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天壽陵園:「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2020-12-20 北京天壽陵園

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是為什麼呢?

殷周時期,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冬至節相當於春節。古人把冬至當作一個較大的節日,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明代佛教著作《三藏法數》云:「冬至,則一陽初生,履長之始。是日持齋修道,即能致福也」。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所以在冬至那天修福,也有一種福報增長的寓意。

另外,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古代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祭祖。有句俗話叫「冬節沒返沒祖宗」,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許多地區也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冬至將至,如果我們遠在他方無法回家,也可以憑藉至孝至誠之心為長輩、先人念念經、祈祈福,以念恩、緬懷!

相關焦點

  • 【微節氣】冬至 l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微節氣】冬至 l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冬至晨悟
  • 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古人的浪漫,現今的我們,不去深思很難體會。有道是「冬至大如年」,殊不知古時冬至就是年,或者說冬至是曾經的年。3000年前周公姬旦以「土圭法」測出冬至夏至。夏至日最長,冬至夜最久。
  •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祭掃預約平臺在哪裡?附預約入口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祭掃預約平臺在哪裡?  1、天壽陵園官方微信公眾號  》》2020北京天壽陵園清明節祭掃預約指南(方式+入口)  2、北京市民政局2020清明掃祭服務平臺  (網址:http://mzj.beijing.gov.cn/col/col6888
  • 北京昌平天壽陵園:傳統民俗中「冬至」掃墓祭祖有哪些講究?
    冬至到來之際,在我國一些地區民眾有上墳掃墓、祭祖之俗,又叫做「冬祭」。「冬祭」是十分嚴肅的儀式,期間當然有不少講究乃至禁忌。那麼,從傳統民俗方面,冬至上墳有哪些講究和禁忌呢?1、選擇掃墓、祭祖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
  • 成語「一元復始」對應冬至節 隱含什麼寓意?
    古人為何賀冬至不賀夏至?成語「一元復始」對應冬至節,隱含什麼寓意?冬至大如年,其道理可從《易經》的智慧中得到解答。〈復〉卦對應冬至,《大戴禮記夏小正》說:「日冬至,陽氣至,始動……」,「陽氣至」就是卦象初爻為一陽爻所顯現的含義。古人說「冬至一陽生」也是這個易理。《漢書五行志下之下》也說:「冬至陽爻起初,故曰復。」「復」具有返回的意思,冬至就是陽氣循環返回起點(初爻),寓意天地間又到了萬象更新的起點。
  • 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
    西周滅商後,周公到洛陽考察,用土圭法「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測得天下之中,選定洛邑基址,作為國家社稷的吉地,開始興建周朝第一座都城成周,據傳這是歷史上首次國家級測量活動,由此發現並制定出冬至節氣。  周代自此以陰曆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即新年。
  • 南陽市臥龍漢服協會將於12月20日舉辦冬至雅集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發展網訊一年歲末又冬至,溫暖飄香餃子情。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
  • 冬至怎麼過,關於冬至的歷史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歷來,冬至都是一個受到人們重視的節氣,又稱為「冬節」「賀冬」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270°(冬至點)時開始為「冬至」。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為我國一個古老而又重要的節日。千百年來,冬至祭祖等民間風俗,至今仍有流傳。在加之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南北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因此在冬至這一天從飲食到民俗活動上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此時。
  • 冬至節的由來與習俗
    冬至節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長至節」等,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冬至日起開始「進九」。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 在古代,冬至要例行放假,熱鬧堪比過大年
    22日12時19分迎來「冬至」。我國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的。那麼,「冬至大如年」這種說法有何依據?古往今來又有何習俗?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3000年前,周公姬旦以「土圭法」測得「日影」最長和最短的日子,即現在的冬至日和夏至日,並將「日影」最長的一天作為新一年的開始。因此在周秦時代,以農曆十一月為正月,到了冬至才過新年,以每年冬至為一年的元旦。「從這個意義上說,冬至就是曾經的年,或冬至『曾經就是年』了。」羅澍偉說。
  • 「冬至大如年」說法有何依據?古往今來又有何習俗?
    原標題:冬至大如年的依據22日12時19分迎來「冬至」。我國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的。那麼,「冬至大如年」這種說法有何依據?古往今來又有何習俗?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 關於冬至的古詩詞有哪些 描寫讚美冬至的經典詩句匯總
    2018年12月22日是2018年的冬至節氣,全國人民都有過冬至的習俗。過冬至節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唐宋,一直相沿至今,《清嘉錄》亦曾有「冬至大如年」之說。班固的《漢書》中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到了冬至,意味著白晝將一天比一天長,陽氣逐漸回升,這是上天賜予的福氣,自然是一個吉日,理應慶賀。
  • 冬至|佐丹力159,「中國粥,家之味」
    冬至大如年冬至,中國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人的重要傳統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之所以說「冬至大如年」是因為冬至時節正值北鬥七星鬥柄指北,天下皆冬,同時冬至時節也處於八卦中的「艮位」,也就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寓意寒冬的盡頭春的起始,正所謂「鬥轉星移」、「扭轉乾坤」,所以對於中國人而言,冬至是至關重要的節點!
  • 冬至吃餃子:耗熱量多補充熱量 冬至吃湯圓:美好圓滿團圓之意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而在冬至過後,白晝便會一天比一天長,天地陽氣也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循環開始。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在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 北京昌平天壽陵園:容易被遺忘的傳統節日——下元節
    自拈沉水祈天壽,散作非煙滿王虛。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陰偏隔日光疏。而北京一帶,過下元節時人們會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用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豆泥骨朵「便是今天的豆沙包子。你還知道哪些逐漸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易經: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來年做事更有精神,稱心如意
    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可喜可賀也。按照《易經》的規律,冬至前後,做好這3點,來年做事更有精神,稱心如意。《易經》復卦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簡言之,古代人在冬至前後,都有假期。
  • 冬至,常山接下來開啟「數九寒天」,一定要注意……
    關注民生事傳遞正能量 12月22日0時28分,將迎來冬至節氣。 冬至,一年之中日子最短的一天,但這一天過後,日子便一天比一天長。
  • 冬至丨吃湯圓?吃水餃?不如帶著家人一起去泡溫泉~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北半球白晝最短、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於是又被稱為「日短至」又稱「陰氣至極,陽氣始生」古代,冬至又稱「冬節」、「亞歲」是冬天的大節日因為冬至一到,過年就不遠了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每逢此時,在外漂泊的遊子都要回家過節
  • 冬至的由來和傳說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