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適合城市巷戰?重裝甲部隊偽裝進入,城市變防禦堡壘怎麼破

2020-12-14 騰訊網

一直以來裝備坦克和裝甲車這類重裝甲部隊是野外戰場的主力,但是不太適合進入城市進行巷戰。著名的例子是:俄羅斯與車臣的格羅茲尼戰鬥,整個裝甲旅進入城市後陷入苦戰,傷亡達7成。然而,某地區演習中,卻把裝甲部隊隱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裡,還精心偽裝;甚至連防空飛彈也部署在街道中間,幾乎把一座城市變成一個堡壘。怎麼攻破這個城市堡壘是一個值得重視的難題!

裝甲部隊和防空部隊都進入一座城市中進行防禦,毫無疑問作戰能力遠遠比只有步兵防禦的城市要強非常多;俄羅斯裝甲部隊進入一座由輕步兵防禦的城市對手就損失慘重,如果進入一座有裝甲部隊防禦的城市,估計都難以活著出來。

裝甲部隊在城市防禦作戰中起到機動防禦,甚至局部反擊的作用。由於城市街道眾多,進攻一方部隊無法施展,只能小部隊分散在多個街道進行進攻。這時就給防禦一方有計劃創造圍殲的機會。防禦一方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使用裝甲部隊快速穿插進入進攻一方側後,攻擊進攻一方薄弱的側面,配合正面防禦部隊,一起圍殲進攻一方小部隊。在城市近距離作戰,防禦一方裝甲部隊極大的技術差距有機會翻盤,哪怕是老舊59式坦克也可以從側面打爆新銳的M1A1坦克。

而防空部隊尤其類似「愛國者2/3」這類高性能防空飛彈進入城市內部防空,基本上可以建立一道半徑約100公裡的有效的防空「保護罩」,防止進攻方面肆意使用無人攻擊機,武裝直升機對防禦方進行屠殺。如果防禦一方防空部隊技術水平夠高,把數量有限的防空飛彈系統機動靈活部署,利用城市複雜的地形和各類建築物對進攻方雷達的幹擾,施展防空遊擊戰和防空伏擊戰,一步步消磨進攻一方的空中力量。

對付這類城市堡壘,用常規武器短時間是難以攻克的,除非用核武炸平。進攻一座城市,主要是炮兵火力,解放戰爭時期中多場攻城戰,我軍都是用強大的火力剷平城市的各類防禦工事,然後多方向同時發動進攻;例如太原,濟南這類堅固的城市都這樣被解放。現代戰爭繼續利用火炮,拆掉阻擋解放城市面前的所有敵人,傳統如碉堡,強如坦克一樣可以炸平。如果遇到大型的地形防禦體系,甚至地下城,現在能用彈道飛彈一發入魂。

從戰術來說,現代攻城先圍城,是徹底的圍城,不給城裡的敵人有突圍的機會,多層的反坦克壕溝,加上寬度上百米的地雷區包圍整座城市。然後精確打擊城市內所有暴露位置的倉庫油庫,炮兵陣地,防空武器陣地等等。最後是最磨人的攻城,通常有多種類型的戰術。步步推進型,使用多支部隊一個街道一個街道去清掃佔領;一波流,集中優勢兵力,從多個角度同時突破,攻下城市重要據點;斬首型,通過無線電或者信息流等技術偵查,發現敵方各級指揮部,同時來一波精確打擊一起打掉,同時趁敵人群龍無首,發動一波大規模進攻。

當今攻城戰,要麼是美國進攻伊拉克的技術碾壓,金錢收買,一路順風攻下巴格達城;要麼是低技術的敘利亞內戰城市爭奪戰,雙方技術基本一致,一座座城市反覆爭奪。

正如孫子兵法所說「上兵伐謀」理論,攻城是最LOW最沒效率的戰爭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戰術。

相關焦點

  • 一旦解放軍登陸臺灣,城市戰將無可避免,96A坦克猛練巷戰本領
    日前央視播放了一段部隊演習視頻,視頻中解放軍陸軍部隊進行了城市作戰演習,在演習中,解放軍還首次公開了96A坦克巷戰的畫面,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襲擊了哪一個城市,但很多網友認為解放軍這一舉動是對臺灣的利劍。我軍專家也指出,解放軍一登陸臺灣,巷戰就不可避免,一定要儘快掌握巷戰技能。
  • 校場:我軍96A坦克巷戰訓練為何不掛裙甲?
    近日我軍的一次巷戰攻防演習中,出現了96A主戰坦克與步兵進行城市協同作戰的畫面,而在此次演習中,96A坦克的車體側面卻是沒有安裝側裙板的「裸奔」狀態。這也引發了一些人的好奇,為什麼我們演習中經常不加掛裙板?首先,什麼是側裙板?我們不難給出一個定義:懸掛在坦克車體側面用於防禦的裝甲板。因為其安裝方式大多像女生的裙子一樣「掛」在坦克車體兩側。
  • 臺退將領點評96A坦克巷戰,稱大陸都是土房子,臺網友都看不下去
    對于于北辰如此無知的言論,連一些臺網友都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他是井底之蛙,只通過看歐美所拍的電影來了解大陸。幾個月之前,美國海軍突然在南部海域活躍起來,為了「響應」美國,島內親美政客紛紛站出來向美國表忠心。但是,在我國火箭軍試射了中程彈道飛彈之後,美國軍艦立刻灰溜溜的趕往了菲律賓海域。
  • 臺陸軍退役少將:解放軍坦克巷戰無效!網友:能把你打得渣都不剩
    他說解放軍這是「作秀」,坦克根本不適合在城鎮中作戰。講到激動的時候於北辰說:「你真的以為臺灣的城鎮都跟你們一樣是土房子嗎?這麼矮,裡面都是土坡嗎?」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質疑稱:「關鍵是,當坦克已經進入臺灣,此時,你們防空還存在嗎……」「能把你打得渣都不剩。」「當娛樂節目看好了。」
  • 二戰德國黨衛軍裝甲部隊和國防軍裝甲部隊的不同,誰更強悍一些?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國的裝甲部隊,黨衛軍裝甲師和國防師裝甲師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但誰更強悍一點呢? 其次是德國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該師1941年以帝國摩託化步兵師加入戰場後參加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包圍戰基輔會戰,以犧牲不足4千人代價殲敵5萬協助殲敵俘虜敵軍人達75萬人之多,隨後在1942年改編為黨衛軍帝國裝甲擲彈兵師,於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前期正式改編成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1944年截至,不計1944年到1945年的戰績,該師累計擊毀蘇聯3000多個裝甲目標並且還是保守估計
  • 古德裡安:裝甲部隊如何與炮兵、工兵協同作戰
    長時間炮擊使進攻地帶彈坑遍布,所有部隊都難以運動,需要快速推進的裝甲部隊更是如此。當工兵必須在坦克進攻開始前清除障礙物或開闢穿越水域或沼澤的通路時,必須進行短時間的炮火準備,以炮火掩護這些作業常常是必不可少的。  大量火炮和彈藥的集中費時又顯眼,很難加以偽裝,影響奇襲效果。最好的辦法似乎是不進行任何炮火準備,發動完全出其不意的進攻。當然,攻勢本身需要炮兵的火力支援。
  • 以色列裝甲部隊又添新丁,一輛輪式裝甲車居然有坦克的體重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以色列高度重視裝甲戰車的防護性能,其生產的梅卡瓦主戰坦克一直被譽為最注重防禦的坦克。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以色列軍隊裝備的都是履帶式裝甲車輛,在世界上輪式裝甲車大潮中顯得非常另類。不過,近期以色列還是沒有再堅持自己只要履帶式車輛的原則,精心打造出了一輛叫做「埃坦」的新型輪式裝甲戰車。而讓人們大跌眼鏡的是,以色列這輛輪式裝甲車重達35噸,只比38噸的59式坦克輕一點!看來喜歡重裝甲的以色列還是堅守著自己的原則。
  • 臺軍終於找到對抗我裝甲部隊法寶!雲豹裝甲車挑大梁
    他們認為不能得到新式坦克的情況下,只能利用雲豹抵抗解放軍的裝甲部隊。裝甲車對付重型坦克?有意思的吧?聽薩沙說一說吧。雲豹裝甲車是臺灣所謂的自產武器,也是臺軍的驕傲之一。目前臺軍雲豹裝甲車裝備總數還是秘密,但臺灣媒體認為至少有700輛。
  • 二戰中的德國裝甲部隊,如何從崛起走向巔峰,又從巔峰走向衰敗?
    今天,我們就通過歷史探究德國裝甲部隊發展中的崛起與衰敗過程。 一、裝甲部隊的崛起 相比於英法等老牌國家,德國的裝甲部隊其實起步較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德國裝甲部隊都是不存在的狀態。
  • 拆掉居民家床墊保護坦克,柏林巷戰有多慘烈?
    誰能拿下柏林,無疑將是偉大的,也是頭功一件!但貌似西線盟軍巨頭們感覺卻並不是很在意柏林,可能是因為西線盟軍距柏林還遠吧!也可能是像邱吉爾說的那樣攻打柏林傷亡太大。反正他們是把這個光榮的任務有意無意地交給了蘇聯人,結果蘇聯攻打柏林:足足損失30多萬人!
  • 紅場閱兵的部隊為什麼違反國際慣例?德軍敗退,古德裡安成替罪羊
    德軍的突然入侵,使得東方防線就像一張紙一樣,一捅就破,瞬間崩塌。100多萬的蘇軍被分割、包圍、殲滅。對德軍主攻方向剛剛反應過來的蘇軍最高統帥部,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加強莫斯科的防務。斯摩稜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必經之地,40多萬蘇軍對進攻中的德裝甲集群進行了大反攻。雖然都被擊退,但也消耗一部分德軍實力,並迫使他們轉入防禦。
  • 裝甲不夠自己來湊,二戰時期美軍坦克裝甲車輛上出現的附加防護
    但以萊斯利·J·麥克奈爾中將為首的保守派仍對此激烈反對,他們的觀念還是立足在坦克不應與敵坦克交戰這一點上。在這些人看來,如果給坦克配備強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裝甲,反而對部隊有害,因為這樣一來裝甲師會由於莫名的自信與德國裝甲部隊展開不必要的戰鬥。在我看到過的資料中,這位麥克奈爾中將的軍事思想實在感覺有些怪誕。
  • 美俄軍隊「師改旅」:都半途被叫停,原因旅級不適合大規模戰爭
    認為傳統編制「軍師團營」指揮層次太多,已經不適應俄軍發展;因此,俄軍迅速進行「師改旅」改革,形成軍旅營級編制,從「軍師團營」到「軍旅營」,中間至少剪掉了一個層次,便於軍隊精兵簡政,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許多國家也認識到了,未來作戰時,軍隊的靈活性,因此,相應地減少指揮層級,組建旅轄營的戰鬥群,形成一支支戰鬥旅模塊,以適應未來局部戰爭,特別是非常難打的城市巷戰。俄軍在車臣的巷戰中,真的是吃足了苦頭,對車臣反政府武裝的善戰心有餘悸,按理俄軍具備豐富的巷戰經驗,史達林格勒巷戰就是最好的證明。
  • 揭秘蔡英文的逃命部隊
    臺陸軍第584裝甲旅在桃園一處廢品回收站,實施了名為「戰力防護偽裝隱蔽」的訓練,將雲豹裝甲車與CM11坦克隱蔽在垃圾堆中,還自稱此戰法類似《變形金剛》中汽車人在垃圾堆隱蔽,伺機開火。
  • 蘇軍裝甲部隊無腦衝鋒,被德軍坦克殲擊車「教做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德國外,蘇軍下屬的坦克裝甲部隊也因為強大的戰術,和優秀的性能聞名全球。與德國在二戰後期坦克發展逐漸走向極端不同,蘇聯坦克雖然在早期的表現有些差強人意,但是到衛國戰爭後期,蘇聯坦克卻發展出了諸多優秀型號,也發展出了許多優秀的戰術。
  • 新奇配件:UAG iPhone6城市裝甲手機殼
    UAG,UAG全稱Urban Armor Gear,直譯過來就是城市齒輪裝甲,是一家來自美國的知名品牌,UAG產品沒有太多比變化,從iPhone4s到iPhone6,最為出名的就是超輕薄城市裝甲防護殼,由PC+TPU(矽膠)四合一複合材料製造,防護性能非常好,外觀設計個性十足,手感極好。
  • 央視發布大陸坦克城市作戰畫面,宋忠平:警告「臺獨」勢力
    中央電視臺上周播出一段大陸坦克模擬城市中作戰的演習畫面,不少人看了之後認為是針對臺灣而來;香港《南華早報》指出,這次演練就是解放軍攻臺的巷戰模擬,因為解放軍認為,一旦登陸,城市戰是無可避免的。據《南華早報》昨天報導,央視上周播出的《軍事紀實》節目,展示了大陸94A坦克和04型步兵戰車模擬城市戰影像,而這些武器是為在臺灣複雜地形中戰鬥而設計,這也代表,解放軍認為,一旦登陸臺灣,城市戰將無可避免。
  • 裝甲部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除坦克後顧之憂的坦克修理車
    別看坦克在戰場上衝鋒陷陣,耀武揚威,其實坦克某種程度上而言很脆弱,很容易發生故障拋錨,被打傷了,即便是不致命(很多坦克損失都是可修復的),也會癱瘓在一邊,這個時候就需要維修部隊來檢修,迅速恢復戰鬥力。現代戰爭經驗告訴我們,技術保障是武器裝備得以再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