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許多優秀的小孩子,5歲識字量超過3000多的王恆屹。曾因此在多個節目上亮相。作為家長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後,尤其是漢字。很多家長從孩子2歲起就教孩子識字。但是普遍孩子在沒上學之前識字量很少能超過1000。今天小編給各位家長整理3個識字方法,輕鬆讓孩子掌握漢字。
什麼時間開始識字好呢?
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別人家孩子認識的字多,就開始擔憂自己家的孩子。怕孩子起步晚,甚至有心急的家長,在孩子一歲多就開始讓孩子識字。雖然孩子識字量沒有起色,但是家長堅決認定自己的教育是正確的。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識字年齡最好的時間是3-6歲。這時孩子對圖形和繪畫時非常敏感的。文字本身就會吸引孩子主動了解。也就是說在孩子3歲之後培養孩子識字是最科學的時間。如果等到孩子6歲上了小學再讓孩子接觸、學習漢字,就錯過了孩子識字的關鍵期。
在讓孩子識字這件事上,其實家長不用特別擔心,掌握好的方法,比盲目的讓孩子死記硬背,效果要好得多。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到底該怎麼教孩子識字呢?
1.抓住孩子識字興趣
小孩子是好動的,尤其對身邊的物品,都有想去觸碰的衝動。這時孩子對物品產生興趣的時候,也是父母抓住孩子識字的興趣重要時期。例如,孩子手裡拿著玩具,父母可以指著玩具對孩子說出玩具的讀音,並且寫下這個漢字的完整筆畫。
孩子就會對父母的這一行為感到好奇。還會拿其他的物品試探家長,這時家長一定要極力配合孩子,每當孩子拿起一個新物品,都要說出它的讀音,並且寫下來。這樣孩子感興趣,對識字發音都會有更深刻的印象。
2.生活中不斷滲透漢字的存在。
每當帶孩子走在街上時,家長不要漫無目的只是領著孩子走路。在街邊有很多商場廣告、廣告牌等。都可以教孩子認識上面的字。生活中每件事、每個物品等等,都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每句話也都對應著漢字。這樣認識漢字的方法,比讓孩子背漢字,孩子會更感興趣,自然而然也就能認識更多的字。
3.親子閱讀的方式學習漢字
親子閱讀,可以培養孩子識字能力。繪本書是家長普遍會給孩子選擇的學習漢字的工具。漢字和圖片結合,可以幫助孩子能理解漢字對應的事物和意思。當閱讀到身邊就存在的東西時還可以指給孩子看,再去認識這個字,印象就會深刻。
4.生動的表現出來
還有一種對孩子識字特別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對漢字的「表演」。比如在教孩子認識動物的漢字、貓,父母可以學貓叫。大象、猩猩就可以把聲音模仿和肢體語言一起協作,孩子會感到特別開心。通過這個方法會主動想去了解更多漢字都對應什麼動作。這樣生動形象的給孩子表演出來,孩子會有特別想要識字的衝動。
#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