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推出"學士後""碩士後" 每月可拿工資

2020-12-15 華聲在線

  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日前設立「學士後」、「碩士後」,為該校尚未就業的畢業生提供25個科研助理崗位。此舉引發各方討論,有人認為能緩解就業壓力,但也有人認為是「緩兵之計」,會讓未就業大學生「庫存」越來越多。

  每月可拿工資

  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設立的科研助理崗位招本科生15名、研究生10名,全校相關專業學生可自願報名。導師將從中挑選部分專業基礎紮實、動手能力較強的畢業生擔當自己的科研助手。上崗學生一方面幫助導師做科研,另一方面在崗繼續學習。

  科研助理可獲得相應的報酬,本科畢業生工資不低於1200元/月、研究生不低於2000元/月,其相關費用由聘任的教師從各自的科研經費中支出,並籤訂合同。合同一年一籤,一般不超過兩年。考上研究生或找到更好工作可依正常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黃兆信表示,「學士後」、「碩士後」的提法是借用了「博士後」的概念,指學士、碩士畢業後幫助導師做科研,上班時間和學校其他工作人員一樣,只不過他們不是正式員工,而是臨聘人員。

  學生冷熱不一

  黃兆信表示,設立「學士後」、「碩士後」旨在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為學生考研、繼續深造提供平臺。對此,學生態度有冷有熱。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一位學生坦言,今年的就業壓力大,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不是很強,直接就業還有難度。學院科研團隊和企業有良好的合作關係,應聘「學士後」能積累經驗,為找工作打基礎。

  溫州大學一位張姓學生則表示,在校園裡接觸面畢竟狹窄,出校園是遲早的事情。幾年後就業形勢難以預測,還不如早點走向社會,早點把握機遇。

  國內已有先例

  對於「學士後」、「碩士後」的設置,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志宏認為,這對緩解就業壓力、帶動學校學科建設起到一定的作用。高校在崗位設置上應儘量貼合學生專業,為學生以後就業打基礎。

  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2009年將有610萬應屆高校畢業生需安排就業,加上歷年還沒有就業的畢業生,超過700萬畢業生需要解決就業。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方濱興就曾建議我國應設置「學士後」、「碩士後」,把一部分未就業的學生聚集到科研開發工作中,形成工作上的緩衝區,而不是把他們直接推向社會。今年,南開大學等國內多所高校也設立了「學士後」、「碩士後」。

  但也有人認為,學生就業不應搞什麼「緩兵之計」,留在學校只是暫時規避了當前的就業壓力。如果明年經濟形勢仍沒有好轉,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疊加起來,就業形勢將更加嚴峻。改變人才培養的結構,增加高職生的數量,讓更多的學生得到一技之長才是根本。

相關焦點

  • 溫州大學推出「學士後」制度
    本報訊(記者陸健通訊員孫麗)在學校深造的同時,還可以拿工資,不再為急於就業而發愁——近日,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小盧,在校園網上看到學院招收「學士後」、「碩士後」科研人員的啟事後,馬上報了名。
  • 溫州大學推出「學士後」 稱解決學生就業問題
    浙江日報溫州4月8日電在學校深造的同時,還可以拿工資,不再為急於就業而發愁——今天,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小盧在校園網上看到學院招收「碩士後」、「學士後」科研人員的啟事後,馬上報名了。「學士後」、「碩士後」的提法借用了「博士後」的概念,指學士、碩士畢業後幫助導師做科研,上班時間和學校其他工作人員一樣,只不過他們不是正式員工,而是臨聘人員。設立「學士後」、「碩士後」是為了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為學生考研、繼續深造提供平臺。把一部分未就業的學生聚集到科研開發工作中,形成工作上的緩衝區,而不是把他們直接推向社會。
  • 招聘「學士後」「碩士後」高校緩解就業壓力有新招
    今年年初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政協委員曾提議設置「學士後」來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近日,在溫州大學就業網上,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發布招聘碩士後、學士後科研人員啟事。此啟事表示,招聘碩士後、學識後科研人員主要是為了深入紮實地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積極探索大學生就業新渠道,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科研團隊資源。
  • 溫州大學招學士後,網絡笑話成真/圖
    溫州大學學士後碩士後的導師     溫州大學學士後、碩士後資格申請表  幾年前,一個關於教育部門解決畢業生就業壓力的笑話在網絡上廣泛流傳,至今在無數的跟帖裡仍在熱傳。近日,在溫州大學就業網上,溫州大學發布了一份招聘碩士後、學士後科研人員的啟事。此啟事表示,招聘碩士後、學士後科研人員主要是為了深入紮實地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積極探索大學生就業新渠道,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科研團隊資源。
  • 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建議我國設置學士後碩士後
    2009年3月6日下午,中國廣播網和新浪網聯合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郵電大學校長方濱興做客「2009全國兩會系列訪談」。方濱興認為目前面臨就業的嚴峻形勢,大學生應該降低要求,並提議建立學士後、碩士後制度。以下為訪談實錄。
  • 煙臺高新區法院攜手煙臺大學法學院共建「學士後、碩士後流動站」
    區法院和煙臺大學法學院共建「學士後、碩士後流動站」
  • 代表委員贊同企業建立「學士後」、「碩士後」
    北京市政協委員孫狄針對就業困難問題提出了建立企業「學士後」、「碩士後」制度的建議。  今天下午,省人大代表、杭州市燈芯巷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朱雅仙和省政協委員、杭州師範大學原校長林正範,在與網友進行互動交流的時候對這一話題發表了他們的看法。  建立企業「學士後」、「碩士後」制度,就是大學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企業進行見習,見習期以2年為上限。
  • 兩會代表建議設"學士後"、"碩士後"緩解就業難
    兩會代表建議設"學士後"、"碩士後"緩解就業難 http://kaoyan.eol.cn    北京日報 楊鑫  2010-02-26  大 中 小 「博士後是到了企業接著搞科研,碩士生、本科生也可以套用這種模式提高自身素質
  • 冰啟:學士後碩士後莫變成廉價勞動力
    (《北京日報》1月12日)  此前,筆者曾經在《科學時報》上針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本科畢業未找到工作的學生提供助研機會,用學校科研經費發放助研工資,並解決社會保障的做法,提議探索「學士後」、「碩士後」制度的構建。
  • 「學士後」本質上是「零薪就業」
    而「學士後」之類,著眼點顯然不是專業水平—一般大學生畢業後要提高專業水平,完全可以考碩、考博,何需「學士後」、「碩士後」。  其實,孫委員對「學士後」、「碩士後」說得非常明白,「大學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企業進行見習,不算被企業正式錄用,不必籤署正式勞動合同,只發生活費,企業免交養老保險」,說白了就是「零薪就業」。
  • 應屆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就去當「學士後」
    大學畢業生首當其衝。今年,上海的大學畢業生將超過15萬,全國則高達600萬。就業率哪怕只下降一個百分點,都會牽動無數人。幾個月前,「學士後」突然出現,專為沒找到工作的學生度身定做。許多愁容滿面的大學生,似乎看到了一絲曙光,但人們又不禁要問:這是救命稻草嗎?
  • 北大青鳥IT教育率先推出「學士後」品牌
    與其他同類型課程不盡相同的是,「學士後」採用「在線學習+在線答疑+面授輔導+線下測試」的混合搭配式課程編排,「學士後」專門開發了在線虛擬教學課程,學員可遠程接受在線教育,每個技術方向的課程中包括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等在內的200個以上的課時將在線完成。這在目前國內的IT職業教育中還屬於首次,「可反覆、便捷」成為遠程教育部分的特點,並顯著區別於一般的IT職業教育課程。
  • 北大青鳥APTECH發布學士後Android在線課程
    新浪科技訊 6月28日消息,IT職業教育企業北大青鳥APTECH今日在京透露,將推出學士後Android培訓課程。據悉,新發布的學士後Android培訓課程將採用全在線授課模式,通過培訓為Android相關產業輸送專業人才。
  • 南開今年試行「學士後」制度
    相關新聞: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建議我國設置學士後碩士後北京政協委員建議設「學士後」解就業難題(圖)教育界委員議緩解就業難:學士後制度不妨一試本報訊(記者張國)南開大學今年將出現「學士後」。暫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可申請本校的助管、助教、助研崗位,一邊見習一邊尋找工作機會。他們的見習期限及見習酬勞,均參照勞動部門有關規定執行。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張靜對中國青年報記者透露,學校各院系和部門正在統計實習需求,推出「未就業大學生見習崗位」。在南開應屆畢業生中,約有1000名經濟困難學生。
  • 搜狐專訪:北大青鳥「學士後」課程助力大學生就業
    第1頁:北大青鳥IT教育推出「學士後」品牌 技能」和「經驗」 第3頁:「混合式培訓」共660個課時 90個在線課程 第4頁:「學士後第6頁:「學士後」課程將緊跟市場需求 課程升級速度快 第7頁:半月招生超100 「學士後」課程受網友熱捧
  • 2021村委新一輪工資標準:村支書每月最高拿多少錢?你知道嗎?
    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2021村委新一輪工資標準:村支書每月最高拿多少錢?你知道嗎? 近些年,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也帶動著農村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邁入小康,越來越多的農民過上了好日子,農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這離不開村支書的領導,也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在國家對村支書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時,村支書工資有了明顯提升,那村支書最高一個月拿多少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畢業不工作專職忙考試:"學士後"一族的圓夢苦旅
    一下子,這個寢室被就業壓力逼出了4個「學士後」。   楊林是山東財政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4年前以優異的成績進校,考研是他剛讀大一就樹立的目標。然而,楊林的大學時光卻幾乎在網路遊戲中荒廢,直到大三,不明朗的就業前景才讓他如夢初醒,與室友一起投進考研大軍中。
  • 北大青鳥華騰中心學士後軟體工程師完美教師
    北大青鳥華騰中心學士後-軟體工程師(www.htbenet.cn學士後-軟體工程師專線4000-777-016 )作為國內職業教育的龍頭企業,率先推出了針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專業課程「學士後」-軟體工程師品牌
  • 河北師大建立學士後工作站
    河北師大建立學士後工作站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5-13    [列印] [關閉]     本報訊(通訊員趙振軍 周紅松)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河北師範大學出臺文件建立學士後工作站,千方百計促進大學生全面就業。
  • 新加坡PGDE教育學士後面試流程獨家曝光!
    以培養學生擁有面向21世紀的技能、全面開放潛能為主,同時學校的課綱還需配合教育部推出的VIA行動價值項目、PAL藝體陶冶計劃、ALP學習實踐計劃、LLP生活教育項目等,並不是單純的依課綱、課本教學。部分新加坡小學甚至開設了電腦編程、機器人創造等科目,連小學生都會編程了,對至少有學士後文憑的老師的水準要求怎麼會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