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區孕育著中國悠久的文化歷史,所以中原有很多歷史遺蹟,也有很多歷史典故。今天要和大家說的這個地方就是中原地區的河南省濟源市。
整個河南省都是平原地區,所以交通建設非常發達,道路十分寬闊。我和家人在去年勞動節的時候去了一次濟源,十分感慨濟源現在的城市發展和旅遊發展都十分迅速和成熟。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我眼中的濟源吧。
01愚公移山故事的發祥地
大家還記得《愚公移山》這篇典故嗎?開頭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裡,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王屋山就坐落在河南濟源市,現在也是一個有名的4A級景區,那裡四季分明,景色宜人,也是道教聖地,在王屋山,有一顆千年銀杏樹,有「中國植物活化石」的美稱。
據說,這棵銀杏樹自西漢時所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怎麼,還沒成精嗎?
在濟源,不僅有愚公移山的雕像,還有愚公雕塑,這個城市到處播撒著愚公移山的艱苦奮鬥精神的種子。
02共享景點,一橋之隔
說起這個共享景點是怎麼回事呢?就是這個景點一般在兩個城市交界處,有哪些是共享景點呢?我遊歷的兩個景點一個是壺口瀑布,另一個就是濟源的這個景區了。
壺口瀑布是山西臨汾吉縣和陝西延安宜川縣共享的一個景點,在黃河兩邊分設有兩個景區,但是黃河只有一條,所以不管是在山西境內觀看還是在陝西境內觀看,都看得是一片地方。
若真有什麼不同,就是角度和開發程度的不同了。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濟源的這個景區叫做小浪底,它是濟源市和洛陽市交界的景區,不管是從哪個入口景區,看到的都是小浪底的全貌。
上次我們就是從濟源這個地方過去的,一路上我一直都在感嘆這裡的道路太平了,很寬闊,而山西真是路太陡了。
為什麼是一橋之隔呢?很多人在小浪底還沒開發的時候就去過,當時都是為了一睹小浪底水庫洩洪的大場面,所以沒有怎麼見過那座分隔洛陽和濟源的大橋。
去年我去的時候那座橋還沒有開放,但是已經建設完備,不知道這個時候是不是開放了。那座橋也成為洛陽和濟源的分界。
我個人建議從濟源這邊遊玩,因為看到水庫洩洪更為壯觀。
關於小浪底這個景區的介紹呢,我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上次去到那裡,給我有很深的感受,一個是地方開闊,另一個是景區建設很有特點。
很多來過小浪底的人都會來第二次、第三次,是因為水庫放水的壯觀景象每每不同。
怎麼樣,對濟源動心了嗎?如果喜歡旅遊的你,一定要來一次小浪底哦。
喜歡的朋友動動手指,幫我轉發哦。
聲明: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