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期間內如何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2020-11-05 法海裡遊蕩的小魚

【案情】

2014年5月20日,李四端向張三丰借款50000元(借期6個月),並出具借條一份交張三丰收執。王二丫作為擔保人在上述借條上簽字,並與張三丰約定連帶保證期間為兩年。借款到期後,李四端與王二丫均未還款。2016年11月15日,張三丰向法院起訴要求借款人李四端償還借款50000元及逾期利息;保證人王二丫承擔連帶償還責任。法院立案受理後於2016年11月24日以張三丰未在規定期限內繳納案件受理費為由,裁定按照原告張三丰撤訴處理。2018年5月,原告張三丰再次訴至法院,仍要求李四端償還借款及逾期利息;王二丫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審理中查明,法院在原告張三丰第一次起訴的案件中,未向李四端和王二丫送達起訴狀副本以及應訴材料。

【爭議焦點】

原告張三丰在2016年11月1日的起訴是否產生「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法律效果。主要存在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不產生。

理由:原告張三丰起訴後未按規定繳納訴訟費,案件屬於按撤訴處理。法院立案受理後既未向被告李四端、王二丫送達起訴狀副本,也未進行實體審理,故原告張三丰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意思表示並未在保證期間內實際到達被告王二丫。因此,應免除被告王二丫保證責任。

第二種意見:產生。

理由:《擔保法》第26條中「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表述可以準用《民法通則》第140條關於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原告張三丰提起訴訟即可視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法理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具體分析如下:

一、保證期間與擔保債權訴訟時效(以下簡稱保證時效)的關係。

《擔保法》解釋第34條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可見,保證期間和保證時效是銜接轉換的關係。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主張權利,則保證期間作用消滅,保時效開始計算;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未主張權利,喪失保證債權,且今後不可要求保證人履行擔保義務。

二、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方式和程序。

《擔保法》第26條規定債權人在保證期間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但該法對於債權人具體如何向保證人主張權利並無明確規定,而各地法院在具體理解和適用時標準不一。關於該問題的相關法律規定,筆者目前僅查詢到《最高人民法院對〈關於擔保期間債權人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方式及程序問題的請示〉的答覆》( [2002]民二他字第32號)。在這份答覆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意見中,最高人民法院對其於2002年8月1日下發的《關於處理擔保法生效前發生保證行為的保證期間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規定的「向保證人主張權利」和第二條規定的「向保證人主張債權」作出明確解釋:債權人主張權利的方式可以包括「提起訴訟」和「送達清收債權通知書」等;其中「送達」既可由債權人本人送達,也可以委託公證機關送達或公告送達(在全國或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刊發清收債權公告)。從這份答覆意見可以看出,提起訴訟送達清收債權通知書均是向保證人主張債權的方式,但二者的區別在於對「送達」的標準更為嚴苛。

三、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方式可以準用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

如前所述,保證期間與保證時效相互銜接,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意味著保證期間的結束與保證時效的開始。債權人主張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時間點就是保證時效的起算點。如果我們將保證時效看做一個向前流駛的時間軸線,那麼法律對這個軸線起點與中斷點的「成立要件」應當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債權人主張向保證人主張權利的方式和程序可以參照《民法通則》第140條「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訴訟時效規定」)第10條和第12條關於訴訟時效中斷的相關規定。

四、「提起訴訟」或者「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均可作為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有效方式,但是兩種方式的要求和標準明顯不同。

在[2002]民二他字第32號答覆中,最高人民法院對提起訴訟的方式未做具體要求,反而對「送達清收債權通知書」的方式提出明確要求。同樣地,《訴訟時效規定》第10條對當事人自行主張權利的情形,均要求相關意思表示到達對方當事人;而第12條規定「提起訴訟」即發生訴訟時效中斷,並不以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為要件。上述司法解釋的不同規定顯然是立法者的有意為之,體現了通過「提起訴訟」主張權利方式的優先性和權威性。回到概念本義,所謂訴訟時效不正是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期間嗎?權利人向法院起訴即表示其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訴訟的意思表示到達法院,就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至於法院受理後何時向對方當事人送達訴狀副本以及是否實際審理則在所不問。

相關焦點

  • 債權人想要保證人在保證期間內承擔保證責任,須以如下方式提起
    對於連帶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如果未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那麼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也就是說,債權人想要讓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即需要在保證期間內請求其承擔責任,且請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必須按照相應的方式來請求,否則視為沒有請求,保證期間經過,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
  • 要求保證人承擔責任的途徑因保證方式不同而不同
    保證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實踐中有時稱補充保證。而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和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債權人可以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直接請求保證人在其保證範圍內先承擔保證責任。
  • 《民法典》: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的16個法律要點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條規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後6個月。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程序終結後六個月內提出。可以理解為,在債務人破產的情形下保證期間不再作為保證責任的考量因素。
  • 學習民法典——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的16個法律要點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條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民法典》規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後6個月。
  • 保證期已過 保證人還需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劉某作為該筆借款的保證人與某小額貸款公司籤訂了保證合同,約定劉某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保證期間為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日起二年。王某在支付了四個月的利息後,就再也沒有還本付息。2019年7月某小額貸款公司遂一紙訴狀將王某、劉某告上法庭,要求王某償還借款支付利息,並要求劉某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可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限已到,劉某還需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 最高院:保證人死亡後,繼承人是否承擔保證責任
    該《保證合同》第二條第二款約定「保證人擔保的範圍包括:主合同項下全部借款本金、利息、罰息、補償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貸款人實現債權的費用……」第三條約定保證方式為:「(一)保證人以其所有的全部個人財產在合同的擔保範圍內向貸款人提供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二)如借款人未按主合同約定清償本合同擔保範圍內的債務,貸款人有權直接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 民法典丨保證人也可能不承擔保證責任的16個法律要點
    四、 債務人破產開始後保證人保證期間屆滿前,債權人未依法訴訟、仲裁的,破產程序終結後也無權要求保證人承擔責任《擔保法解釋》第四十四條規定,債權人申報債權後在破產程序中未受清償的部分,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程序終結後六個月內提出。可以理解為,在債務人破產的情形下保證期間不再作為保證責任的考量因素。
  • 《民法典》:保證人也可能不承擔保證責任的16個法律要點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民法典》規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後6個月。三、 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有權拒絕承擔擔保責任。
  • 最高院裁判觀點:保證人死亡後,繼承人是否承擔保證責任
    二、關於唐逸敏的當事人資格以及責任承擔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規定:「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第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 【學法】《民法典》: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的16個法律要點
    四、 債務人破產開始後保證人保證期間屆滿前,債權人未依法訴訟、仲裁的,破產程序終結後也無權要求保證人承擔責任《擔保法解釋》第四十四條規定,債權人申報債權後在破產程序中未受清償的部分,保證人仍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應當在破產程序終結後六個月內提出。
  • 最高法裁判觀點:保證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承擔保證責任?
    二、關於唐逸敏的當事人資格以及責任承擔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規定:「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第十八條規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 保證期間與保證責任訴訟時效探疑
    ,即保證責任的存續期間,債權人在期間內以一定方式向債務人或保證人主張權利,保證人應承擔保證責任。顯然,債權人只有在這個期間內向債務人或保證人為一定的請求,保證人的保證責任才能被激活,保證人才會現實地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債權人在保證期間過後向債務人或保證人為一定的請求,結果會如何呢?《擔保法》25、26條規定,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即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不存在了。對此,我們可以稱為保證責任的「死亡」,即保證責任在休眠一定時間(至保證期間終止)後未被激活,則從休眠狀態轉入到死亡狀態,權利本體不存在了。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的16個法律要點​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條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民法典》規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後6個月。
  • 孫自通:在保證期間,債權人向部分保證人主張權利,效力如何
    對於連帶保證擔保,根據擔保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內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將免除保證責任。因此,債權人應當在保證期間內及時向保證人主張權利。但在現實中,由於保證人住所、聯繫方式等發生變化,或者惡意失聯等原因,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保證期間內向全部保證人主張權利有時存在很多實際困難。
  • 「學法」《民法典》:保證人不承擔保證責任的16個法律要點
    (2016)蘇0382民初1736號二、 債權人在保證期間未向保證人提起訴訟仲裁或者主張權利《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條規定:一般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未在保證期間請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 為朋友30萬借款提供連帶保證,保證期間已過後是否承擔責任?
    為朋友30萬借款提供連帶保證,保證期間已過後是否承擔責任?2013年2月,劉先生給曹先生出具了借條,約定2014年2月前還清,我在保證人處籤字,借條上沒有寫保證多長時間。2014年2月,劉先生家裡發生變故,沒有按時還款,曹先生一直找劉先生要錢,期間從來沒有找過我。2015年11月份,曹先生起訴了劉先生和我,我是否應當承擔擔保責任。【律師意見】你好,曹先生無權要求你承擔擔保責任。
  • 最高法院:保證人在一定財產範圍內提供連帶保證,責任如何認定?
    閱讀提示債權人與保證人雖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但同時對其承擔責任的財產來源作出限定,該等約定如保理解?是以特定財產設定抵質押,還是由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相關約定的效力如何認定?保證合同不完全具備前款規定內容的,可以補正。第十八條 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的範圍如何確定
    三、一審法院判決1、孫俊於本判決生效後十日內償還劉文保、嶽鳳芹貸款本息36190700元並自2017年1月14 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息至本判決生效之日。2、凱旋房地產公司在其保證範圍內對以上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3、駁回劉文保、嶽鳳芹其它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27753.5元由孫俊和凱旋房地產公司負擔。
  • 民法典保證合同新變化:保證人的限制及責任
    調整②共同保證人的責任《擔保法》第十二條規定,已經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或者要求承擔連帶責任的其他保證人清償其應當承擔的份額根據《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九條和第七百條,同一債務有兩個以上保證人的,保證人應當按照保證合同約定的保證份額,承擔保證責任;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任何一個保證人在其保證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在其承擔保證責任的範圍內向債務人追償。《民法典》刪除了《擔保法》中承擔了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可以向承擔連帶責任的保證人追償的規定。
  • 桃源:借款已過保證期間 法院判決保證人免除責任
    朱某自願為李某提供擔保,應承擔償還借款及利息的連帶擔保責任。庭審過程中,李某未到庭應訴,亦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及證據材料。朱某辯稱,該筆借款屬實,自己為李某提供的是一般擔保,故不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且擔保已過保證期限,應免除保證責任,請求駁回高某的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