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的精髓在於「回歸閱讀」

2020-09-05 賽偶時代

近年來,隨著小學教育的難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新生在入學後遇到了學習障礙。不少學生在入學後花費了大量時間識字,不僅佔用了休息時間,還會出現由於識字量不足導致讀寫困難,無法理解題意等問題。尤其是在考場上,由於讀題速度慢、理解能力差以至考試成績不盡人意,不僅家長著急,孩子心中也會為此蒙上陰影。

(配圖:高芬豔)

教育界普遍認為:讀書與學習能力有著密切的關係,越是喜歡讀書的孩子,其學習能力越強。」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一個人只有掌握了良好的閱讀能力,才能正確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應當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怎樣才能讓孩子掌握良好的閱讀能力,達到儘早大量閱讀的目的呢?知名教育專家賀超智指出:早期識字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是早期閱讀的必要條件。研究顯示,3-6歲是幼兒識字的關鍵期,在這段時期內幼兒的識字效率較高,記憶效果也好。選擇一種科學的早期識字方法,讓孩子抓住3-6歲這個識字關鍵期儘早識字、大量閱讀,是家長能為孩子做出的好選擇。

(配圖:高芬豔)

然而在進行早期識字時,不少家長發現,幼兒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有較好的識字效果,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就會產生識字效果下降、識字興趣減退等問題,而那些已經識了許多字的孩子,也很難在文中將已識的字連貫起來,理解詞句的意思。這種情況的產生,與缺乏正確的識字方法有很大關係。不正確的識字方法雖然能讓孩子在短期內識些字,但會對孩子的識字興趣產生嚴重的損傷,導致幼兒對識字和讀書產生牴觸,從而影響學習能力的養成和提高。

為了避免不正確的早期識字方法對孩子帶來傷害,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輕鬆識字、取得良好的識字效果,保證幼兒的識字興趣是首要條件。歌德說過:「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對幼兒來說,興趣的重要性就更為明顯。由於3-6歲幼兒有意識記憶的能力較弱,無意識記憶佔主要地位,而無意識記憶的產生和保持是以興趣為基礎的。只有採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才能讓孩子輕鬆愉快地識記漢字,開始大量閱讀。

(配圖:高芬豔)

為使幼兒得到科學的早期識字教育,真棒教育機構歷經近二十年的教學,積累豐富經驗,研發總結出一套完整的識字教學體系,採用「整體輸入、定位聯想、興趣至上、儘早閱讀」的核心理念,讓幼兒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以玩為主,學而輔之的策略,一年內達到讀書看報的效果,所採用的《真棒幼兒識字》教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課文內容採用了兒歌形式,不僅活潑有趣,也符合幼兒心理特點,使幼兒愛學不忘。在生字編排上,更參考了常用字的字頻規律,使每一課所學的生字在閱讀中更常用,讓兒童一年內輕鬆掌握1500個以上高頻漢字。南開大學博導、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馬慶株教授強調:「真棒幼兒識字」定將成為幼兒識字必選教材,它的出現將打開幼兒識字教學的新篇章,成為識字教育界的一座裡程碑。

結合教材特點,「真棒幼兒識字」摒除傳統識字教學的授課方式,抓住3-6歲是兒童識字較佳期的這一特點,強調先識高頻字,有機地在課堂中融入音樂、舞蹈、兒歌、遊戲等多種形式,讓孩子邊學邊玩,輕鬆識字,興趣無窮,改變以往孩子識字的模式,從一個個識字到一批批識字,一年即可識讀1500個高頻字,讓孩子早早閱讀看世界。

相關焦點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最好?牢記6個識字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太過於焦慮,簡單的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會輸在同齡孩子後面,過早的識字又擔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反而會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好呢?有的孩子3歲時就開始認字寫字,原因是身邊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識字了,家長們百般著急的恐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提前識字更好?兒童心理學家:提前識字是在浪費時間
    現在孩子識字是一件很讓家長揪心的事情,關於識字的這個年齡問題眾說紛紜。有的家長說3歲之前認字,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展;有的說應該3歲之後認字,這樣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想像力。現在出現很多神童,3歲的孩子認識5000字,就有很多的家長露出了羨慕的眼神,就希望孩子也能如此。但是這種提前識字真的好嗎?
  • 學B-Box,關鍵在於掌握其中的精髓
    學B-Box,關鍵在於掌握其中的精髓 2020-12-18 00:00
  • 相比於「識字卡片」,「閱讀」和「識字」是一種良性循環
    圖片來自網絡到底怎麼教孩子識字?識字,潛移默化的識字,家長不累,孩子也不累的方法,首推「親子閱讀」!圖片來自網絡隨著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閱讀」從我們給他們讀,會漸漸變成了他們自己讀。漸漸開始「自主識字」拿到一本新書後,有了一定識字量的孩子,就會自己看起來,回頭再找家長問問幾個不認識的字,這就開始了自主「識字」。
  • 閱讀的門檻不只是識字!幫孩子走向自主閱讀,首先得認清這件事兒
    前段時間,小貝媽媽給弟弟小貝新入手了一款閱讀啟蒙產品,正是我們的「一畝寶盒」。比起識字App的「機械識字」和大語文的「面面俱到又淺嘗輒止」,一畝寶盒「回歸紙質閱讀」、「培養自主閱讀能力」和小貝媽媽的理念不謀而合,正是她在尋找的優質外援。
  • 蘆山縣教育局組織召開小學「聽說起步,閱讀識字」課題經驗推廣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 為落實新課程理念,促進兒童的識字和語言發展,提升小學低段語文課堂教學效益,9月4日,蘆山縣教育局在蘆陽第二小學組織召開了優秀課題《 「聽說起步,閱讀識字」小學低段「雙重點」語文課程建設與實踐研究》經驗推廣會。會議由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張芳主持,全縣各學校一年級語文任課教師及城區學校二年級語文任課教師共四十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 孩子最佳「識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識字效果更好
    現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太焦慮了,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被其它的同齡孩子落下;過早識字又擔心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被破壞,反而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這成為家長們的一大難題。
  • 別讓識字變成閱讀的天敵
    2004年6月,吳放博士在北京、山東等地的巡迴講學中提出了「早期識字是早期閱讀的天敵」這一觀點。為了更深入地探討早期識字與早期閱讀的關係,筆者(毛允燕,以下簡稱毛)對吳放博士(以下簡稱吳)就此進行了專題訪問。
  • 一年級識字量很重要,閱讀是解決識字量的捷徑
    對於已經六歲的小朋友來講,這個識字量上一年級,無論是在讀題理解題意,課內外閱讀還是比較吃力的,今天來講一下我家娃的識字歷程,希望對家有未上小學的準豆包們有幫助,對已上小學還未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的小學生們希望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因為閱讀是解決識字量的捷徑。
  • 滷肉精髓在於滷湯!而滷湯精髓在於香料的搭配:看完都覺得非常好
    滷肉精髓在於滷湯!而滷湯精髓在於香料的搭配:看完都覺得非常好想要滷菜成色好、味道佳是滷菜成敗香料的精確配比起決定性作用——香料氣味互相融合,而不是突出某一味香料的氣味,而是讓各種香料的香氣,互相滲透、互相擴散、互相融合、互相影響,將原料中的一些腥羶異味和調料的單一味轉變為複合美味,從而讓滷菜更加美味。
  • 閱讀的作用遠不止識字那麼簡單
    一直在關注一些做閱讀教育的同行,昨天無意當中看了一個主播的直播,她在直播講繪本,在講的過程中下面的家長就很焦慮,一直在不停地提問:「在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要不要指讀呀?不指讀怎麼教孩子識字呢?閱讀不就是為了讓孩子儘快儘早地識字嗎?……」家長們的問題大多圍繞著閱讀識字這個話題,主播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我們倡導的理念如出一轍。
  • 閱讀是孩子識字的最佳方式
    我沒有刻意去考過女兒到底認識多少字,從平時閱讀中她指認的字中,我大概算下應該有五六百字。我並不是說五六百的識字量是多 的,我只是想說這些字中沒有一個是我刻意去教她的,這些字都是在閱讀中順便認識的。三歲之前的閱讀我都是讀圖為主,三歲後才重視指讀法,圖文並讀。其實閱讀是識字的很好方式,只要多讀故事書給孩子聽,根本不用擔心孩子不識字。
  •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單在閱讀這一方面來說,也是越早重視培養越好,但是很多家長提出疑問:年齡小的孩子,還不識字,有必要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麼?又要怎樣進行培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 孩子還不識字怎麼閱讀?家長需要知道的不識字幼兒的啟蒙閱讀法
    前幾天和我一個在教育機構工作的朋友聊到,現在應試考試加大了對孩子閱讀能力的要求,很多家長來到機構想要諮詢的都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問題,而且包含了很多幼小的繪本閱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閱讀是孩子在識字基礎上去進行的,而且太小的時候就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沒什麼用,其實不然。
  • 把握好幼兒前閱讀前識字的「度」
    前閱讀不等於提前識字,但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功利的成人視角讓幼小銜接走偏:既有觀念上的偏執,也有行動上的失當。究其原因,既有家長的急功近利需求,也有幼兒園把握不住前閱讀、前識字、前書寫的「度」。前識字即幼兒對其周圍的文字、符號、圖表等產生濃厚興趣,知道、認識有關符號和文字。前書寫是指幼兒以筆或其他替代物為工具,通過感知、塗畫、模擬像字而非字的符號等多種方式表現的「非正規」的「畫字」,以表達情感、傳遞信息。可見,閱讀和識字不可分,前閱讀、前識字和前書寫聯繫緊密。
  • 從識字困難戶到深愛閱讀,我是這樣幫助一年級的兒子勇闖識字關的
    識字速度上不去,閱讀自然也是很困難的,上了小學老師要求自主閱讀,也就是自己讀書,這完全改變了我們過去親子共讀的習慣,過去親子共讀,很多時候是孩子自由發揮,父母幫他讀,但上了小學之後不一樣,不認識字,自主閱讀的興趣非常少,老師規定每天讀20分鐘的書,他基本上完不成。看著孩子遇到了這樣的困難,作為家長心裡非常的焦慮,但是也不能打退堂鼓。
  • 閱讀、背詩、識字和練字,你不知道的先後重要順序
    我個人也不支持這種做法,認為孩子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裡,應該有比背詩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比如閱讀、識字和練字等等,因此決定行此文,想從閱讀、識字、背詩和練字4個方面來談一下,到底哪個重要?哪個更能終身受益?(註:以下文中的所指對象,為低年級和幼兒園中大班學生,是我個人教育孩子的心得。
  • 季謙先生談讀經與識字、閱讀和寫作(一)
    如果連生長在異國的孩子認字都如此輕鬆簡單了,您又怕什麼呢?(在此順便呼籲,華山書院聯誼的朋友們,也可以兼上「全球讀經」網。又,將來基金會打算將此兩網整合,方便大家。)瓜妹識字教學記:常在網上看到讀經媽媽們提到孩子經由讀經﹐自然學會了認字閱讀。也許因為在美國﹐大環境不同﹐此等美事一直沒發生在我們家。
  • 悟空識字,靠什麼與洪恩識字「硬剛」?
    閱讀設計了A、B、C、D四組共60冊階梯讀物,讓寶寶學完一課生字詞,閱讀一本繪本,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同時在悟空識字APP開心廣場裡,還可以聽到來自全國各地小朋友朗讀的故事,讓孩子們可以相互學習,相互玩耍。
  • 快來識字吧!識字APP測評——第一期
    :60本有聲讀本,根據閱讀鞏固小朋友識字效果,同時鍛鍊小朋友的閱讀能力。同時,這個產品本身吸引小朋友的特色就在於使用西遊記的場景,孫悟空的形象進行教學、遊戲,對於喜歡孫悟空的小朋友來說應該是很有趣的。洪恩識字包括1300個最常用漢字、3900個詞語、130本原創繪本,全方位訓練漢字認知、應用、閱讀、音形、書寫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