而不離,因為不離而焦慮,於是這段關係,雙方都在勉強。
那麼,解決「離不掉過不好」的問題,應該怎麼做?案例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01他怕刺激妻子
「家裡的醬沒了為什麼不買?」「抱歉,今天太忙沒發現,這就去買」
妻子詰問的口吻,讓陳建生覺得她在找茬,但本著作為男人應該表現得「紳士」的心態,他打算哄哄妻子:
「樹梅,半個月後我請假,咱去張家界旅遊。」
誰知道妻子冷不丁來一句:「你是嫌錢多嗎?家裡的油又用完了,去買吧!」
這時候陳建生從驚呆轉向沉默,樹梅又丟句:「有意思嗎?」
「沒意思就別過了,各過各的吧。」
樹梅知道陳建生是什麼意思,但她也不說話了,只是放下手頭的活,走向了房間。
就這樣,雙方一直冷戰,直到陳建生發現妻子在網上居然搜過「如何自殺不會那麼痛苦」時,他才覺得不對勁。
本來以為是夫妻正常的爭吵,卻沒想到妻子會變成這樣。
之後陳建生就像一個被蛇咬過的人怕繩子那樣,見到妻子就怕和她爭吵。
妻子不耐煩時,他馬上帶著孩子看電視;妻子看電視時,他只好坐在旁邊玩遊戲。
陳建生說:「就是怕她覺得我不陪她,又跑回屋內尋找自殺的方法。」
陳建生仿佛在護著一個玻璃球,生怕它掉在地上就碎了。
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讓陳建生幾近崩潰,但沒辦法。
當初樹梅和陳建生是未婚先孕,妻子經歷了很多苦難,比如流產時的子宮大出血。
他難以想像妻子是怎麼度過那段痛苦的時光且又不怪罪自己。所以,陳建生發誓此生就愛樹梅一個。
但卻沒想到,婚姻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他認為樹梅不能理解自己,不管自己提出什麼想法,是旅行或是想創業,最終她都會陰陽怪氣地拒絕。
而支持陳建生不離婚的,除了「責任」,再無其他。樹梅就好像是他的定時炸彈。
02他的心早飛了
樹梅說,陳建生是個傳統中國男人的模樣,關於「負責」,他是合格的,但此外,陳建生好像一無是處。
他沒有幽默感,每當我開玩笑,他就非常認真地指出我的邏輯問題,比如我說「烏龜倒黴成了龜苓膏」,他說「龜苓膏不是烏龜做的;」
比如和我去購物的時候,都還沒進去,他就不斷看著手錶,非常不耐煩;
回到家他也不會做家務活,我在忙碌,他卻在悠閒地嗑瓜子看電視。
而陳建生卻常對她說「嫁給我你算是嫁對人了。」
樹梅說這些都是小事,關鍵在於每次爭吵後,他都沉默不語,反而錯的人就是自己。
於是看著陳建生,她就越發惱火。
「當我身體不好時,他就只會嘴上關心,比如生孩子後月經來了,他總說『多喝熱水就好』;
而且他創業的基金,就是保證家裡衣食無憂的二三十萬,拿去創業,失敗了怎麼辦?」
樹梅眼眶很紅,說「本來我想自殺,但為了孩子,打消了這個念頭。」
「只是離不掉又過不下,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03所有矛盾都是內心預設的絕對假設
為什麼樹梅會「找茬」?是因為她看不起丈夫,故意找事?並非如此!
仔細觀察會發現,只有當陳建生的態度「沉默」,樹梅才會說出令人不舒服的話。
這種現象,看似強勢,其實是害怕,害怕對方會離開自己,故意掀起波瀾,試圖引起對方的關注。
而陳建生則是害怕妻子自殺,所以在這段關係中患得患失如臨深淵,本是想照顧樹梅的情緒,沒想到的是,樹梅認為他在疏遠自己。
於是他覺得婚內的痛苦,都是因為「不能離婚」導致的,而「不離婚」,卻又是因為「責任」問題。
這種對對方的「預設」,則是因為雙方都不懂「換位思考」。
04解決的策略
1:看清現實
我問陳建生:「你害怕離婚,是因為害怕對方會自殺,這是對樹梅而言的,那麼,離婚對你而言又算什麼?」
他猶豫了一會,說:「不知道,但我會發現我努力賺錢的意義沒有了。」
這樣的回答,讓樹梅變得嚴肅起來。
想想先前,樹梅的眼中,丈夫除了有「責任心」外一無是處,一點生活趣味都沒有。
現在卻發現,丈夫努力賺錢,是為了讓她和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離婚會讓他失去方向感。
可見,婚姻對他們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2:調換身份
說要」換位思考」很簡單,但真正要做到卻很難。所以還是得從實際上解決問題,可以試著把彼此的活調換下。
把家務活交給陳建生幹一段時間,把汽車保養的工作交給樹梅。
這樣,才能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樂趣,並增加夫妻之間的了解。
3:你不可能得到一個完美的對象
也許你也喜歡幽默、有趣,又會調節氣氛,又溫柔又暖,又有很多時間陪伴自己,又有責任感的男人。
但我想說的是,世間沒有這樣的人。
如果你想有優質的生活條件,那麼你的丈夫會很忙;如果你想要一個能經常陪伴自己的男人,那你的物質生活肯定不會太滿意。
也許他的缺點像天上的星星那樣多,但他的優點卻像太陽,太陽一出來,星星就都不見了。
婚姻,總是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