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外匯的歷史說起:人民幣真的「超發」了嗎?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人民幣與美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2008年金融危機後投放大量貨幣以刺激內需平穩經濟開始,社會上出現了「人民幣超發」的聲音。面對這些聲音,我們不禁要問,人民幣真的「超發」了嗎?

要搞清楚當時我們為什麼增發了這麼多貨幣,為什麼中國物價水平一直在持續上升,我們首先要理解2013年以前中國的印錢方式是強制兌換美元。各經營主體將掙來的美元交給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印出人民幣(即外匯佔款),將美元收為外匯儲備。也就是說,中國之前的貨幣發行是以日益龐大的外匯儲備作為人民幣的信用背書的。

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受到歐美發達國家圍追堵截,幾乎沒有任何外匯儲備。當時國家的外匯來源渠道非常稀少,手中的外匯僅夠購買特別急需的西藥和醫院急需設備,更談不上什麼外匯儲備了。中國最早的外匯積累,一開始都依靠的是我們海外華人、港澳臺同胞出於對民族的先天情感最早來大陸的投資。

而從1978年中國對外開放為起始,中國的外匯儲備穩步增長,一直增長到目前約3.1萬億美元左右。這些外匯儲備不是西方發達國家給中國人民的施捨和愛心捐助,而是13億多中國人民用近40年沒日沒夜,用血用汗用命一個扣子一條領帶換回來的辛苦錢!中國2017年GDP約12萬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佔到了26%,也就是說這些外匯儲備財富相當於全中國人民不吃不喝勞動整整3個多月創造的財富和心血。

至此,我們可以下結論:外匯儲備從本質上來看,就是我們對外的債權。但是這些債權的價值並不是穩定的,試想一下中國的3.1萬億美元一夜之間全然蒸發會怎麼樣?這聽起來好像天方夜譚,但卻正在發生。我們以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保爾森效應」為例:保爾森是柯林頓時期的美國財長,在任以後首次訪華時,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在4天內連續擊破7.94、7.93和7.92三個整數關口,創出新高。2006年12月保爾森率團開展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又首次突破7.82的關口。2007年3月其第三次訪問中國,人民幣匯率逼近7.74的關口,創出匯改以來的新高。美國財長保爾森上任幾個月來了中國三次,人民幣匯率也從$1:RMB 8左右大幅升值到$1:RMB 7.74。中國人民幣升值,也就意味著美元貶值,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債權也相應縮水了650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通過行政手段迫使中國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憑空損失了650億美元的債權!美國通常在國際經濟平穩發展時期,竭力推行自由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反對其他國家的所謂「匯率幹預」,特別是在其他國家持續處於貿易順差地位時,美國便通過政治經濟施壓的方式強迫這些國家貨幣升值,美元的貶值使其在獲取對價時得到直接的「顯性超額收益」。

現階段通過與美國近十年的博弈,中國越來越認識到用這種匯率不斷升值的方式永遠無法滿足美國的胃口,而美國在不斷威脅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同時,用行政手段逼迫中國提高匯率來進行逃債的方式,自我感覺也愈加行不通。因而,其換了一個方式,逼迫人民幣資本項下急速開放。中國的應對措施是必須對衝美國公開量化寬鬆或暗中放水損害中國外匯儲備財富的「隱性損失」。這樣,一方面彰顯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另一方面美國也找不到直接藉口來攻擊中國國內的貨幣政策。

所以,那些認為中國「貨幣超發」「通貨膨脹高企」的說法都不符合實際情況,未能考慮到美國貨幣超發把中國持有的美元債權貶值殆盡這一重大風險。

而相關部門面對這一問題也非常為難,不增發貨幣就會眼睜睜看著近40年的儲備積累被美國兌水稀釋,增發貨幣又擔心通貨膨脹高企、人民的資產貶值縮水。在政策選擇上,中國只好兩難取其輕。

那麼,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這一兩難境地?其一,中國應當恪守「你放水,我也放水,只要比你慢一些,貨幣就比你堅挺」這一原則。其目的是減輕我們外匯儲備因美元貶值遭受的重大損失;同時,要控制好節奏,把握住平衡,從而保障國內政治經濟穩定。回顧政府這十多年來一直在連續努力做的事情:給農民免農業稅、擴大醫保覆蓋範圍、提高最低工資、消滅貧困人口、控制房價、改善環境等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不斷出臺,正是把握平衡保證人民生活穩定富足的有力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以前多次貨幣超發對美國通貨膨脹影響有限,因為美元的池子不是護城河,而是處在世界最高地點的水庫,其把閘門一開都洩到了海外市場,漂泊為「不受美國監管」的歐洲美元、亞洲美元、石油美元,對美國本土的經濟和物價影響有限。當然美國貨幣超發,也只是能帶來一時的好處,長期來看,美國必然也會受到這一政策的反噬。據了解,近三年來美國的物價上漲感覺越來越明顯,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從2008年金融危機分析,美國的三次量化寬鬆把美元的洪水洩到了海外。中國、世界通貨膨脹率與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差額的均值不斷縮小。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金融危機後五年,美國把世界作為量化寬鬆的蓄水池,與近三年相比較美元的洩洪功效急速下降。這是因為全世界均保持對美元薅羊毛的高度警覺,所以美元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國內,導致了美國物價上漲。

從美國的財政現狀來看,隨著減稅的實施,財政收入會減少,但是剛性支出會加大,因此美國完全有可能一方面加息讓美元走高,另一方面會暗中放水,否則邏輯講不通,我們並不能夠僅僅看美聯儲公布的經濟狀況褐皮書來看美國的經濟形勢,要有兩手準備兩手應對。從川普上臺以來倡導「美國優先」這一口號的內涵來看,其所有經濟政策著力點在於擴大美國就業、增加中產階層收入,核心在於對內用弱勢美元恢復美國國內經濟,對外採取一切手段繼續維護美元霸權,但是這種兩難境地不可能雙贏。至於美國經濟學家蒙代爾提出的不可能三角中闡述的資本自由流動、匯率穩定、央行獨立性這三個因素,對我們也僅有一點借鑑意義。因為在資源市場要素中,中國的土地和自然資源與西方經濟學中的假設是不一樣的,即不是吻合所有資源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動這一假設。

反觀美國財政系統,美聯儲是美國財政部最大的債權人,而華爾街大摩、高盛、花旗等等大金融財團都是美聯儲的大股東,也就是說這些金融財團操控著美國政府的財政支出,也就發生了美國政府用財政收入對金融危機進行救市,用納稅人的錢將私人企業「收歸國有」等等諸多亂象,這也進一步激化了平民和金融財閥之間的矛盾。如2011年爆發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等,這也正是美國平民和金融財閥之間矛盾激化的折射。同時也是為什麼川普的民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政策思想能夠在美國立足的重要原因。

國家金融安全是所有經濟問題裡最重要的領域,而外匯儲備是體現國家綜合實力與話語權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外匯儲備充實,國家經濟實力富強,中國在國際上提出的倡議和規則才會有人響應,中國的國際地位才能不斷提升,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作者:景乃權,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浙江大學金融系研究生 童威遠、陳德宇)

相關焦點

  • 中國「貨幣超發」會令人民幣必有一跌嗎?
    中國是否存在「貨幣超發」?信貸快速增長是否一定意味著人民幣大幅貶值?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管濤、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付昊東兩位學者指出,認為「貨幣超發」必然導致人民幣貶值的主要邏輯包括:一是中國貨幣供應(M2)總量超過美國,如果不貶值,可以「買下美國」;二是中國外匯儲備與M2的比值下降,這會削弱對人民幣的信心;
  • 貨幣超發,經濟快速增長,對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一直認為經濟的騰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貨幣超發,其實略有偏妥。《商業時代》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貨幣供應增長率和經濟增長率的相關係數僅為0.3,也就是說貨幣對於經濟增長的效果其實是非常有限的。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的經濟奇蹟,對外開放功不可沒。
  • 中國為什麼要超發貨幣?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要超發貨幣?因為經濟要發展,企業要開工,國民要消費。如果你還沒弄懂,不妨反過來想想:企業沒有銀行貸款,沒有現金流,沒有回款,能開工嗎?老百姓手上沒錢,能消費嗎?中國的「貨幣超發史」2000年以前,國內各類存款、貸款處在穩步上漲過程中;2001年後,由於中國加入WTO,國際貿易活動迅速增加,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以外匯佔款為主的貨幣超發迅速增長;2009年外貿起來以後
  • 如何看待中國式貨幣超發
    就在國際上驚呼「貨幣戰爭」來臨的同時,有關中國「貨幣嚴重超發」的質疑之聲也不斷響起。   本質而言,貨幣供應量是貨幣當局及其金融機構對公眾的負債,因此,貨幣供應變化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貨幣需求變化。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標是M 2/G D P,這一指標比例反映了一個經濟體的金融深度。
  • 美聯儲大規模印鈔,為何近期人民幣兌美元不升反跌?
    三、中國貨幣超發的主因中美貨幣數據與財政數據就擺在這裡,誰超發嚴重一目了然。另外,中國由於施行的是強制性結匯政策,外匯儲備超3萬億美元,這說明國內貨幣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對衝外儲備匯增長,這與美聯儲的貨幣超發存在很大的區別,也就是說前些年國內貨幣的超發主要是美元等外匯流入導致的。
  • 專家:新版人民幣不會導致貨幣超發
    新京報快訊(記者陳楊)央行今日宣布,今年11月12日起發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有民眾擔心,擔心新版百元紙幣的推出是否會導致貨幣超發,屬於間接開動「印鈔機」,對此,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肖波表示,不必有這個擔心。
  • 澤平宏觀:貨幣超發與資產價格 國際經驗
    在金融深化程度不斷加深的情況下,當前M2增速對中國經濟指標的指示意義有所弱化,然而對歷史以及當前M2的相關分析仍可作為研究過去是否存在貨幣超發以及衡量超發程度的重要參考指標。外匯佔款外匯佔款是指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央行在購買外匯時,其資產方在增加 「外匯佔款」的同時,負債方會相應增加 「存款」,從而直接增加貨幣供給。而對中國而言,當前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在結售匯制度下,外匯佔款在特殊時期易成為中央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重要來源。
  • 薛兆豐:人民幣「被超發」是通脹之源
    即政府是不是開始找替罪羊了,是不是找這種廠商,那種廠商,這種原因,那種原因,說是他們導致通脹的原因。政府開始做這個工作,開始進行價格管制的時候,這肯定是通脹已經來臨了。  主持人:這一次通脹主要的根源是什麼?在明晰了根源之後,未來遏制通脹中國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政策?
  • 中國外匯 | 美國指控匯率操縱的歷史、啟示與應對
    作者 | 楊子榮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來源 | 《中國外匯》2019年第17期  要點  面對美國 「匯率操縱」的指控及其可能帶來的進一步金融制裁措施,中國應沉著應對、擴大開放,尋求國際共識。  2019年8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當日,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 人民幣匯率的大歷史
    在人民幣匯率一天天「好起來」的同時,中國的對外貿易卻一直都是赤字(進口比出口多),外匯也一直都是中國最緊的資源,始終由國家集中管理,當匯率好到了極點的同時,我們的外匯也緊缺到了極點…… 為了獲取外匯,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個僑胞大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步伐,對外開放從此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 趙宏瑞:貨幣超發 不可忽視的經濟矛盾
    原標題:【悅讀】貨幣超發 不可忽視的經濟矛盾 2013上半年,我國「貨幣總量」表現為信貸的「一增」、流動性的「三落」——生產性信貸月增1萬億元,而蘊含「貨幣發行」增量的外匯佔款、流通中現金和金融資本淨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速回落。
  • 我國外匯管理歷史沿革是什麼?
    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嚴格外匯集中計劃管理,國家對外貿和外匯實行統一經營,外匯收支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所有外匯收入必須售給國家,用匯實行計劃分配;對外基本不舉借外債,不接受外國來華投資;人民幣匯率僅作為核算工具。
  • 殺敵800,自損1000血腥的人民幣離岸之戰,我們真的贏了嗎?
    這兩天大量的新聞在報導中國央行在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幹預,高呼打爆空頭,仿佛一夜間紅旗插遍全球,做空勢力已被踩到腳下,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假設一個市場裡面是有操縱者的,那麼最低層次的操縱者是什麼?一定是那種直接拿錢去推高股價或者拿錢去砸低股價的操縱者,俗稱,傻莊。一個高級操縱者去操弄的,一定不是價格,而是人心,是順著市場的趨勢去玩弄和激發起每一個市場參與者內心深處隱藏著的恐懼,和貪婪。
  • 在澳門賭場用人民幣幫賭客兌換外匯就能賺到佣金真的有這種生意嗎?
    在澳門賭場用人民幣幫賭客兌換外匯就能賺到佣金真的有這種生意嗎?李先生有個朋友邀請他做這種外匯兌換生意結果...兌換外幣賺佣金李先生到蓮河派出所報警稱朋友周某邀自己一起做外匯兌換生意最後竟然拿著投資款消失了李先生回憶,去年2月份,周某聯繫李先生說自己在澳門賭場裡找到一條賺快錢的路子,就是用人民幣幫賭客兌換外匯
  • 中國外匯市場70年:發展歷程與主要經驗
    一、中國外匯市場發展的歷史演進 在新中國70年曆程中,外匯市場發展大致經歷了艱難探索期、形成發展期和創新拓展期三個歷史時期。根據發展的特點不同,每個歷史時期又可分為若干階段。 第一個歷史時期為1949-1978年的29年,是艱難探索的過程。
  • 中國外匯市場準則(全文)——附件:外匯交易技術術語表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人民幣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 今天人民幣外匯牌價走勢
    打開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人民幣匯率 匯率是指兩個國家的貨幣之間的比價、兌換率。人民幣匯率即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比價、兌換率。 人民幣匯率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逐日向國內外公布, 作為一切外匯收支結算的交換比率,它是官方匯率,沒有市場匯率,其標價方法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直接標價法,即以固定單位 (如100、10000、100000等) 的外幣數折合若干數額的人民幣,用以表示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
  • 蘇三元紙幣適合投資收藏嗎_人民幣收藏_外匯_中金在線
    蘇三元前後共使用了9年,存世量少,而作為中國人民幣歷史上唯一一枚三元面額紙幣,又具唯一性,這就決定了其價格不會很低,而且如今的市場價格也還是很穩定的。  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三元,其圖案採用的是井岡山,是為了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周總理指定印刷發行的,因而也稱「井岡山叄圓」;又因為是由蘇聯代印的,又有「蘇三元」之稱。這是我國發行過的所有紙幣中唯一的一版三元面值的紙幣。
  • 從43起案例看外匯違規新特點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又通報了25起外匯違規案例,這是今年以來外匯局第三次集中通報外匯違規案例。從通報的處罰結果看,包括企業、個人甚至是銀行,都因從事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而被處罰,有的處以上千萬的天價罰金,有的甚至被司法機關判以有期徒刑。
  • 9月4日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人民幣匯率
    9月4日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人民幣匯率 1評論 2017-09-04 09:32:58來源:金融界外匯頻道 一個送上門的機會! 【9月4日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人民幣匯率】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9月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668元,1歐元對人民幣7.8024元,100日元對人民幣5.9767元,1英鎊對人民幣8.5096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5.2322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