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女兒上幼兒園大班,可以自己閱讀《希利爾講世界史》。暑假時看完了米小圈系列。
目前上小學二年級,現在是每天閱讀,有時到了睡覺的點,還問:媽媽,我可以再看會書嗎?
怎麼做到的?
怎麼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首先,以身作則。
想孩子怎樣,自己要先做到,就是做樣子也要做。拿本書坐在沙發上,每天堅持一會,還是可以做到的吧。當然,希望大家都是真心喜歡讀書的。
我在女兒上幼兒園大班時,買了一套希利爾的書,但發現字比較多,插圖很少,不太適合女兒讀,所以我準備自己先看。
我看的時候,女兒也要看,讓我讀給她聽,怕她聽不懂,我就半解釋半讀,她卻特別感興趣,後來不想給她讀了,她想知道後面的內容,就只好自己去看,最後竟然看完了。我也很吃驚,因為我還沒看完。
所以不要小瞧小朋友的能力,他們的潛力超乎你的想像,放手讓他們去做。
這裡,你看到了,我先看,她好奇,也是不自覺的調動了她的好奇心,激發了她的興趣,所以她才主動去看。
其次,培養興趣,養成習慣,內驅力做主導。
蒙臺梭利說過:「心理學家也一致同意,教學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保持學生的高度興趣和強烈而持續的注意力。因此,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項:通過孩子的內在力量來達到自我的學習。」
我深以為然。
興趣是先導,做好了引導,後面就省心了。從孩子喜歡的地方入手,先看起來,再有針對性引導,然後培養習慣。
比如,我買了一套很好的書,其中有《希臘神話》,她翻了翻就不看了。後來我們讀《希利爾講世界史》,裡面有很多古希臘故事,她看懂了,反過來主動去看《希臘神話》,很喜歡。
上小學面試時,講的就是希臘神話中阿拉克涅的故事,現在還經常翻出來看看。所以,不要急,千萬不要強迫孩子,等一等孩子的腳步。
有人說,我孩子不喜歡看書,引導也不行。
那好,他喜歡聽故事嗎?沒有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只有不合適的故事。
找到他感興趣的事,先從講故事開始,然後拿著書講,一步一步來,留個懸念讓他等待,把書放在顯眼的地方,先試試,不要急,看看效果,再根據孩子的性格調整自己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再者,父母引導,多陪伴,高頻回顧。
孩子不認識字?
大家都是從不認識字開始的。
父母先領著親子閱讀,培養興趣,讓孩子願意看,喜歡看,從繪本看起,先看圖,讀的時候可以指讀,多讀幾遍,多讀幾次,會發現孩子可以自己讀出來了。讓他講故事給你聽,多誇誇,習慣養成了再放手。
女兒看繪本時,喜歡的繪本會要一直讀,有段時間幾本繪本,翻來覆去讀了兩個多星期,我讀的很煩,建議她換一換,她堅持要讀她選的,後來發現她可以一字不差的讀出來,而且在我讀錯的時候糾正我。
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這就是他們的學習方式,通過不斷的重複來加強記憶。高頻回顧,這也是學習的秘訣。
後來我用類似的方法帶她學習,期中考試就考了雙百,此前沒有考過100分,特別想考100分,後來就沒少於過98分。
關鍵不是你學了,而是你學到了什麼。
最後,去閱讀,並堅持到底。
方法告訴你了,要領掌握了。最重要的就是去實踐。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書,選擇故事,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我們要堅持以身作則,陪伴孩子一起閱讀,這會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要有耐心,做好心理準備。
堅持不下來時,問問自己,想不想以後孩子可以自己看書?想一想你的自由!為了自由一切皆可拋啊!相信自己,先從堅持五分鐘開始。
總而言之,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興趣,引導並陪伴閱讀,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如果你還沒開始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建議你現在,立刻,馬上開始行動。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對所有人都是。
以身作則,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想到了就馬上開始行動,不然你可能就不會去做了。成為孩子的榜樣,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改變從現在開始。
如果覺得有用,歡迎關注點讚,分享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