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過驢友團,也跟過攝友團。跟著驢友團,至多早上5點多鐘起床,洗漱完畢,趕最早的班車去跟驢友匯合,上午溜溜腿,下午基本屬於散步節奏,晚上5點多鐘就可以到家了。跟著攝友團,通常是早上4點鐘起床,天空還是一團漆黑,跟著嚮導去迎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拍到10點鐘,可以回酒店休息或繼續踩點,然後下午3點鐘再到下一個拍攝點,拍日落、拍星空,一直折騰到很晚。除了時間因素,驢友與攝友很大的區別就是背負不同,驢友通常是儘可能的輕裝簡行,而攝友卻至少要背負10多公斤的設備,否則就對不起老法師的稱號。所以,大家經常自嘲,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活得比驢累。
之所以這樣,實際就是為了那日出、日落時分的黃金光線。光線是風光攝影的重要元素,學會利用光線的各種形態、色彩是每一個風光攝影師的基本課。好了,跟隨我的腳步,賞泰山醉美雲海,共同學習光線的色彩。這些照片全是本人拍攝,首次全量放送。
按照色彩來分,光線分為暖調、冷調和中性調。暖調通常包括日出前的朝霞、日落後的晚霞,或者是日出後、日落前半小時的陽光。冷調光線一般是指「藍調時刻」、陰雨天或晴天的陰影處。中性調主要是指白天的陽光。
暖調
日落前、日出後,太陽還在地平線之上,這時天空中雲彩還沒有多少顏色,但是天空會呈現出一種很美的淺藍色。這時對著太陽拍,可以使用較小的光圈,突出太陽的星芒。當然,這種情況需要做HDR合成。
拍攝時間18:36,光圈16,ISO200,曝光1/100秒,3張HDR
拍攝時間5:53,光圈13,ISO400,曝光1/160秒,2張HDR
除了逆光,也可以像這樣順光拍攝。
拍攝時間18:28,光圈11,ISO50,曝光3秒,減光鏡
日落日後、日出之前,才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候。許多遊客,看到太陽落山之後,便準備打道回府,實際美麗華章才剛剛開始。這時,太陽在地平線以下,光波較長的紅色光線可以打到高空的雲層上,形成美麗的火燒雲,顏色包括金黃、橙色、粉紅、紅色等。
拍攝時間5:36,光圈11,ISO400,曝光1/30秒,2張HDR
在日出前、日落後,背對太陽的一面會出現迷人的粉紫色調,它是太陽照亮大氣層後導致的反射光,也被稱為維納斯帶。所以,拍攝、朝霞、夕陽不一定對著太陽的位置。但是,這種粉紫色光的時間極短,約5分鐘的時間,所以必須提前做好充足準備。
拍攝時間19:46,光圈10,ISO100,曝光1/5秒
冷調
晚霞之後、朝霞之前,便是即將來臨的藍調時刻。這時天空並不會完全黑暗,而是呈現出一種美妙的深藍色。如果幸運,你能夠拍攝到霞光、星光同輝的美麗景色。
拍攝時間4:45,光圈6.3,ISO2000,曝光30秒
萬籟俱寂,世界處於一片安詳的氛圍之中。像下面這張圖片,我把它命名為《白雲生出有人家》,是不是很有意境。
拍攝時間20:04,光圈10,ISO1600,曝光25秒
中性調
中性調是指白天的景色,但是正午時光並不適合攝影,這也是老法師們通常下午3點出門的原因。下面的圖片拍攝於下午5點鐘,泰山夏天日落在18:30之後,但此時的陽光已經柔和了許多。泰山的美,不只是雄壯,也可以小清新,下面兩幅圖片我把它命名為《雲端之上》。
拍攝時間17:01,光圈11,ISO100,曝光1/125秒
拍攝時間17:01,光圈11,ISO100,曝光1/125秒
看了這麼多的泰山美景,你對於光線的色彩是不是有了更深的印象。
再一個,愛好攝影的朋友,登泰山最好從中午開始,到山頂後拍日落、星空、日出,這樣才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