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的關稅優勢,能否撼動中國服裝出口第一大國地位?

2020-12-19 中國紡織網

  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整合的全球化,不是世界經濟利益全球化。

  WITS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合計進口紡織品服裝產品6919億美元,其中前五大供給國分別為中國(30.6%)、孟加拉(6.0%)、越南(5.6%)、印度(4.8%)和義大利(4.6%)。2018年美國、日本、歐洲&中亞從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分別佔其全球進口比重35%、58%、21%,中國第一大紡服出口國的地位穩固。

  由於產業鏈完善、可生產的品類齊全,導致中國仍然是紡織品服裝出口第一大國。而受益於生產成本優勢,外部貿易協定優惠,以及來自他國的產業技術和管理的輸入,包括孟加拉、越南等在內的東南亞國家正逐步進入紡織品服裝出口國的行列。

  越南、柬埔寨對歐盟、日本的出口關稅優勢

  1 越南近年籤署多個FTA,預計與歐盟FTA在2020生效

  越南自1986年實行經濟國際化政策後,已籤署13個(生效12個,暫未生效1個)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區協定,還有3個協定尚在商談中。FTA下的協議國,可以相互給予比雙方在最惠國待遇基礎上給予其他WTO成員的條件更為優惠。在FTA下經濟體間一般實行零關稅,越南與歐盟、日本等地區和國家達成的關稅優惠為其建立出口競爭優勢提供保障。2009-2018,越南先後與日本、韓國、歐亞經濟同盟等國和地區籤訂FTA,並均已生效,其中,日本在2015年籤署的FTA中承諾10年內將94%稅目稅率降至零,歐亞經濟同盟在2016籤署的FTA中將越南90%出口產品享受關稅削減優惠,59%出口產品關稅降至零。2015年,越南與歐盟籤署EVFTA,並預計將在2020年生效。雙方協定將取消99%以上的關稅,並通過有限的零關稅配額,即關稅配額(TRQs),部分取消剩餘的關稅。在協議生效後歐盟將在7年內逐步取消從越南進口的65%的商品取消關稅,其餘部分將在10年內逐步取消。以紡織服裝產品為例,絲製女士服裝(HS編號62114910)被列入A類產品,則在協議生效當日起,該產品稅率將為零。而化纖制其他胸罩(HS編號62121010)被列入B5類產品,其目前稅率為20%,則在協議生效當日起,該產品出口稅率將在6年內等額遞減,並在第6年降至為零。整體來看,歐盟對紡織品服裝敏感程度較高的產品有5至7年的減稅過渡期,對較不敏感的產品則有0-3年的過渡期。其中,鞋類產品的過渡期最長。

  2 柬埔寨與歐盟EBA或撤銷,零關稅優惠受挑戰

  根據中國商務部信息顯示,柬埔寨的出口產品,每年從美國的普惠制(GSP)和歐盟關稅優惠(EBA:歐盟從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的除了武器的所有產品均免稅,且不受配額限制)獲得的優惠總額,約佔柬埔寨出口總額的60%以上。柬埔寨現有的7項有效FTA,對其開拓出口市場至關重要。3目前:越南、柬埔寨仍具備明顯關稅優勢

  通過上文數據,我們發現中國、越南、柬埔寨不論是出口全球,抑或出口美國、歐洲、日本紡織品服裝產品仍以服裝成品為主,並對三者出口至美國、歐盟、日本的稅率進行對比,可以看出目前越南和柬埔寨相較中國,具備明顯關稅優勢。

  中國地位穩固

  中國紡織業的優勢源於產業鏈完整、上下遊配套全面,能夠大規模、全品類生產紡織服裝產品。而近年興起的服裝製造國家,主要優勢在於人工和製造費用,以及所得稅優惠上,加上自其他國家的產業技術和管理的輸入,包括孟加拉、越南等在內的東南亞國家正逐步進入紡織品服裝主要出口國的行列。1出口視角:東南亞對美、歐、日訂單依賴明顯高於中國

  通過分析中國、越南、柬埔寨的紡織品服裝出口結構,我們發現後兩者對美國、日本、歐洲的出口佔比明顯高於中國對應的出口佔比,顯示二者對上述三國和地區更強的訂單依賴。(由於WITS中柬埔寨最新數據截至2016,故統一選取該年份進行比較)

  中國:2016年合計出口全球紡織品服裝2533億美元,其前五大海外出口國和地區分別為美國(17%)、日本(8%)、越南(5%)、英國(4%)、德國(3%)。

  越南:2016年合計出口全球紡織品服裝287億美元,其前五大出口國分別為美國(42%)、日本(11%)、韓國(10%)、中國(9%)、德國(3%)。

  柬埔寨:2016年合計出口全球紡織品服裝68億美元,其前五大出口國分別為美國(25%)、英國(11%)、德國(10%)、日本(9%)、加拿大(8%)。

  中國出口至美國比例未超過20%,而柬埔寨出口至美國比例達25%,越南出口至美國的比例高達42%,柬越兩國出口至美國依賴度高。中國、越南出口至歐洲比例較低,但柬埔寨出口至英國+德國合計比例已達21%,說明柬埔寨對歐盟大國也存在高出口依賴度。越南、柬埔寨相較中國對歐、美、日形成更強出口依賴的原因為:一:越南、柬埔寨相較中國,擁有更高比例的服裝成衣出口比例:2016年越南出口美國、日本、全球的服裝佔其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比重分別為82%、97%、81%,2016柬埔寨對應服裝出口佔比為96%、97%、95%,而2018年中國對應服裝出口佔比則為83%、82%、66%。我們發現,中國擁有更高比例的全球紡織品原材料出口比例,使其對美國和日本的訂單依賴相對更小。二:越南、柬埔寨原材料更依賴進口:以越南為例,其棉花主要依賴進口,USDA數據顯示,2011-2018越南棉花進口額均佔其總供給80%以上。2進口視角:中國仍為歐美日核心供給國

  通過分析美國、日本、歐洲的紡織品服裝進口結構,中國第一大紡服出口國龍頭地位顯著,雖然近年部分低成本東南亞國家承接了部分國內製造業訂單,但綜合考慮工人能力,工廠穩定性、產業鏈的完整和成熟度,中國具備顯著產業優勢,在國際貿易環境寬鬆時,仍將是出口目的地國家的優選。美國:2018年美國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1195億美元,其前5大進口國家分別為中國(35%)、越南(11%)、印度(7%)、孟加拉(5%)、墨西哥(5%)。

  日本:2018年日本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377億美元,其前5大進口國家分別為中國(58%)、越南(13%)、印尼(4%)、孟加拉(3%)、柬埔寨(3%)。

  歐洲和中亞:2018年歐洲和中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3248億美元,其前5大進口國家分別為中國(21%)、孟加拉(9%)、德國(8%)、土耳其(7%)、義大利(7%)。

相關焦點

  • 對美出口創新高,美媒:加徵關稅鞏固了中國製造業大國地位
    今年11月,我國貿易順差達創紀錄的754億3000萬美元,主要得益於11月份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1.1%。增長最快是對美國的出口,上漲46.1%,達519億8000萬美元,同樣創新高。的執行長福爾曼說,他在3月和4月原本還在為業務前景感到恐慌,但「進入6月、7月和8月時……我們對來自亞洲和中國的產品需求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了」。他說曾考慮將部分業務遷往越南或印度,但「留在中國最終成了最好決策」。他說:「中國仍擁有最好的生產供應鏈,能比其他國家更有效應對疫情。」
  • 美國加徵關稅後 中國服裝關稅增加多少
    10%的進口關稅,服裝終於被納入加徵關稅的清單,這將給全球服裝貿易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導致中國服裝對美國出口失去競爭優勢,而同時美國進口商也會承擔增加的成本。  根據海關目錄,服裝類產品(61大類和62大類,針織服裝和梭織服裝)將被加徵10%的關稅。例如,美國進口中國T恤的關稅提高到16%。美國加徵中國服裝關稅破壞了全球服裝供應鏈,美國採購商都試圖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今年以來中國服裝出口商盡力限制出口價格的上漲,紡織生產向其他國家轉移也需要一個過程,這給美國零售商和品牌商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 《紐約時報》:關稅、疫情未抑制中國出口增長
    摘要:美國《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高級記者柏凱斯(Keith Bradsher)8月31日發表了一篇名為《川普關稅?新冠病毒?中國出口無論如何都在增長》報導,認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及美國加徵關稅後,中國反而展現出強勁的出口能力,繼續保持向全球提供消費產品和電子商品。
  • 出口優勢無法比擬,產業轉移受益國與中國差距甚大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以及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一些曾經支撐中國製造業的低技術製造業開始向著越南、印度等成本窪地轉移。不僅僅是一些依賴於低成本手工製造業的大國,中國的部分企業家,也開始積極考慮產業轉移,紛紛在東南亞地區考察、建廠。
  • 中國市場成孟加拉國服裝出口新增長點
    新華社達卡8月4日電綜述:中國市場成孟加拉國服裝出口新增長點新華社記者劉春濤在歐美傳統出口市場需求下降的形勢下,孟加拉國2016-2017財年(2016年7月-2017年6月)對中國服裝業出口增幅達到14.77%,總額為3.92億美元。業內人士認為,伴隨高速增長,中國將會在未來3年超越日本成為孟在亞洲的第一大成衣出口市場。
  • 東南亞國家的明爭暗鬥:越南超過孟加拉...
    由於近期中國、柬埔寨等服裝大國的生產企業已經開始陸續恢復運營,孟加拉國如果再不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恢復生產,在全球服裝代工市場的份額損失將會比較大。 報導稱,孟加拉國有400多萬勞動力在數千家服裝廠工作。去年,孟加拉國向H&M、Inditex和沃爾瑪等零售商出口了價值350億美元的服裝,僅次於中國。
  • 聚焦東南亞國家在歐美經濟危機時期的紡織業戰略規劃
    為緩解這兩大市場訂單銳減的消極影響,東南亞各大紡織品輸出國近期動作頻頻。或是將日本市場重新提上戰略規劃,作為出口紡織服裝產品的主攻地;或是籤訂貿易互惠條款,尋找臨近的目標出口國;抑或是從優勢產品入手找尋新興市場商機。在歐美訂單每況愈下的當下,各國紡織業者都意識到,坐等訂單來的模式已不能破解當前困局。而主動出擊,開闢新的出口市場、發揮本土紡織業優勢成為現在各紡織大國練就的主要減壓術。
  • 中國「世界玩具工廠」地位還能保持多久?
    然而,近年來由於生產成本的增加,導致中國玩具製造業部分代工業務有向東南亞地區轉移的苗頭。過去百餘年間,全球玩具製造業重心轉移的內在邏輯是什麼?中國玩具製造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世界玩具工廠」的地位會輕易被越南、印度、印尼等新興經濟體取代嗎?
  • 印度企業相對於中國棉紡織廠的優勢
    在國際和中國進口棉花市場上,印度棉和澳棉已經取代美棉成為「中堅」,而印度棉紗的出口更大肆的搶佔中國企業的國際市場份額,連中國棉紡織企業的國內陣地也相繼淪陷。  隨著大量的紡織品服裝訂單流向印度、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紡織製造業中心由中國向印度轉移,據統計,今年一季度,越南的紡織品出口增長了20%,一些成衣生產企業的收入在2013年增長了50%;而2014年4月印度服裝出口1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1億美元相比,增長14.33%;印度和巴基斯坦服裝出口分別佔全球3.2%、2%的市場份額。那麼印度企業相對中國棉紡織廠的優勢有哪些?
  • 地圖看世界;東南亞第一大國印度尼西亞
    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與新加坡、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由於面積廣大和巨大的人口數量,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東南亞地形圖。)印尼氣候溼潤多雨,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周期短,且耕地眾多(約8000萬公頃)印尼是一個農業大國,多年都是世界棕櫚油最大生產國。(印尼棕櫚油。)
  • RCEP協議籤訂對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都有哪些影響?
    行業人士指出,RCEP關稅降低對外貿企業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原材料、資源品進口成本降低,企業封裝加工後的產品報價比其他地區的競爭對手更具優勢,尤其是自行車、紡織服裝、家具燈具等熱門類目,比如寧波的紡織服裝業,在RCEP之內,中國布料加上澳洲羊毛再加上東協成衣,三者疊加免稅的政策利好,貿易創造將使產品在區域之內立於不敗之地。
  • 中國東南亞影響力不斷增長,走在美國和歐洲前面
    世界最大自貿區 RCEP的建立,突顯了中國在東南亞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歐洲媒體注意到, RCEP自由貿易區協議的籤署顯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領先美國和歐洲。在東南亞國家,中國將擴大自己在該地區的影響,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很少有人會懷疑中國將來會成為經濟大國。
  • 受疫情影響至今,國際成衣出口大國狀況如何?
    受疫情影響至今,國際成衣出口大國狀況如何?藉此協議,未來或有更多的海外紡織訂單流到中國境內工廠。越南紡織服裝協會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越南紡織業造成出口困難及從中國進口原輔料被中斷的雙重打擊。自今年3月以來,歐美市場需求銳減,導致越南紡織服裝出口黯淡。一季度出口額下降2%,二季度出口額大幅下降27%,三季度稍有起色,但仍面臨困難,預計今年越南紡織服裝出口最多達到350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了10%。
  • 中國重新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
    「在這裡,我要高興的給大家介紹,去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這說明,我國貿易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第二,外貿發展的質量提高。高技術、高品質和高附加值的外貿產品比重提高,市場的份額增加,就去年而言,我國高技術產品的出口,佔總出口的30%左右,這說明我國外貿正在向高質量發展。
  • 瞭望|中國工業筋骨升級,「世界工廠」地位難被撼動
    目前,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的國家。2019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達31.71萬億元,其中製造業增加值達26.9萬億元,佔全球比重28.1%,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地位,多項重大工業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湧現出一批製造業領軍企業。中國工業用發展詮釋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內涵。
  • 奢侈品將下調關稅價格 中國市場或成海淘代購出口國
    近日財政部消息稱,自2016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出口關稅進行部分調整,將適度擴大日用消費品降稅範圍。這個消息的宣布,倒是讓許多人一陣欣喜一陣愁:欣喜的是買家終於不用代購代得辛苦,愁的是賣家,這意味著此項法令頒布之後,或許代購群體就失去了價格優勢,影響代購行業或是海淘行業的發展。
  • 孟加拉國開始向中國出口服裝
    孟加拉國開始向中國出口服裝 2006-04-14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孟加拉國英文日報《金融快報》    孟加拉國已經開始向全球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和出口大國
  • 會計-出口貨物退運如何辦理補繳增值稅?關稅能否退還?
    會員:我公司是一家生產企業,適用出口貨物免抵退政策。2019年3月份的申報出口的一批貨物因質量問題客戶於2019年9月份要求退貨,我公司請已經收到該筆貨物的出口退稅款。請問我公司應如何補交退稅款?繳納的出口關稅能否申請退還?
  • 中國「世界工廠」地位不保?外企紛紛搬往這個國家,如今怎麼樣了
    文:加七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一直是一個代工大國,有很多外國企業都很願意在中國建代工廠。而在我國最有名的就是「血汗工廠」富士康,富士康的代工產品非常多,蘋果公司就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戶,其大多數利潤都是來自蘋果,當然除了電子產品,富士康還代工優衣庫耐克等服裝品牌。
  • 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自貿區,RCEP協定對服裝、鞋帽出口企業釋放利好!
    「該協定下對於高關稅商品更為有利,特別是出口到日本如服裝、鞋帽、包等產品,而對以往原本0關稅商品實則沒有特別突出的改變,比如有出口3C類電器類、家具類等。最終協定具體適合哪些特定品類還需要基於未來實際情況而定。」據王飛龍介紹,在沒有RCEP之前中日雙邊關稅是分基本、WTO協定和雙邊貿易協定等來徵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