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識字敏感期,怎麼教孩子才能學得快、記得牢

2020-09-03 沛澤媽讀心理

還有二十天,新的學期就開始了。此時此刻,有兩類家長比較緊張,一類是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一類是即將幼升小的孩子家長。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幼升小的問題,我家老大過了暑假讀四年級了,班級微信群裡安靜了許多,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班級微信群每小時都有上百條信息,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家長們的焦慮。

一年級可以說是整個小學最雞飛狗跳的一年,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有學習任務了,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玩中學,寓教於樂,學會學不會,都不會被老師和家長批評,更沒有考試。

進入一年級之後,孩子就要規規矩矩地寫作業、學知識了,學不會,老師批評,家長訓斥,孩子著急上火,不僅孩子感覺日子一下子從天堂墜入了地獄,家長亦如此,因為不少孩子不識字,無法獨立完成作業,家長就要作陪,給孩子讀題目,孩子才能作答。



孩子讀幼兒園時,家長只需要給孩子洗漱,就可以把孩子送去幼兒園,晚上接回來即可,現在每晚下班後,還要輔導孩子功課,有的孩子剛學寫字,作業要很晚才能完成,熬到九十點鐘都是常事,甚至有更晚的。



相比那些每晚需要輔導作業的孩子家長,我是比較幸福的,每晚只要等孩子把作業寫完,看一下即可,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因為他識字,從孩子4歲孩子,我就開始教他用方塊積木識字了,現在我家二寶也已經滿4歲,識字也正在進行中。下面我就和大家講一講我教孩子識字的心得。

識字為什麼要從4歲開始

關於孩子識字,一直有爭論,有的人認為不能過早地教孩子識字,不然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也有的人認為要儘早教孩子識字,為今後的自我閱讀做準備。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識字是孩子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但不同年齡學識字的效果是不同的,比如讓2歲的孩子與7歲孩子相比,識字的效果肯定大不一樣。

孩子的成長如植物一樣,有春種秋收的關鍵節點,幼兒學識字應從4歲開始,因為4—7歲是幼兒識字的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對識字特別感興趣,我家二寶就如此,不用我催促,每天都會時不時地拿出識字書,讓我教他識字。



除了對識字感興趣外,孩子的記憶能力也很棒,識字的速度快,數量多,總之,此時學識字可以事半功倍,孩子學起來容易,家長教起來輕鬆。

識字不是學習,而是遊戲

學到識字,家長們容易把它想成一板一眼的學習,其實幼兒學識字完全不應該是這樣的,這只會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正確的操作方法是把識字當成一種遊戲。

我教大寶識字時,使用的是帶有字和圖的積木方塊,每教孩子認識一個字,我就把它搭起來,就像玩積木,看到認識的字搭得很高很高,孩子特別有成就感,孩子並不覺得這是學習,而是一種遊戲,他樂在其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認字。

此外,4—7歲是孩子無意識記憶最發達的年齡段,我們可以將識字融入生活,比如看繪本、看超市的商品牌、街頭的廣告牌,都可以教孩子識字。



選擇一款好的識字工具很重要

選擇一款好的識字工具,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識字的積極性,我給大家推薦一本中國首套用立體紙藝機關呈現漢字結構的童書——《我和漢字玩遊戲》,這套書有幾大優勢,滿足幼兒識字的需求。


可動的識字書


一套四冊


優勢一:將漢字啟蒙與兒童教育學相結合

這套書遵循蒙氏教育理論而設計,將識字、相近字聯想、易混字區分等,巧妙地融合入「破解」機關中。孩子每次翻、拉、折、轉書內機關,都是一次大腦對具象漢字結構進行重塑的過程,符合兒童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


有趣又好玩


優勢二:中國首部用紙藝機關呈現漢字結構的童書

這套書以漢字字形為主線,將漢字、漢字的構成部分、相近字、易混淆字等「隱藏」進紙藝機關。漢字六書造字元素貫穿全書,搭配拼音標註,讓孩子通過「動手」認識漢字形、音、義的內在聯結,培育語文素養。


千變萬化


優勢三:趣味性強,滿足孩子寓教於樂的需求

全書如通關遊戲,每一次動手破解漢字過程,都是孩子自然認知的過程。每一組漢字都有不同的機關以及破解方式,動手的同時增強字形記憶。孩子與書的關係不再是接受者和呈現者,孩子擁有更多自主選擇權,可隨意翻開任何一頁隨意「玩」。


變化多端的漢字

優勢四:權威性+高顏值

該書是由溫瑾和陳慶共同完成的,兩人都是「新閱府」立體書實驗室聯合創始人,溫瑾是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在兒童教育及內容運營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陳慶從事紙藝設計研發及教學培訓工作七年,擁有豐富的設計製作經驗及開闊前衛的行業視野。

將這套書拿到手的第一感覺是美,現代感裝幀結合國際審美標準配色方案,整體氣質簡潔、大方、優雅。此外,護眼RGB色值系列的色彩,不反光、不傷眼,能緩解兒童視覺疲勞。


簡潔、美觀


總之,這套書實現了認知書、玩具書、遊戲書的三合一,用紙藝機關拆分漢字結構,讓漢字動起來,邊玩邊記字形,讓孩子秒懂漢字思維、瞬間愛上漢字,這套書適合3—6歲的寶寶,如果您對這套書感興趣,點擊文末的商品卡購買,這套書共4冊,原價272元,現在只要半價136元,物超所值,不要錯過這波優惠哦。

相關焦點

  • 7歲前是「拼音認知」敏感期,3種趣味方法,讓孩子學得快記得牢
    你家孩子會拼音嗎?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說「孩子從3歲起就會了」,但是要是讓孩子把拼音組合起來,很多孩子就不會了。現在的家長都注重孩子的學前教育,其中拼音就是家長的首選。因為學習的前提就是讓孩子識字,拼音就是識字的基礎,所以家長們從小就開始教孩子學拼音。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於是,她就向朋友取經:2歲的孩子應該要怎麼引導他識字?朋友聽完後並不贊同小瑩現在就教孩子識字,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這樣教孩子識字會事半功倍。隨後,她給小瑩普及了有關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問題。什麼叫做識字敏感期?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瑩想到自家孩子,雖然才2歲,是不是也要儘快教他識字了?於是,她就向朋友取經:2歲的孩子應該要怎麼引導他識字?朋友聽完後並不贊同小瑩現在就教孩子識字,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這樣教孩子識字會事半功倍。隨後,她給小瑩普及了有關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問題。
  • 孩子"識字敏感期"來臨,父母用好這3個小竅門,教娃認字更簡單
    如今的孩子,學習知識的時間比我們小時候要早得多。不少父母從1歲開始,就要教孩子認字、讀寫、繪畫等等,以求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教導孩子要講究合適的時機,就拿認字來說,當孩子的&34;來臨時,父母再教他們認字才能事半功倍。如果過早教導孩子認字,就是揠苗助長。
  • 父母如何把握住幼兒識字敏感期
    4歲前不宜急著教小孩認字  育兒專家認為,0~3歲是孩子早期教育的關鍵期,但認字最好在4歲以後的「識字敏感期」進行。  孩子在3周歲以前,記憶方式完全是以圖片式的記憶為主,孩子分辨字的能力很弱。可以說孩子看一個字,完全像看畫一樣,並不會區別字的筆畫和結構,並不會理解字的含義。
  • 想教娃識字?要抓住「認字敏感期」,才能事半功倍
    小敏覺得閨蜜的兒子簡直就是神童,再看看自己還只是知道玩玩具的女兒,也有些心急起來,連忙問閨蜜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她是不是也應該教女兒開始認字了呢?家長可以採取朗讀和指讀的方式教孩子識字,教到哪個字就指到哪裡,讓孩子能夠仔細去觀察這個字,然後牢牢地記在心裡。
  • 教孩子學習古詩好處多!掌握3個小技巧,孩子學得快記得牢
    現在的家長,普遍對孩子有較高的期望,從小就開始教孩子學習「十八般武藝」,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眾多的學習項目中,教孩子學習古詩受到了早教專家和孩子家長的一致推薦。因為古詩的特點,與孩子所需要的智力發育、心理需求、學習能力等等各個方面都非常吻合,所以古詩詞一直是被兒童啟蒙教育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 不必對「識字敏感期」畏手畏腳!與其焦慮,不如花心思高效教學
    對於寶爸寶媽們來說,識字敏感期大概並不陌生。據說在某個年齡段內,孩子會特別樂意識字,而且記得特別快、特別牢。我見過一些父母非得到識字敏感期才開始教孩子識字,而在此之前對孩子識字環境的營造、識字意願的回應等都不怎麼重視。這種照本宣科式的培養,顯然漠視了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 如何有效教孩子識字?父母巧用三個方法,掌握好敏感期,事半功倍
    但是,現在許多孩子,識字的不順利,導致了孩子上學以後錯別字特別多,還有記得不牢的毛病。說到底,就是家長沒有教給孩子科學、正確的識字方法。一、教孩子識字,到底應該幾歲開始?對於孩子識字,有科學研究指出: 「兒童若不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00; 若5歲開始學習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10; 4歲開始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20; 3歲開始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25~130。
  • 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讓認字變得輕而易舉
    有時講完一本故事書,非要我把最後一頁寫給讀者的密密麻麻的字都念給她聽,並讓我教她識字。很早以前看育兒書就了解到,孩子的識字敏感期一般在四到六歲這樣,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早早教閨女認字。比起學習本身,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才是最為可貴的,否則再怎麼灌輸孩子學起來都是被動的,學習效果自然不理想。只有積極主動去學的孩子,學起來才輕鬆開心,學習效果才會更加好。所以,教孩子識字也是一樣的道理,能夠抓住孩子的識字敏感期進行引導教育,孩子才會保持興趣並主動願意去學,效果比你逼他學強一百倍。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每天3個「10分鐘」,認字量破千並不難
    孩子在學校表現好,真是一家人都高興的事。不過,不得不感嘆,現在的小學生也不容易,從我家孩子上學起幼兒園就已經不教識字、拼音等小學內容了,可進入小學後第二天就有組詞的作業,好像老師都默認孩子「有基礎」一樣。
  • 3-6歲是孩子拼音認知敏感期,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
    關於孩子上學的問題一直是家長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幼小銜接父母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適用小學的知識呢?其中就包括了孩子到底要不要學習漢語拼音,我們都知道,學習漢字是需要從「讀」開始,而拼音是認識漢字最好的方法,下面我來跟家長們講解一下關於拼音的那些事情。
  • 教學齡前兒童識字,總是記不住,該怎麼辦
    引來身邊的媽媽們的羨慕和讚嘆,「你家寶貝都識字了,太厲害了,我家寶寶我怎麼就教不會呢?」這個媽媽和我講,她把字寫在黑板上,教寶寶讀,寶寶根本坐不住,常常讀不了兩個字,就跑到一邊玩去了,任憑怎麼叫他,他都無視你的存在,有時費了半天勁兒,好不容易會讀了,過一天又忘記了。
  • 想孩子上好小學,4招教你讓孩子快樂識字
    現在入學後,一年級堅持「零教學」事實中,你會發現每個孩子的知識儲備不可能一樣,他們適應小學的情況也不一樣。我們不要超前學一年級的課,不要讓幼兒過度學習,但要想讓孩子上好小學,第一件事是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第二件事是重視識字能力的培養。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奶奶:沒有刻意教,抓住了識字敏感期
    父母們要細心的去發現孩子的優勢,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進一步引導,慢慢的孩子就會自己學習很多新知識,這樣自覺性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幼兒時期,該不該教孩子認字?孩子如果能在幼兒時期認識一些漢字,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對於孩子日後的學業肯定是有好處的。
  • 4-6歲孩子識字太費勁?找對方法,不用死記硬背也能認識上千字
    認為孩子上小學後自然會有老師教認字的,過早教反倒不好。但是孩子上小學後就會發現,老師教孩子識字的速度並不能滿足孩子日常所需,孩子上課時需要老師反覆讀題才能明白題目的意思,而同班的小朋友早就說出答案了。可以說孩子的基礎就被落下了。
  • 「求求你別再教孩子識字了!」這位媽媽的回懟,值得家長深思
    家裡有兩個孩子,能明顯感覺不同時期對於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不同。瑩姨記得當時我家大寶也沒教啥稀裡糊塗就上小學了。但是到了二寶就不同了,這兩年家長特別重視早期教育,光是早教的溝通群我就加了五六個。前幾天, 兩位寶媽就在群裡就是否教孩子識字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唇槍舌劍。
  • 得語文者得天下,4種方法背古詩,讓孩子記得又快又牢還不枯燥
    背古詩怎麼又快又牢,還不枯燥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教孩子背古詩的,給介紹幾種有效的方法。在教孩子背古詩之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要背誦的古詩詞的大概意思。1.首先把古詩的大概意思講給孩子聽,這首詩是描寫了什麼季節什麼景物,詩人想表達一個什麼意思。
  • 3歲神童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幼兒時期,該不該教孩子認字?針對兩三歲的孩子,該不該讓他認字,寶媽們摸不清頭腦。既怕他厭學,又怕他輸在起跑線上,陷入兩難境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有一點大家忘記了,孩子有識字敏感期,這時期讓孩子認字能事半功倍。識字敏感期寶寶的識字敏感期是從2歲開始,一直延續到7歲。
  • 3歲寶寶認識3000字:被抓住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有多幸運
    幼兒時期,該不該教孩子認字?當馬伊琍教她女兒讀書時,孩子過於反抗了,看到書,就反感。從此,她不敢讓她讀書,等著她長大。這種家長怕讓孩子過早讀書會讓孩子厭學,適得其反。還有人說孩子的閱讀情緒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他們功利,機械地讓孩子讀書,肯定會反感。然而,如果給孩子講故事,通過繪畫來閱讀,他們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孩子早讀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