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2020-12-11 騰訊網

英語戲劇教學如何在中小學大班教學中開展?

戲劇教學如何與常規教材、課型等融合?

高效英語教學的打開方式到底有多少種可能?

「中小學校英語教研共同體」 第二期線上教研活動邀請到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內蒙古包頭高新一中、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的姚臻臻、梁辰、張磊三位老師圍繞「英文戲劇教學課程的課堂實踐與校本融合」進行專題分享,集中探討英語戲劇教學在大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經驗。

教育戲劇在英語大班常態教育中的實踐

在英語大班常態教學中,常常存在某些弊病:教學停留在語言表層,缺乏真實情境;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教師授課局限於教材等。為解決以上問題,內蒙古包頭高新一中的梁辰老師在常態教學中引入教育戲劇策略教學,嘗試與學生合作完成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真實語境下進行學習創作,實現課程育人功能。

內蒙古包頭高新一中梁辰老師

本次活動,梁辰老師結合自身經驗圍繞三方面進行分享。

(一)教育戲劇的內涵

教育戲劇(drama in education,簡稱 DIE)是通過戲劇學習方式,以戲劇為媒介,讓學生達到知識認知的一種戲劇教學法。

通常,教育戲劇的教學流程分為三步:

引起興趣(Action):喚醒情緒。

研習活動(Reaction):循序漸進地進行劇本或文本的研究和學習,以戲劇遊戲策略為輔,引發學生互動與自學的行為。

內化認知(Motivation):消化學習到的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使之成為內在的能力。

在常態教學中,受限於公立校課時以及應試壓力,每學期可以進行 1-2 次整堂課戲劇教育實踐,其餘時間可以採取教育戲劇的活動或者遊戲幫助達成學習目標。

(二)教育戲劇的運用

根據不同的課型,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實踐。

1. 聽說課

★ 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Unit 7 It's raining

★ 教育戲劇活動:新聞直播(News Report)

★ 目的:創造性的地同天氣中人們的活動

★ 步驟:

學生分組:3-5 人一組

確定角色:主播、記者、各場景中的人物

根據 Five finger strategy, 小組討論出 setting、character、problem、solution 等

記者使用目標句型發問當事人,主持人負責開場和總結

上臺呈現

2. 語法課

★ 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 教育戲劇活動:情緒過山車(Emotion Roller Coaster)

★ 目的:在情境中練習祈使句的否定形式

★ 創設情境:母親喊話

★ 步驟:

學生入戲媽媽

根據情緒小怪獸的提示,用不同的情緒說出祈使句

3. 閱讀課

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Unit 6 I am watching TV

教育戲劇活動:牆上角色(Roles on the wall)

目的:能夠對比打電話前後主人公的情緒和內心變化,理解作者思鄉之情

步驟:

學生入戲朱輝

預測端午節在異國他鄉的感受和想法,並畫出朱輝的面部表情,寫出一些關鍵詞描述朱輝的心情、感受、想法或決定

通過 skimming,重新畫出感受和想法

對比兩幅圖,說出心情變化或者不變化的原因

4. 寫作課

★ 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 教育戲劇活動:良心小巷(Conscience Alley)

★ 目的: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幫助學生產出想法

★ 步驟:

教師入戲:教師表示要去做志願者

強制分組:學生分成兩組,支持或不支持,並說明原因

講規則:解說遊戲規則

辯論與評比:激發學生遊戲的欲望

5. 暖身環節

在教育戲劇中,暖身環節十分重要,幫助學生找準情緒。暖身通常可以分為肢體和感官的暖身。下面以肢體暖身為例。

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Unit 7 It's raining

教育戲劇活動:奇妙的身體(Bubble gums)

目的:肢體熱身進入天氣變化的情境話題

規則:三人一組,老師說出天氣,中間的學生和旁邊的學生同時站起來表演,中間的學生演人類,兩邊的學生演大自然

(三)整堂課課例研討

在課時和時間的允許下,每一學期可開展一次完整的教育戲劇教學。

★ 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的語法課

★ 教育戲劇的流程:

Action—Reaction—Motivation

Action 啟動情緒:通過感官遊戲——感覺神探活動,啟動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進行想像,使學生全身心放鬆並進入農場情景

Reaction的 5 個步驟:

第一步,教師 4 次入戲農夫,進入不同的故事情境,學生學習一般過去時的肯定句以及過去式的變化;

第二步,通過情緒過山車片段扮演,學習一般過去時的一般疑問句和否定句;

第三步,通過思路追蹤,學習特殊疑問句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四步,通過新聞播報,練習一般過去時的句型並運用到真實場景中;

第五步,通過記憶相簿的舒緩活動,回憶課堂所有的場景以及目標語言。

Motivation:布置課後作業,通過回憶,寫農夫日記,描述昨天新聞播報的經過以及內心的感悟。

英文戲劇課程的臺前幕後經驗分享

英文戲劇課程如何開展?具體實施方法有哪些?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姚臻臻老師分享英文戲劇課程臺前幕後的教學經驗。

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姚臻臻老師

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學生戲劇海報展示

英文戲劇課具體安排

在戲劇課堂上,老師主要從三個層面引導學生:

第一層面:通過跟讀和摘抄,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提升鑑賞英美文化的能力。學生在反饋本上摘抄喜歡的詞句,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藝術鑑賞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美文的賞析能力。

第二層面:幫助學生將語言作為工具和途徑習得新知。在反饋本上,學生嘗試英英解釋,鍛鍊英語思維能力。課堂上,老師幫助學生多角度理解文本,比如看封面猜故事或回答問題,通過上下文語境及劇本場景猜測生詞大意,通過語言和動作描寫分析人物特徵、了解文化背景、體悟人物情感等,抓住一切情感教育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用意。同時,通過複述、續寫和改編,促進學生對語言文本的內化。

第三層面:戲劇課堂利用學生天性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通過學生的各種展示,促進語言內化,在展示中培養批判性思維和未來世界公民所需要的綜合能力。

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在假期進行延展性學習,每天進行 20 分鐘有效跟讀,閱讀完指定劇本後,製作手冊、手抄報和 PPT,並堅持配音練習,在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意志品質方面獲得提高,為新學期英文戲劇課程提供助力。

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英文戲劇展演

每年 5 月,學校開展英文戲劇展演,學生自備服裝、道具、PPT 等,利用午休時間排練,力求達到最好的展演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同理心、領導力、創造力得到極大提升。戲劇展演線上直播得到場外家長一致好評,家長對課程的接受和肯定促成校內和校外教育合力的達成,形成教育同盟,實現育人目的。

「育」 見戲劇,重塑教育理念

什麼是教育戲劇?為什麼要開展教育戲劇?怎樣開展教育戲劇?圍繞 「What、Why、How」 三個議題,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張磊老師做了專業分享。

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張磊老師

(一)What

教育戲劇是一種創造活動,老師和孩子一起創造舞臺空間和故事情境,借用表演、提問、戲劇活動、遊戲、道具引導孩子思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表現力,獲得對世界的真實認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達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希望中國」 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研究院院長李靜純表示,教育戲劇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首先,戲劇活動能夠吸引學生自主投入時間;其次,將語言知識融入戲劇活動,學生吸收變得更加高效;再次,語言輸入大幅增長,提升學生的語言總量;最後,教育戲劇加深了學生的接觸強度,這四點便是教育戲劇的魅力所在。

(二)Why

近幾年,全國教育部門和學校正在深化課程改革,對各學科提出全方位育人要求,學生的人文素養、審美情趣、身心品格在專業領域和學校課程建設上受到高度重視。同時,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對教育戲劇提出系統發展的戰略要求。

兒童是天生的表演者,也是天才的表演者,身心發展的強大動促使他們熱愛戲劇表演。參與有趣的戲劇活動,於他們的成長有十大好處,比如吸引關注、優化語言、與人相處、適應變化、領悟生活、審美體驗、鍛鍊細節、學會傾聽、使用糾錯、增強想像等。

(三)How

1. 理論研究

第一,建構主義學習觀。在教育戲劇中,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通過戲劇活動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教育戲劇通過戲劇背景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從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在理解文本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搜集、分析相關信息和資料,並對情節發展提出各種假設。戲劇表演需要學生儘量把當前所學內容與自身經驗相聯繫,並加以思考,通過肢體語言反饋。其中,聯繫和思考就是意義建構。

第二,多元智能理論。人類的智力是多元的,它除了包含兩種基本智力,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也包含其他智力,視覺空間關係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自我內省治理、自然觀察智力和存在智力。而戲劇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展示與發展多元智能。

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的戲劇,需要學生通過音樂、舞蹈、美術、語言、推理、邏輯、空間、肢體等元素使用觀察技巧,利用人際溝通展現個人情感態度,多元切入點促使學生發揮智力所長,提高學習興趣。

2. 與主教材融合實踐研究

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英語教育戲劇課程主要集中在依託主課本將戲劇元素融入課堂和教育戲劇與主教材融合提升學生閱讀素養兩大領域。

依託主課本,將戲劇元素融入課堂

課前熱身:通過戲劇熱身遊戲建立課堂的管理模式,參與者循序漸進投入到學習的氣氛及意境中。

放鬆遊戲:身心放鬆可使人轉移緊張情緒,放鬆是克服舞臺恐懼緊張的基本要求,可使他們穩定而專注的演出,以免發生失常的現象。

課中感官遊戲:視覺、聽覺、味覺、嗅覺以及平衡感是人類接觸及理解世界的感官能力,通過感官遊戲能使參與者的感官更加敏感。

課中溝通遊戲:溝通遊戲使參與者學習運用肢體動作、眼神、表情、語言表達自己感受並理解他人。理解他人與表達自己是人際交往中互動、合群的基本能力。

課尾英文小劇場:經過前期學習準備,多數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理解,學生可以利用不同媒介進行表演。同時,其他學生可以作為評委進行評價。

教育戲劇與主教材融合,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希望中國」 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研究院執行院長、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郝建平女士結合多年的實踐研究,詳細介紹了突破課堂戲劇教育瓶頸的具體教學模式——5P 教學,以此助力更多教師將戲劇教學真正深入到課堂實踐中。

具體而言,5P 教學模式主要包括 Preparation、Presentation、Proceeding、Practice、Performance 五個方面。Proceeding、Practice 兩個環節可以合二為一,形成 「4P 教學模式」。

面對新形勢,我們需要重新審視並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學習內容、課程建設,增強英語語言能力的學習,提升核心素養,促進文化傳承和文化傳播。「育」 見戲劇,開啟一場美妙的成長之旅。

只看文字摘要不過癮?

相關焦點

  • 打開生命的「縫隙」——2019教育戲劇實踐周
    實踐周期間以探索針對不同年齡的教育性戲劇為主題,針對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不同年齡段設計的戲劇計劃,探索了引導者的角色以及建構不同年齡的戲劇教學時需要考量的形式與內容,以及它們的異同。教育戲劇是什麼?這是一個從我入行第一天就持續困擾我的問題。我無法用傳統方式,一句話下定義。也沒法給親朋好友解釋,我到底是在幹嘛?還有面對家長的發問,我的內心是¥#@&…。
  • 談談北京的一個戲劇教育品牌《表演課堂》
    中國的大北京,教育發展歷史悠久、體系完備、形式日趨多樣化和現代化,教育發展水平位於全國前列,有一個實力戲劇教育品牌:表演課堂。介,以「表演」為載體的核心理念,成功打造集「藝術素質基礎課程、戲劇劇目課程、校本劇目 課程、戲劇體驗工坊」為一體的戲劇影視表演教育體系,真正實現「戲劇教育」與「教育戲劇」 從理念到實踐的完美結合。
  • 教育戲劇通識課程速遞 | 跨學科融合新方法
    研修主題「授之於漁」——教育戲劇在不同學科中的融合應用理念特色融合 線上 互動搭建國家級研修平臺,共享跨界通識課程,共研素質教育新手段。聚焦教育戲劇的融合應用,基於教育價值、借鑑戲劇方法、運用美學策略,幫助不同專業教師學習教育戲劇跨學科融合應用的設計與實施。本次培訓採用線上直播授課、錄播授課、互動分享、社群學習提升學校、幼兒園、校外教育機構、社會教育場館教師和管理者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學活動方式的豐富。
  • 深圳蝸牛王添強戲劇導師培訓全年課程 ---學習、研習、實踐、觀摩,最完整的教育戲劇課堂
    為了方便大家系統的學習,解決很多老師對於學習後如何更好運用於自己課堂實踐的系列實際問題,我們將專家日常班級課程常態化,呈現這個教育手法真正在班級裡實現的真實狀態,讓老師們更直觀的看到真實課堂的情況。
  • 教育戲劇≠舞臺表演,和我一起走進別樣英文戲劇課堂吧!
    每周四都是森寶們和英文戲劇課的相約時間。老師們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自在的情意環境。鼓勵孩子們分享、表達各類情緒與感受。我們通過情緒認知(Emotional·Awareness)去感受環境,通過各種戲劇遊戲(Drama Games)讓森寶們運用想像,去把生活或幻想中的事物事件通過自己的肢體、口語和行動表達出來。
  • 讓英文戲劇走進課堂
    該學院引進安德維教育專業的英文戲劇教師培訓體系,來自史家小學、崇文小學、文匯小學、燈市口小學等17所學校的青年優秀教師參加為期4個月的培訓。英文戲劇教育是運用戲劇技巧,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創設情境,表達思想的一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們在戲劇中學習英語。新華社記者高靜攝6月20日,在北京市文匯中學,文匯小學的學生參加英文戲劇示範課。
  • 鄭州市二七區:莎士比亞戲劇項目籤約 推動戲劇教育新探索
    4月24日,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探尋戲劇魅力,點亮多彩未來」莎士比亞環球英文戲劇項目學校籤約儀式暨河南省英文戲劇骨幹教師論壇在鄭州召開。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學科主任姚連榮、鄭州市二七區教體局副局長孫巖梅、河南省未來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於海洋、鄭州市二七區外國語小學校長任學智等出席儀式。
  • 玩轉英語戲劇融合教育!濰坊這所學校開啟英語教育新模式……
    英語和戲劇相融合,臺上和臺下玩不停。從西方童話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到東方名著的《智降豬八戒》,宣傳環保的《雙語森林》,推崇求真的《皇帝的新裝》等,再到23個班級的英語戲劇場景秀……這些都成為該校近年來創新構建「英語戲劇」課程、積極推廣全員戲劇舉措、展示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最好檢驗和生動呈現。
  • 原來教育戲劇是育人最好的方式
    在中國除了少數幾個民眾劇場團體初建,並沒有出現系統實踐和研究教育戲劇發展的團體,大部分上述團體的實踐受到港臺先行者的影響,特別是通過他們譯介的相關書籍摸索學習。在上戲的教學也是總在偏重於舞臺還是偏重於教育之間徘徊。因為市場並不偏重教育,學校沒有戲劇教師崗位設置,畢業生出路就有問題。
  • 戲劇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開展探討
    在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只是簡單地進行單詞和語法的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的實踐教學,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由於英語的學習難度較大,許多學生都缺乏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
  • 想像力戲劇之星招募火熱將啟,用戲劇打開孩子的內心世界
    國際英文戲劇表演課本次課程,是專為中國3-12歲幼少兒量身定製的國際英文戲劇表演課,是由國內外資深戲劇教育藝術家、戲劇表演藝術家、國際資深教學研發團隊合力研究共同著編。課程遵循各年齡段孩子語言能力發展規律、兒童思維意識發展特點等,通過情境化教學模式、純正英文互動課堂和階段性舞臺表演展示,讓孩子在戲劇表演訓練中習得英語知識,守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解放天性,用戲劇打開孩子的內心世界!
  • 鄧婕 | 戲劇運用於英文教學工作坊
    想以戲劇教學法輔助英語課堂中的大單元教學、全語言教學嗎?想和學生一起建構高效、有趣、有創意、有深度的英文課堂嗎?
  • 第六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落幕
    12月2日,第六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開幕式在中國兒童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集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中國兒童中心對外交流中心主辦,集結了國內外眾多戲劇教育權威專家與資深實踐者,是一場兼學術權威性、優秀文化品質和濃鬱藝術氛圍於一體的戲劇教育盛會。
  • 教育戲劇大咖張彬:戲劇讓教育變得深刻、有趣
    教育戲劇,是近年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就是以戲劇的手法教授文化課,將文化課程的主題與戲劇的形式相結合,引導學生在戲劇化的活動過程中進行團隊合作來豐富課程的延伸性內容。這種方法致力於通過戲劇藝術手段和薰陶,促進學習的能動性和教學效果。它注重的是戲劇活動的過程,而非戲劇演出的結果。學生既是研究者,又是呈現者,讓學習變得深刻、有趣,讓呈現內容得以提升。
  • 淺談教育戲劇的發展
    在課堂上他會要求學生背誦臺詞,然後分配不同的工作崗位(演員、燈光、道具、服裝)讓孩子們自己完成;1920年,「以玩耍作為課堂的實踐」被提出,「假裝」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方法被引入,皮亞傑是這一時期非常重要的實踐者;1932年,斯萊德主張「使用孩子的想法產生自然玩耍」的課堂實踐;1967年,布萊恩·威把斯坦尼演員的教學體系大量運用到學生的教學實踐中,他強調學生個體技能的訓練
  • 英文戲劇教育,風靡全球的少兒英語學習黃金法則
    瑞美森英文戲劇課堂,孩子響應熱烈這是瑞美森的英文戲劇課堂,本質上這也是一種教育,「不同的是教育的方法發生了變化,戲劇教育是一種非常綜合的藝術形式,它包括演講,聆聽、表情,肢體,美術孩子們一起排練教育與戲劇的融合,為孩子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式學習方式。
  • 教育戲劇參考書籍——《戲劇教學》又雙叒到貨啦!
    前幾日,抓馬從遙遠的臺灣訂購了一批希斯考特與蓋文·伯頓所著的教育戲劇著作——《戲劇教學:希斯考特的「專家外衣」教育模式》。該書英文原版於1995年正式出版,而臺灣譯文版於2006年正式發行。由於只在臺灣發售,國內一直鮮有人知。
  • 以教育戲劇探尋「別樣」教育
    近年來,為了實現學校內涵發展、師生真實成長,山東省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從語文學科開始,探索教育戲劇的育人價值。如今,經過多年實踐,教育戲劇不僅成為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學校還將其推廣到其他學科乃至校園活動、班級活動,戲劇之風湧動校園。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為什麼如此重視教育戲劇?
  • 大咖雲集|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教育戲劇峰會
    中國兒童的數學能力名列榜首,但在想像力和創造力上卻落在最後。這應證了一個擔憂:中國學生的發展存在不平衡的想像!然而,10年過去了,學校教育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式並沒有改變;新技術新科技的應用推動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世界經濟的融合致使世界乃至社會關係日趨複雜;孩子們早已學會從各種網絡和媒體中快速獲取知識,但我們能教給孩子辨識與應變能力的東西依然少之又少。
  • 創新課 | 寓教於「戲」:通過戲劇實踐全人教育
    其實在西方,尤其在英國,「教育戲劇」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戲劇課更是大多數小學和初中的必修課。區別於注重「戲劇」的「戲劇教育」,「教育戲劇」的本質還是教育,戲劇不過是一種教學工具。「教育戲劇」的提倡者們主張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 通過直接觀察來擴展知識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