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帶著二寶去社區和幾個同齡孩子玩耍,二寶看到地上井蓋上寫著兩個字,對我說:「媽媽,這是『尚』,這是『雨』。」.周圍的幾位寶媽都表示驚訝,學齡前的孩子竟然能夠識字。「你的寶寶怎麼學會識字的?」
這位寶媽告訴我,她把單詞寫在黑板上,教孩子閱讀。孩子卻坐不住,不願意識字,喜歡四處玩耍。剛學會的幾個字詞,轉眼間就會忘記。
其實,並不是寶寶記不住,或是不願意學,而是媽媽的教學方法不對,導致孩子無法產生興趣。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從4歲開始,一直持續到7歲。在這期間,孩子會本能地對識字和記憶力有迫切的需求,看書識字的效率都會有明顯進步。
然而,並不是說孩子在進入識字敏感期後會主動閱讀。只能說他有識字的潛力。父母引導孩子喜歡識字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識字的過程中感到快樂,這將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使用圖像存儲器。
教齡前的兒童識字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安穩看書,應充分考慮兒童記憶的特點。當教孩子閱讀時,我經常使用一種識字積木。積木上有圖畫和漢字,如「雪」字。上面會有雪花。孩子們看完圖片後,很容易就能記住。
事實上,圖像記憶是最適合人腦操作模式的記憶方法。與傳統的聲刺激記憶相比,效率提高了3-10倍。兒童年齡越小,圖像記憶能力越強。12歲以後,圖像記憶會逐漸退化。因此,在教孩子閱讀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有圖片的教學工具。
如果我們把圖像和漢字結合起來,我們最好玩遊戲。我們的孩子和我會一邊讀書一邊積木。當孩子們看到積木越來越高,他們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選擇正確的時間很重要。
家長希望每天用固定的時間讓孩子讀書,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但當他們開始學習時,卻很難做到。我們可以試著教孩子用卡片閱讀。當孩子正在玩耍或看電視的時候,不要強迫他們讀書。會使其產生抗拒情緒,學習也不會有太大效果。
此外,我們不必花太多時間教孩子閱讀。只能在瑣碎的時間教孩子讀書,比如睡覺前或晚上吃飯。當我們看到街上的廣告牌、地上的井蓋、超市貨架上的商品名稱時,我們可以教孩子們閱讀。
反覆鞏固知識。
孩子能很快記住單詞,有時他們會很快忘記。昨天還記得很清楚。今天可能會忘記很多。因此,我們應該反覆鞏固和實踐。反覆鞏固和實踐的方法不能太簡單。例如,用卡片反覆閱讀會很無聊。我的方法是陪孩子們看圖畫書。當有教給孩子們的單詞時,我會問他們。
當孩子們認識到他們所學的單詞時,他們會非常興奮。如果他們認不出來,我會教他們加強記憶。漸漸地,孩子會養成一種習慣,無論他去哪裡,他都會興奮地向我指出他知道的任何一個字。
注意對比。
兒童在閱讀時,常常混淆一些詞,如「士與「土」,「鳥」與「馬」,「天」與「大」。我們可以把這些詞放在一起,讓孩子們觀察不同之處。這有點像找茬遊戲。它不僅有助於兒童認字,而且可以培養兒童的觀察和總結能力。
當我給孩子讀圖畫書時,例如,當我讀「天」字時,我會用手捂住水平線,問孩子讀什麼。久而久之,當孩子看到一個單詞時,他會覆蓋其中的一部分,然後問我這樣讀什麼?這樣,孩子就能同時認出幾個字詞。
寄語:孩子學習速度快,除此之外,要經常鼓勵他們學習,而且要有一個快樂的識的環境。久而久之,你會突然發現孩子突然學會了很多字詞。大兒子上幼兒園時,基本上能獨立閱讀。當他學會這麼多字詞時,我很驚訝。
他看動畫片時,會有意識地看下面的字幕,並逐漸積累。所以,我們教孩子讀書,不要急躁,循序漸進,不要讓孩子成為負擔,而是要在娛樂中輕鬆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