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裝備坦克和裝甲車這類重裝甲部隊是野外戰場的主力,但是不太適合進入城市進行巷戰。著名的例子是:俄羅斯與車臣的格羅茲尼戰鬥,整個裝甲旅進入城市後陷入苦戰,傷亡達7成。然而,某地區演習中,卻把裝甲部隊隱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裡,還精心偽裝;甚至連防空飛彈也部署在街道中間,幾乎把一座城市變成一個堡壘。怎麼攻破這個城市堡壘是一個值得重視的難題!
裝甲部隊和防空部隊都進入一座城市中進行防禦,毫無疑問作戰能力遠遠比只有步兵防禦的城市要強非常多;俄羅斯裝甲部隊進入一座由輕步兵防禦的城市對手就損失慘重,如果進入一座有裝甲部隊防禦的城市,估計都難以活著出來。
裝甲部隊在城市防禦作戰中起到機動防禦,甚至局部反擊的作用。由於城市街道眾多,進攻一方部隊無法施展,只能小部隊分散在多個街道進行進攻。這時就給防禦一方有計劃創造圍殲的機會。防禦一方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使用裝甲部隊快速穿插進入進攻一方側後,攻擊進攻一方薄弱的側面,配合正面防禦部隊,一起圍殲進攻一方小部隊。在城市近距離作戰,防禦一方裝甲部隊極大的技術差距有機會翻盤,哪怕是老舊59式坦克也可以從側面打爆新銳的M1A1坦克。
而防空部隊尤其類似「愛國者2/3」這類高性能防空飛彈進入城市內部防空,基本上可以建立一道半徑約100公裡的有效的防空「保護罩」,防止進攻方面肆意使用無人攻擊機,武裝直升機對防禦方進行屠殺。如果防禦一方防空部隊技術水平夠高,把數量有限的防空飛彈系統機動靈活部署,利用城市複雜的地形和各類建築物對進攻方雷達的幹擾,施展防空遊擊戰和防空伏擊戰,一步步消磨進攻一方的空中力量。
對付這類城市堡壘,用常規武器短時間是難以攻克的,除非用核武炸平。進攻一座城市,主要是炮兵火力,解放戰爭時期中多場攻城戰,我軍都是用強大的火力剷平城市的各類防禦工事,然後多方向同時發動進攻;例如太原,濟南這類堅固的城市都這樣被解放。現代戰爭繼續利用火炮,拆掉阻擋解放城市面前的所有敵人,傳統如碉堡,強如坦克一樣可以炸平。如果遇到大型的地形防禦體系,甚至地下城,現在能用彈道飛彈一發入魂。
從戰術來說,現代攻城先圍城,是徹底的圍城,不給城裡的敵人有突圍的機會,多層的反坦克壕溝,加上寬度上百米的地雷區包圍整座城市。然後精確打擊城市內所有暴露位置的倉庫油庫,炮兵陣地,防空武器陣地等等。最後是最磨人的攻城,通常有多種類型的戰術。步步推進型,使用多支部隊一個街道一個街道去清掃佔領;一波流,集中優勢兵力,從多個角度同時突破,攻下城市重要據點;斬首型,通過無線電或者信息流等技術偵查,發現敵方各級指揮部,同時來一波精確打擊一起打掉,同時趁敵人群龍無首,發動一波大規模進攻。
當今攻城戰,要麼是美國進攻伊拉克的技術碾壓,金錢收買,一路順風攻下巴格達城;要麼是低技術的敘利亞內戰城市爭奪戰,雙方技術基本一致,一座座城市反覆爭奪。
正如孫子兵法所說「上兵伐謀」理論,攻城是最LOW最沒效率的戰爭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