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2020-12-25 騰訊網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利後,人民軍隊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徵之旅。為了方便指揮,組織上對紅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共編成了五個軍團,五個軍團共下轄12個師。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五個軍團分別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八軍團、紅九軍團,分別由林帥、彭老總、董振堂、周昆、羅炳輝擔任軍團長,共下轄1、2、3、4、5、6、13、15、21、22、23、34共12個師。

紅一師師長李聚奎,政委賴傳珠。李聚奎是人民軍隊中一員驍勇善戰的名將,1957年被補授上將軍銜,賴傳珠則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工作者,革命歲月中,他先後擔任過紅一師政委、新四軍參謀長、東滿軍區副司令員、東野6縱政委、43軍政委、15兵團政委等職務,並於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二師師長陳光,政委劉亞樓。陳光於1954年遺憾去世,不然的話是有著大將軍銜資格的,劉亞樓授銜時擔任空軍司令員,最終被授予上將軍銜。他解放戰爭時期曾經擔任過東野參謀長、四野兵團司令,其實從資歷上來說,授予大將都是有資格的。

紅三師師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羅炳輝的資歷夠得上大將,但他去世於1946年,未能參與授銜。蔡樹藩是搞工運出身的革命先輩,1925年即入黨,在紅軍時期做過紅五軍團政委、紅一師政委、紅九軍團兼紅三師政委,抗戰時期做過129師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做過華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從資歷上來說,也有著授予大將的資格,但他建國後不再軍隊任職,所以未授銜。

紅四師師長洪超在長徵中犧牲,政委黃克誠革命歲月中擔任過新四軍第三師師長、西滿軍區司令員、東野第二兵團政委等職務,有著出色的組織能力和軍事眼光,在革命歲月中功勳卓著,最終於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紅五師師長李天佑,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名將,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政委鍾赤兵,湖南平江人,1930年參加紅軍,成為彭老總率領的紅三軍團的一位傑出政工幹部,鍾赤兵紅軍時期就做到紅五師政委的職務,解放戰爭時期則擔任過東野後勤部部長、炮兵縱隊政委的職務,於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紅六師師長曹德清,在長徵中積勞成疾,去世於雲南扎西魚井。政委徐策,原本是一位中學教師,北伐軍路過他家鄉時,徐策投筆從戎參加北伐軍,並很快入了黨,成為我黨大革命時期的一位骨幹。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徐策憑藉出色的政工才能,一路做到了紅六師政委的位置。1934年10月,為了掩護主力紅軍,徐策奉命組建川南遊擊支隊,率部留在雲貴川交界處打遊擊,最終在1935年7月的一次戰鬥中負傷犧牲。

紅13師師長陳伯鈞,1955年授上將軍銜,政委羅華明,1930年參加紅軍,憑藉傑出的政工才能,做到了紅15師政治部主任、紅13師政委等職務,在長徵中率部多次擔任後衛,屢立戰功。抗日戰爭時期,羅華明擔任晉察冀第四軍分區教導團團長,在反掃蕩戰鬥中壯烈犧牲。

紅15師師長彭紹輝,出身於平江起義系統,1955年授上將銜。政委肖華,紅軍中著名的娃娃司令,擔任過少共國際師政委、15師政委、八路軍115師政治部副主任、343旅政委、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東野特種兵司令員、13兵團政委等職務,是人民軍隊政工戰線上的一位模範人物,1955年,肖華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21師師長周昆,於抗日戰爭時期失蹤,政委黃蘇,犧牲於長徵後期。紅22師師長周子昆,在皖南事變中被叛徒殺害,政委王開湘,在紅22師編製取消後改任紅一團團長,是長徵途中著名的開路先鋒,1935年11月在羅漢川病逝。

紅23師師長孫超群,後期級別較低,解放戰爭時期最高職務只是副軍長,最終只授予少將軍銜。政委李幹輝,參加過廣州起義的老革命,歷任紅23師政委、紅32軍政委、新四軍旅政治部主任、三野第30軍政委等職務,授銜時因為已調任地方工作,未參加授銜。

紅34師師長陳樹湘,犧牲於長徵中的湘江之戰,政委程翠林,參加過毛委員指揮的秋收起義的老革命,在突破湘江之戰時壯烈犧牲。

相關焦點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長徵時,紅一方面軍共有1、3、5、8、9五個軍團,共下轄十二個師。在長徵中,他們浴血搏殺,與反動軍隊展開了一幕幕生死較量,為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偉大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那麼這十二位師長都是何人?在日後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紅一方面軍16位軍長,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1932年6月,紅一方面軍番號恢復,整編為三個軍團,由軍團直接下轄師,另外組建的4個軍則由方面軍直轄。在紅一方面軍建制變化的過程中,一共有16位將領擔任過軍長,他們都是誰呢?日後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仔細道來。
  • 授銜時,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後來,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編為中原野戰軍,三大戰役後,進一步改編為第二野戰軍,浩浩蕩蕩渡過長江,風捲殘雲般席捲反動軍隊,一舉解放了大西南,建立了赫赫功勳。那麼,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在授銜時的軍銜又是什麼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授銜時,一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那麼,第一野戰軍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總,在解放戰爭中臨危受命,率部在連續擊敗胡宗南,穩住了西北的局勢。自榆林戰役、沙家店戰役後,我軍開始在西北戰場轉入戰略反攻,牢牢掌控了西北戰場的主動權,將胡宗南、馬家軍打得狼狽不堪,一敗塗地,最終順利解放了大西北。1955年,彭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
  • 1955年,55位上將之中,年齡最大和年齡最小的,分別都是誰?
    1955年,我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度,將軍一級軍銜分為了四個等次,從低到高分別是少將、中將、上將和大將。當年,一共有55位優秀軍事將領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那麼,在55位上將之中,年齡最大的上將和年齡最小的上將,分別都是誰呢?他們在解放戰爭時期都擔任什麼樣職務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1955年,有九大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這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參加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其中有九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瀋陽軍區,鄧華上將鄧華,1910年出生,湖南彬縣人。他早年參加了湘南起義,後來隨部隊上井岡山,開始了革命生涯。值得一提的是,鄧華還參加過古田會議,資歷也算很老了。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授銜時,這22位將領都不是正兵團級,為何能被授予上將軍銜
    在38名正兵團級將領中,有35位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他三位中,徐立清中將是主動要求降銜,否則的話也是上將,而許光達和王樹聲甚至是大將軍銜。所以說,正兵團級別,是開國上將的一個重要標準。 但是在57位開國上將中,卻有多達22位並非正兵團級幹部,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來說說兩位無軍隊級別者:烏蘭夫和閻紅彥。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踏上長徵之路,作為中央紅軍的主力,當時的紅三軍團一共有17000多人,軍團長當然是彭老總了,下轄有三個師,共計九個團。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
  • 人民軍隊歷史上的十位總參謀長,1955年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從人民軍隊創立到五五授銜後,分別有十位將領擔任過人民軍隊的總參謀長一職,他們分別是誰呢?五五授銜時又是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第一位:聶帥。1927年,當時雖然還是國共合作,但隨著黨掌控的軍隊不斷壯大,人民軍隊實際上已經頗具雛形了。此時,我黨設立了參謀科,由聶帥擔任參謀科科長,這就是人民軍隊參謀長的雛形。
  • 民國被授予將軍軍銜的七位女性,是哪七位?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雖然當時重男輕女的陋習還在,但也有宋美齡、姜毅英、額仁慶達賴等七位女性被授予將軍軍銜,接下來,悅史君對她們分別進行一個簡短的介紹。第一,中將宋美齡宋美齡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女人,她是著名的宋氏三姐妹之一,也是蔣介石的最後一位夫人。
  • 1985年合併後的七大軍區,司令員分別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此次裁軍不僅要減少人數,編制也要精簡,當時全國共有十一大軍區,最終合併為七大軍區,那麼這七大軍區司令員分別是誰?1988年恢復軍銜,他們又被授予什麼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瀋陽軍區,司令員劉精鬆瀋陽軍區當時並未調整,司令員是劉精鬆,他出生於1933年,湖北石首人。
  • 1955年授銜,3000名老紅軍達不到校官條件,但後來還是全部授予少校軍銜,為什麼?
    到1955年年終,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644,686名幹部,首次分別獲得了從準尉至元帥跨度達20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稱號。
  • 120位張姓開國將軍,張家人你知道幾位?
    從1955年第一次授銜,後來又經過幾次晉升,到1964年,我軍的開國將帥共有1614人,包括10位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1360位少將。    那麼,在1614位開國將帥中,哪個姓最多呢?答案是張。
  • 這位將領身在國外,依然被授予上將軍銜,回國後任北京軍區司令
    1955年是我國首次實行軍銜制度的第一年,當時能夠被授予軍銜的將領,都是為革命戰爭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跟著貢獻的大小進行授銜,級別最高的是元帥,最小的是士官。按理來說,授銜是一個很重要的儀式,作為被授予的對象肯定會出現在授銜大堂上,等待授銜。
  • 蔣介石首次舉行授銜儀式,共有8位將領授予一級上將,他們都是誰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1955年,是我黨首次實行軍銜制度的第一年。然而,作為老對手,老朋友的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革命軍,首次舉行授銜儀式是在1935年。其實在這之前,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集團的將領們的軍銜等級十分複雜,有孫中山時期廣州政府授予的,也有各地軍閥自己授予的,還有少數是北洋政府授予的軍銜等級。可以說,軍銜等級並沒有統一。
  • 副軍級以上的各級將領,授予什麼軍銜?退休年齡是多大?
    副軍級以上的各級將領,授予什麼軍銜?退休年齡是多大?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名軍人參軍入伍後,就會有退出現役的那一天。筆者就結合相關條例,為大家分析一下,副軍級以上的各級將領,授予什麼軍銜?退休年齡是多大?軍級副軍級一般都是少將軍銜,也有是大校軍銜的。副軍級大校有是有,可是不怎麼常見,都會晉升少將軍銜的。
  • 歷史上,我軍曾出現過2對同名同姓的將領,55年都被授予何軍銜?
    歷史上,我軍曾出現過2對同名同姓的將領,55年都被授予何軍銜?名字,是一個人的名片。從名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家世,官宦人家崇尚忠義禮孝,書香門第欣賞梅蘭竹菊,商賈出身的自然看好福祿壽財,民間百姓更希望人丁興旺,各取所需,百花齊放。
  • 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第一師師長梁興初 軍銜:開國中將 江西吉安人,18歲加入紅軍隊伍。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參加了創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鬥爭,率部多次和日偽軍作戰。解放戰爭歷任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和山東兵團副司令等職,韓戰爆發後率第9兵團入朝作戰,1956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四師師長廖容標 軍銜:開國中將 江西贛州人,17歲參加紅軍,曾任紅一方面軍獨立第5團團長。
  • 八路軍成立前,紅一方面軍六大師長有四人後成上將,還有一人叛逃
    在成為八路軍前,紅一方面軍下轄兩個軍團: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當時紅三軍團已經併入了紅一軍團),這兩個軍團又下轄了三個師,所以一共是六個師,那你知道這六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