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四答人民幣匯率:決不會把匯率作為貿易摩擦的工具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央行四答人民幣匯率:決不會把匯率作為貿易摩擦的工具】「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當天的記者會甫一開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2018年的人民幣匯率作出上述定調。他進一步作出承諾,決不會把匯率用於競爭的目的,也不會用匯率來提高中國的出口,或者用作貿易摩擦的工具。(中新網)

  「中美經貿磋商是否就人民幣匯率達成初步共識?」

  「美國政府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央行有哪些回應?」

  「保持匯率穩定會不會影響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中國有沒有在貿易磋商中就匯率問題作出任何的讓步?」

  在3月10日的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面對中外媒體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密集發問,央行主要負責人亮數據、作承諾、表決心,一一回應外界關切。

  「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當天的記者會甫一開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2018年的人民幣匯率作出上述定調。他進一步作出承諾,決不會把匯率用於競爭的目的,也不會用匯率來提高中國的出口,或者用作貿易摩擦的工具。

  在1個多小時的記者會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副行長陳雨露,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和副行長範一飛分別回答了14個問題。這其中,人民幣匯率的相關問題就有4個,相關負責人有問必答、不避尖銳,表達中方態度。

  儘管提出「穩匯率」,易綱當天仍強調,中國匯率的形成機制是一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匯率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實際上,市場在整個匯率形成機制裡面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匯率穩定不代表說匯率盯死了不動,匯率必須要有彈性,有靈活的形成機制,才能起到自動穩定器的作用。」易綱解釋道,「中央銀行已經基本上退出了對匯率市場的日常幹預,匯率市場的波動和一定程度上的彈性,對整個經濟是有好處的。」

  而面對所謂「美國政府指責中國操縱匯率,推動人民幣貶值來獲得競爭優勢」的說法,易綱也用數據進行了反駁——「中國的貨幣當局面對貶值壓力,還是千方百計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為此,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減少了1萬億美元,這個努力全世界都看得非常清楚。大家對這個問題有目共睹。」

  針對中美經貿磋商,多家媒體記者表達了對「雙方談得如何」、「中方是否有讓步」這些問題的關切。易綱對此介紹,雙方在許多關鍵和重要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我們雙方討論了如何尊重對方的貨幣當局決定貨幣政策的自主權。第二,我們討論了雙方都應該堅持市場決定的匯率制度這樣一個原則。」易綱說,「第三,我們討論了雙方都應該遵守歷次G20峰會的承諾,比如說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於競爭性目的。並且雙方就外匯市場保持密切溝通。第四,我們也討論了雙方都應該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透明度標準來承諾披露數據等這些重要問題。」

  在當日的記者會上,徵信體系也引發外界關注。「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據介紹,由央行負責建設的徵信體系,已經接入了3500多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信用信息數據,9.9億自然人的信用信息,還有2600多萬戶的企業和其他法人組織的信用信息。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用一個生動的例子形容了徵信的用處——「現在徵信很多都用到了社會領域,我們看到很多女兒找男朋友,未來的嶽母說,你得把人民銀行的徵信報告拿來看看」。

  2017年以來,人民銀行批准了中國首個市場化的個人徵信機構,即「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經過一年多的籌備,目前「百行徵信」已經籤約接入了600多家機構的信用信息,今年1月份已經正式推出了個人信用報告等3項徵信服務產品,開局良好。

  陳雨露進一步介紹,個人查詢前兩次都是不收費的,在網上查簡版的個人信用報告也是不收費的。「大家有空可以到網上查一查,看看自己的信用狀況到底是什麼樣的。」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DF075)

相關焦點

  • 人民幣匯率破「7」!央行發聲:「7」不是年齡也不是堤壩
    央行稱,人民幣匯率完全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徵關稅預期等影響,今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繼續保持穩定和強勢,這是市場供求和國際匯市波動的反映。
  • 被貼上「匯率操縱國」之後,人民幣匯率會怎麼走?
    時隔25年零1個月,美國第6次將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按照美國白宮的聲明,其理由是中國央行聲稱其對匯率有「控制力」,有「足夠的經驗和政策工具」來管理外匯市場,維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的位置波動。可見,理由並不充分。
  • 2018-2019年人民幣匯率形勢分析與展望
    肖立晟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副研究員貨幣政策分化和中美貿易戰是2018年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要原因。人民幣匯率貶值沒有形成貶值預期-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人民幣匯率波動重新進入「窄幅盯住籃子貨幣」的匯率體制中。如果貿易摩擦沒有進一步惡化,經濟層面對人民幣匯率具備一定支撐因素。
  • 蕭立晟:2018-2019年人民幣匯率形勢分析與展望
    本文已發表於《中國金融》  摘要:貨幣政策分化和中美貿易戰是2018年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要原因。人民幣匯率貶值沒有形成貶值預期-資本外流的惡性循環。人民幣匯率波動重新進入「窄幅盯住籃子貨幣」的匯率體制中。如果貿易摩擦沒有進一步惡化,經濟層面對人民幣匯率具備一定支撐因素。
  • 每日一詞∣人民幣匯率 the RMB exchange rate
    5日,人民幣對美元離岸、在岸價格雙雙"破7"。中國人民銀行對此回應稱,受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及對中國加徵關稅預期等影響,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繼續保持穩定和強勢。
  • 對人民幣匯率保持平常心
    一年之內,人民幣匯率升值了10%左右,新年伊始更是漲勢「兇猛」。在2019年,人們還在糾結人民幣匯率破7的心理防線,現在已經開始擔心人民幣匯率升值過快。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是短期性的,在全球疫情的特殊時期,中國防控得當,在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而相比之下歐美國家防控失據,經濟遲遲難以重啟。因此貿易順差疊加避險需求,共同推高了人民幣匯率。
  • 張明、陳胤默|人民幣匯率定價的逆周期因子:啟用時間、驅動因素與...
    ,央行宣布在2017年5月26日引入逆周期調節因子,由此將「收盤價+籃子匯率」的雙目標定價機制轉變為「收盤價+籃子匯率+逆周期因子」的三目標定價機制;第五次,「2018年1月,隨著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趨於平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行基於自身對經濟基本面和市場情況的判斷,將『逆周期因子』調整至中性」;第六次,「受美元指數走強和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行為。
  • 人民幣匯率走勢分析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1)年初至春節前,中美籤署協議,人民幣匯率震蕩升值。2020年1月15日中美籤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加上客盤季節性結匯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從2019年底的6.97升值至2020年1月20日的6.86。(2)春節後至4月,疫情衝擊世界經濟,人民幣匯率震蕩貶值。
  • 人民幣匯率的「升」與「壓」
    市場方面認為,當前一輪匯率大漲主要受消息面影響。尤其在RCEP正式籤署的利好消息刺激之下,人民幣匯率突破了6.5。 事實上,今年5月底以來,人民幣匯率一路高歌猛進,漲幅已超過8%。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看來,「人民幣近期升值主要還是受到國內經濟復甦情況較好的推動,出口有出色的表現,資本流入的動力也較強,市場上對人民幣的信心在不斷強化。」 10月上旬,央行將風險準備金率從20%降到0,出手穩定外匯市場價格。
  • 人民幣匯率糾偏基本完成
    昨日是央行發布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聲明的第三個交易日。早上9點15分,人民幣中間價較上日再跌704個基點,即期市場也低開,盤中跌近1%。    昨日上午10點30分,央行召開政策吹風會,宣布累積的貶值壓力已得到一次性釋放,偏差校正基本完成。從經濟基本面看,人民幣還是強勢貨幣,未來會進入升值通道。
  • 人民幣匯率連漲千點,未來升值空間有多大?
    而在離岸人民幣匯率方面,10月9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盤報7.13820,當日最低至7.16750,相較於10月14日盤中高點7.05095,也已升值超過1100點。對此,我們認為,短期內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上漲超過千點,主要有以下兩個因素:一方面,受到中美貿易談判利好因素的影響,使未來中國出口貿易份額進一步增加,市場對中國經濟形勢未來預期普遍看好。
  • 管濤:匯率穩定器作用與中央再提匯率維穩目標
    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丨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2018年5月底,央行行長易綱在北京金融街論壇年會上首次提出中國金融開放的三條原則。其中之一是,金融對內對外開放要和匯率形成機制、資本項目可兌換互相配合、共同推進。今年10月底,他在外灘金融峰會上再次強調,要統籌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 人民幣匯率改革:歷史經驗和未來趨勢
    為了鼓勵外貿企業出口創匯、支持我國經濟發展,我國於1981年開始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官方匯率與貿易體系內部結算價並存的雙重匯率模式,前者適用於非貿易部門,對應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按一籃子貨幣計算的1.5左右,而後者用於貿易部門結算,匯率根據市場實情調整至2.8左右。這樣一來,外貿企業的盈利大幅上升,帶動外匯儲備增至1983年的89億元。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到6.5時代 人民幣匯率破7有希望嗎?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是好還是壞?最近以來人民幣匯率總是在頻繁的波動之中,近日人民幣匯率重回6.5時代,這意味著什麼呢?人民幣匯率有望破七嗎?匯率破七是好是壞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翹翹板關係嗎?
    對國內投資者來說,最近可能最為關注的問題應該是中美貿易談判與美元匯率問題了。對於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如何,估計還會有一段時間,甚至會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兩個這樣大的經濟體,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貿易問題隨時都可能發生,所以,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要以常態心來看待這種貿易談判,不要希望這種貿易談判短期內會有多少結果。當然,對於美元匯率的問題則是一個短期問題,國內投資者應該特別關注。
  • 人民幣升值趨勢不變 當期人民幣匯率走勢判斷
    2020年5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核心邏輯是:中美經濟復甦預期差以及投資回報收益。從5月份的7.13升值到10月份的6.65,人民幣已累計快速升值了6.73%,這給國內進出口貿易企業帶來匯率波動壓力。我們認為,2020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可能在6.60~6.80區間震蕩,短期(11~12月)面臨貶值壓力。
  • 收藏人民幣匯率改革歷史軌跡
    並將1美元兌換5.8元人民幣的官方匯率調整為當時通行的1美元兌換8.7元人民幣的市場匯率,一夜之間使人民幣貶值33%。新的「受控制的浮動匯率制度」使人民幣在政府規定的較小範圍內浮動。  1996年12月1日 我國允許用於貿易的人民幣與外幣完全可兌換,但對買賣外幣進行貸款和投資仍有規定和限制。
  • 李超:11月外儲:人民幣匯率2021年上半年可能觸及6.3
    11月美元指數震蕩下行至92附近,而人民幣匯率升幅繼續擴大收於6.58,12月以來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分別向90和6.5逼近,我們認為我國基本面全球佔優、貨幣政策正常化、貿易順差持續改變銀行間外匯市場供需關係及中美摩擦階段性弱化的情況下,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升值,波動中樞將在6.5附近,波動區間為6.3-6.7,2021年上半年大概率就能觸及6.3高點,四個季度匯率中樞分別為6.5,6.4,6.4
  • 重回6.4時代,2021年人民幣匯率怎麼走
    全文共2073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新年伊始,人民幣匯率走出一波升值行情。1月5日,央行官網披露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公告,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4760,時隔兩年半重回6.4時代。
  • 匯率波動裡中國貿易商:鎖定匯率、貼現避險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8月銀行結匯環比增長11%,售匯增長1%,銀行結售匯逆差256億元人民幣,下降75%。  9月,人民幣經歷了一波從「11連漲」到回調的「過山車」行情。  中國每年有約5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因此除了外匯從業者,與匯率波動最息息相關的人,是中國貿易商。為了將企業運營的資金壓力降到最低,每天清早,這些經驗老到的出口企業負責人都會看一眼當天的開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