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 | 美國指控匯率操縱的歷史、啟示與應對

2020-12-15 和訊

  作者 | 楊子榮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來源 | 《中國外匯》2019年第17期

  要點

  面對美國 「匯率操縱」的指控及其可能帶來的進一步金融制裁措施,中國應沉著應對、擴大開放,尋求國際共識。

  2019年8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當日,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歷史上,美國曾經將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列為過「匯率操縱國」,但本次美國指控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明顯與過去不一樣。它毫不掩飾地違背現有的國際規則和美國國內法律標準,帶有濃厚的大國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色彩,以及川普政府的特色;同時,它又發生在當今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不僅會影響兩國貿易爭端的走向,也會影響世界局勢。

  美國指控他國「匯率操縱」的歷史

  歷史上,美國曾將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列入過「匯率操縱國」。韓國在1988年10月、1989年4月和1989年10月,三次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1990年被移出。中國臺灣在1988年10月、1989年4月、1992年5月和12月,四次美國被列入「匯率操縱國」,1993年被移出。中國大陸在1992年至1994年共五次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1994年12月被移出。此後二十多年,美國再未將任何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多個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順差的經濟體被美國列入監測名單。

  美國將他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主要源於雙邊貿易逆差,並意圖迫使對方通過匯率升值或匯率改革來主動減少對美貿易順差。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美國經常帳戶開始出現持續逆差。1988年,美國經常帳戶逆差佔GDP比重達2.31%。為了緩解自身的貿易逆差,美國先後將對其存在較大貿易順差的多個經濟體列為「匯率操縱國」,迫使對方主動減少對美貿易順差。1988年10月至1989年10月,韓元兌美元累計升值5.4%,韓國對美出口大幅下滑。1990年,韓國經常項目出現逆差,美國遂將韓國移出「匯率操縱國」。1988年10月至1992年12月,新臺幣兌美元累計升值12.3%,中國臺灣對美出口增速快速下滑,對美貿易順差也從1988年的104.6億美元下降至1993年的68.6億美元。1993年,美國將中國臺灣移出「匯率操縱國」。與韓國和中國臺灣不同,美國對中國大陸的主要訴求在於外匯管制。1994年,中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改革,並取消了外匯留成,改為結售匯制度,美國遂將中國移出「匯率操縱國」。

  美國關於「匯率操縱國」判斷的標準一直在不斷調整。1988年,美國通過《綜合貿易和競爭力法案》,要求財政部每半年向國會提交關於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的報告,並判定是否有國家通過操縱匯率來獲取不公平競爭優勢。該法案關於「匯率操縱國」的判斷標準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是否擁有實質性的全球經常帳戶盈餘,二是是否與美國有顯著的雙邊貿易順差。《2015年貿易便利化和貿易執法法案》明確了美國財政部有監控貿易夥伴匯率的責任,在1988年法案的基礎上新增了「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持續單邊幹預」,並進一步明確了「匯率操縱國」的認定標準:(1)對美國有顯著的貿易順差,在200億美元以上;(2)存在實質性的經常帳戶盈餘,餘額佔GDP2%以上;(3)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持續的單邊幹預,在近12個月中有6個月以上進行了持續的購匯,金額超過GDP的2%。

  美國指控中國為「匯率操縱國」,

  這次不一樣

  2019年8月1日,中美在上海進行第十二輪雙邊經貿磋商未果,雙方約定9月在美國舉行下一輪談判。隨即川普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聲稱將於9月1日起對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10%的關稅。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因此承壓,並於8月5日跌破心理關口「7」,單日貶值幅度為1.6%。當日,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僅憑人民幣單日匯率的降幅來判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顯得主觀且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性。橫向來看,8月5日人民幣匯率下降幅度遠小於2008年以來日、韓、英三國貨幣兌美元單日最大降幅,三國匯率單日最大降幅分別為5.66%、10.8%和8.81%;縱向來看,2015年「8·11」匯改後人民幣兌美元單日貶值幅度達到1.86%,也高於2019年8月5日的降幅。

  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將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相比,這次具有明顯不一樣的特徵。

  一是這次所謂「匯率操縱」發生在當今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不僅會影響兩國貿易爭端走向,也會影響世界局勢。與韓國、中國臺灣和上世紀的中國大陸不同,當今的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及其隨後可能帶來的系列制裁措施,不僅會使得中美兩國貿易談判前景更加黯淡,也給正在朝著不穩定方向裂變的世界局勢增加了不確定因素。美國對華強徵關稅的頻繁加碼與反覆無常、以及漸行漸近的金融制裁等,在打擊中國出口和經濟增長的同時,也使得美國經濟更加脆弱與危險,同時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對此,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是美國公然違背現有的國際規則和美國國內法律標準,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對二戰後構建的國別爭端調節機制具有極大的破壞作用。美國在解決國別爭端或本國貿易逆差問題時,一向有單邊主義傾向,但如此公然同時違背現有的國際規則和美國國內法律標準的並不多見。作為匯率操縱的權威管轄機構,IMF在2019年8月9日發布的中國年度第四條款磋商報告,重申2018年中國經常帳戶順差下降,人民幣匯率水平與經濟基本面基本相符。換一個角度,即便從美國國內關於「匯率操縱國」的最新判定標準來看,中國也不符合經常帳戶盈餘佔GDP2%以上和持續的外匯單邊幹預兩個條件。美國對二戰後構建的國別爭端調節機制的公然破壞,對其他國家產生了極為惡劣的示範效應,可能導致國際競爭進入無規則狀態。

  三是美國意圖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中國在貿易談判中做出更大讓步,但恐難如願。20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通過將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後,都實現了其利益訴求,韓國和中國臺灣對美貿易順差大幅下降,中國大陸也實行了匯率改革。本次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意圖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中國在貿易談判中做出更大的讓步,但結果恐難如願。理由有二:其一,美國公然對國際規則和其國內法律標準的違背,讓人無法接受其單邊主義和霸凌主義行徑;其二,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產業基礎門類齊全,經濟縱深廣,經濟韌性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也使得民族力量凝聚,擁有長期應對貿易摩擦的經濟實力與政治基礎。

  最後,不排除這一次美國採取進一步金融制裁手段的可能。此前,美國將韓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後,由於利益訴求得到滿足,並未採取進一步的制裁措施;而本次,美國極限施壓策略恐難達到其目的,因此,美國有可能會採取進一步的制裁措施。根據《2015年貿易便利化和貿易執法法案》,當一國被列為「匯率操縱國」一年後,若美國財政部認為該國的匯率和貿易順差問題仍未解決,美國總統有權採取禁止美國海外私人公司對該國任何項目提供融資等在內的進一步制裁措施。根據美國對外金融制裁的歷史和中美貿易摩擦中已顯現出的金融制裁縮影,未來美國很可能會根據需要,針對中國特定人群與機構採取罰款、資產凍結以及業務禁止等金融制裁措施,極端情況下,不排除會限制部分中資企業使用美國掌控的美元跨境支付通道等。

  沉著應對、擴大開放,

  尋求國際共識

  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意在「一箭三雕」,既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中國讓步,又為對華強徵關稅尋找其國內立法的「依據」,同時打開進一步制裁中國的空間。面對美國的「匯率操縱」指控及其可能帶來的進一步金融制裁措施,中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應對。

  第一,堅定不移地根據自己的節奏擴大對外開放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要步驟。中國政府可以根據自己的國情與節奏,堅持持續擴大開放的既定方針不動搖。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短期的外部擾動不會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中國應保持定力,增強匯率彈性和雙邊波動,穩步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

  第二,預判美國可能進一步採取的制裁措施,豐富自身政策工具庫,提前做好預案。一方面,川普政府的特色在於打破了大國政治與外交的傳統規則與模式,致力於出奇制勝。但萬變不離其宗,應緊抓其核心利益和基本訴求。另一方面,無論是貿易制裁還是金融制裁,都有歷史可以借鑑,關鍵在於應根據美國可能採取的各種制裁措施,豐富自己的政策工具庫,根據可能出現的不同情形做好預案,不打無準備之戰。

  第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共同應對美國的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WTO自由貿易談判受阻,中國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尤其是加速以RECP為代表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維持和促進區域內的經濟共同繁榮。此外,在美元本位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國擁有超然不對稱的金融制裁權力。美國運用其全球金融網絡系統和「長臂管轄」,頻繁打擊自己的合法競爭對手,嚴重侵犯了其他國家的經濟安全與發展權力。中國可以加強與其他國家的金融合作,共建更加合理公平的國際貨幣體系與國際金融規則。例如,中國應加強與歐洲國家的聯繫與對接,共同建立新的國際支付清算體系。

  第四,拋棄幻想,不懼競爭,正確認知對手與自己,慎言中美脫鉤。中美是競爭而非敵對關係,中美同時擁有巨大的利益分歧和共同點,美國對華政策也並非鐵板一塊。良性的中美關係是世界穩定的基石,而利益掛鈎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保證核心科技自主研發是大國安全的必然要求,但不應盲目鼓動中美脫鉤。中國應正確認知對手與自己,拋棄幻想、不懼競爭,在立足發展國內經濟的同時,逐漸適應大國競爭的常態。

  版權聲明

  凡註明「來源:中國外匯」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外匯管理雜誌社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公眾號授權不得進行營利性使用。非營利性轉載或引用,應註明「來源:中國外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公眾號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國外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匯率操縱國?美國「匯率操縱國」定義
    匯率調整屬一國主權範疇,但操縱匯率卻為IMF和WTO明確禁止。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一再指控中國「操縱匯率」,認為應該對中國採取反補貼措施。其中,美國國會一些議員提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法案,如匯率報復法案、中國貨幣法案和美國貿易權行使法案。在此我們分析中美之間發生的關於中國是否操縱匯率並構成反補貼要件,以正視聽。
  • 朱雋:「匯率操縱」認定標準的比較中國人民銀行
    認定中國「匯率操縱」既違背經濟學基本常識和國際社會的共識,也不符合美國自身法律設定的量化衡量指標,嚴重破壞了國際規則。我們對有關法律法規和國際組織對「匯率操縱」認定的普遍做法進行了梳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美國對「匯率操縱」的認定美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貿易餘額由順差逐步轉為逆差後,高度重視對外部門,先後制定了兩部法案用於評估貿易夥伴國的匯率政策。
  • 涉及5.1萬億美元外匯操縱案!高盛美銀等16家投行上訴被美國駁回
    據外媒最新報導,16家大投行外匯操縱案有關上訴,周四被美國地區法院駁回,美國曼哈頓地區法官洛娜·斯科菲爾德(Lorna Schofield)允許大部分訴訟繼續進行。01前情提要:涉及5.1萬億美元的操縱案!在2018年11月,這16家投行被指控於2003至2013年期間操控外匯交易市場。據悉,這16家銀行被控在這10年間合謀操縱外匯基準利率和向客戶提供的匯率。
  • 取消"匯率操縱國"的前世今生 股匯債"三牛"有望?
    IMF明確反對操縱匯率,但IMF同時允許成員國為消除外匯市場短期過度波動而進行必要的幹預,只要此幹預充分考慮到其他成員國的利益,而不是只顧本國不顧他國的蓄意為之,即不能是蓄意的以鄰為壑的行為。然而,IMF 對匯率操縱的定義缺乏可量化的執行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執行。於是,一些國家給出了自己的界定方案或量化標準。比如美國財政部自行制定了匯率操縱的認定標準。
  • 120億美元跨國銀行匯率操縱!治匯率操縱需出「 法制+風控+有獎舉報...
    匯率操縱不僅會影響外匯市場的公平、透明、穩定,而且還廣泛影響到道瓊、標普500、富時100等主要股票指數。2014年以來,各國明顯加大了對外匯市場的監管力度,數家國際大型銀行因洩露客戶敏感信息、操縱外匯市場匯率、欺詐交易等不當行為,受到歐美等監管機構的重罰。
  • 中國沒有操縱匯率的結論是對美方霸凌主義的明確反對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孫立鵬對本報記者表示,IMF經過對華年度磋商後得出結論,意味著國際權威機構並不認可中國「操縱匯率」的說法,清脆「打臉」美方在匯率問題上對中國的無理指責。美國財政部缺乏國際法律依據、罔顧基本事實,將中國定義為「匯率操縱國」,企圖為貿易摩擦「火上澆油」,加劇全球匯率風險,不僅令中國強烈不滿,還讓世界不能接受。
  • 美國啟動匯率操縱調查預對越南徵收關稅,在越投資企業注意
    ,並援引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全面關稅時使用的同一部貿易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沒有說明將對哪些具體匯率操縱做法進行調查,但當美國財政部調查乘用輪胎案的問題時,它說越南國家銀行通過購買220億美元外匯儲備壓低了其匯率。這樣的行為會使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從而使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便宜。
  • 線上群聊交換敏感信息,串通操縱11種貨幣匯率,歐盟對5大銀行...
    此次匯率操縱案涉及的11種貨幣,包括歐元、英鎊、日元、瑞士法郎、美元、加拿大元、紐西蘭元、澳元、丹麥克朗、瑞典克朗和挪威克朗。國外銀行的外匯交易員之所以被查處操縱匯率,也是因為這些交易員活躍在線上群聊中交換敏感信息。據CNBC報導,美國監管當局表示,上述匯率操縱行為主要是相熟的銀行外匯交易員通過在線聊天室串通,幾個名為「卡特爾」(the Cartel)、「黑手黨」(the Mafia)」、「土匪幫」(the Bandits Club)的線上聊天室異常活躍。
  • 外匯匯率是什麼意思
    炒匯率便是外匯擔保金交易(又叫炒外匯),就是指根據與(特定項目投資)金融機構籤訂,設立信託投資帳號,存進一筆資金(擔保金)作為貸款擔保,由(項目投資)金融機構(或經記行)設置個人信用實際操作信用額度(即20-400倍的槓桿作用,超出400倍就違反規定了)。
  • 美國指稱東南亞四國操縱匯率 專家:為使未來政經關係複雜化
    原標題:美國指稱東南亞四國操縱匯率,專家:為使未來政經關係複雜化   美國財務部在12月16日發布半年度匯率政策
  • 知識點解析 外匯與匯率-匯率與匯率制度
    間接標價法:以一單位本國貨幣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的匯率,即匯率=外幣數額/1單位本幣。匯率上升表示外幣貶值或本幣升值;相反,匯率下降表示外幣升值或本幣貶值。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都採用直接標價法表示匯率,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主要有美國和英國。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是(     )。
  • 國民黨前高官批美是「小人國」 狂印美元惡意操縱匯率卻指責別人
    據臺媒報導 美國公布最新匯率操縱名單,臺灣地區被亮黃牌,列入觀察名單內。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表示,美國狂印美元,本身就是標準的惡意操縱匯率,卻反過來指摘臺灣操縱匯率,「(美國)這不是小人國,什麼才是小人國。」
  • 從中國外匯的歷史說起:人民幣真的「超發」了嗎?
    各經營主體將掙來的美元交給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印出人民幣(即外匯佔款),將美元收為外匯儲備。也就是說,中國之前的貨幣發行是以日益龐大的外匯儲備作為人民幣的信用背書的。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受到歐美發達國家圍追堵截,幾乎沒有任何外匯儲備。當時國家的外匯來源渠道非常稀少,手中的外匯僅夠購買特別急需的西藥和醫院急需設備,更談不上什麼外匯儲備了。
  • 被貼上「匯率操縱國」之後,人民幣匯率會怎麼走?
    時隔25年零1個月,美國第6次將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按照美國白宮的聲明,其理由是中國央行聲稱其對匯率有「控制力」,有「足夠的經驗和政策工具」來管理外匯市場,維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的位置波動。可見,理由並不充分。
  • 如何查詢外幣匯率的歷史記錄,外匯匯率實時查詢
    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外匯基金買賣單位對各種幣種都有匯率存案(如銀監會、運營外匯基金類的買賣所以及商業性的基金買賣經營單位)能夠查詢。3.銀行查詢。到銀行查閱,尤其是中國銀行,他們關於各個時刻,各種幣種都有匯率存案的。4.外匯期貨基金買賣軟體。能夠下載一些外匯基金買賣軟體、證券買賣軟體、期貨買賣軟體、現貨買賣軟體,這些根本上都會有買賣的前史行情可供查詢。
  • 人民幣匯率的大歷史
    彼時的中國,轎車、電腦、飛機及各種機械裝備皆不能造,不僅如此,我們還迫切需要美元在美國乃至世界市場購買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另一方面,外國人即便在這個時候拿到了大把人民幣,在中國市場上也買不到什麼東西……更重要的是,普通人根本沒任何機會接觸外匯,想用人民幣兌換美元,你既沒有資格,也沒有機會,更會被懷疑有政治思想問題。
  •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談中國的貿易平衡和匯率問題
    (八)匯率改革半年以後可看出,多數中國企業經過艱苦的調整承受並適應了這一改革,但少數行業受衝擊較大。據此,我們認為,可以讓市場供求逐步對匯率浮動發揮更大作用。    (九)匯率改革八個月來,中國積極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豐富交易產品,發展了遠期、掉期等避險工具,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詢價交易方式。
  • 歐美首揮懲罰「大棒」 全球投行為匯市操縱案「大出血
    被操縱的匯率指數叫WM/ Reuters: WM/ Reuters匯率指數在倫敦時間下午4點設定,該利率被許多企業和投資者看做基準利率,因為超過40%的每日全球外匯交易在倫敦完成。這就像是24小時後的收盤價,也是個自我監管的市場。
  • 求美國有用?蔡英文收絕望信號,大陸還沒出手,先遭美國當頭一棒
    12月16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收到絕望信號,美國財政部當日公布最後一份匯率政策報告,臺灣今年因為符合貿易順差等標準而再度被列入「觀察名單」。據臺媒12月18日報導,美國財政部今年初即示警「臺灣雖未正式納入觀察名單,但接近觸動關鍵門檻」。
  • 滙豐銀行匯率操縱醜聞中高管傳遞情報的代碼或遭破譯
    FX168財經網>經紀商新聞>正文 滙豐銀行匯率操縱醜聞中高管傳遞情報的代碼或遭破譯 文/曉菲2017-10-06 22:14:46來源: FX168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