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天壽陵園:容易被遺忘的傳統節日——下元節

2020-12-17 北京天壽陵園

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其實,「三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教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的誕生日分別是正月十五——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

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

Xiayuan Festival

下元節的美食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許多傳統節日都有相應的美食為伴,元宵節有元宵,端午節有粽子等,那麼下元節有什麼好吃的嗎?

其實,下元節曾是和上元、中元一樣重要的節日,南宋詩人楊萬裡和陸遊都寫過關於下元節的詩。只是後來下元節祭祀先祖的活動被人們提前到了中元節,其他習俗漸廢,下元節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因此,各地關於下元節的美食也不盡相同。

《下元日詣會慶節所道場,呈餘處恭尚書》

楊萬裡

琳宮朝謁早追趨,

漏盡銅壺殺點初。

半縷碧雲橫界月,

一規銀鏡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壽,

散作非煙滿王虛。

已被新寒欺病骨,

柳陰偏隔日光疏。

在南方,由於下元節正值農業收穫季節,因此江蘇武進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糰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舊時俗語云:「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

而北京一帶,過下元節時人們會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用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豆泥骨朵「便是今天的豆沙包子。

你還知道哪些逐漸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個快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道歷四七一五年 | 歲在戊戌 | 十月十五丨下元節▽ 西曆2018年11月22日 溫馨提示 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個快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 下元節:一個被遺忘的傳統節日
    單說下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個節日。 但如果說起上元節、中元節, 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 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 與上元節、中元節合稱「三元」。
  • 下元節:一個漸漸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
    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祭掃預約平臺在哪裡?附預約入口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祭掃預約平臺在哪裡?  1、天壽陵園官方微信公眾號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節祭掃預約指南(方式+入口)  2、北京市民政局2020清明掃祭服務平臺  (網址:http://mzj.beijing.gov.cn/col/col6888
  • 瀋陽陵園網: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什麼區別,節日中有何禁忌?
    ###在中國民俗當中,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叫做中元節的節日,這個節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節。在民間的生活當中,這個節日在某種程度上和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十分的相近,都是有掃墓祭祖的習慣,但是在道教當中,不僅僅是有中元節的,實際上還有上元節、下元節。
  • 茶合文化|下元節不遺忘,才是愛最好的方式
    比起網際網路上「鑼鼓喧天」的熱鬧,大家是否記得,11月11日是農曆的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年中最後的一個月亮節!中國人講究「天、地、人」三元一體,分別對應的是三個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上元燈節,天官唐堯賜福;中元鬼節,地官虞舜赦罪;下元節則是大禹解厄。
  • 震驚,今天竟然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大家都知道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那十月十五是什麼節日?我想看到這個問題,多人都會一愣十月十五?這是節日?沒錯,它是節日,這個節日就是「下元節」!說起「下元節」我想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啥?下元節?
  • 為何都是同出一脈,偏偏只有下元節被遺忘?這其中有什麼隱秘?
    說起下元節,可能很多人都是一臉問號,有這個節日嗎?這又是個幹啥的節日?但是說起它的兄弟姐妹,「上元節」與「中元節」,大家則耳熟能詳。那麼不禁要問,既然三元節同出一脈,為何偏偏只有下元節被遺忘,漸漸消失在大眾視野呢?
  •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下元節」:要養成3個養生習慣,有很大好處
    在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今天的「下元節」(2020年11月29日),但早已被人們遺忘。許多人只知道中元節和上元節,實際上,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就是「下元節」,又稱「下元日」。實際上從最近的天氣就可以看出,每年的下元節是秋冬兩季的「交匯點」,許多人也是在這個時候患上了感冒症狀,身體抵抗力逐漸下降,甚至出現畏寒、咳嗽等症狀,這都是由於不注意保養的緣故。
  • 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你能認識幾個呢,為你細數不該遠離的節日
    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你能認識幾個呢,為你細數不該遠離的節日嗨,大家好,我是嚴格。在大家的印象裡,能記住幾個傳統節日呢,是最重要的春節、中秋節,還是勞動節,國慶節?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節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著深刻和多樣的人文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可是,隨著傳統的農耕社會瓦解之後,手工業等開始興起,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似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歷經千年的文化在慢慢流失,人們對於傳統節日應有的印象也逐漸淡化。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來知曉一下,我們沒聽過或聽過、但已經遺忘了的幾個幾日。
  • 北京昌平天壽陵園:「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古人把冬至當作一個較大的節日,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 你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日子嗎?關於下元節的風俗、詩詞你知道多少?
    大家都知道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上元節賞燈同遊作詩是為情趣;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祭奠親人作詩是為紀念;而農曆的十月十五就是下元節了,下元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所以也有相應的習俗特徵,那麼大家都具體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日子嗎?下元節習俗又有哪些呢?下元節古代文人墨客作詩又是為了什麼呢?留下了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詩作呢?
  • 漸被世人遺忘的下元節 成為中國歷史上眾多消失的節日之一
    趕在11月11日「雙十一購物節"凌晨下單、搶折扣優惠的民眾們,有注意到今天同時也是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嗎?今(2019)年11月11日,正巧與農曆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同一天。「下元節」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是個相當陌生的名詞,但這個節日與民眾耳熟能詳的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有同樣的起源,屬於「道教三元節"之一。「道教三元節"為:上元節、中元節與下元節,也分別是天、地、水三官神明的誕辰。在過去,這三天都有相對應的祭祀活動。
  • 別只知道雙十一,卻遺忘了今天是中國人的下元節
    今天是「雙十一」,一個欲望狂歡的節日。今天也是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一個被世人遺忘的月亮節。相傳水官會在今天下凡替人間消災解厄,先民將一年的經歷清零,沉重的部分留在過去,好的部分留待來年。圖片|來源於網絡下元節漸漸被人遺忘。
  • 你聽說過下元節嗎?
    #有始有終,上下對應,有下元節就有上元節,那麼大家還想得起來上元節是什麼節日嗎?那麼下元節為什麼不被人熟知呢?它到底又是一個怎樣的節日,有什麼風俗習慣呢?下元節不被人熟知,追根溯源,是因為道教文化的衰落。其實,不論是上元、中元還是下元,都是道家的說法。元宵節之所以興盛,是因為背後有諸多文化的支持。而且元宵節被稱為大年的最後一天,過完元宵才算是真正過完了年。
  • 老鹽城人過「下元節」有啥講究? 聽民俗專家解說,這一快被遺忘的...
    【導讀】隨著日月的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餚,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禎祥的傳統祭祀節日 提到「上元節」眾人皆知,不就是元宵節嘛。但你可知道,每年農曆十月十五與之對應的還有一個「下元節」。
  • 下元節最初並非民俗節日 農家「齋三官」求風調雨順
    中新網北京11月14日電(上官雲)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節」,傳說這個節日是道家「水官」的誕生日,在這一天,道觀往往會做道場超度亡靈。後來演變為民間祭祀祖先、追念先人的日子。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表示,要傳承好這個節日的有益民俗,應通過政府、民俗工作者的引導,將之與今人的生活習慣有益結合起來。  下元節最初並不是一個民俗節日。
  • 北京昌平天壽陵園:傳統民俗中「冬至」掃墓祭祖有哪些講究?
    那麼,從傳統民俗方面,冬至上墳有哪些講究和禁忌呢?1、選擇掃墓、祭祖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像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太陽將下時,都是不可以去掃墓的,傳統民俗認為此時人的抵抗力最弱,此時與逝者和亡靈溝通是不利於掃墓人健康的。東北民間約定俗成的上墳掃墓時間段,通常都是在上午。2、上墳和祭祖,出發和回來的路線最好不重複。通常不走回頭路,上墳完成後離開時也不回頭看。
  • 過萬聖節就等於崇洋媚外,傳統節日被遺忘了嗎?
    其實關於過節這個問題,已經被討論了不下一百遍,但是爭議總還是有的。今天是西方大節——聖誕節,前段時間萬聖節當天,一連好多個關於萬聖節的話題登上了熱搜,普遍都是一些小朋友、寵物扮成鬼的搞笑話題,可往下翻,總有一些鍵盤俠在破壞氣氛。過西方節日就是崇洋媚外嗎?
  • 下元節,天地水府風調順,消災降福國民安!
    下元節又稱"下元日"、"下元節",和上元節,中元節合稱「三元」。中國月十五稱上元佳節,是慶祝元宵的日子,古時候就有;7月15日,中元節,為先人舉行祭祖儀式;10月15號,國慶節,稱下元節,祭祖。每年的1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也有人認為,下元節是水官解厄的日子。「十月望為下元節,」《中華風俗志》云:水宮解厄日的俗語,也有持齋誦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