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其實,「三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的誕生日分別是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
Xiayuan Festival
下元節的美食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許多傳統節日都有相應的美食為伴,元宵節有元宵,端午節有粽子等,那麼下元節有什麼好吃的嗎?
其實,下元節曾是和上元、中元一樣重要的節日,南宋詩人楊萬裡和陸遊都寫過關於下元節的詩。只是後來下元節祭祀先祖的活動被人們提前到了中元節,其他習俗漸廢,下元節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因此,各地關於下元節的美食也不盡相同。
《下元日詣會慶節所道場,呈餘處恭尚書》
楊萬裡
琳宮朝謁早追趨,
漏盡銅壺殺點初。
半縷碧雲橫界月,
一規銀鏡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壽,
散作非煙滿王虛。
已被新寒欺病骨,
柳陰偏隔日光疏。
在南方,由於下元節正值農業收穫季節,因此江蘇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舊時俗語云:「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
而北京一帶,過下元節時人們會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用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豆泥骨朵「便是今天的豆沙包子。
你還知道哪些逐漸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