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自貿區 RCEP的建立,突顯了中國在東南亞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歐洲媒體注意到, RCEP自由貿易區協議的籤署顯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領先美國和歐洲。在東南亞國家,中國將擴大自己在該地區的影響,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很少有人會懷疑中國將來會成為經濟大國。中國逐步崛起為地區霸主的前景,總體來說也已經難以逆轉。
通過 RCEP,中國可以繼續推動一帶一路,並繼續影響東南亞,東南亞現在是全球經濟復甦的焦點,各個國家集團都對東南亞望而卻步,比如歐盟與越南籤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中國還可以通過東南亞槓桿繼續擴大影響力,出口商品。此外,一帶一路還能與 RCEP對接,進一步擴大中國在一帶一路各參加國的影響力,也有利於中國的商品、技術和模式出口。RCEP的籤署相當於中國獲得了世界經濟的「規則制定權」,不可小視,這對歐洲和美國來說都是不好的。
該計劃包括世界 GDP的三分之一和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是東亞經濟貿易一體化的第一步,也是世界經濟重心逐漸向東方轉移的第一步。現在RECP15國家的 GDP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由於英國退歐,中國也超過了歐盟,這讓 RCEP成員國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領先地位不可撼動。另外, RCEP還涵蓋了世界金融中心,如香港、上海、東京、深圳,還有新加坡、上海、深圳、東京等世界貿易中心,還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製造產業鏈,高端製造業也將成為全球第一。
東南亞地區是大中華文化圈的一部分,漢文化對其影響深遠,在文化和歷史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整個東南亞有11個國家,總面積457萬平方公裡,總人口6.25億,其中華僑人口約4000萬,是世界上華僑人口最多的地區。所以我們國家一直和東南亞國家保持著友好關係,籤署 RCEP也是各國通力合作的結果。歐美遠在天邊,而中國近在咫尺,盲目的捨近求遠只會讓這些小國死於非命。根據近幾年的發展趨勢,我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日益增強,而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10個東協國家的總體外交政策是安全依賴美國,經濟依賴中國,這也無濟於事,東南亞基本上都是小國,只能在兩個大國之間走捷徑,這也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但近年來,隨著我國實力的不斷增強,各國都有親中化傾向,在國際上對中國比較支持,令歐美眼紅。(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