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蛋的幼兒園小班生活註定只能享受4個月,剛熟悉的小夥伴,估計9月份再次開學,大家又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了。
雖然不能去幼兒園學習,但是不能荒廢寶貴的時間。我和很多媽媽在樓下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們都開始讓和鋼蛋同齡的孩子們學習認字。
我們其實也開始了識字的過程。當然,這個過程不是強迫的,不是有壓力的。而是在愉快的氛圍下進行的。
其實,識字書的設計優劣對孩子的學習效率很有大的影響。4歲左右的孩子還是處於比較活潑好動,天真無暇的階段,枯燥的內容會讓他們很快厭煩的。
因而,在讓孩子識字前,需要明確幾個問題: 學齡前為什麼要識字,學齡前孩子到底該認識多少字,什麼樣的識字書更合適,到底怎麼教孩子去識字。
學齡前為什麼要識字?
我不記得父母在我上小學前有沒有刻意教我認字,但是我上的學前班,老師是教我們識字的。即便學前班沒有教,在上小學之後,也逐漸認識了很多字,不妨礙進一步的學習。
為什麼現在很多父母很在意學齡前孩子的識字?
首先,源自家長的擔心。現在我們都提倡素質教育,教委規定幼兒園是不允許超前教育的,所以,很多識字的課程都不能上。孩子在幼兒園主要學習的是生活習慣,動手能力等等技能。很多家長擔心,識字少,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所以會在幼兒園期間就開始識字過程。
就算你是個佛系家長,幼兒園期間陪著孩子一路玩過來。但真正要幼兒園畢業,小學開始了,你就不淡定了。孩子們不會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總有孩子更進一步。
其次,源自家長的希冀。閱讀能力是一個孩子,一個人必須要具有的技能。一個人讀的書越多,認識世界的能力就越強。你以為高考狀元眼裡只有卷子和試題?他們很多都熱愛閱讀,而且涉略廣泛,歷史,人物,經濟,小說都會讀。
我在看外網的一些文章時,真的發現有很多閱讀障礙的孩子。這些孩子認字不多,閱讀速度慢,閱讀時容易分心,閱讀完不能理解等等。
多認識一些字對孩子來說不是壞事。識字越多,自主閱讀的能力就越強,了解的東西就越多,成長就越快。
學齡前孩子到底該認識多少字?
網上隨意查一下,就能看到有很多文章都說,孩子上小學前,應該掌握600字,1000字,1200字或者1500字。無論是1000字還是1500字,90%應該都是一樣的字。
到底要認識多少字,我覺得可能沒有絕對的說法。如果孩子能認識1000字,沒啥壓力,那可以繼續識字。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孩子感興趣的基礎上,和他一起識字,不要製造各種壓力。
什麼樣的識字書更合適?
既然是要識字,那麼讓孩子明白每個字產生的過程是最重要的。頭腦中有了某個字的形象之後,再去認識這個字就很容易了。
如果只是枯燥的讀一個,認一個,沒有任何解釋和形象,那麼就像我們大人記單詞一樣,真的是死記硬背啊!
我給鋼蛋買了兩套識字書:《識字大王》和《直映認字》。第一套書給了這個漢字代表的內容,第二套書介紹了這個字的形成過程。
這兩套書都是給出了1500字,但是是分階段給出的,從簡到難,分冊而成。
這兩套書都是在讓孩子頭腦中形成形象的基礎上,教識字的。《直映認字》這套書,我非常喜歡。目前只買了第一本,但鋼蛋已經全部認識了。第一本不到200個字,雖然不是很多。
到底怎麼教孩子去識字?
首先,要專心陪孩子。我和鋼蛋在看《直映認字》的時候,會一起研究某個字的形成,比如「巾」這個字,就是一個架子上搭了兩條毛巾。
比如「家」,就是一個房子裡,媽媽靠著爸爸,孩子抱著爸爸的腿玩耍,非常形象和入心。
其次,要有耐心陪孩子。識字的過程中,家長總是那個急於求成的人,而孩子卻樂在其中。識字的過程,家長不要著急讓孩子去認下一個,要和孩子一起慢慢來分析。
如果孩子喜歡重複,喜歡多了解一下某個字,那就陪著他一起。鋼蛋讀《識字大王》的時候,就喜歡看裡面的圖片,我讓他認字,他不說,就愛看圖片。我不催他,他看夠了,就會跟著我繼續認字。
最後,要有創意陪孩子。硬記的效率不高,所以,我讀,你記的方法,孩子很快就會感到枯燥和厭煩的。
孩子能說出來的字要比認識的字多,為什麼?因為他們經常聽我們說,如果我們總是讓他們在識字後才去說,那麼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肯定會差很多。
鋼蛋會說「激動」,但肯定不認識這兩字。而《識字大王》這本書,除了有漢字對應的圖片,還有漢字組成的詞語和句子。在識字的過程中,可以和孩子來個造詞大賽也會非常的有趣。
有的媽媽推薦了《四五快讀》。我去網上查了查,銷量還是不錯的。我沒有買,但看過裡面的內容,對於每個字的形成過程沒有具體解釋,感覺上更適合,家長帶著孩子反覆的讀,通過反覆的讀來記憶。
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識字書,一定要基於孩子的能力和興趣,不能為了識字而識字。而且,在這個識字的過程中,家長要保持與孩子一起進步,一起探索的態度,不能恃強凌弱,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