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與學生流動·中外合作辦學研討會(線上)成功舉辦

2020-12-25 中國教育在線

  2020年10月26日,「國際化與學生流動 • 中外合作辦學研討會(線上)」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高校、駐華使領館、研究機構和企業等2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成果豐碩。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涉外監管和辦學處處長毛冬敏出席會議並做主旨發言,重點介紹了新時期中外合作辦學政策及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對未來中外合作辦學前景積極展望。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涉外監管和辦學處處長毛冬敏

  致辭環節,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沈雪松、莫斯科國立大學副校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第一副校長及科學委員會主席 Sergey Shakhray、澳大利亞駐華使館教育與研究公使銜參贊Brooke Hartigan、希臘教育與宗教事務部留學與信息服務中心主任Prof.Christos Michalakelis出席會議並致辭,嘉賓分別介紹了各國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開展情況,並就未來繼續深化合作提出建議。

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沈雪松

莫斯科國立大學副校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第一副校長及科學委員會主席 Sergey Shakhray

澳大利亞駐華使館教育與研究公使銜參贊Brooke Hartigan

希臘教育與宗教事務部留學與信息服務中心主任Prof.Christos Michalakelis

  在「中外合作辦學線上教學規範發展」專題研討環節,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蘇州百年職業學院院長彭振雲、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北群發表主旨演講,就後疫情時代如何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資源、推動中外合作辦學科學發展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和做法。交流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原校長朱崇實、交流協會「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分會理事長、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上海城建職業學院校長葉銀忠、西南交通大學校長助理王曉茹出席「疫情影響下的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機遇與挑戰」專題並發表主旨演講,從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視角思考疫情影響下的「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的新機遇。交流協會出國留學服務分會理事長岑建君、蘇州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負責人施怡、北京王府學校常務校長衡孝軍、51Talk創始人兼執行長黃佳佳、國棠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於恬恬出席「疫情影響下我國基礎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新辦法新模式」專題並發表主旨演講,闡釋面對基礎教育領域對外合作與交流的挑戰與機遇,如何開拓新模式、新思路。

「中外合作辦學線上教學規範發展」專題演講嘉賓

「疫情影響下的一帶一路教育國際交流機遇與挑戰」專題演講嘉賓

「疫情影響下我國基礎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新辦法新模式」專題演講嘉賓

  (學術交流與研究部供稿)

相關焦點

  • 全球抗疫,學生流動、出國留學受阻——中外合作辦學如何補位
    立足國際形勢新變化,從中外合作辦學角度提出應對學生流動、出國留學受到衝擊的思路和對策,對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中外合作辦學對我留學生安置具備有利條件近年來,我國出國留學人員逐年增加,2018年度達66.21萬,2019年度約71萬。
  • 中外合作辦學如何補位
    作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外合作辦學研究分會研究小組疫情之下,一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面臨新挑戰,美國等部分西方國家收緊政策,出國留學深受影響。立足國際形勢新變化,從中外合作辦學角度提出應對學生流動、出國留學受到衝擊的思路和對策,對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山東科技大學積極打造中外合作辦學品牌
    一是突出國際化辦學特色,打造國際化辦學試驗區。為全面貫徹落實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國際化發展目標任務,學校把國際化作為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重要戰略,濟南校區在總結十幾年中外合作辦學經驗的基礎上,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進,合力打造省內一流的中外合作辦學品牌。一是強化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質量提升工作,突出項目內涵建設和規範管理,健全項目質量監控體系。
  • 中外合作辦學可持續發展與高水平國際化人才培養
    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准,上海交大成為國內第一所在海外培養MBA學生並授予中國學位的高校。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上海交大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也在不斷演進。以下簡要介紹三種辦學模式的探索。經過九年多的成功探索,交大-密西根學院實現了六個方面的突破:辦學成本核算的突破;決策體制和過程的突破;職稱聘任模式的突破;教師工資結構的突破;學制、學時和學分上的突破和教學模式的突破。
  • 北師大中外合作辦學「中加水安全碩士項目」首屆學生畢業
    北師大中外合作辦學「中加水安全碩士項目」首屆學生畢業 2020-09-25 | 來源:北京師範大學 https://www.eol.cn
  • 疫情下中外合作辦學如何轉「危」為「機」
    疫情形勢下中外合作辦學的新挑戰 首先,招生管理不確定性增大。中外合作辦學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流,但隨著國外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學習安全風險增加,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學生畢業後出國深造、發展選擇豐富等特色優勢的吸引力減弱,學生及其家長報考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積極性受挫,中外合作辦學招生面臨嚴峻壓力。
  • 【典型經驗】學校深化交流合作 探索國際化辦學新模式
    共接待來自美國、韓國、日本、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荷蘭、西班牙、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巴基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十多個國家的182個代表團訪問學校,籤署各類協議或諒解備忘錄85份,國際合作交流工作向著更高水平、更高層次邁進,國際化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學校的國際合作交流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在此基礎上,通過聯合建立研究院、定期召開國際學術會議等形式,密切交流,不斷深化合作。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管理委員會會議線上召開
    9月8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明故宮校區、將軍路校區兩個會場,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成功召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管理委員會會議。施大寧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辦學現狀及取得的顯著成績進行了介紹。他強調,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希望與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建立更深度、更全面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平臺向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等更多方面輻射。
  • 中外合作辦學4+0國際本科項目
    吉林大學-萊姆頓學院成立於1999年,是吉林大學所屬的45個學院之一, 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加美合作辦學本科院校(教育部辦學許可證編號: MOE22CAA02DFR199901340),也是吉林省中外合作辦學試點單位。學院實施吉林大學與美國諾斯伍德大學、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等加美高校合作舉辦的加拿大、美國全日制高等本科學士學位教育。
  • 山東師大推進交流合作 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學校全面加強黨委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成立黨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推進國際化辦學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國際化發展戰略統籌規劃,健全完善頂層設計,建立健全機構設置和體制機制。學校將國際化納入學校整體發展布局,將國際化辦學指標列為學校綜合發展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中層領導班子目標考核。實施《國際化辦學行動計劃(2019—2022年)》,設立國際化辦學專項經費,創新開展國際化示範學院建設。
  • 學校與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舉辦視頻合作項目工作推進會
    他首先簡要介紹了薩塞克斯大學辦學歷史和學校特色優勢,並愉快地回顧了兩校自2018年以來的合作成效。目前,兩校的生命科學學院開設了2+2雙本科學位項目、針對生科院和數統院的學生舉辦了暑期項目,西南大學派出學生的良好素質和薩塞克斯大學一流的師資隊伍和學術水準,深得雙方高度認同,也為兩校進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2015中外合作辦學微論壇在京舉行 吉林大學萊姆頓學院畢業生欒茗喬...
    中外合作辦學的相關機構、專家學者、辦學者、畢業生代表等50餘位來賓,圍繞不出國的留學究竟值不值這一    11月6日上午,2015中外合作辦學微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出席論壇並發言。論壇由神州學人編輯部和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共同主辦。
  • 教育國際化進程加速,院校應如何開展中外合作
    近日,在由雅思考試主辦方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舉辦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與語言建設論壇」上,來自不同機構和院校的嘉賓發表了對教育國際化的觀點。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學術交流與研究部副主任唐振福表示,國際化需要過程,不論是主動、被動、還是自主加入,都需要通過合作尋找到可持續的機制。
  • 浙江財經大學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解讀
    會計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會計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由我校與加拿大勞倫森大學(Laurentian University)合作舉辦,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通曉國際慣例、具有國際會計業務能力和經濟、管理、法律等寬厚知識基礎的高級財務會計人才
  • 「雙一流」建設高校 本科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數據調查報告
    妖魔化中國,瘋狂遏制中國,都導致中國留學生留學環境惡化,同時,這次抗疫戰鬥中,中國出色的表現也讓很多家長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一些原計劃出國留學的家長與學生轉而追求在國內選擇國際化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就成為最理想的替代品。
  • 貴州財經大學國際合作辦學項目佔貴州省半數
    「貴州財經大學目前共有國際合作辦學學生3000餘人,國際合作辦學項目佔貴州省12個中外辦學項目的半數。」第九屆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期間,貴州財經大學校長蔡紹洪在國際產能合作與人才建設論壇上表示。 據介紹,貴州財經大學自2010年開始舉辦國際合作辦學的專科項目,2012年開始舉辦本科項目。
  • 官方: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有了定心丸!
    其中指出:將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過去一段時間,我國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引進了一批境外優質教育資源,實現了教育資源供給多樣化,滿足了同學們不用出國就可以享受到國家化教育的需求。因此,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
  • 西安科技大學2020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計劃發布!
    「西安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舉辦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西安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合作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開始招生,學制4年,本科教育,注意:中外合作辦學收費22000/年(國內),赴外方學習時,則按外方大學學費標準收取,生活費、學費約16-22萬/年,赴外方學習期間,不收取國內學費。
  • 倒逼高考|教育部批准一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近日,國家教育部在官網上發布了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和湖北工業大學底特律綠色工業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的二級學院,以及批准3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合作設立湖北工業大學底特律綠色工業學院的中外合作辦學者分別為湖北工業大學和美國底特律大學,辦學在武漢市。教育部文件明確,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頒發山東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在完成一個辦學周期後,經雙方評估合格,頒發外方高校相應的本科學位證書,不以學生赴外方高校學習為必要條件。
  • 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有哪幾種模式?
    中外合作辦學在我國主要有三種辦學模式:一是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目前僅有西交利物浦大學、崑山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上海紐約大學、溫州肯恩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9所中外合作大學。這些中外合作辦學,主要採用自主招生的錄取形式,由高考成績與自主考試成績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