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談中國的貿易平衡和匯率問題

2020-12-16 中國政府網

中國的貿易平衡和匯率有關問題
周小川
    

    一、對中國貿易順差的分析

    (一)近幾年,全球化、跨國外包、供應鏈重組處於加速階段。IT革命和基礎設施改善為此奠定了基礎。過去不能跨國外包的現在都有可能外包了。

    (二)比較優勢格局的重組出現時間差,即勞動成本密集型生產和服務通常率先外包至中國、印度等地,而發達國家(高勞動成本地區)創造新就業機會和新的出口優勢往往滯後一段時間。這期間貿易不平衡擴大。

    (三)FDI(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在跨國外包和改變貿易平衡中起很大作用。中國形成了以外資企業為主的加工貿易基地,且供應鏈不斷延長,附加值不斷提高。這種生產和貿易的匯率彈性相當小。

    (四)1998-2004年,中國貿易較為平衡,年順差200-300億美元。2005年順差突然擴大到1000億美元,主要是2005年進口增速放慢,與出口增速拉開缺口(2005年出口增長28.4%,進口增長17.6%)。進口中主要放慢的是設備進口,這與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有關。

    (五)FDI(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大幅增加,替代了中國的進口。中國市場上外國品牌、外國設計的產品非常多,但其中相當一部分已轉為由FDI(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在華投資)在中國生產。

    二、中國的匯率機制改革

    (六)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取得了成功,國際社會給予了積極和客觀的評價。

    (七)對匯率變化的影響的事前估算,各種政策分析推測不一致。因此,事後需要有一段時間通過數據和分析來確認匯率改革對國內經濟、就業等方面的影響。

    (八)匯率改革半年以後可看出,多數中國企業經過艱苦的調整承受並適應了這一改革,但少數行業受衝擊較大。據此,我們認為,可以讓市場供求逐步對匯率浮動發揮更大作用。

    (九)匯率改革八個月來,中國積極培育和發展外匯市場。豐富交易產品,發展了遠期、掉期等避險工具,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做市商制度和詢價交易方式。中國的各類企業和金融機構需要一段時間學習和適應外匯市場,才能更好地適應浮動匯率。

    (十)八個月來,中國減少了不必要的外匯管制。放寬企業保留外匯和資本項目用匯,便利個人經常項目用途,實行銀行綜合頭寸管理。這樣才能使外匯市場更加客觀地反映外匯供求關係。

    三、漸進主義還是休克療法?

    (十一)由於前面說的全球化、跨國外包、供應鏈重組的加速,全球貿易尋找新的平衡還需要花若干年時間。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經濟,就業壓力大,金融系統尚脆弱,只能採取漸進、可控的方式來調整。

    (十二)近日,IMF召開會議研究全球不平衡問題。多數人認為,採用漸進調整方式是合適的,採用激進調整方法可能產生不可預見的後果。另外,大家認為美國調整過慢。

    (十三)少數人曾為蘇東改革出過休克療法的主意,被稱為休克而無治療。應從慎再出這種主意,以免降低威信。中國只會考慮漸進的、對廣大人民負責的改革方案,不會考慮休克方案。更何況美國自身失衡的調整也不帶頭搞休克。

    四、全球不平衡與匯率的作用

    (十四)中國政府已開始採用擴大內需、降低儲蓄率、市場開放、匯率浮動以及擴大進口等組合政策措施來改進國際收支平衡。隨著這些措施的逐步實施,中國將實現預期的貿易基本平衡,我們估計這可能要花2-3年時間。然而中方經濟學家在擔憂,當中國實現了對全球貿易的大體平衡,美國仍可能處於高額貿易逆差,中美雙邊仍難以平衡。問題將不在中方。

    (十五)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在中方做出上述一系列努力的同時,中國人在抱怨:美方在削減雙赤字方面、在提高儲蓄率方面動得很慢。

    (十六)美方部分人士相信匯率是平衡調整的關鍵。中國內部也有不同流派的經濟學家,也有人相信匯率的作用最大。但這種看法通不過統計檢驗,中國多年的貿易和實際有效匯率的數據不支持這種判斷。不少其他國家的數據也不支持這一觀點。因此,單一併過度倚重匯率調整來實現經常項目平衡的看法並不可靠。

    (十七)IMF的規則是各國可自主選擇自己的匯率制度,可以是自由浮動、有管理浮動或固定匯率。因此,沒有任何一種匯率體制可定義為「操縱匯率」。中國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從較為固定的匯率逐步轉向更具靈活性的匯率,已經獲得國際廣泛支持,指此為「操縱匯率」不會獲得廣泛支持。

    (十八)觀察中國的貿易平衡,應看若干年的數據,而不是只看一年。這些數據不能支持中國利用匯率獲取貿易優勢的說法。日本連續很多年有較高順差,大家也未接受日本操縱匯率的說法。

    五、儲蓄缺口與貿易缺口互為對偶

    (十九)儲蓄缺口指儲蓄與投資之差,貿易缺口指出口與進口之差。經濟學描述了其中對偶關係:儲蓄過多會產生貿易順差,反之亦然。因此,要重視從儲蓄角度來觀察失衡問題。

    (二十)中國儲蓄率高有多種原因。有些與轉軌有關,更多的是與社會、文化傳統有關。此外,FDI對國內投資的擠出會加大儲蓄的剩餘。

    (二十一)中國政府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內需,需要更寬廣的視野、更適國情的政策和戰略,也需要一定時間來實現調整。

    (二十二)亞洲的高儲蓄率、高外匯儲備是與亞洲金融危機有關的。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有來自美國的多家對衝基金。人們對IMF的功能不完善、作用發揮不及時有些失望。這使亞洲國家及其家庭需要更多地靠自己的積累來抵禦風險。

    (二十三)美國的儲蓄率走到另一個極端。中美都需要解決好內需和儲蓄率調整問題,否則,貿易不平衡問題就很難解決。我們認為應重視結構性調整政策的重要性。匯率不可能單獨發生那麼大的作用。

    六、儲備

    (二十四)2005年7月21日匯率改革以後,對中國經常項目平衡和FDI產生影響有滯後期,投機因素也不可能立即消除。中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銀行對外匯市場進行管理的角色將根據條件逐漸弱化,逐步減少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

    (二十五)亞洲金融風波以後,大家對於外匯儲備的合適數量標準有了新看法,也有新的爭議。這也和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及其教訓有關。

    (二十六)如果相似國家外債水平不同、FDI總存量水平不同,外匯儲備可能也不同。外債是要還的。FDI要分紅,也有可能撤出。另外,有熱錢的話,它會伺機撤走。這些因素都對外匯儲備數量標準有影響。從人均尺度來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是不高的。

    七、WTO規則

    (二十七)WTO機制是多邊多贏的,也是中美雙方可獲得雙贏的遊戲規則。雖然仍會有分歧,但留有空間可通過談判來加以解決。不應在此之外設計一種雙輸的新遊戲規則,這會使設計者自己也進退兩難。還是要回到雙贏的機制,即堅持自由貿易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立場。    

    (本文根據2006年3月20日,周小川行長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匯率專題會上的發言整理。)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017年人民幣應該比較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回應匯率、外儲減少、資管和房貸等問題3月10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潘功勝、範一飛就「金融改革與發展」問題接受記者採訪。會上,周小川行長針對業界關心的匯率、外儲減少、資管和房貸等問題做出回答。
  • 實錄|周小川記者會12個問題都在這:今年匯率應該比較穩定
    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範一飛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以下是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根據本次發布會內容進行的梳理的12個要點:1.談「人無貶基」:今年的人民幣匯率應該比較穩定整個發布會,記者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問題,都是問如何看待今年的人民幣走勢。
  • 央行行長周小川詳解全球經濟六種情景和政策取向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先生發言 攝影:中國網 楊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於2009年7月2日—4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大都會議廳舉辦「全球智庫峰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全球經濟不平衡經過調整會走向再平衡,可能有若干種不同情景。我們說大家的政策意願都是非常清楚的,但是經濟是複雜,政策有時候並不一定都能順利達到目的。因此,不同的情景和政策取向有時不同。情景一是大家所說的,美國家庭儲蓄率和總儲蓄率上升,中國居民消費大幅上升,全球平衡得到校正,這是最理想的。
  • 央行四答人民幣匯率:決不會把匯率作為貿易摩擦的工具
    「保持匯率穩定會不會影響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中國有沒有在貿易磋商中就匯率問題作出任何的讓步?」  在3月10日的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面對中外媒體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密集發問,央行主要負責人亮數據、作承諾、表決心,一一回應外界關切。
  • 周小川「貨幣政策及金融問題」記者會
    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貨幣政策及金融問題」。今天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中國人民銀行四位負責人,圍繞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我把四位嘉賓介紹給大家: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先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女士,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餘先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先生。 本場記者會不提供英文翻譯,請用漢語提問。不懂漢語的外國記者,也可以用英文提問。
  • 中國債務水平緩慢上升 周小川談如何評估當前債務風險
    9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有記者問,在中國新的金融監管架構之中,中國央行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中國是否會學習英國建立「雙峰」監管模式。另外,周行長您去年還曾經對金融風險過度樂觀的情緒做出過警告,您當時說金融風險呈現隱蔽性、複雜性、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的特點。但是,我們看到中國的債務水平並未下降,而是緩慢上升。
  • 關於人民幣等問題 周小川有最新發聲!
    12月13日,在主題為「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紐約大學艾倫·格林斯潘經濟學教授、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原行長Mervyn King,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傑出金融學教授、印度央行原行長Raghuram Rajan等國內外重磅嘉賓對上述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談企業...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談企業融資等熱點問題新華社記者李延霞在流動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企業融資難題是否有所緩解?如何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去槓桿接下來怎麼推進?
  • 在任15年的央行行長:72歲高齡 卻為數字人民幣指導領先世界的道路
    《中央銀行》網站在發布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周小川幫助中央銀行成為中國頂級宏觀經濟問題解決者。」 2017年,周小川談到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他表示:「 央行認為科技的發展可能對未來支付業務造成巨大改變,央行高度鼓勵金融科技發展。數字貨幣、區塊鏈等技術會產生不容易預測到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需要進行規範。」
  • 周小川:一籃子貨幣要提高使用量和威信
    24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轉型中的 G20:全球願景,中國方案」分論壇上表示,今年G20峰會前會有多次財長會議、副手會議把峰會議題準備好。包括鼓勵創新也是最後出現結構性的變化,當然在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的情況下也有一個大家關心的協調問題,就是匯率和資本,匯率的爭議可能跟大宗商品降價有關係,大宗商品特別是石油這些降的很厲害以後導致一些產油國收支平衡受到很大的影響,結果匯率首先開始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隨著金融市場風波包括股市等等各個方面都引起來,大家對中國也都比較關注。
  • 央行副行長: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不等於嚴格盯住
    中國證券網訊 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易綱4日早間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回答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盯住一籃子貨幣就是嚴格地盯住,參考一籃子就是考慮到一籃子,但不是嚴格地盯住。市場供求、籃子的運動、有管理的浮動,這些是央行的主要考慮因素。」
  • 人民銀行新任副行長劉桂平最新發言關注這一話題
    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人民銀行」)官網「行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劉桂平已經履新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曹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閻慶民、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鄭薇發表主旨演講。
  • 周小川:中國通過3個渠道援歐 不會缺席IMF增資
    圍繞當前歐洲債務危機的難點"三連環惡性循環"和其解決之道、中國在全球語境下的再平衡、IMF份額和治理改革,以及作為新近國內熱點的溫州金融改革、地方融資平臺等一系列問題,這位全球範圍內堪稱最具改革情結和經驗的央行行長,娓娓道來,在優秀的學術修養、跳動的智慧靈感和系統的思維框架之中,透露出中國決策者的關切,以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風向。
  •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IT技術發展促進支付體系現代化和跨境...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出席論壇並遠程發表主旨演講,主題是「IT發展促進智慧體系現代化和跨境支付的便利化」。本場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際金融家論壇協辦。
  • 周小川:金融業和實體經濟是共生關係 金融佔GDP比重不能簡單看待
    服務業生產率統計難,GDP結構轉型或被低估周小川指出,由於服務業的生產率很難反應在GDP的統計當中,可能會造成對GDP的低估以及對GDP結構轉型的低估問題,進而也會導致對城鎮化重要性的低估、對投資回報率的低估等,國際收支平衡和匯率也會受到影響。
  • 易綱談中美磋商內容:雙方在許多關鍵和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
    中國網財經3月10日訊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定於2019年3月10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副行長陳雨露,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範一飛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 【周小川:人民幣匯率變化取決於供求關係 對經濟有益】針對近期...
    2019-05-29 22:00:43來源:FX168財經網 【周小川:人民幣匯率變化取決於供求關係 對經濟有益】針對近期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周小川表示,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是根據供求關系所調整的,不僅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危害,還是對經濟有好處的。
  • 周小川:服務業發展存在歷史歧視,金融佔GDP比重不能簡單看待
    根據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可貿易品和不可貿易品的變化,決定了國民經濟的結構,同時決定了匯率,也涉及到發展中國家增長戰略。如餐飲、理髮等相當多的服務屬於不可貿易品,要認識到不可貿易品價格存在的規律,減少對價格的過度管制。   周小川指出,中國是全球製造業強國,服務貿易還存在逆差,逆差的數字較大且上升較快。
  • 周小川英文演講表達中國貨幣政策:審慎中性,在去槓桿和穩增長間...
    4月22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年會期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國際貨幣和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上發表英語演講。「貨幣政策將維持審慎中性,並在穩增長和去槓桿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防範資產泡沫,抑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積聚。」周小川表示。
  • 周小川英文演講表達中國貨幣政策:審慎中性 在去槓桿和穩增長間...
    4月22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年會期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國際貨幣和金融委員會(IMFC)會議上發表英語演講。「貨幣政策將維持審慎中性,並在穩增長和去槓桿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防範資產泡沫,抑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積聚。」周小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