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裁判觀點:保證人死亡後,繼承人是否承擔保證責任

2020-10-03 狄城普法驛站


(2019)最高法民終395號


裁判要旨

被繼承人死亡後,雖然其民事權利能力終止,但其生前個人所負有的債務並不因死亡而免除,其遺產仍將作為生前所負擔債務的責任財產。

繼承人應當在在所繼承遺產的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二、關於唐逸敏的當事人資格以及責任承擔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規定:「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第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根據徐輝與國開行、渤海銀行籤訂的《保證合同》第二條、第三條的約定,徐輝對主合同項下的全部借款本金、利息、罰息等(以下簡稱主債權)承擔的是連帶責任保證。因此,徐輝應以其所有的全部個人財產對主債權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徐輝死亡後,雖然其民事權利能力終止,但其生前個人所負有的債務並不因死亡而免除,其遺產仍將作為生前所負擔債務的責任財產。唐逸敏關於徐輝死亡後不再承擔保證義務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以駁回。


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徐輝死亡後,其繼承人提起繼承、析產糾紛一案,該案作出的4339號民事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4339號判決確定徐輝的財產中50%歸唐逸敏所有,其餘作為遺產在繼承人中進行分割。在徐輝的遺產中,確定唐逸敏繼承5%。而唐逸敏並未放棄繼承,故其應當在所繼承徐輝遺產5%的範圍內承擔被繼承人徐輝依法應當償還的債務。本案中,一審判決並未確定由徐輝與唐逸敏的夫妻共同財產對主債權承擔保證責任,而是僅確定由徐輝的繼承人在所繼承徐輝遺產的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並不涉及唐逸敏所分割徐輝財產50%的部分。因此,唐逸敏以案涉貸款並未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唐逸敏對貸款不知情且無過錯,不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以駁回。


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和前款規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徐輝與國開行、渤海銀行所籤訂《保證合同》第四條約定「本合同的保證期間為主合同項下每筆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兩年」。故該《保證合同》的保證期間為兩年。已生效的9號民事判決確認2014年9月18日,國開行宣布案涉貸款2085萬美元提前到期,請中通遠洋公司在2014年9月22日前償還全部貸款本息,同日,中通遠洋公司在回執上蓋章確認。據此,《保證合同》的保證期間自2014年9月22日開始計算,截止至2016年9月21日。國開行於2014年10月14日提起本案訴訟,要求保證人徐輝、徐進、李潔楓承擔保證責任,是在約定的保證期間內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相應地,《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自2014年10月15日開始計算。因此,唐逸敏關於國開行提起本案訴訟已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間以及國開行對唐逸敏已喪失勝訴權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予駁回。


來源:民事法律參考

相關焦點

  • 最高法裁判觀點:保證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承擔保證責任?
    裁判要旨被繼承人死亡後,雖然其民事權利能力終止,但其生前個人所負有的債務並不因死亡而免除,其遺產仍將作為生前所負擔債務的責任財產。繼承人應當在在所繼承遺產的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第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 最高院:保證人死亡後,繼承人是否承擔保證責任
    被繼承人死亡後,雖然其民事權利能力終止,但其生前個人所負有的債務並不因死亡而免除,其遺產仍將作為生前所負擔債務的責任財產。繼承人應當在在所繼承遺產的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徐輝生前雖然在《銀團貸款保證合同》(以下簡稱《保證合同》)上簽字承諾對案涉債權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但其死亡後已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不能再承擔保證義務。且保證義務轉化為直接債務責任應在保證人死亡前由債權人主張才能確定,不存在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的保證義務自然承繼的法律規定。因此,唐逸敏作為徐輝遺產的繼承人之一,就不應再對國開行的債權承擔連帶清償義務。
  • 保證責任是否隨保證人死亡而消滅
    借款到期後,鄭某僅歸還了借款本金150萬元。2017年6月,吳某多次要求徐甲承擔保證責任未果。2017年11月5日,徐甲突然死亡。徐乙、徐丙系徐甲的法定繼承人,且均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徐甲的遺產。現吳某提起訴訟,要求徐乙、徐丙在繼承徐甲的遺產範圍內對上述借款剩餘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分歧】保證人徐甲的法定繼承人是否應在繼承的遺產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 最高院判了!保證人死亡,連帶保證責任效力如何?
    連帶保證人死亡,其民事權利能力終止,但其生前個人所負債務,及連帶保證責任並不因死亡而免除。連帶保證人的遺產繼承人應當在其遺產範圍內,承擔相應責任。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華都公司、津津小吃公司為中通遠洋公司提供物保,徐進、李潔楓、徐輝為中通遠洋公司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 民法典︱最高院保證人代位權裁判規則是否會依據《民法典》調整?
    就保證合同效力本身而言,其與債務人並無直接聯繫;在保證人與主債務人的關係中,保證人作為履行主債務的「後備人選」,在承擔保證責任使主債務人免責後,享有對主債務人的追償權;但是保證人向主債權人履行債務之後,保證人的代償行為是否導致了原主債權的法定轉移,保證人是否因此獲得原主債權債務關係中主債權人的法律地位,即此時保證人是否享有完整意義上
  • 最高院:承擔行為難以認定系保證責任的,應認定為債務加入!
    如承擔者是否具有實際利益、是否向債務人享有求償權及求償範圍如何等問題均不甚清晰,難以認定成立連帶責任保證的,承擔行為認定構成債務加入。 案情摘要 1. 法院認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規定,「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根據該條規定,保證、尤其連帶保證責任,在以擔保原債務人的債務為目的這一點上,與債務加入(即並存的債務承擔),性質相同。
  • 最高院:公司是主債務人,法定代表人又是保證人的,債權人催收時是否...
    裁判要旨:在債權人向華某公司、黃某海主張權利期間,黃某海同時是債務人華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自己亦是保證人,在這種情況下,如要求債權人必須明確區分其催收和協商行為是針對債務人還是保證人、是行使債權還是擔保權,未免苛刻,亦不利於保護債權人利益,難言公平。故其向華某公司、黃某海催收借款的行為,應視為其向保證人黃某海主張了權利。
  • 孫自通:在保證期間,債權人向部分保證人主張權利,效力如何
    從最高院及地方法院的相關判例來看,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在連帶共同保證中,多個保證人是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對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為實現其債權,無需向全部保證人逐一主張權利,可向任何一個保證人主張權利,其法律效力均應及於其他尚在保證期間內的連帶共同保證人。
  • 保證期間內如何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2018年5月,原告張三丰再次訴至法院,仍要求李四端償還借款及逾期利息;王二丫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審理中查明,法院在原告張三丰第一次起訴的案件中,未向李四端和王二丫送達起訴狀副本以及應訴材料。【爭議焦點】原告張三丰在2016年11月1日的起訴是否產生「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法律效果。主要存在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不產生。
  • 【法視界】銀行與借款人欺詐保證人,這種情況下保證人需承擔保證...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處理妥當,本院依法予以維持二、欺詐保證人的事實認定不成立,則保證人需承擔保證責任l 【案例索引四】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民終907號【裁判要點】保證人負有了解、審查借款公司的經營狀況以及《保證合同》的履行情況,借款公司是否按《借款合同》約定使用款項以及《承兌合同》項下基礎交易是否真實等
  • 最高院:承諾「放棄抵押保證人免責」,並非對實現債權的順位限定
    作者:初明峰 劉磊 鄭夢圓裁判概述:混合擔保中,債權人向保證人承諾放棄抵押物擔保免除其相應保證責任,不能僅此解讀為債權人必須先通過抵押權實現債權才能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3、其後,平安銀行與渤海信託籤訂《保證擔保合同》,合同第1.3條約定:「本合同由乙方(即渤海信託公司)獨立承擔保證責任。無論是否有擔保人(包括主合同債務人)提供物的擔保或保證,甲方(即平安銀行)有權優先要求乙方承擔保證責任。如甲方放棄行使對擔保物(包括債務人提供的擔保物)或其他保證人的擔保權,則乙方在甲方放棄擔保權利的範圍內免除保證責任。」
  • 最高院:僅憑保證合同中概括條款不足以認定保證人自願為「借新還舊...
    裁判概述 《保證合同》約定的「貸款人與借款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除展期或增加貸款金額外,無須經寶林集團同意,寶林集團仍在原保證範圍內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該約定不能推定擔保人放棄權利,若借貸雙方任意變更借款用途,如借新還舊,擔保人免責。
  • 連帶保證人死亡的,其法定繼承人應在繼承保證人財產的範圍內對保證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作為連帶保證人應當對其所保證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該保證人死亡的,其法定繼承人應在繼承保證人財產的範圍內對保證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法定繼承人在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綜上,對於本案恆豐銀行西安分行訴請的墊款本金及利息,陝西石化公司和山煤晉城公司均負有全部清償的義務,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郭曉宏作為保證人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因郭曉宏已病逝,其法定繼承人王軍、郭威應在繼承郭曉宏財產的範圍內對陝西石化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王軍、郭威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陝西石化公司追償。
  •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的範圍如何確定
    對於追償範圍,應結合保證人是否依據合同約定履行義務、是否盡到了承擔保證責任前的通知義務、債務人是否盡到了告知義務等因素確定保證人是否存在過錯。如果保證人不存在過錯的,債務人不得以主債權數額在履行中發生變化等事由對抗保證人。
  • 最高院:原告提出違約責任請求後法院在認定合同無效的情況下其是否有權主動處理無效後的責任問題?
    6.最高院:在無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消費者所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不能對抗人民法院的查封效力7.最高院指令江蘇高院再審判例 || 未按照《貸款通則》規定辦理展期手續的展期不成立,保證人對於延期後的還款義務不承擔保證責任8.最高院:銀行為收回貸款而虛假陳述其債務人的經營狀況騙取過橋資金轉嫁風險的行為構成侵權9.最高院:經法律文書確認的不動產物權所有人即使未經過戶登記亦可對抗針對名義物權所有人的強制執行
  • 「最高院案例」僅表明到期不能償還的保證責任,為連帶保證責任
    案情簡介海農集團公司稱,二審法院判決海農集團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系適用法律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案涉擔保書明確約定在特倫公司不能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剩餘工程款時,海農集團公司承擔支付義務。
  • 學習民法典——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的16個法律要點
    (2016)蘇0382民初1736號裁判認為:對於袁一誠向張躍軍所借款項,李戰坤只是提供口頭保證,並未籤訂書面合同,原告張躍軍也無證據證明李戰坤已履行了主要擔保義務,故保證合同不成立,李戰坤不應承擔保證責任。二、 債權人在保證期間未向保證人提起訴訟仲裁或者主張權利。
  • 談談對取保候審保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理解
    一種觀點認為結合《解釋》第73條第1款的規定看,被告人逃匿是否由於保證人怠於履行保證義務造成的,應由取保候審的執行機關予以認定,只有執行機關認定因保證人怠於履行保證義務導致被告人逃匿的,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才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保證人不承擔責任的45種情形!
    (2016)蘇0382民初1736號裁判認為:對於袁一誠向張躍軍所借款項,李戰坤只是提供口頭保證,並未籤訂書面合同。原告張躍軍也無證據可以證明李戰坤已經履行了主要擔保義務,故保證合同不成立,李戰坤不應承擔保證責任。2. 債權人在保證期間未向保證人提起訴訟仲裁或者主張權利,保證人不承擔責任。
  • 【以案釋法】連帶保證人死亡的,其法定繼承人應在繼承保證人財產的範圍內對保證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作為連帶保證人應當對其所保證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該保證人死亡的,其法定繼承人應在繼承保證人財產的範圍內對保證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法定繼承人在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綜上,對於本案恆豐銀行西安分行訴請的墊款本金及利息,陝西石化公司和山煤晉城公司均負有全部清償的義務,應承擔共同還款責任。郭曉宏作為保證人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因郭曉宏已病逝,其法定繼承人王軍、郭威應在繼承郭曉宏財產的範圍內對陝西石化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王軍、郭威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陝西石化公司追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