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不識字怎麼閱讀?家長需要知道的不識字幼兒的啟蒙閱讀法

2020-12-12 樂仔說育兒

前幾天和我一個在教育機構工作的朋友聊到,現在應試考試加大了對孩子閱讀能力的要求,很多家長來到機構想要諮詢的都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問題,而且包含了很多幼小的繪本閱讀。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閱讀是孩子在識字基礎上去進行的,而且太小的時候就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沒什麼用,其實不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針對孩子還不識字的時候進行的啟蒙閱讀。

啟蒙閱讀一般在指的是孩子在嬰幼兒到幼兒時期,父母對孩子進行的繪本閱讀。它在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影響。

"小小的種子進入幼兒的心靈後,在漫長的歲月曆經各種經驗與思索的過程中發芽、發展以及成長",這是著名的繪本理論家松居對繪本的作用所進行的解釋,這裡的種子就是繪本。

打造有愛的心靈為什麼說繪本能讓孩子的心靈充滿愛,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親子閱讀環節讓父母成為一名讀書人,孩子能從你的閱讀聲中感受到來自於你對他的愛。

二是,繪本閱讀中包含很多有愛的故事,而且涉及方面,對孩子來說,這種愛的故事營造出的氛圍或教導的處事方法會在潛意識裡進行吸收,並且伴隨他們成長,當他們在成長中遇到相似的問題就可能以相似的做法。

豐富詞彙量/識字吳媽媽的孩子桐桐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跟我們出去的時候,經常會蹦出一兩個成語,而且你問他路牌或標識上寫的是什麼字,他都能準確說出來,這都歸功於吳媽媽對孩子進行的繪本閱讀。

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是進入了認真聆聽的階段,他們的大腦會接受你的閱讀刺激幫助孩子掌握到更多的詞彙及其含義。看到一些簡單的字詞,孩子會在大腦中留下記憶,慢慢地就會增加識字量,從簡單到複雜。而且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通過繪本,孩子還可以輕鬆理解許多生活上的概念,如形狀、顏色、動物等。

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由於孩子還不識字,他對繪本的視覺接收是通過圖片的。通過圖片,他們的大腦會進行理解和思考行為,將你所讀的故事和大腦裡產生的思想進行結合,匯聚成豐富的故事內容。這既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多關於世界的認知,也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更有助於孩子想像力的發展。

提高理解能力通過繪本閱讀能讓"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是孩子拓展視野很有效的途徑。視野的開拓加上書裡繽紛的內容增長了孩子的見識,見識多了,對於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

其實,還是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睡覺前為他進行繪本閱讀,把它當成一種"哄睡"的手段。那麼何不在"哄睡"的接觸上再加一個閱讀能力的培養呢!

閱讀從"0歲"就可以開始,而且每個階段要進行的繪本閱讀都會有一些變化。

認識每個階段的"閱讀"

首先是,0到1歲的"玩中閱讀"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相對於視覺來說,觸覺、聽覺和嗅覺會比較完善,因此家長要通過這三覺來幫助孩子閱讀。

聽覺:就是家長們的讀故事時間,通過聲音讓他們感知閱讀,進入到閱讀的世界。

觸覺: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包含感知觸摸物的觸摸書,家長可以讓孩子玩這些書,讓孩子感知柔軟、光滑等觸感。

嗅覺:這就是市面上的另外一種書類了這類書中有一些特殊的機關,會釋放書本內容相對的氣味,材質一般是安全的,能激發孩子對於閱讀的興趣。

接著是,1到3歲的"圖畫閱讀"

孩子一歲以上的視覺開始逐漸發育,已經能夠看清繪本裡的圖畫,而且手部運動也比較精細了。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的閱讀要進行改變了。

家長在讀故事的時候要根據圖片去讀,而且讀的時候帶領孩子去看那幅圖,對那幅圖進行解讀。翻頁的時候鼓勵孩子自己去進行,他就不會因為只有看而覺得無聊。看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一些提問,家長們可以適當童話化進行解答。

最後是,3到6歲的"開放式閱讀"

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能力已經有一定的發展基礎了,對於圖片他們也有自己的一些故事框架,這時候家長們不著急為孩子讀故事,先讓他把關於圖片的故事說出來,也就是所謂的"看圖說話",這在孩子進入小學階段是很重要的。

在孩子表達出這個故事內容後,家長們可以用一句"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是不是像你所說的"來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家長的讀故事環節在孩子4歲左右就要進入到"指讀"了,因為這個時候是孩子識字敏感期的到來,指讀會幫助他們認識到更多的文字,打下良好的文字基礎。

寫在最後

孩子的教育是是道難題,如果基礎打得好,未來也將比較輕鬆,為了孩子,啟蒙閱讀很是關鍵,家長們還等什麼,每天花些時間帶孩子進入到閱讀的世界,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吧!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孩子不識字,要怎麼培養閱讀習慣呢?
    古往今來,人們認為的讀書就是文字閱讀——這個也好理解,畢竟過去的圖書品種有限,文字類書籍居多,印刷水平受限制,圖畫類書籍又不怎麼盛行;於是許多人對於閱讀用書還停留在過去的認識階段,那麼就會發出疑問:小孩子不識字,怎麼培養閱讀習慣呢?
  • 響象智能書櫃:3歲的幼兒不識字,真的就不能閱讀了嗎?
    響象智能書櫃:3歲的幼兒不識字,真的就不能閱讀了嗎?響象智能共享圖書櫃是一種無人值守智能圖書櫃,由軟硬體系統組成,通過線下智能圖書櫃+微信小程序+物聯網+雲端閱讀大數據,實現24小時自助借還。主要特點包括:1.
  • 周兢: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有法可依
    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在人們普遍比較重視兒童語言學習和早期閱讀的時候,社會上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認識,主要是將早期閱讀和早期識字等同起來,用識字來代替閱讀,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和做法。我們要強調的是,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更不等於把大量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學習的識字活動。
  • 演繹識字-孩子的啟蒙識字神器
    基本上3-8歲孩子家長聚在一起討論孩子的學習時,總會聊到以下這些問題:  1、孩子幾歲識字比較好?  2、我家孩子不愛寫字,也不愛看書該如何是好?  3、用什麼方法能讓孩子對識字不牴觸、感興趣?  讓我們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 別讓識字變成閱讀的天敵
    ,或者把早期識字當成了早期閱讀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因此很看重幼兒是否識字以及識字的多少。  而在幼兒園讓孩子去識字卻事倍功半。為什麼?因為幼兒園的孩子還沒有準備好,還不具備大量識字的條件。  如果我們在幼兒園階段強迫孩子學習識字,孩子可不可以學會?當然可以,他會死記硬背。在美國也有些家長讓孩子識字。
  • 把握好幼兒前閱讀前識字的「度」
    前閱讀不等於提前識字,但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功利的成人視角讓幼小銜接走偏:既有觀念上的偏執,也有行動上的失當。究其原因,既有家長的急功近利需求,也有幼兒園把握不住前閱讀、前識字、前書寫的「度」。於是,導致幼兒園要麼出現「超前教育」,使勁灌給孩子大量漢字和書寫,因而出現「小學化」,損傷了幼兒與生俱來對閱讀的熱愛;要麼「不前教育」,努力規避「文字」「書寫」「拼音」「數字」及其有關遊戲,怕孩子「負擔重而影響身心健康」,幼兒園出現「全遊戲化」時代。殊不知,「有玩無學習」必然導致幼兒有關早期經驗的缺失,也不利於幼兒的成長。
  •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單在閱讀這一方面來說,也是越早重視培養越好,但是很多家長提出疑問:年齡小的孩子,還不識字,有必要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麼?又要怎樣進行培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 孩子就該早識字,只是你的方法不對
    2.怎麼給孩子識字最高效?4.識字多少可以自主閱讀?1該不該早識字識字晚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早識字也要有方法。首先,識字是孩子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鑰匙,是獲取更多知識的敲門磚。其次,孩子的自主閱讀靠的就是識字量的積累。
  • 盤點那些你不知道的幼兒識字方法
    3.早期識字要同閱讀緊密結合起來,因為成篇閱讀比單獨認字更有趣味,通過閱讀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識字帶給他的樂趣,在趣味中引起他對讀書的內在需求,反過來又會促進他對識字的興趣。4.每天都學一會兒,從1分鐘開始,慢慢過渡到2、3分鐘、3、5分鐘,最後到累計學習30分鐘。
  • 夢語分享:學前不讓孩子識字閱讀是愚蠢之極!
    近幾天,諸多家長來工作室諮詢求助,孩子從彼有聲望的公立和國際雙語幼兒園要入學但不識字怎麼辦?如果再不突擊識字很難辦。因所謂的零起點入學是一場騙局,也就是說小學並非零起點。今年指導了幾個不識字或很少識字入學的孩子半個小時的作業兩三個小時做不完,他們不識字不會讀題更不理解題意,一年也跟不上趟。
  • 7款識字APP測評,識字啟蒙和幼小銜接,哪個識字APP更好?
    3-6歲是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期。優點:洪恩識字的繪本資源很豐富,情景互動的效果也很好,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APP整體體驗很流暢,是孩子能很快上手的產品。缺點:有些環節需要家長來操作才能進行到下一步,所以洪恩識字需要在家長陪同下使用。
  • 幼兒早識字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昨天我們聊到「識字」這件事,我這幾年觀察下來,發現了很多「魔幻」的現實。一方面,大多數家長都認可學英語要儘早啟蒙,避免錯過了語言學習的敏感期,最好3歲開始認字母,4歲開始自然拼讀,然後早早進入自主閱讀之路;另一方面呢,很多家長卻認為識字不能太早了,要不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還可能會讓孩子厭惡學習——一定要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不上小學堅決不能碰。
  • 孩子幼兒園還不識字,如何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二、老師再來分享一下家長們的各種普遍的疑惑:孩子識字太少,能不能閱讀?孩子已經認識字了,為什麼不願意自主閱讀?等孩子識字了再閱讀也不晚。三、老師想強調一件事,先識字後閱讀這種【模式化】的觀念是十分錯誤的!1.家長有沒有發現會識字的孩子真的就會自主閱讀嗎?2.家長有沒有發現會識字的孩子真的就會思考型閱讀嗎?
  • 讓幼兒在「悅」讀中識字
    3月12日《孩子識字不合格家長無奈測智力》的消息報導後,在家長、幼兒園和小學教師中引起了很大反響,有關「幼兒階段是否應多識字、識多少字、怎樣識字」等話題再次引發議論,部分家長認為幼兒在識字上是「白紙」一張;也有人認為在重視早期教育的背景下,應當讓幼兒儘早識字,以適應小學語文學習。
  • 孩子的閱讀敏感期,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不只是讓他識字
    因此,要想讓孩子們有更好的未來,就要讓他學會閱讀,看到這兒,肯定會有很多的家長會問,會識字就會閱讀了,誰還不會閱讀啊!家長們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就先要培養他的閱讀興趣,只有他喜歡去讀,才有可能真正讓他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 識字的精髓在於「回歸閱讀」
    不少學生在入學後花費了大量時間識字,不僅佔用了休息時間,還會出現由於識字量不足導致讀寫困難,無法理解題意等問題。尤其是在考場上,由於讀題速度慢、理解能力差以至考試成績不盡人意,不僅家長著急,孩子心中也會為此蒙上陰影。
  • 洪恩識字、悟空識字、叫叫識字、熊貓博士識字,識字APP選哪個?
    專注機構課程測評解析最全的機構營銷套路選最適合孩子的課程和老師3-6歲是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期。零基礎部分為免費,解鎖其他部分需要付費。分級閱讀中有一個IP形象小白,通過遊戲翻頁的互動方式讓孩子學習,閱讀完成後即刻生成閱讀報告。識字啟蒙部分,通過玩—認—練—測—寫—複習—閱讀等環節,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掌握漢字。
  • 幼兒識字有害?孩子要釋放天性?錯!科學教孩子儘早識字非常重要
    導讀:幼兒識字有害?孩子要釋放天性?錯!科學教孩子儘早識字非常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識字有害?孩子要釋放天性?錯!科學教孩子儘早識字非常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識字多不等於閱讀理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應該是這樣的
    鄰居家的孩子一直是我們小時候的陰影,親貝網小編相信沒幾個人會反駁吧?今天親貝網小編在寶媽群裡看到有位媽媽感嘆:鄰居家的孩子,2歲就識字,還會說好多英語單詞,4歲會背好多古詩,結果上了一年級,卻連最簡單的看圖說話都完不成。另個媽媽接上了:識字多不等於閱讀理解,孩子早期需要的是父母親子閱讀,可不是簡單的認幾個漢字。
  • 幼兒早期識字,助孩子早日揚帆起航
    「真棒」作為天津本土的領航品牌,自成立之初,已歷經了近二十年的滄桑風雨,這二十年來,培養了數十萬計的孩子。幼兒早期識字教育讓無數孩子從一個識字零基礎的階段,通過一年的時間,認讀一千多個高頻漢字,更讓孩子進入到獨立閱讀,開啟了通過閱讀認知周邊,了解世界的階段。可以說,讓幼兒儘早識字,是孩子人生路的啟蒙,是孩子揚起風帆,迎接朝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