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髒」一點更好?在這6件事上,寶媽不要太愛乾淨

2020-09-05 母嬰研究社

朋友自從有了孩子,簡直像染上了潔癖一樣。每天把家裡擦得一塵不染,甚至把家裡養了幾年的寵物狗也送人了;帶孩子外出,稍微碰些什麼東西,消毒紙巾擦了又擦;絕不在人多的地方停留片刻。

越來越多的父母知道講衛生很重要,卻有時衛生過頭,其實這樣往往對孩子的發育不利。

「太乾淨」的危害

美國科學家調查研究得出:在幼年階段,孩子若被過度保護,沒有更多機會去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寄生蟲、細菌、病毒等,長大之後患過敏、哮喘和其他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概率會高出很多。

這些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一定程度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同時也能降低過敏機率。

常見的「太乾淨」做法

孩子每次洗手都用洗手液

不需要。

一般情況下,用清水衝洗就行。如果真的髒,就用洗手液,但不要太頻繁。

另外還要注意,不要用含有消毒劑成分的液體,反而危害孩子基本健康。

經常阻止孩子吃手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手不乾淨,於是阻止「口欲期」孩子吃手。

其實孩子吃手很正常,也有利於自我意識的發展,只要手上沒沾有害物質就不必過多幹預。

每天消毒奶瓶、奶嘴和餐具

這種做法也太過了。

新買的孩子用具,可以用開水或蒸汽進行消毒。之後每天正常清洗、晾乾,不必天天消毒。

提醒一點,孩子嘴巴接觸的用具洗完要晾乾,有水分容易產生細菌。

不給孩子玩泥巴、玩水

很多孩子喜歡玩泥巴、玩水,其實這種玩好處不少。

一有助於開發孩子大腦,二讓孩子的身體跟細菌、病菌作鬥爭,提高免疫力。

總是遠離人多、密集的公共場所

正常情況下,孩子可以去公共場所。

但是,流行病高發的季節、疫情時期、孩子不舒服的時候就儘量避免人多的地方了。

不讓孩子養寵物

寵物定時預防接種,健康乾淨,讓孩子和寵物一塊生活,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免疫系統,也有利於身心更加健康。

父母不必「太乾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多接觸微生物,提高免疫力。不過,這些基本的衛生習慣還是得講究。

基本衛生得講究

✔ 孩子的餐具和大人的要分開,大人不隨便親孩子嘴巴,也不嘴對嘴餵孩子吃飯。大人體內的細菌和抗體有很多孩子是沒有的,如果嘴對嘴很容易將細菌傳染給孩子。

✔ 勤洗手。飯前便後、出門後回家都要及時洗手。

✔ 清洗乾淨食物。食物烹飪前要充分清洗乾淨,煮熟才能吃。

✔ 遠離抽菸環境,多開窗通風。

相關焦點

  • 產後啪啪「不性福」,這三點是阻礙!尤其這一點,寶媽都中招
    生了娃後許多寶媽倍感「性」福難,同房不順利導致夫妻倆對「那方面」的事產生了牴觸心理,甚至一提到那件事就覺得莫名的恐懼。那麼,如何做才能保證產後高質量的「性」福生活順利進行呢?你需要先弄清這三點!特別是哺乳期寶媽,「泌乳激素」的荷爾蒙分泌會導致性慾減退,待哺乳期結束荷爾蒙分泌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性慾自然會恢復。所以,沒有性趣是正常的,麻麻們大可不必擔心,粑粑們也不要太心急啦~經過一段時間後,一切都會恢復正常的!
  • 孩子太乾淨更容易得白血病?怪不得德國娃都泥裡打滾
    有一種「衛生假說」,是說如果生活得太乾淨,孩子更容易患哮喘。這個假說是這麼解釋的:隨著孩子的成長,免疫系統也在不斷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接觸適量的病原體,能幫免疫系統更好地「認識」它們;假如沒經歷這個過程,長大了就更容易患上哮喘這樣的過敏性疾病。
  • 夏天帶寶寶,這7個常用方法是絕對錯誤的!寶媽不要再犯了
    …… 這些都是老人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話,但社會變化這麼快,科技發展迅速,原本的局限和陋習也在慢慢地改善,比如如何養孩子這件事上,老人同年輕人的看法就有很多不一致。 夏天帶娃,老人念叨的這8件事,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月嫂切記提醒寶媽不要再犯了!
  • 寶寶身上3個地方越「髒」越健康,寶媽別亂洗,再愛乾淨也不行
    回了家之後,很多愛乾淨的寶媽們看著「埋汰」的寶寶,就忍不了了。但新生兒洗澡有很多講究,其中就有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珊珊生孩子後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想給寶寶洗澡,她本身就特別愛乾淨,看著寶寶身上髒髒的,忍不住要大展身手給寶寶洗澡。
  • 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都說寶寶髒這養比乾淨養更健康」這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說法,不過值得說的是現在這種說法的確也是得到認證的這大概就是老一輩說的孩子要髒著養,不要過於矯情和潔癖。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
  • 在養孩子這件事上,做到這5點,你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父母
    這難道不是我們所有人都想要的嗎?一個對自己充滿自信並且對他人友善的孩子。而要做到一點,最簡單的是基於你和他的親子關係。你也可以向孩子表達感受(「我太生氣了! 」)幫助他們了解情緒。所有這些談話、閱讀都為孩子未來的閱讀能力、理解情緒和溝通能力打下基礎。
  • 身體越乾淨越好?寶寶的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要洗太乾淨!
    寶寶身上的有些部位,洗得太乾淨反而對寶寶不好。有時候適度的「髒」,反而有益於寶寶的身體健康。喬喬是一個特別愛乾淨的女孩兒,從小到大都不能忍受自己用的東西不乾淨,說她有點輕微潔癖也不為過,因為她真的是太愛乾淨了。喬喬有了寶寶以後,朋友去看望她,正巧碰上喬喬在給寶寶洗澡。
  •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過於乾淨,反而不利於健康,寶媽不要隨意清洗
    對於有「潔癖」的寶媽來說,她們的眼裡容不得一點雜亂,看到寶寶的衣服有一點髒了會立馬進行清洗, 更別提身上有什麼大塊汙漬了,正常來說喜歡乾淨是件好事,可是寶寶過於乾淨的話反而會生病。
  • 寶媽有潔癖,給6個月的兒子洗頭,晚上孩子就被送往醫院,太無知
    丁丁媽對於汙垢、髒東西很敏感,看到之後就要欲除之而後快,自己的寶貝今年才6個月,在坐月子的時候,老婆子就反覆叮嚀,孩子身體脆弱,洗澡簡單洗洗就行,因為婆婆知道兒媳婦很愛乾淨,尤其是回家自己老家,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甚至逼著兒子住在鎮上的旅館,只有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了一頓飯,看到飯菜,老是皺眉,所以在月子裡婆婆就不放心。
  • 「私人訂製」的兒童枕頭,也太厲害了吧!
    收到後媽媽可以直觀感受到,這些高級的「小塑料管子」真的太神奇了,就算熟睡了來回翻動,也不會有像蕎麥枕那樣的沙沙響聲。這是一個和孩子一起「長高」的枕頭▼所以 1 、2 歲的寶媽們也不用擔心哈,軟管掏一掏,讓孩子多試睡幾次,根據簡單「頭身一線」的判斷標準,都能調整到最合適的高度。
  • 寶媽太乾淨,導致寶寶患上敗血症,寶寶身體這些部位越髒越好
    表嫂是個極度潔癖者,雖說生完寶寶之後改了好多,但是在常人看來,還是個潔癖重度患者,一有髒的地方就要立馬洗乾淨或者擦乾淨,在月子裡的時候,因為是剖腹產,傷口疼痛,行動不便,所以就忍著,可是一出月子,表嫂潔癖的本性暴露無遺,自己一天洗多次,房間的床單被罩換了又換,這倒沒什麼,畢竟乾淨是好事。
  • 「懶」媽媽養出健康娃!寶寶這5個部位,不用洗得太乾淨
    但有一說一,要想讓娃更健康,適度的「髒」對娃是有益的。比如↓↓ 鼻子:別亂摳這個季節呀,很多小寶寶鼻子經常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不太像感冒,但聽起來又像堵住了。一般情況下,如果鼻屎沒有影響寶寶的喝奶、睡覺,媽媽們別太在意寶寶的鼻屎。即使鼻屎真的壯大到對娃吃奶睡覺產生了影響,一天也最多挖兩到三次,不!可!以!再!多!了!耳屎:別亂掏當媽的都有強迫症,看到寶寶有耳屎就想趕緊動手弄乾淨。
  • 孩子身上有痱子,是因為奶奶太乾淨?醫生怒斥:這個寶媽很無理
    「都怪我她,告訴一千次了,孩子剛出生那會兒就起過痱子,一定要小心,結果又得上了」兒媳婦挺大的嗓門,進屋就開始對著醫生抱怨。一邊的婆婆趕忙解釋:「我天天給孩子洗澡,換乾淨的衣服,保證孩子的痱子不是因為太髒啊。」
  • 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
    教孩子打招呼這件事有多少寶爸寶媽不小心踩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打招呼這件事,寶爸寶媽踩了多少育兒坑?從打招呼這件事,睿智寶爸寶媽會帶給孩子的,一是自信地表達自己,二是成熟的人際交往,三是恰當的自我保護意識。 我是彥子,喜愛讀書的育兒領域原創作者,歡迎關注我獲知更多育兒知識和智慧小筆記。
  • 寶媽長期堅持這3件事,養育一個健康的寶寶
    事實上,一開始,翠菲也不會養娃,大的寶寶剛1歲的時候,就經常生病咳嗽,起初翠菲就是給孩子吃感冒藥、帶去打針,但孩子越來越愛生病,抵抗力也是比尋常孩子差多了,三天兩頭去醫院,簡直就是個小「病秧子」,於是翠菲辭掉工作,在家安心全職帶娃。
  • 8月女嬰因「擠乳頭」患上乳腺炎,這件事一定別再做了
    沒過多久,孩子的右側胸部就開始紅腫,並有黃色液體流出。送醫診斷後得知,寶寶患上了乳腺炎,醫生給進行了開刀排膿的手術。家人後悔不已……看完氣的我腦仁疼。愚昧!!!太愚昧了!!!但說到為什麼給新生兒「擠乳頭」,他們給的理由真是五花八門:不擠乳頭寶寶乳頭會內陷,將來奶孩子都成問題!孩子出生後就要擠乳頭,否則下雨天乳頭會發癢的~男孩女孩都要擠乳頭,男孩不擠將來乳房會變大,女孩不擠以後不發育!
  • 這2種媽媽,雖然整天費心費力,但養出的孩子多半體弱多病
    不過,在和寶媽們的交流中,我發現有些孩子體弱多病,完全不是孩子體質的原因,可能都是媽媽帶出來的,媽媽們先別服氣。今天穀雨老師就和大家分析一下,什麼樣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更體弱多病?這2種媽媽,雖然整天費心費力,但養出的孩子多半體弱多病。
  • 哺乳期困擾寶媽的幾件煩心事,你遇到過幾個?有的寶媽全中了
    朋友花花生完孩子3個多月了,前幾天我們出來吃飯,在聊天的過程中,花花開始向我訴苦,說她最近的皮膚非常差,她為此感到很苦惱。我連忙安慰她,對她說這是正常的現象,讓她不要放在心上。不過在哺乳期的時候,除了皮膚會變差之外,還有幾件令寶媽很煩心的事,具體都是什麼?接下來就要講到了。
  • 這件事千萬不要再做啦!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相信有娃的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抗戰:「還不起床,又要遲到了!」「我要起來了啊!你為什麼要一直催。」「趕快寫作業、趕快去洗澡!不要玩了!」「我本來要去的,你一說我就不想動了。」先別當催狂魔了,你聽過被動廢嗎?
  • 孩子愛「討價還價」是件壞事嗎?
    暑假已經過去半個多月,孩子倒是開心了,苦的是父母。除了每天在辦公室忙碌,回家還要和小傢伙「鬥智鬥勇」。不是和你商量多看點動畫片,就是要求你給他獎勵,但孩子愛討價還價一定是件壞事嗎?儘管愛「抬槓」,但不得不說,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真是槓槓的。孩子「討價還價」,鍛鍊的是一種社交技巧——協商。 也就是,表達自己的意願,通過耐心溝通,說服別人,尋求「共贏方案」。回想一下,第一次買衣服時,是不是也不敢砍價?但買多了,開口就敢砍一半。而且,技巧都是要練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