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三「P」教學法,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

2021-01-10 中英網www.uker.net

我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已十九年了,始終被一件事所困擾,那就是:我們的學生考試分數並不低,為什麼與人交際時常常會啞口無言?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曾做過許多嘗試,但效果都不佳。此次帶著這種困惑,我來到了英國的達賴姆大學,所幸的是在教學法課程中受益匪淺,其中三「P」教學法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所謂三「P」即:Presentation(介紹 、陳述),Practice(實踐、練習)和Production(成果、上演)。

Presentation是指由教師或優秀學生提供語言材料,示範語言訓練的方法, 使學生對語言材料有個感性認識,為下一步的語言實踐打下基礎,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

Practice是指全體學生積極投入到語言實踐中,通過大量的訓練,充分感悟語言的環境,準確地表達意思。

Production是指學生通過訓練後,將語言材料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靈活運用於交際中。三「P」教學法看似簡單,但要用得巧用得妙卻大有文章可做。特舉例如下:

例1:

語言材料:介詞:on, in, over, above, under, below, in front of, behind, between, in the middle of, on the left(right)

做法:

1.教師首先用簡筆畫簡單明了地勾出各個位置應用的介詞。

2.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對,每位學生手中拿著一幅廚房的圖畫,圖下畫著各種餐具和食品,並寫著相應的文字。A組學生手中的畫是已將餐具和食物畫入廚房中的,而B組學生的物品則未到位,AB兩位同學背對背,由A告訴B物品擱在何處,B通過聽、問、重複將物品畫在相應的位置。可用到的詞彙有:teapot, glasses, cups, loaf, breadknife, coffee, tea, plate, saucepan, washing powder, vase of flowers, candle, bucket, plant, bottles, brush.

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走在學生當中,隨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wall cupboard, ground cupboard, on the first(top) shelf, against

3. 再次將學生重新組合成對,由學生A口述自家的廚房,B將A的廚房畫出來。通過聯繫生活,學生提出了砧板,刀架,水龍頭,抽油煙機和消毒碗櫃等等如何表達,老師馬上給予解決,學生擴大了詞彙量。

例2:

語言材料:Asking the way.(問路)

做法:

1.教師畫一幅含幾條主幹線的地圖,由學生自己說出地名,填滿地圖:如:café shop, post office, bus-stop, school, hospital, monument, art gallery, museum, gym, railway-station, travelloge, tennis court, laundry, baker, cinema, Mcdonald's 等等,然後教師用語言陳述自己的行動路線,讓學生猜她現在的位置。

2.將學生分成若干對,AB兩位同學的地圖各有一半地名未填出,由A向B問路,B回答,A將地名填上。A的那半完成後,AB角色對換,直到把地圖填滿為止。訓練後教師解決如下問題:go across, cross, go past, pass, go through, until, opposite, diagonally opposite, next to, near.

3.學生邀請同學們去某個地方,介紹具體行走的路線。

以上兩個例子在運用三「P」教法中體現了一個「巧」字,歸納起來主要巧在下面幾點:

1.教師授課的時間大大減少,避免了將大量的時間耗費在語法講解和簡單的句子跟讀上的現象,讓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說,自己體驗,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

2.以分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對,讓每一位包括差生在內的學生都開口。目前許多教師還是實行上大課的形式,一個班50名左右的學生,一位學生每天頂多只能講兩分鐘的英語,如此小量的口頭練習,很難達到交際的目的。

3.學習目標明確,為了達到交流的目的,同學們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表達自己,不斷地創新,並享受著被人理解的喜樂,因而興趣濃厚。時時變換合作的夥伴,讓學生們總是有話可說,始終保持著高漲的熱情。

4.除了使用老師列出的詞彙外,同學們可以聯繫生活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提出相關的詞彙,帶著求知的欲望,努力擴大詞彙量。其實詞彙量小就是交際的一大障礙。

5.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真情實景中學到英語,提高交際的能力。

總之,巧用三「P」教學法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很有幫助,在新課程改革中,英語課程教學很有必要大力推廣。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海姆斯的交際能力不僅能使用語法規則來組成語法正確的句子,而且知道何時何什麼人使用這些句子的能力。作為交際工具的語言是由語音、語法和詞彙三部分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項都不是語言,不能單獨起到語言交際作用。然而,語言是首先有聲音的,文字只不過是語言的記錄符號。聽、說是一切語言活動的基礎。讀和寫是在聽、說的基礎上而產生出來的,所以說口語是第一性的,是學好語言活動的基礎。
  • 教學技巧 | 巧用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設計課後作業
    因此,教師有必要研究設計多層次、多種方式、有實際意義的課後作業,讓學生把學習到的英語知識轉化為語言交際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如圖3.1把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定為:提高語言素養,建立在語言知識的基礎上,按照語言知識、語言技能、語言能力、語言素養的順序,循序漸進,環環緊扣,是既充滿理性、又切合實際的素養教育之路,扎紮實實地打好「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英語可持續性發展能力,切實提高我國英語教學的效率。
  • 英語口語交際:什麼是交際策略,怎麼運用交際策略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大學生也迫切希望能儘快提高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以迎接更高、更強的挑戰。現今英語教學應以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為出發點和歸宿,即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而不只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一、交際能力與交際策略概念的界定海姆斯的交際能力將喬姆斯基的語言能力範圍擴大至四個方面:1.語法性2,可接受性3.得體性4.實際操作性。
  • 交際教學法:變革時代的語言教學
    Richards教授提出了如下幾個問題:首先,對於英語教育的投入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換句話說,英語教學成效不大;其次,目前英語教育水平無法滿足社會對於英語交際型人次的需求,學校培養出來的具有流利交流能力的英語人才供不應求;於是造成接下來的問題,即有限的英語水平限制了經濟的發展。  在這一點上,與會老師反映Richards教授提到的這幾個問題在中國是普遍存在的。
  • 重新審視《新概念英語》|「交際教學法」「Learning to use language」
    交際法,又稱「交際語言教學」(「Commur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以語言功能和意念項目為綱、培養在特定的社會語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法而當時盛行的教學法都只是把注意力局限在語言結構的掌握上,忽視交際技能的訓練。「交際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 建立在神經語言學基礎上的語言教學法----神經語言學法
    教授[2]和紐芬蘭紀念大學教育科學院[3]的Joan Netten教授聯合提出,這一理論在加拿大又被稱為神經教學法[4],提倡的是在外語課堂上營造出必要的條件,強化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弱化語言知識的傳遞,進而發展學生的表徵世界的能力,提高思考問題的能力。
  • 英語教學英語教學法主要流派大PK
    4、評價:(1)《英語900句》、《靈格風教材》(2)學生學到的句型較少能自如地轉化為課外的交際能力1、交際法就是把運用目的語進行有意義交際作為學習語言的方法。交際法有時稱為功能法或意念法。交際法的最大特徵是它對語言結構和能同等重視。學習不僅要知道語言規則的用法,還必須學會交際。
  • 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它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和以活動為方式"的思想,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是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以功能為基礎的教學活動有許多並不是來自真實生活,最多只能稱其為"準交際",而要培養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應該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和完成真實的生活任務。而任務型教學方式在任務的設計上都以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際生活經驗為基礎,強調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學習、工作任務(即做各種事情),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做事的能力)。3.
  • 胡春洞:運用規律 提高效率——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本質
    而文明和文化的發展應包括我們的外語教學法和外語教學理論。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不僅是一個局部的英語教學方面的問題,還是一個中華民族文化建設的問題。從文化建設這一高度來看待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研究、實驗和發展,我覺得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的核心是運用規律來提高效率。
  • 巧用教學法,提升孩子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包羅萬象、涉獵廣泛的知識學科,在當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掌握傑出的英語能力愈顯重要,學習英語可以幫助我們擴大知識面,把握時代脈搏,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基石。貝樂英語作為國內素質教育領先機構,對孩子的全面成長有著更多的見解與認識。
  • 教學研究| 「英語國際語」視角下大學英語交際能力培養再認識
    當前我國高校的大學英語交際能力培養主要存在三方面誤區:內涵界定上,將交際能力局限於日常社會交往中的語言能力;目標定位上,以學習模仿本族語者的語言和文化規範為努力方向;技能培養上,將交際能力簡單等同於聽說能力。
  • 英語教學 | 18種簡單易行英語課堂教學法
    音樂律動教學法英語教學蘊含在 「說,唱」英語中。以韻律式的「說,唱」形式,配合科學編排的韻律動作。全方位地調動視覺、聽覺、言語能力和肢體動作,讓孩子真正「懂得」英語,真正「脫口而出」純正的英語,真正「學」會英語。
  • PBL教學法/遊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
    它不僅對理論學習大有益處,還可鍛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查閱資料的能力,歸納總結、綜合理解的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等。缺點1.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一種學習方法,它使基礎理論知識的完整性被打破,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 閱途課堂丨CLIL教學法,將英語真正用起來!
    CLIL教學法是近年來在教育領域越來越熱的一個詞,但是很多老師對CLIL教學法還是比較陌生的。今天,L醬就帶大家一起來簡單了解一下CLIL教學法。01 什麼是CLIL教學法?02 CLIL教學法的優勢1. 真實語境相比於傳統英語教學中碎片化的詞彙和語言表達,CLIL課堂上的語言教學更注重真實語境下的應用。
  • 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英語教學法
    ,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更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音規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自然拼讀法,又稱「英語自然拼讀法」,自然拼讀法是目前國際主流的英語教學法,它不僅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字,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更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音規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簡單高效,符合小朋友學習語言的規律,且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這樣不僅改變了學習英語時的枯燥氛圍,還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總之是一種效果顯著的英語教學法。
  • 中外最有代表性的英語教學法
    中外最有代表性的英語教學法 在全球範圍內
  • 加拿大進修中學英語教學法有感
    三個月的留學生活使我在教育教學理論,課堂教學實踐,語言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同時也對加國的歷史地理、人文社會、風土人情、自然環境、娛樂消遣、飲食住行以及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身的專業素質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這些都將對我以後的英語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 如何提高交際能力
    如何提高交際能力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傾聽。通過傾聽,你才能夠達到提高交際能力的第一步。其次,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可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說話簡潔明了,言簡意賅,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說話是一門藝術,但是不是每個人說的話在別人耳朵裡都會受到歡迎的。為了減少這種「不歡迎」,我們應該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這不僅能夠增加你說話的底氣,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高自己的氣質魅力。
  • 小議小學英語「十字」教學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有「情景教學法」、「交際會話法」等眾多教學方法。聽了範讀之後,經過內部消化,再用「說」的方式將學習的成果表達出來,這才是學習英語的一大目的。具體說就是:「從學生學的方面說,認真模仿和跟讀範讀者所讀的字母、音素、單詞、句子等,並經常朗讀所學內容,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多運用英語與他人交際;從老師教的方面說,在課堂上要堅持用英語教英語,在課外也要儘可能用英語與學生交流。」
  • 學英語應以交際為先
    困惑:學了10年英語未入門  「從小學到大學,我至少學了10年英語,考試分數都不錯,還是覺得自己沒有入門,和別人用英語交流時,總覺得很不好意思,這是為什麼呢?」  「我發現我的學生們在交流前總是過度考慮語法,用中文思考問題,怎樣改善這一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