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包我們都非常熟悉,並不陌生,小籠包我們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小籠包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常吃包子、餃子好處多 包子、餃子等帶餡麵食最大的優點是營養素齊全,符合人體需要。它既是主食,又兼副食;既有肉類,又有蔬菜,含有多種營養素,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麵粉做的皮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促進腸蠕動,使大便通暢。
大白菜、蘿蔔、扁豆等蔬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豬肉或牛肉、羊肉可以補充優質蛋白。一般調餡時,人們還會放點植物油,這就增加了人體內的植物類脂肪。 此外,提倡在餡中加些蘑菇、海帶、黑木耳、蔥、姜等。蘑菇是抗癌的好食品,蔥姜等調料有殺菌作用。帶餡麵食能保證人體所需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有的人還喜歡在點餐時多嘗幾種餡,對於攝入營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更是錦上添花。 帶餡麵食還有一個特點是味道鮮美,容易消化。
由於用各種鮮肉、蛋、魚、蝦和時令新鮮蔬菜做餡,再放些人們喜愛的調料,使帶餡麵食格外鮮香可口,因而可增加食慾。特別是冬天,對一些上了年紀、代謝不是很旺盛的老年人來說,無疑是理想的食品。 常吃帶餡麵食還可以防止養成偏食的不良習慣。不愛吃葷菜的人,優良蛋白質的來源會大受限制;偏吃葷菜的人又會導致熱能過剩及各種維生素、無機鹽缺乏。吃帶餡麵食葷素兼備,可有效改變偏食習慣。 > 包子的做法大全 > 包子的功效與作用 > 包子問題庫 包子 簡介:包子是中國漢族傳統食品之一,相傳由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
「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始於宋代,《燕翼詒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卽饅頭別名。」饅頭之有餡者,北人謂之包子。北方一般將無餡的蒸食稱為饅頭,有餡者稱為包子,而南方則一般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為「大包子」的。[包子一般是用麵粉發酵做成的,大小依據餡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稱作小籠包,其他依次為中包、大包。常用餡心為肉、芝麻、豆沙、乾菜肉等,出名的有天津狗不理包子、開封小籠包、廣東叉燒包、上海灌湯包等等。
原 料: 富強粉400克,面肥100克,豬肉250克(肥3瘦7)。
配 料: 香油60克,醬油20克,精鹽8克,白糖2克,料酒7克,味精3個,薑末7克,鹼面3克。制 法: 1)將肉剁或絞成茸,放入盆內,加入醬油、精鹽、白糖、料酒、味精、薑末,順著一個方向攪上勁,使其入味。然後分幾次加入清水175-200克,攪打上勁,最後加入香油拌勻待用。2)將富強粉放入盆內,加入面肥、水200克,和成麵團,待酵面發起,加入鹼水揉勻揉透,稍餳,揪成50克4個的小劑子,擀成周圍薄、中間厚的片,分別包入餡心,捏成18-21個褶的小包子、皮餡比例是:皮15克,餡20克。碼入小籠內,上屜,用旺火蒸10分鐘即熟。
特 點: 鮮嫩,味美。製作關鍵: 蒸時用大火。要掌握好蒸包子的時間,時間過長,包子容易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