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德]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
譯:胡曉琛
裝甲部隊進攻開始後,兩個兵種對裝甲部隊意義重大,那便是炮兵和戰鬥工兵。
炮兵
提到炮兵時首先要探討的問題是,坦克進攻前的炮火準備持續時間究竟應該長還是短?或者進攻開始時是否該略過這一環節?人們對此看法不一。一些人確信,正是炮擊才使部隊得以展開運動,因此必須「依靠炮兵的猛烈炮擊為坦克進攻做好準備」。另一些人則援引了康布雷、蘇瓦松和亞眠的例子,希望在坦克進攻開始後才提供炮火支援。
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進攻的炮火準備時間越短越好。長時間的炮火準備會向敵人暴露我軍的進攻區域,某種程度上也會暴露進攻時間,使守軍有時間部署預備隊,佔領後方陣地,有時還會繞道對意料之外或對己方不利的地點發動反擊,例如1918 年7 月15 日的蘭斯戰役以及7 月18 日在蘇瓦松的反擊戰。長時間炮擊使進攻地帶彈坑遍布,所有部隊都難以運動,需要快速推進的裝甲部隊更是如此。當工兵必須在坦克進攻開始前清除障礙物或開闢穿越水域或沼澤的通路時,必須進行短時間的炮火準備,以炮火掩護這些作業常常是必不可少的。
大量火炮和彈藥的集中費時又顯眼,很難加以偽裝,影響奇襲效果。最好的辦法似乎是不進行任何炮火準備,發動完全出其不意的進攻。當然,攻勢本身需要炮兵的火力支援。
炮兵的任務是:壓制坦克不會進攻的目標與地區(如居民區、森林、陡坡、水域或沼澤),壓制或遮蔽可疑的觀察所或反坦克武器陣地,摧毀阻礙坦克進攻的已知目標。遠程炮兵可以封鎖坦克進攻區域,破壞可疑或已知的指揮部和預備隊待命區域,或做好監測坦克進攻的準備。
攻擊開始後,炮兵火力通常會從坦克進攻區域向外延伸。處於固定陣地中的炮兵為坦克進攻提供的火力支援範圍與炮兵觀察員的觀測範圍一致。若觀察員能隨著坦克進攻前進,則火力支援範圍就可以達到火炮射程上限,隨後就必須轉換陣地,有時這會削弱支援效果。
戰馬拖曳的炮兵不可能跟上進展順利的坦克進攻,而車輛牽引的炮兵做到這一點也很難,因此,裝甲部隊希望得到一支機動性和防護力足以立即跟隨坦克前進的炮兵部隊。除了特別的行動工具以外,這支炮兵部隊還需要進行特別訓練,尤其是與坦克之間的協同作戰訓練。與配屬步兵師的炮兵相比,這支部隊的指揮更困難,有效射擊時間更短,目標變化更多。坦克進攻不需要集中進行、預先標定的急速射擊,不需要為攻佔敵方陣地而進行射擊,它需要的是一支靈活、快速且命中率高的炮兵部隊,能夠跟上快速的進攻節奏,後者正是行動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
與炮兵在坦克進攻中的運用問題相關的是煙幕的使用問題,以及軍用化學毒劑對裝甲部隊的影響問題。
如果大自然本身沒有產生煙霧以遮蔽敵軍反坦克武器和觀察所的話,炮兵就要自己完成這一任務。炮兵將與坦克進攻的時間表協調一致,在限定時間內施放煙幕遮蔽敵方的觀察所、可疑的反坦克炮陣地以及可能被佔領的居民點和森林邊緣,以使坦克在接近時不被發現或在運動時免遭攻擊,從而完成包圍。基於自身的觀測或裝甲部隊的要求,炮兵會對進攻時查明的目標—特別是反坦克武器,有時還會有敵方坦克—施放煙幕。進攻不順利時,炮兵施放煙幕亦有利於部隊擺脫敵軍。
除了火炮發射的煙幕彈或特製發煙器之外,坦克自身也有施放煙霧的功能。由於煙霧來源大多清晰可見,因此存在著暴露坦克位置或行進方向的危險。坦克常常不得不在自己施放的煙霧中行駛以至於視線幾乎完全受阻,或被自己施放的煙幕清晰地襯託出來,因此只有在風向有利時才推薦此種施放煙霧的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卻為擺脫敵人提供了便利。
軍用化學毒劑對坦克乘員作用甚微。防毒面具或坦克內的超高壓能夠防護氣態毒劑,坦克車體本身能夠防護諸如芥子氣這樣的呼吸性毒劑。對軍用化學毒劑的抵禦能力正是坦克最大的優點之一。
工兵
工兵幾乎總是在進攻準備階段或最晚在進攻開始時給坦克提供必要的幫助。進攻之前要確保行軍道路暢通無阻,道路穿越田野時更要特別注意。夜間機動時必須設置特殊的路標。通過水域、沼澤或泥地時,工兵必須架橋,並加固脆弱的橋梁。
攻擊開始後,工兵要完成的任務會更加棘手。守軍會試圖將阻擊碉堡設置在裝甲禁行區或阻行區內;沒有這樣的防禦地形時,敵軍就會試圖用障礙物,特別是用地雷來防衛陣地。辨認與清除障礙物,特別是辨認與清除地雷的工作極為困難,但也極為重要。這一工作大多必須在敵軍防線眼前,也就是敵軍最有效的火力範圍內完成。此外,這一工作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因為清除障礙物的開始會被守軍視為進攻即將發起的信號,從而不斷加強防禦力量。即便工兵在炮兵的火力和煙霧掩護以及重型步兵武器的掩護下作業,也無法保證成功壓制守軍。如此看來別無他法,只能給與坦克協同作戰的工兵部隊至少配備一部分擁有探雷、掃雷裝備的裝甲車輛。水陸兩棲坦克和架橋坦克適合於克服水域地形。此類裝甲車輛的典範在英國、義大利和蘇聯。工兵也必須把迅速行動放在所有要素的第一位,這就需要組建為與坦克協同作戰而接受特殊裝備和訓練的工兵。除了此種「裝甲工兵」,陸軍的工兵在未來不僅要普遍做好反坦克的準備,還要在進攻時做好與坦克協同作戰的準備。
現在,我們假設,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以及工兵熟練技巧的幫助下,坦克成功突入敵軍防區,進攻奏效了。突入之後,敵軍前沿陣地部隊的抵抗減弱,但陣線後方將會產生極為頻繁的活動。也就是說,所有可用的預備隊,不管是空中還是地面,裝甲還是非裝甲部隊,都會從戰區後方前進。
本文摘自《注意,坦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