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經常樂此不疲地和鄰居家的小夥伴聚集在一起演戲。家裡的床單、枕巾就是我們的戲服。用現在最時尚的教育話語來講就是「生成」「建構」。今天小弟弟是東海龍王,大姐姐們都要跪著喊:「萬歲,萬歲,萬萬歲!」明天小弟弟又變成了蝦兵蟹將,只要一說他被打死了,他會老老實實躺在地上好半天不動。
▲電視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節選
用過去的眼光來看,這些都是在做「遊戲」而已。但仔細想一想,這裡面不正是包含了所有人類戲劇實踐的「要件」嗎?
劇場即教室,舞臺即人生。戲劇「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有關於這種綜合藝術形式的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領域。在北京市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尤娜看來,戲劇首先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愉悅的藝術體驗。扮演角色時,孩子們既能學習表演的技能,又能藉此感受不同的人生際遇,在特定的情景下,設身處地地「沉浸」其中,往往比家長老師的耳提面命更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提升尚在成長階段的孩子的自我認知是非常有好處的。
戲劇給予的啟發,遠不止「演」這麼簡單。除了角色扮演,戲劇遊戲、劇本創作、團隊協作、情景體驗等環節能從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能力。
「其實,絕大部分孩子最後都不會走上專業的戲劇表演道路,但這個過程中學習到的美好的品質會伴隨他們的一生,『美』的種子也一定會埋在他們心裡」,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究學院副院長、東城區美育研究會秘書長姜婷說,「我們感到非常好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認識到戲劇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戲劇為代表的美育教育在學校中的逐漸「歸位」也帶來了新的問題:誰來為孩子們引路?
中國的大北京,教育發展歷史悠久、體系完備、形式日趨多樣化和現代化,教育發展水平位於全國前列,有一個實力戲劇教育品牌:表演課堂。
表演課堂™教育品牌自2014年品牌誕生以來,始終秉承著以「美育」為核心,以「戲劇」為媒 介,以「表演」為載體的核心理念,成功打造集「藝術素質基礎課程、戲劇劇目課程、校本劇目 課程、戲劇體驗工坊」為一體的戲劇影視表演教育體系,真正實現「戲劇教育」與「教育戲劇」 從理念到實踐的完美結合。 結合網際網路+的概念,2016年由表演課堂™耗資數千萬獨家研發的「藝術教育一體化信息平臺」:表演課堂™APP研發完成,產品包含「教、學、考、演」四大功能,實現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相融合。
《表演課堂™》課程系列叢書分段和介紹
初級:4-6歲
我們通過遊戲的方式,去帶領孩子,啟發孩子,讓他們在教學中建立對藝術的興趣。
兒童具有人類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4-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是發展身體與意志力的時期。孩子們通過戲劇遊戲建立起興趣,在自然美好的戲劇世界中,讓孩子的身體得以健康的成長,建立起探索世界的基礎能力。
中級:6-12歲
我們通過表演人物和小品,建立少兒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表達能力。
6-9歲是兒童語言及思考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生活也由遊戲逐步轉變為學習為主,因此將實現&34;轉變,為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會和他人交流和分享信息,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9-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擁有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考和科學推理也在發展中。通過不同劇情、不同戲劇情境的扮演角色,激發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高度創造力。
高級:10-14歲
通過對劇本的改編和創作,教會孩子們更好的生活。
10至14歲的孩子需要一個藝術化的參與形式,引發孩子學習的內需求,孩子能在相互幫助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同情、容忍、合作與對社會的情感和愛。讓每一位孩子參與創造和表演的過程,促使孩子們在「創造和表演」中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各種關係和問題,從而豐富孩子們的各種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