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很好地進行親子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這是家長們一直很關心的話題!今天來聊聊親子閱讀中的「5不要」,避開雷區。
家長一次性地購買大量的繪本,特別是那些成套的繪本。成套的繪本裡總有一本或者幾本,是小朋友不喜歡看的。家長購買了繪本後,強迫孩子讀完所有的繪本,包含那些孩子並不喜歡的,這樣會給小朋友帶來沉重的壓力,引起他們對繪本閱讀的抗拒心理。
有些家長不喜歡讀繪本給小朋友聽,把繪本當做是小朋友的一種玩具,經常用放音頻或者視頻方式代替。親子閱讀不僅僅是給小朋友讀書的手段。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增進親子感情,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只要孩子認識一些字了,一些家長就讓孩子自己看書。但是只有通過親子閱讀中家長的聲音傳遞故事的信息和內容,小朋友才能掌握用畫面表達語言的特點,提高理解能力。
另外,在聽媽媽說故事的過程中,孩子的聽覺和視覺都能得到提高。
有些家長在念書的過程中,不顧孩子的反應,埋頭讀繪本。一旦孩子提出了問題,家長就會生氣。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讀繪本的過程其實就是與繪本對話的過程,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小朋友和繪本順利地對話。
當小朋友想翻回去重新看前面的內容,或者想長時間觀察一個畫面時,就應該滿足小朋友的要求。
有些家長認為繪本就是學習知識的教材,不注重繪本的整體故事情節和走向,只在意小朋友是否認識每一個字或者物體。比如,家長不停地問:「這本書裡有哪些人物?」「這個字怎麼念?」這是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開發。
您對親子閱讀中的「雷區」和「不要」的事項,有什麼經歷或者感想,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