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遲遲不發育?警惕特納症候群

2020-12-19 澎湃新聞

花季少女遲遲不發育?警惕特納症候群

2020-05-08 0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科小童 蘇州科技城醫院兒科

2020年3月28日下午,像往常一樣在兒科生長發育門診坐診的陸敏主任接診了一個不尋常的病人,她的名字叫亭亭(化名)。已經15歲的亭亭本該是個大姑娘了,可陸主任眼前的亭亭,身材偏矮,體格偏胖,原來啊,亭亭從小就個子矮小,身高長得也很慢,而且體型肥胖,所以媽媽特意陪著她一起來到兒科生長發育門診諮詢原因和解決方法。

經過詳細的問診和查體,陸主任發現15歲的亭亭身高只有142cm(<同年齡、同性別兒童身高標準的-2SD),體重卻有50kg,已經達到「肥胖症」的標準;更奇怪的是,亭亭至今月經尚未來潮,外生殖器也是幼稚狀態,沒有陰毛和腋毛的生長。這不禁讓陸主任想到一種少見的導致「女孩矮小」的疾病——特納症候群。

特納症候群(Turner syndrome,TS),又稱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症候群,是染色體異常所致——由於全部或部分體細胞中一條X染色體完全或部分缺失,或X染色體結構異常所致。常見染色體核型有:45 XO(單體型),45 XO/46 XX(嵌合型);少見核型有:X染色體結構異常:46 X,del/i(Xq)/(Xp);46 X,r(X);46 X,mar等。TS的發病率為1/2000-1/2500的活產女嬰。在罕見病中又屬於發病率較高的病種。

TS的主要臨床表現:

01

生長發育落後

兒童期矮身材(身高處於3rd),身高增長緩慢;

青春期(身高<3rd),無生長高峰。

02

性腺發育不良

第二性徵(乳房等)缺乏或發育延遲;

青春期:月經初潮延遲、原發性閉經;

成人期:不孕不育;

外生殖器幼稚、卵巢為條束狀纖維組織、子宮幼稚型或發育不良。

03

特殊的軀體特徵

矮胖體型(非勻稱性矮小)

頸蹼、小下頜、眼距寬、瞼裂上斜

肘外翻

色素痣多

盾狀胸&乳距寬

第4、5掌骨短小

足部淋巴水腫

04

其他系統異常

伴發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血管異常,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等);

伴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糖尿病,乳糜瀉,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等);

05

智力大多正常

只有少數有特殊學習認知障礙。

TS的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身高<3rd,性發育遲緩,有可疑TS軀體特徵的孩子,需要至醫院行下列檢查:

(1)外周血染色體核型分析(最重要)

(2)子宮卵巢B超

(3)骨齡、垂體促性腺激素(LH、FSH)水平、雌二醇(E2)水平

(4)必要時可行LHRH激發試驗或(和)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等。

陸主任和亭亭的父母說,要是孩子早一點來看,該多好呢!現在來看的太晚了,我們能做的努力已經很有限了。亭亭媽媽竟然說前幾年去檢查過,醫生說孩子晚發育沒關係,過幾年就會發育的,沒事!就是這麼不專業的解釋,嚴重得耽誤了亭亭的治療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特納症候群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花季少女個子矮小,原來問題在這裡
    花季少女個子矮小,原來問題在這裡 2020-05-07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跟矮小很像,女孩子要警惕特納症候群
    其實有一種疾病,跟矮小很像,如果不進行染色體的檢測是無法確診的…… 孩子身高長得慢、沒有別人高,有的家長會覺得是生長激素缺乏,有的家長甚至還抱著老觀念:這是晚長。其實有一種疾病,跟矮小很像,如果不進行染色體的檢測是無法確診的,這便是特納症候群。
  • 名稱故事 特納症候群
    - 特納症候群 - 特納症候群(TS)是一種只影響女性正常發育的染色體疾病。身材矮小是特納症候群最常見的特徵。卵巢早期發育往往正常,但卵母細胞過早死亡會導致卵巢組織退化,因此多數患者需要接受激素治療,否則將無法進入青春期或正常受孕。
  • 名稱故事丨特納症候群
    名稱故事丨特納症候群 2020-08-27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12歲女孩只有1.21米 這可能是少見的特納症候群
    12歲女孩只有1.21米 這可能是少見的特納症候群 2012年03月20日 14:37:40   浙江在線03月20日訊一位外表看似正常的12歲小女孩,遲遲沒有發育跡象,身高只有1.21m,比同齡女孩的平均正常身高矮了30公分,醫生初步估計孩子患有少見的特納症候群
  • 科普解密特納症候群
    醫生發現她有頸蹼、肘外翻、盾狀胸、乳頭間距寬的情況,乳房未發育;其他檢查顯示她的智力正常;子宮附件超聲檢查提示未見明顯子宮、卵巢結構;性激素六項提示促卵泡生成素高,雌二醇低;該患兒的染色體檢測報告明確提示其一條X染色體結構變異。結合臨床表現,醫生診斷這位女孩患有特納症候群。 什麼是特納症候群?
  • 22歲姑娘遲遲沒有發育 竟是因為少了一條X染色體·杭州日報
    「患者的心臟主動脈狹窄,小手指和無名指偏短,患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B超檢查提示子宮和卵巢也沒有發育。」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胡永賓當時懷疑,姑娘可能存在先天的染色體異常。 進一步檢查證實了醫生們的猜測,小秦只有一條X染色體,患上了「特納症候群」。 「這是因為患者母親的卵子不正常,缺少一條性染色體,生下的子女就會患上這種病。」
  • 如何治療特納症候群
    金童佳健高兒童醫院提醒:特納症候群是由於單一的X染色體來自母親,失去的X染色體由父親的精母細胞性染色體不分離造成。金童佳健高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專家提醒,治療特納症候群需要做一下檢查:1.實驗室檢查激素水平檢測、染色體檢查、骨密度檢查。
  • 第三代試管嬰兒科普:女孩矮小需當心特納症候群
    這是因為,有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染色體疾病(發病率:1/2000~1/2500)是造成女孩生長落後的常見原因,它被稱為特納症候群(Turnersyndrome,TS)。什麼是特納症候群?TS是一種僅僅對女性的健康造成影響的疾病。
  • 警惕!石柱13歲花季少女胸部發育不對稱,竟是腫瘤惹的禍
    從十一二歲開始,少女進入青春期發育階段,身高體重都出現明顯變化,同時胸部也開始發育,女性的重要第二特徵逐漸明顯。在這個過程中,青春期的少女對此類話題往往羞於啟齒,胸部出現異常時既害羞又害怕,如果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和及時發現,可能會導致疾病產生甚至影響發育。近期,13歲的花季少女陽陽(化名)就遇到了有關發育的「煩惱」。
  • 13歲女孩身高只有1.3米 女孩發育遲緩警惕特納氏症候群
    亞太兒科內分泌學會理事、浙醫兒院副院長傅君芬教授說,特納氏症候群和一般的矮小症相似,容易被漏診,家長如果發現女孩發育遲緩、性腺發育不全,要提高警惕,最好去做個染色體基因檢測。  13歲女孩身高只有一米三  13歲的娜娜剛上初中一年級,一般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女孩,身高應該達到一米五以上,同時第二性徵也應該開始發育。
  • 女孩個子太矮 青春期不發育只因為缺少一條X染色體
    B超顯示,娜娜沒有卵巢,只有兩條條索狀組織,子宮則很小,發育不完善。性激素檢查顯示,促性腺激素很高。  傅君芬教授當即心裡咯噔一下,這是一個特納症候群的孩子。染色體的檢查報告證實了她的猜想,娜娜的性染色體異常,核型為X染色體單體(45,XO)。
  • 什麼是特納綜合症
    金童佳健高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醫生:特納症候群又名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它是一種性染色體全部或部分缺失引起的先天性疾病,發病率約1/2500,是導致女性高促性性腺功能減退症的常見病因正常女性有2條X染色體,但Turner症候群患者其中的1條X染色體缺失或結構異常,X染色體缺失或結構異常就會引起單倍劑量不足,繼而導致性腺不發育、身材矮小。
  • 花季少女體毛重皮膚發黑 一查竟是罕見病症
    金羊網訊 記者郭起、通訊員王小歡報導:14歲是女孩美好的花季,她們長高,變美,女性特徵逐漸形成……但這段時期對深圳女孩默默(化名)來說卻苦不堪言,她身上的「男性特徵」越來越明顯,引人側目。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檢查方知,自己患了罕見病,10萬個人中僅有一個。
  • 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不能做試管嬰兒嗎?
    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首先由特納於1938年描述,也稱為特納症候群。新生嬰兒的發病率為10.7/100,000,女嬰的發病率為22.2/100,000,佔胚胎死亡的6.5%。臨床特徵是身材矮小,生殖器和繼發性性發育不良,以及一組軀體發育不良。智力發展程度各不相同。預期壽命與正常情況相同。母親的年齡似乎與這種發育異常無關。
  • 患「石人症候群」少女肌肉變骨頭
    當前位置:首頁 >> 天下 2013.08.01 星期四 患「石人症候群」少女肌肉變骨頭   精心化妝配上流行服裝,英國花季少女希妮
  • 校園要留下花季少女,村寨不該有「花季媽媽」
    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王麗、李驚亞、劉智強)7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校園要留下花季少女,村寨不該有「花季媽媽」——貴州在脫貧攻堅戰中專項治理早婚早育阻斷「貧困循環」》的報導。
  • 臍帶血助力花季少女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花季少女突患重疾,臍帶血送去生命火種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是一種起源於淋巴細胞的B系或T系細胞在骨髓內異常增生的惡性腫瘤性疾病。異常增生的原始細胞可在骨髓聚集並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同時也可侵及骨髓外的組織,如腦膜、淋巴結等。小珍(化名)就是一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
  • 花季少女被貓意外撓傷 感染狂犬病死亡
    兩個月前,重慶一名花季少女被貓意外撓傷,感染狂犬病死亡。今天是第四個「世界狂犬病日」。昨日,記者從市疾病控制中心了解到,近幾年被貓狗咬傷注射疫苗的市民成倍增長。專家提醒,許多寵物都可能攜帶狂犬病毒,特別是小孩不要與寵物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