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兒園還不識字,如何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2020-12-17 每天跟我好好學

一、老師今天就來給大家長做一個分享,首先分享一個4歲小學員的自主閱讀案列,一起來看看吧。

4歲的牛牛每天都在堅持思考型閱讀,在閱讀中大量識字,在生活中去運用,理解了,自然記住了!

二、老師再來分享一下家長們的各種普遍的疑惑:

孩子識字太少,能不能閱讀?

孩子已經認識字了,為什麼不願意自主閱讀?

等孩子識字了再閱讀也不晚。

三、老師想強調一件事,先識字後閱讀這種【模式化】的觀念是十分錯誤的!

1.家長有沒有發現會識字的孩子真的就會自主閱讀嗎?

2.家長有沒有發現會識字的孩子真的就會思考型閱讀嗎?

3.能夠有效的促進孩子自主閱讀,但是,哪個更科學,更有效呢?

老師也特別能理解家長對孩子多識字的期待,識字的確是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閱讀中識字是最科學的方法,孩子理解了自然就記住了!

單純識字就是死記硬背,效率很低,今天記住,明天就忘了!

為什麼在閱讀中識字,孩子記得牢呢?

因為這是理解性記憶,閱讀故事就是理解字詞意思,理解了自然就記住了!

比如說讓你記住「榴槤」肯定不好記,但是如果帶著你吃榴槤,一定能留下深刻印象,因為你理解了榴槤是什麼。

四、老師再舉個簡單的【例子】

同樣是語言文字的英語,90一代的孩子學習英語使用的就是【音標-單詞-整句-閱讀】這種【模式化】的學習方式!

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結果:沒有人能夠把英語這種語言作為口語表達工具來運用!

孩子只會被這種【模式化】的形式養成【死記硬背】的【壞思維】!

實際上已經偏離了語言學習的本質!

學習語言就像是譜寫一首優美的詩篇,家長卻一直把重心放在讓孩子如何把字兒寫的工整上是毫無意義的!

五、識字的目的還是為了閱讀

1、從識字的規律來說:認識單個漢字——認識詞語——認識句子裡的字詞——流暢的閱讀字詞,需要一個熟練的過程,並不是一認識字,就能流暢的閱讀了。

2、識字是一個工具,識字的目的是為了閱讀。閱讀是識字其中一種方式,但它的目的不是識字。所以請家長們正確看待識字和閱讀,不混為一談。

六、總結

1.培養閱讀能更好的識字,但是只認字,並不能流暢地閱讀!

2.閱讀習慣的培養應該始於識字之前,讓孩子先喜歡閱讀!

3.而識字能力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閱讀,獨立的閱讀!

4.先培養孩子識字是錦上添花,培養閱讀是雪中送炭!

看看上面的內容,光識字了小學閱讀理解會不會做!

(小貼士)TIPS:

總的來說,從老師的教育經驗看來:學齡前孩子不要刻意學識字,而是培養【閱讀習慣】更為重要!培養識字短期看來識字快,但是限制了孩子思維創造力的發展,從閱讀中認字更科學!生活中識字更科學!

怎樣的識字才算高效、有趣呢?——最好的方法是多閱讀多運用(多閱讀,讓這些字不斷反覆出現)

3-8歲是培養孩子思考型閱讀的黃金期,千萬不要錯過,錯過難以彌補,不怕慢,只怕斷!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單在閱讀這一方面來說,也是越早重視培養越好,但是很多家長提出疑問:年齡小的孩子,還不識字,有必要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麼?又要怎樣進行培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但如何讓孩子順利地從親子閱讀過渡到自主閱讀,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成為困擾許多父母的難題。自主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最終指向,也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語言學習的順序大體上是一樣,從沉浸式輸入,到單詞、句子的循序漸進式學習,再到語法和應用,聽說讀寫四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的。所以要先明白自己的孩子基礎在哪裡,再選擇合適的環節,配合使用。例如,如果你覺得孩子的基礎比較差,那麼建議你先從簡單的日常英語,結合基礎的單詞句子(高頻詞、自然拼讀,分級閱讀低階)開始。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學會這4個訣竅,讓孩子輕鬆愛上閱讀
    由此可見,孩子的閱讀是分階段的,而一些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每個閱讀歷程期,都是給孩子講故事。所以,一些家長在閱讀發展早期就給孩子講故事,經常會有挫敗感,抱怨孩子不專心。事實上,講故事只是口語互動的行為,跟真正的閱讀,是有差距的。要知道,共讀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
  • 孩子的閱讀敏感期,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只是讓他識字
    因此,要想讓孩子們有更好的未來,就要讓他學會閱讀,看到這兒,肯定會有很多的家長會問,會識字就會閱讀了,誰還不會閱讀啊!家長們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就先要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只有他喜歡去讀,才有可能真正讓他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每個人都有一筆隱藏的寶藏等待你去發掘,這筆寶藏名字叫閱讀。猶太人是世界上公認聰明的人。猶太人也是世界公認閱讀率最高一個國家,平均每人一年閱讀12.3本書。那猶太人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這是每位父母都想知道的答案。
  • 閱讀的門檻不只是識字!幫孩子走向自主閱讀,首先得認清這件事兒
    前段時間,小貝媽媽給弟弟小貝新入手了一款閱讀啟蒙產品,正是我們的「一畝寶盒」。比起識字App的「機械識字」和大語文的「面面俱到又淺嘗輒止」,一畝寶盒「回歸紙質閱讀」、「培養自主閱讀能力」和小貝媽媽的理念不謀而合,正是她在尋找的優質外援。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在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閱讀能力被視為具有很高價值的能力。因為閱讀是學習的基礎,良好的閱讀習慣與能力的擁有,能讓閱讀者「厚積而博發」,既然閱讀能力那麼重要,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 周兢: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有法可依
    來源:摘自《幼兒教育》幼兒時期如何培養閱讀習慣?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在人們普遍比較重視兒童語言學習和早期閱讀的時候,社會上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認識,主要是將早期閱讀和早期識字等同起來,用識字來代替閱讀,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和做法。我們要強調的是,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更不等於把大量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學習的識字活動。
  • 3歲識字量1000+,半年實現自主閱讀!學認字還得這麼教.
    喜歡的寶媽不要錯過,抓緊時間快快下單吧~整套書由字到詞,再到短句、短文、長文循序漸進,整套學下來,孩子基本上就可以開始自主閱讀了。家長們都知道寶寶的識字和語言學習能力,在幼兒時期有一個敏感期,一旦錯過這個時期,寶寶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 大家說丨周兢:培養兒童的獨立閱讀能力,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重中之重
    她觀察幼兒園現有早期閱讀現狀,深入思考幼兒園的圖畫書閱讀區域,認為「從閱讀學習最為重要的學習功能和價值的角度來看,應當是培養兒童的獨立閱讀能力,這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重要的任務。」我們需要更深入地去思考幼兒園的圖畫書閱讀區域,從閱讀學習最為重要的學習功能和價值的角度來看,培養兒童的獨立閱讀能力,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重要的任務。當幼兒園有了圖畫書閱讀區域的創設以後,當我們給孩子提供了很多閱讀空間的時候,兒童在這個區域的學習最為重要的學習功能和價值是什麼?
  • 四招讓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我通過對孩子進行自主閱讀興趣的培養觀察發現,只要年輕父母非常重視孩子識字興趣和閱讀興趣培養,通過兩到三年時間的堅持,絕大孩子基本上都可以進入獨立閱讀的狀態。但綜合很多家庭對孩子進行閱讀興趣培養來看,由於年輕父母忽視對孩子進行識字興趣培養,更不懂如何去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興趣,這就讓孩子在學前錯失了對識字興趣和自主閱讀興趣的敏感期。
  • 數十位媽媽的實戰經驗: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從她們那裡,我們了解到了很多妙招,並從中總結了幾點予以分享,這幾點是每個家庭在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時都能用上的普適型經驗,希望家長們有所收穫。 慢慢地,家庭氛圍沒有那麼緊張了,孩子也開始放鬆,有什麼難題也樂意跟爸媽溝通。 小A媽媽的經歷非常典型:自家孩子跟別人相比不夠優秀,於是家長開始焦慮擔憂。而這種情緒蔓延到孩子身上,會讓孩子更緊張,更有壓力。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先決條件就是,父母們要放下焦慮,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家庭氛圍。
  • 孩子怎麼能學會自己讀書|父母該如何培養3-6歲孩子的閱讀能力
    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如何從零開始,然後一步一步得到提高呢?第一階段:閱讀能力準備階段:這個階段時候年齡是0到4歲孩子從出生開始,父母和孩子進行的大量親子閱讀,是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基礎。從出生到四歲,也就是父母可以用四年的時間給孩子做好閱讀的準備。
  • 孩子還不識字怎麼閱讀?家長需要知道的不識字幼兒的啟蒙閱讀法
    前幾天和我一個在教育機構工作的朋友聊到,現在應試考試加大了對孩子閱讀能力的要求,很多家長來到機構想要諮詢的都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問題,而且包含了很多幼小的繪本閱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閱讀是孩子在識字基礎上去進行的,而且太小的時候就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沒什麼用,其實不然。
  • 只要方法恰當,孩子的閱讀能力並非不可培養
    只要方法恰當,孩子的閱讀能力並非不可培養王營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小學畢業生的閱讀字數要達到100萬字。「首先要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然後還要有閱讀的興趣。同時,初期的物質獎勵也是必需的。當然,家庭的閱讀氛圍和言傳身教,也很重要。」李先生談的這幾點,對於家長指導孩子閱讀不無啟發意義。首先,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識字是前提。孩子只有認識一定數量的漢字,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 幼兒園就可以自主閱讀?分享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2019年4月,女兒上幼兒園大班,可以自己閱讀《希利爾講世界史》。暑假時看完了米小圈系列。目前上小學二年級,現在是每天閱讀,有時到了睡覺的點,還問:媽媽,我可以再看會書嗎?怎麼做到的?怎麼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 夢語分享:學前不讓孩子識字閱讀是愚蠢之極!
    近幾天,諸多家長來工作室諮詢求助,孩子從彼有聲望的公立和國際雙語幼兒園要入學但不識字怎麼辦?如果再不突擊識字很難辦。因所謂的零起點入學是一場騙局,也就是說小學並非零起點。今年指導了幾個不識字或很少識字入學的孩子半個小時的作業兩三個小時做不完,他們不識字不會讀題更不理解題意,一年也跟不上趟。
  • 從大字不識幾個,到自主閱讀,孩子的中文閱讀可以這樣做
    但很多人或許並不知道,閱讀也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礎。神經學家發現,大腦中沒有閱讀中心。閱讀需要眾多的腦區合作才能完成,而不同腦區之間的聯繫和合作需要依靠髓鞘。絕大多數正常的孩子要多5-7歲角回區髓鞘形成才能基本完成,而在這之前,閱讀很難發生。雖然並不排除個別孩子天賦異稟,如果孩子還沒有準備好,而我們又要一味地追求要比別人早一步,著急地讓孩子識字、自主閱讀,結果可能並不盡如人意,還會破壞他的閱讀興趣。
  • 如何引導學齡前孩子識字,培養閱讀興趣?可以試試這4個方法
    下午帶著二寶去社區和幾個同齡孩子玩耍,二寶看到地上井蓋上寫著兩個字,對我說:「媽媽,這是『尚』,這是『雨』。」.周圍的幾位寶媽都表示驚訝,學齡前的孩子竟然能夠識字。「你的寶寶怎麼學會識字的?」這位寶媽告訴我,她把單詞寫在黑板上,教孩子閱讀。孩子卻坐不住,不願意識字,喜歡四處玩耍。剛學會的幾個字詞,轉眼間就會忘記。
  • 幼兒園孩子能識字寫字嗎?可以,但要按照這五種識字方法循序漸進
    之後的幾天,兒子越來越反感去幼兒園,爺爺奶奶每天也會催孩子學習握筆什麼的,現在孩子一看到紙和筆就有牴觸心理,也不願意去幼兒園。其實,不只是莉莉老家會這樣,很多農村由於師資匱乏,理念落後,大多只重視孩子的文化課的教育,而不太重視孩子學習興趣、學習思維的培養,這就造成很多孩子厭學情緒重、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那麼,3到6歲的孩子究竟該如何識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