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生命的「縫隙」——2019教育戲劇實踐周

2021-02-19 見學國際教育

2019年10月31日-11月3日,見學國際的執行總監曹曦和國際總監Chris Cooper在杭州與38名來自不同地區的戲劇教師完成了四天的工作坊。實踐周期間以探索針對不同年齡的教育性戲劇為主題,針對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不同年齡段設計的戲劇計劃,探索了引導者的角色以及建構不同年齡的戲劇教學時需要考量的形式與內容,以及它們的異同。

教育戲劇是什麼?這是一個從我入行第一天就持續困擾我的問題。

我無法用傳統方式,一句話下定義。也沒法給親朋好友解釋,我到底是在幹嘛?還有面對家長的發問,我的內心是¥#@&…。

杭州四天學習敲醒了我,給了我insight,讓我看見:教育戲劇是一種思維方式,是「道」的思維方式!這當然不是什麼標準答案,這只是我的答案。我會儘量解釋,我從哪兒看見的。

戲劇,無論是東方的戲曲,還是西方的戲劇,其起源都與祭祀、天地神明有關。後來人類將目光從遙不可及的天上,轉而看向自己、看向周圍、看向社會和時代。

古希臘悲劇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氣概,卻總是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遭遇失敗。[1]命運從來就不僅只是捉摸不透的未知力量,而是一種龐大複雜社會或集體化運作下的趨勢。古希臘悲劇的主人公,不是與神明鬥,而是與社會與時代的鬥爭。

戲劇關乎的是個人與社會。是渺小的個人,如何在複雜的社會下「生存或毀滅」的故事。戲劇是為個人書寫意義的載體。

戲劇關乎意義,每個人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存在的意義,思考的意義,鬥爭的意義,失敗的意義……戲劇是從餐桌延伸到宇宙的邊緣的,否則它就不是戲劇。[2]這是英國劇作家愛德華邦德對戲劇的理解,而我認為餐桌「本身」就是宇宙。

在杭州工作坊的第三天,Chris和曹曦帶領我們進入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的農村男孩,通過所謂的叔叔介紹,來到城市裡當保安。晚上他和他的同事們一起住在簡陋、粗糲的地下室。白天,他們去保護一幢空殼大樓。這幢大樓裡的公司已經倒閉了,每天都會有債主過來追債。八個月後,這個男孩在深夜,在他的家,這個地下室的宿舍裡,上吊自殺。通過引導,這個男孩的生活、家庭、個人處境慢慢浮現出來。就像拼圖一樣,我們追尋著他的蛛絲馬跡去理解,一個人,一個年輕的男孩,決定結束自己生命的原因。我們做了保安守護大樓的三組鏡像。很有趣的是,一個保安群體的小社區就不由自主的被構建出來了。

Chris問:「社會是怎麼投射到這個男孩身上的?」這個問題像一股巨浪一樣,衝破了我的堤壩,留下了空白和縫隙。

社會,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組成。直到今天,我依舊沒弄明白政府的組織結構、社會的運轉方式。

當我們被龐大的網絡信息所包裹時,手機不停彈出最新的世界新聞時,我總是十分茫然。因為我不懂發生了什麼?為什麼?

聽完那些在app上講政治、經濟的專家分享,我會更迷惑。世界被分割成了一塊,又一塊。商業的邏輯、政治的邏輯、人文的邏輯….各種各樣的邏輯,在我心裡打架。我不知道,我在哪!

但教育戲劇,給了我一根線,去串起了所有被割裂的部分。我看見了!我看見了!

教育戲劇把大的、複雜的、宏觀的社會,具象化的放在了一個小的、具體的、可觸及的境遇裡。我們通過想像,將其充實為社會、世界和宇宙。這個自殺的男孩,是這個男孩,他也是這個社會的具體投射,當然,他也是宇宙的具體投射。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還說:「道,可道,非常道。」 那個生出萬物的東西,卻又難以闡明。只要能說出來的,都不是「道」。因為「道」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道」是一種深入淺出,是一種可小可大,可近可遠的智慧。

教育戲劇是我的「道」,它是我思考的方式。它給了我凝視生命的勇氣,讓我大膽的撕開鬼魅製造出來的假象,真正看見!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教育戲劇是參加了8月底在北京舉行的《直面鴻溝戲劇大會》,大會的最後上演了《考試》這齣戲。當時我躲在黑暗的觀眾席裡泣不成聲。有幾句臺詞,記憶深刻。「他們內心本來就是睡著的…….他們得自己願意醒來。他們丟掉了』願意』。」 是這份「願意」,讓我選擇了教育戲劇。感謝自己的選擇,感謝Chris和曹曦在四天時間將我喚醒,感謝所有教育戲劇所有的同行者。

最後,想用Chris的話作為結束語:

Good luck in drama!

                                    

[1] 百度百科,古希臘悲劇。

[2] 《從餐桌到宇宙——重審「意義的層次」》P24

「我們要來討論一下Facilitator這個詞,但是它在中文裡面沒有一個很好的翻譯。」

——實踐周第一天早晨10:00

在參加實踐周之前,無論是對『Dream in Education』還是『Facilitator』我都沒理解得很準確。正如這兩個詞的中譯對它們的描述一樣,何謂『教育戲劇』?何謂『引導者』?雖然能憑直覺走馬看花了解大概,卻總是管中窺豹而已。

在這四天裡,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從這種顧此失彼的窘境中走了出來。無論是第一手的教育戲劇體驗,還是與同行,與曹曦和Chris的探討和交流,都讓我更清晰的理解『教育戲劇』和『引導者』的概念,也讓我了解了之後自己應該如何用功。我相信許多本次參加實踐周的同行也會有同感。

我此次最大的收穫,是體驗到了曹曦和Chris對保護參與者的處理

對我個人而言,我對於『保護』這個概念十分困惑,實踐中也處理不好。在本次實踐周的課上,兩位老師不僅讓我能夠零距離體驗和觀察了對保護入戲的處理,同時也提供了充分的機會來對這個概念討論和反思。這對我而言,幫助尤其明顯。

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曹曦和Chris對素材的處理

無論是傳統的寓言童話,還是兩位老師自己創作的題材,兩位老師展示了如何將它們加工成適合教育戲劇課堂探討的,有深度的材料。同時,曹曦和Chris還慷慨的分享了他們在處理各種素材的時候所用的思考框架,邏輯,和細節。正是他們的分享讓我更深刻的理解為何對於教育戲劇而言,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應用於課堂之上。

實踐周中尤其啟發我的,還有曹曦和Chris對課堂的把控

他們時刻以引導者的身份去帶領我們,將參與者放在中心,既緊緊的抓住課堂計劃的重點,又極為靈活的不斷改變教學節奏。他們為我們參與者展現了如何作為引導者去提供高效的學習體驗,也讓我們真正理解『Facilitator』的準確涵義。

感謝兩位老師,就我而言,參加這次實踐周實在是一次難得的學習體驗。既被解了惑,也被授了業,還被傳了道,更趁機結識了許多能夠交流切磋的同行。真是讓人不由得想問問,那個下次活動是什麼時候來著?

點擊以下關鍵詞,閱讀見學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焦點

  • 2020教育戲劇實踐周回顧:現在的理解只屬於現在
    2020年7月27日-7月30日,見學國際的執行總監曹曦在杭州帶領29名來自不同地區的戲劇教師完成了四天的工作坊。工作坊改變了實踐周既定的對教育戲劇諸多形式的探索,而設計了一個針對疫情時代之後兒童創傷的戲劇實踐。本次實踐周運用戲劇和劇場的方式,協助我們想像疫情之後的兒童、家庭以及那些隱秘和不易察覺的創傷、情感和思想。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高效英語教學的打開方式到底有多少種可能? 「中小學校英語教研共同體」 第二期線上教研活動邀請到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內蒙古包頭高新一中、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的姚臻臻、梁辰、張磊三位老師圍繞「英文戲劇教學課程的課堂實踐與校本融合」進行專題分享,集中探討英語戲劇教學在大班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經驗。
  • 彩虹生命教育之繪本戲劇工作坊~生命教育劇場 | 人與人--光影戲(深圳場2019/1/12-1/13)
    課程名稱第一天生命教育劇場課程設計&教學要領生命教育劇場 教學示範(一)從「讀本」到進入「故事情境」生命教育劇場 教學示範(二)「人物角色」分析及形象設計生命教育劇場 教學演練(一)解說光影戲演出形式&戲偶製作第二天生命教育劇場 教學演練(二)解說光影戲排練原則&操偶練習生命教育劇場 教學演練(三)光影戲《神秘訪客》:分組排練
  • 第六屆IDEC國際戲劇教育實踐與應用大會落幕
    在隨後進行的「術語戲劇化課堂——中國兒童中心教學實踐與傳播基地」授牌儀式、「2020年度IDEC教學實踐園和實踐校」授牌儀式中,無不展現了大會匯聚天下英才,凝心聚力,積極繁榮我國戲劇教育創建的赤誠之心。
  • 創新課 | 寓教於「戲」:通過戲劇實踐全人教育
    創新課 | 寓教於「戲」:通過戲劇實踐全人教育 作者:LIFE教育創新 發布時間:
  • 為什麼孩子需要戲劇教育?TIE2019青少年戲劇與創新教育論壇實錄
    TIE2019青少年戲劇與創新教育國際論壇來源| STEAM在線10月15日,TIE2019青少年戲劇與創新教育國際論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辦。在這場由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小不點大視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論壇上,來自全球的戲劇導演、演員、創意總監、美術館和教育機構的負責人,以及教育戲劇行業創始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戲劇與教育創新等話題,讓我們了解到藝術教育,尤其是戲劇教育,不僅在培養青少年創造力上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人格培養上也有顯著的影響。
  • 海外研訓本土化實踐:2020年杭州市上城區「運用教育戲劇技能,提升...
    因此2019學年,教師發展研究中心牽頭組建了戲劇講師團,為種子教師搭建個人成長的再生平臺,同時將海外優質課程的學習成果在我區進行推廣,使教育戲劇的種子在我區生根發芽。  講師團成員  戲劇訓練營——專業引領,提升教師個人素養  專題一:《教育戲劇理論與技能初探》  5月12日下午,上城區教育學院毛慈萍老師以《教育戲劇理論與技能初探》為題,打開了教育戲劇培訓的篇章,引領著青年教師開啟了對教育戲劇的初認知。
  • 最好的教育戲劇「夢工廠」
    正因教育戲劇的綜合性,學校在實施過程中就需要一個入口,而非貪大求全,或者說樣樣都往課程裡塞,什麼課都要構思一個「戲劇」或者「衝突」,這麼一來,必定衝淡戲劇課程自身的實踐力量,降低了它對孩子們所產生的魅力。
  • 以教育戲劇探尋「別樣」教育
    近年來,為了實現學校內涵發展、師生真實成長,山東省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從語文學科開始,探索教育戲劇的育人價值。如今,經過多年實踐,教育戲劇不僅成為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學校還將其推廣到其他學科乃至校園活動、班級活動,戲劇之風湧動校園。臨朐縣第一實驗小學為什麼如此重視教育戲劇?
  • 2020第二屆深圳福田兒童教育戲劇周系列主題活動圓滿收官
    由中國戲劇家協會指導,中共福田區委宣傳部、福田區教育局、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主辦的2020第二屆深圳福田兒童教育戲劇周已圓滿收官。特邀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先生為藝術顧問,致力於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推動福田兒童教育戲劇事業的發展,讓戲劇真正走進孩子的生活!戲劇周一系列的活動精彩紛呈,處處都是戲劇的海洋。戲劇進校園今年的戲劇進校園活動在一場校園戲劇交流會開啟。
  • 2019「北服時裝周」落幕 以華服禮讚美好生活
    2019『北服時裝周』充分展現了學校的優秀教學成果,彰顯了銳意進取的教育理念,展示了學校國際化的發展方向。」致辭後,2019「北服時裝周」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青春輪迴,繁盛永恆,畢業落幕也是職業起航,在萬物回暖、徵程將啟之際,我們共同回顧2019「北服時裝周」,年輕設計師們的造夢之旅。最先鋒2019「北服時裝周」纖維與時尚設計實驗班的展演是專業設立後的首次畢業獻禮,專業抱著培養全門類產業鏈設計師的初衷而立,引領世界前沿。
  • 想像力戲劇之星招募火熱將啟,用戲劇打開孩子的內心世界
    國際英文戲劇表演課本次課程,是專為中國3-12歲幼少兒量身定製的國際英文戲劇表演課,是由國內外資深戲劇教育藝術家、戲劇表演藝術家、國際資深教學研發團隊合力研究共同著編。課程遵循各年齡段孩子語言能力發展規律、兒童思維意識發展特點等,通過情境化教學模式、純正英文互動課堂和階段性舞臺表演展示,讓孩子在戲劇表演訓練中習得英語知識,守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解放天性,用戲劇打開孩子的內心世界!
  • 談教育戲劇時,我們談些什麼
    釐清三個問題/李嬰寧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近年來,教育戲劇在我國逐步被認可和發展,更多人參與到教育戲劇實踐中,但許多人對教育戲劇並不了解。開展教育戲劇,應該明確以下3個問題。第一,教育戲劇不等於戲劇教育。教育戲劇和戲劇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戲劇教育是一個大概念,主要是針對舞臺表演的戲劇來說的。
  • 原來教育戲劇是育人最好的方式
    從第一次訪問英國到2007年,她在許多地方建立了教育戲劇和教育劇場的實踐,其中包括重要的上海戲劇學院相關專業的建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有關教育戲劇發展的新聞發布會有教育部官員出席,但並沒有引起官方足夠重視。
  • 生命的縫隙
    生命的縫隙馬浩凱期末考試早已落下帷幕,別人現在是開開心心的享受考試後輕鬆的學習氛圍,但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成績,這可能是我有史以來考得最差勁的分數。剛考完的時候,我獨自一個人坐在座位上,雙手扯住頭皮,把臉埋在手中,心中是充滿了自責與懊惱。這麼簡單、這麼簡單、這麼簡單的題,我為什麼考得這麼差,在期末落得了一個慘敗的結局。
  • 家長分享 | 小黑魚——教育戲劇裡靈動的生命
    就是那個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教育戲劇這個課程,所持理念就是愛和自由。也得知課程靈魂人物王曉燕老師(即王瑞君老師)與孫瑞雪老師淵源頗深,心底的激動無可比擬,感覺還有那麼一條線牽著過去,不至於在教育上被腰斬,於是毫不猶豫報了課程。很感激那時的自己,從此有了另一個在孩子教育上有默契的圈子。
  • 讓教育戲劇為孩子「開啟一扇窗」
    日上午,在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多功能廳,國際戲劇教育大會廣州教學實踐研究中心主任蘇毅跟180多名來自福田區幼兒園、小學的音樂、語文、英語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心得。  這是當日舉辦的 「2020年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暨戲劇教育校園行」之「共話美育·戲劇教育思考與實踐」主題活動上的一幕。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為了讓老師們更好地感悟如何把美育和戲劇相結合,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繪本劇嘉年華(深圳·福田)」項目團隊舉辦了本次活動。
  • 深圳蝸牛王添強戲劇導師培訓全年課程 ---學習、研習、實踐、觀摩,最完整的教育戲劇課堂
    為了方便大家系統的學習,解決很多老師對於學習後如何更好運用於自己課堂實踐的系列實際問題,我們將專家日常班級課程常態化,呈現這個教育手法真正在班級裡實現的真實狀態,讓老師們更直觀的看到真實課堂的情況。
  • 戲劇教育,發現人生更多可能性|葉遜謙I《生命·成長》第二季
    ▲「此念」嘉賓 葉遜謙導讀戲劇教育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戲劇教育?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孩子可以在多元的角色與環境中體驗、感受、成長,發現更多的可能性與創造力。葉遜謙,舞臺劇導演、資深戲劇教育工作者,他將與我們分享,戲劇對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如何用戲劇開啟孩子的創造力、表現力?
  • 2019會是教育戲劇發展的黃金年嗎?
    在2019年談「教育戲劇」,如果還是停留在「只有想當演員的人才需要學」的認知階段,那就是對教育戲劇的狹隘理解了。素質教育的日益紅火讓更多家長開始認識到教育戲劇對孩子表達、想像、協作等素質培養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