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11月13日訊 對中國紡織品補貼問題甚為關心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共和黨參議員Elizabeth Dole透露,美國貿易代表施瓦布近期於一封給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的公開信中,表示將處理有關中國紡織品補貼的爭論,並警告中國必須限制部份的出口補貼,否則將把該爭論交由WTO爭端解決機制處理。
WTO「補貼暨平衡稅措施協定」(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 SCM協議)明文規定「出口補貼」及「進口替代補貼」等二類補貼措施,為WTO會員應停止授予之禁止性補貼類型。根據美國全國紡織團體協進會(NCTO)去年整理的數據顯示,中國對其紡織業界提供73項補貼,NCTO認為其中至少有24項「出口補貼」(注)屬WTO禁止性補貼類型。
列明中國73項補貼措施的清單已經送往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由於Elizabeth Dole參議員在日前參議員的選舉遇上瓶頸,因此去函要求施瓦布採取緊急行動,並刺激NCTO要求美國政府行動。Elizabeth Dole接管前參議員Jesse Helms關注的領域,Jesse Helms為右翼共和黨員,數十年來捍衛美國紡織業,於2002年退任。
NCTO會長Cass Johnson表示,美國貿易代表署擬採取的行動未明,而NCTO的補貼提案之規模均很大,有些案件牽連的產業產值高達上億美元。限制中國的該等補貼將會影響中國出口低價產品。
雖然美國政府也可依個案對中國紡織品的補貼進行調查,惟目前NCTO傾向尋求WTO爭端解決機制處理。因為展開反補貼調查的成本太高及耗時,每案成本約100萬美元。而尋求WTO途徑可能可以迫使中國取消一系列補貼,此舉較課徵平衡稅有效率多了。
施瓦布在寫給Elizabeth Dole的信函裡表示,美國之前向WTO提告類似案件時,中國隨即取消部份禁止性補貼。美國政府採取的行動可能為彌補忽略了明(2009)年對中國採取進口監視措施及課徵反傾銷稅的要求所作的動作。
因此NCTO已要求USTR再延長1年有關對越南的監視措施,並將中國也納入該監視措施。美國眾議院歲計委員會貿易小組的民主黨主席Charles Rangel也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明年對中國進口紡織品採取監視系統。
註:《SCM協議》對於「出口補貼」之規範如第3.1條規定所示:除「農業協議」另有規定外,屬於下列補貼應予禁止:法律上或事實上以出口實績(export contingent)為單一條件或數項條件之一而提供之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