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北京的一個戲劇教育品牌《表演課堂》

2020-09-16 表演課堂

小時候,我們經常樂此不疲地和鄰居家的小夥伴聚集在一起演戲。家裡的床單、枕巾就是我們的戲服。用現在最時尚的教育話語來講就是「生成」「建構」。今天小弟弟是東海龍王,大姐姐們都要跪著喊:「萬歲,萬歲,萬萬歲!」明天小弟弟又變成了蝦兵蟹將,只要一說他被打死了,他會老老實實躺在地上好半天不動。

▲電視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節選

用過去的眼光來看,這些都是在做「遊戲」而已。但仔細想一想,這裡面不正是包含了所有人類戲劇實踐的「要件」嗎?

劇場即教室,舞臺即人生。戲劇「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有關於這種綜合藝術形式的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領域。在北京市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尤娜看來,戲劇首先帶給孩子們的是一種愉悅的藝術體驗。扮演角色時,孩子們既能學習表演的技能,又能藉此感受不同的人生際遇,在特定的情景下,設身處地地「沉浸」其中,往往比家長老師的耳提面命更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提升尚在成長階段的孩子的自我認知是非常有好處的。

戲劇給予的啟發,遠不止「演」這麼簡單。除了角色扮演,戲劇遊戲、劇本創作、團隊協作、情景體驗等環節能從各個方面提升學生的能力。

「其實,絕大部分孩子最後都不會走上專業的戲劇表演道路,但這個過程中學習到的美好的品質會伴隨他們的一生,『美』的種子也一定會埋在他們心裡」,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研究學院副院長、東城區美育研究會秘書長姜婷說,「我們感到非常好的一點是,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認識到戲劇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以戲劇為代表的美育教育在學校中的逐漸「歸位」也帶來了新的問題:誰來為孩子們引路?

中國的大北京,教育發展歷史悠久、體系完備、形式日趨多樣化和現代化,教育發展水平位於全國前列,有一個實力戲劇教育品牌:表演課堂。


表演課堂™教育品牌自2014年品牌誕生以來,始終秉承著以「美育」為核心,以「戲劇」為媒 介,以「表演」為載體的核心理念,成功打造集「藝術素質基礎課程、戲劇劇目課程、校本劇目 課程、戲劇體驗工坊」為一體的戲劇影視表演教育體系,真正實現「戲劇教育」與「教育戲劇」 從理念到實踐的完美結合。 結合網際網路+的概念,2016年由表演課堂™耗資數千萬獨家研發的「藝術教育一體化信息平臺」:表演課堂™APP研發完成,產品包含「教、學、考、演」四大功能,實現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相融合。

《表演課堂™》課程系列叢書分段和介紹


初級:4-6歲

我們通過遊戲的方式,去帶領孩子,啟發孩子,讓他們在教學中建立對藝術的興趣。

兒童具有人類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4-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是發展身體與意志力的時期。孩子們通過戲劇遊戲建立起興趣,在自然美好的戲劇世界中,讓孩子的身體得以健康的成長,建立起探索世界的基礎能力。

中級:6-12歲

我們通過表演人物和小品,建立少兒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表達能力。

6-9歲是兒童語言及思考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生活也由遊戲逐步轉變為學習為主,因此將實現&34;轉變,為語言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會和他人交流和分享信息,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9-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擁有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考和科學推理也在發展中。通過不同劇情、不同戲劇情境的扮演角色,激發他們豐富的想像力和高度創造力。

高級:10-14歲

通過對劇本的改編和創作,教會孩子們更好的生活。

10至14歲的孩子需要一個藝術化的參與形式,引發孩子學習的內需求,孩子能在相互幫助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同情、容忍、合作與對社會的情感和愛。讓每一位孩子參與創造和表演的過程,促使孩子們在「創造和表演」中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各種關係和問題,從而豐富孩子們的各種經驗。


相關焦點

  • 教育戲劇≠舞臺表演,和我一起走進別樣英文戲劇課堂吧!
    每周四都是森寶們和英文戲劇課的相約時間。老師們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自在的情意環境。鼓勵孩子們分享、表達各類情緒與感受。我們通過情緒認知(Emotional·Awareness)去感受環境,通過各種戲劇遊戲(Drama Games)讓森寶們運用想像,去把生活或幻想中的事物事件通過自己的肢體、口語和行動表達出來。
  • 戲劇表演普及的教育意義
    說起戲劇表演課,在國外是很常見的。在國內,我總聽到這樣的詢問:「戲劇表演課是培養演員嗎?」有的家長也會說類似的話:「我的孩子沒有表演基礎,不知能不能演好啊?」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可以說,戲劇表演課的重點也不全在表演。那麼,戲劇表演課到底內涵些什麼呢?
  • 表演課堂教育理念
    突然有一個高聲呵斥傳來 「不是告訴你不要揚落葉嗎?都是灰塵,多髒!」轉眼看一個大約四五歲的小女孩從那對金黃的落葉中站起身來,低著頭,默默跟在媽媽的身後走遠了。孩子的成長不是被教育的過程,更不是被灌輸的過程,而是探索自我、認知自我、創造自我的過程。用戲劇做老師,用表演做導向,到表演課堂來,讓孩子們有一個真正的童年時光。
  • 原創兒童戲劇教育品牌「眯呱家族」
    眯呱家族眯呱家族融聚是一個具有獨特表演風格原創IP,隸屬於東方橋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中國話劇協會理事單位,成立於2009年,致力於3-12歲青少年兒童的素質教育及家庭娛樂的文創產業。現已形成兒童戲劇教育、專業戲劇演出、IP工場、兒童綜藝欄及動畫製作目四大戰略發展板塊。
  • 劉天池表演工坊進軍大眾戲劇教育
    「今天是教師節,我做戲劇表演教師已經23年了,在這23年當中,我經歷了三個階段,今天是我最新的一個階段。」昨日,劉天池表演工坊宣布將以涵蓋大眾、少兒、專業三大板塊的表演課程設置,進軍大眾戲劇教育領域。2016年,劉天池創立了以自己個人命名的劉天池表演工坊。劉天池說:「2008年,我在汶川地震後,曾經帶著一個很小的兒童劇去四川慰問演出。在那樣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所有的孩子對戲劇的熱愛,讓我感受到戲劇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開花結果。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和一個臺灣的戲劇社團接觸,第一次了解到了『教育戲劇』。」
  • 【石油附小·結業式】北京教育學院英語教育戲劇專題班結業式
    2019年10月24日,北京教育學院2018-2019英語教育戲劇專題班結業式在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舉行。北京教育學院外語與國際教育學院小學英語教研室郄利芹主任、柯丹老師,北京市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樊凱老師,西城教師研修中心教研員郭瑋老師,北京市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英語教研員魏巍老師,「希望中國」青少年教育戲劇研究院副院長婁雲院長,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肖英校長參加了此次結業式。參加此次結業式的還有百餘名教育戲劇專題班學員以及北京市小學英語教師。
  • 戲劇影視活動品牌「趣演戲」
    美國兒童戲劇學者在20世紀20-30年代提出了「創造性戲劇( Creativerama)"。這種鼓勵孩子即興表演,以過程為目的的戲劇形式,目的是通過孩子自己參與到戲劇表演這個再創作的過程中,實現兒童發展的教育目的。這種教學方式對孩子的創造性、理解力、想像力、交流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 以教育戲劇探尋「別樣」教育
    課堂有「戲」,學習有「趣」走進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的教室,總能感受到熱烈、活潑的氣氛。課堂上,學生自編自演戲劇,沉浸在角色中如痴如醉。這並不是在上戲劇課,而是一節普普通通的語文課。這節別樣語文課是學校推行戲劇教學的一個縮影。
  • 表演課堂
    表演課堂:開啟智趣、釋放天性、潛能挖掘、綜合提升。表演課堂是一款國內領先的表演學習、教學、考級和演員輸出的戲劇表演服務APP,提供國際國內知名藝術院校戲劇表演學習課程、劇組最新招募信息,同時提供學員展示自我的機會。
  • 戲劇教育的課堂到底都講些什麼?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戲劇教育。比如說,他們會認為孩子上臺表演是不是就是戲劇教育?這確實是戲劇教育的一種活動形式,但並不是全部。事實上,戲劇教育是通過戲劇的很多遊戲和元素訓練,通過在不同的場景下運用它們從而達到更好的開發孩子想像力、創造力等各種能力的目的。
  • 戲劇教育之旅
    已經在著手那個必要的序曲願以戲劇的方式令高校英語課堂飛起來堅信Drama in Education不只是基礎教育的翅膀堅信藝術教育不只是錦上添花堅信美的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二  戲劇教育的方式>戲劇成為一門課程         成為一種認知方式         成為一種藝術體驗華威大學Joe Winston如是說以三位一體的戲劇教育——戲劇創作——小組協作共商的創作戲劇表演——聲音、肢體在新創時空的表演戲劇反思——理解、闡釋與交流的過程
  • 教育戲劇 | 課堂即是舞臺
    ▲有了觀眾,就有了連接今天的課堂上,老師給孩子們做的是舞臺感受方面的練習。於是,我走到這條線的終點(相當於觀眾席的位置),一個一個地關注他們的動作。有的孩子做得很好時,我會適當地用語言鼓勵一下。在這個關注中,我感覺我不是在舞臺之外的單獨的一部分,而是整個表演空間的一部分,臺上表演的孩子們,也不是自顧自演出的演員們,而是和關注者有交流、有分享的表演者。
  • 戲劇教育是什麼——淺談戲劇教育的魅力
    眼下就有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讓孩子接受戲劇教育。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位老師,並走進她的課堂,一起來探討戲劇教育的魅力。她便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博士、深入戲劇創始人,早藝網平臺合作人李析靜老師。作為早期藝術教育的倡導者,李老師早已把戲劇教育深深地融入到她的課堂之中。
  • 2017年「全人發展」的英語教育戲劇創新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研究院執行院長、「希望中國」青少年英教育戲劇大賽組委會主任、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郝建平,「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研究院副院長、「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全國總決賽往屆評委,全國組委會理事婁雲,CCTV-NEWS 專家評論員、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大賽全國總決賽專家評委滕繼萌,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
  • 故事屋孩子一生受用的戲劇表演課
    故事屋戲劇藝術中心,隸屬於東方橋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兒童教育與兒童娛樂跨界融合的創新型企業,同時也是國內戲劇教育的先驅和頂尖品牌。成立於2009年,原總政話劇演員吳雨橋女士創辦,面向3-12歲兒童展開的致力於兒童綜合藝術素質培養的戲劇教育先驅和頂尖品牌。目前,戲劇中心擁有808節與國際同步的戲劇藝術課程,課程將戲劇表演融入語言、舞蹈、音樂、美術、文學等多門學科當中。對拓寬學生知識面,挖掘學生內在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環境適應能力以及獨立自主能力有著尤為重要的價值作用。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教育戲劇在英語大班常態教育中的實踐 在英語大班常態教學中,常常存在某些弊病:教學停留在語言表層,缺乏真實情境;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教師授課局限於教材等。 「希望中國」 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研究院院長李靜純表示,教育戲劇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首先,戲劇活動能夠吸引學生自主投入時間;其次,將語言知識融入戲劇活動,學生吸收變得更加高效;再次,語言輸入大幅增長,提升學生的語言總量;最後,教育戲劇加深了學生的接觸強度,這四點便是教育戲劇的魅力所在。
  • 淺談教育戲劇的發展
    ,強調「個體中個體」的發展;1970年,偉大的巨人「桃樂絲·西斯考特」的出現將戲劇應用於教育發展到了一個巔峰時刻。他讓孩子們通過創造性的活動增強表演能力。通過啞劇-即興-改編故事-專攻文本,帶領學生由易到難地學習教育戲劇。這種活動表演方式極大地突進了孩子們的創造性,而他的學生們也在學習中進一步發展了瓦德戲劇法。
  • 教育戲劇為何風靡全球
    學生在群體中互動,在即興中演出,在遊戲中體會,在參與中學習,全身心投入課堂的每一個戲劇活動……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叫作「教育戲劇」,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課堂教學中被廣泛運用。那麼,到底什麼是教育戲劇?為什麼要用戲劇進行教學?教育戲劇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念臺詞或演戲嗎?以教育戲劇教學法進行教學有什麼效果?
  • 鄭州市二七區:莎士比亞戲劇項目籤約 推動戲劇教育新探索
    「莎士比亞不只屬於英國,他屬於世界;莎士比亞不只屬於一個時代,而是屬於整個時代。」孫巖梅在致辭中講到,莎士比亞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其作品堪稱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讓學生參與莎士比亞戲劇表演,對於成長中的學生而言,不僅有助於其語言的運用能力、表達能力、想像力和對藝術情感的接受力等方面的提升,更有助於學生觀察另一種語言的全境文化,讓學生更深的理解和認識世界,這將是二七區戲劇教育迎來的新探索。
  • 2021年上海戲劇學院戲劇(影視)表演918戲劇(影視)表演基礎考研複試參考信息解讀
    4、表演片段:自備《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駱駝祥子》、《家》任意片段一個,時長:10分鐘左右。5、藝術特長展示。1982年畢業於上海戲院表演系,同年任教於表演系臺詞教研室,現任臺詞教研室主任。二十多年來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從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