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冬,小編秉著「時時刻刻宅在家,為國家做貢獻」的態度,沒事在家煲煲劇,刷刷短視頻,還有看看我們的「蘇家酒窖」!
某天小編刷到了一個社區工作人員科普調查的小視頻,視頻中的工作人員遇到了獨居的外國人,語言交流上的障礙讓場面一度是否尷尬,字幕「呵呵一笑緩解尷尬」默默飄過。小編不禁開始思考,除了面對尷尬時我們會用「呵呵」以外,我們還會在什麼時候使用「呵呵」呢? 禮貌微笑用呵呵,表達無語用呵呵,憤怒下線用呵呵,冷笑敷衍用呵呵。作為網絡詞海裡的老油條,「呵呵」有很多面。
但其實資深網絡詞「呵呵」不只是現代人的流行詞,它也曾風靡古代。來看看古人怎麼使用「呵呵」吧!
使用題材:史料——《晉書》 出品人:房玄齡、褚遂良等
出處記錄:《晉書·石季龍載記下》:「宣乘素車,從千人,臨韜喪,不哭,直言呵呵,使舉衾看屍,大笑而去。」
這段描述裡面涉及到兩個人:宣——石宣,韜——石韜,這兩個人,是傳記主人公石虎(字季龍)的兒子。當時,石韜深受石虎寵愛,石虎甚至一度想立石韜為太子。這讓好不容易熬出頭當上太子的二兒子石宣暗暗嫉恨。原本呢,大兒子石邃是中宮所出,即嫡又長,名正言順的繼承人,還驍勇善戰,受石虎寵愛。好不容易等石邃自己作死,沉溺酒色又意圖謀反,被父親殺死,讓石宣登上了太子寶座,石宣怎麼能讓自己的弟弟石韜輕而易舉地奪走自己的太子之位呢?因此心生一計,派刺客殺死石韜,以鞏固自己的太子之位。不過這瓜娃子也不懂做個秀,為死去的弟弟石韜哭喪一下,在弟弟的葬禮上呵呵大笑,確定石韜不是詐死就離去了。
文字裡的「呵呵」,是笑聲的擬聲詞,應該是胡人的一種笑聲。文章的出處《晉書》,是我國二十四部正史的其中之一,可以說,「呵呵」這個詞,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稱得上是出身不凡的。
使用題材:詩詞 出品人:寒山和尚、韋莊
出處記錄:寒山和尚——《詩三百三首之五十六》中:「我見東家女,年可有十八。西舍競來問,願姻夫妻活。烹羊煮眾命,聚頭作淫殺。含笑樂呵呵,啼哭受殃抉。」
詩人寫的都是大白話,也富有哲理。佛家人,見不得殺生,看到人家新婚時宰羊殺生,不太樂意,有點反感,便作了首帶點諷刺意味的哲理詩,這尾聯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百因必有果,今天的你們笑得開心,明天的你們肯定會哭爹喊娘的。
韋莊——《天仙子》:「深夜歸來長酩酊,扶入流蘇猶未醒。醺醺酒氣麝蘭和, 驚睡覺,笑呵呵,長笑人生能幾何。」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韋莊此人,六十中進士,七十見國亡,平生所見太多漂泊,詩詞裡也多含有種無可奈何的悲戚和飽經戰亂的哀痛。《天仙子》寫的是酒後醉態,流露出絲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消極思想,而《菩薩蠻》頗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味,暗含著韋莊對明日的希望渺茫。兩個「呵呵」都是無可奈何,都是強顏歡笑。
使用題材:書信 出品人:歐陽修、蘇軾、王憲、錢鍾書等
出處記錄:歐陽修——《王董忠敏公十七通》其五:「土宜歸日,惟好且當,正如寬厚之說也。呵呵。酒絕吃不得,聞仲儀日飲十數杯,既健羨,又不能奉信。」
《與王幾道一通》:「幾道未嘗為此詩,落意便爾清遠,自古善吟者益精益窮,何不戒也。呵呵。」
蘇軾——《與鮮于子駿三首(之二)》:「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
《答陳季常三首(之二)》:「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公無多奈我何,呵呵。」(以上皆為節選)
北宋時期,「呵呵」多了起來。宋朝古文運動的領頭人歐陽修,在與友人的信件中多次呵呵,而文學大家蘇軾更是一個「呵呵」狂人。據不完全統計,在蘇軾與友人的信件中,「呵呵」的使用次數達47次之多,上至軍國大事,下至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會有「呵呵」穿插其中。
這副藏於臺北故宮的明代書法,「樣貌」非凡,挺而有骨。書法的主人王憲,其詩淵博豪邁,其人才謀兼備,文武雙全,曾官至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就是管軍事的宰相。信件最後的「呵呵」,是自己對所和的詩還算滿意的灑脫一笑。
看完了與我們相隔較遠的古人的信件,再來看一封離我們相對較近的吧!
前面提到的兩種使用題材,是「呵呵」一詞的早期用處。書信,是「呵呵」體的「主流陣地」,如今我們多數見到的古人的「呵呵」,大多來源於書信。古人的「呵呵」,有調侃友人的爽朗,也有勉勵友人的暖心,有文思泉湧的得意,也有自信豪放的解嘲。信件,有許多美好的別稱,如錦書、尺素、鴻雁、青鳥書等,在從前那個見字如面的時代,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呵呵」,好似並沒有像今天如此豐富的內涵,它只是笑罷了,實際上,伴隨著寄信人或長或短的話語,它能讓收信人親切而明朗的感受到很多種笑意。豐富的感情縈繞在紙上,靜待你開啟的那一刻,給你一個突如其來的擁抱和感動。我想,待收信人看到「呵呵」時,清朗的笑聲便隨之而來。
使用題材:小說 出品人:蒲松齡
出處記錄:《聊齋志異·宮夢弼》:「﹝富者﹞已舌蹇不能聲,惟爬抓心頭,呵呵而已。」這裡的「呵呵」,就是說話含糊不清。因為舌頭已經僵滯,不能轉動,說話自然就不清楚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失去了舌頭,就變成了啞巴。
使用題材:詔書 出品人:李璟
出處記錄:《全唐文》《御製春雪詩序》:「宿來健否?酒醒詩畢,可有餘力?何妨一為之序?以紀歲月。呵呵!」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保大七日的元日,也就是新年,作為皇帝的李璟就宴請了十幾位大臣,其中就包括了徐鉉,與韓熙載齊名的才子,也是後來為李煜寫墓志銘的人。宴會,還是特別有紀念意義的宴會,肯定會雅興大發,賦詩一首,像李璟這位應該做文學家卻偏偏做了皇帝的人,旁邊還跟著一堆當時才名極盛的文人,作詩作詞肯定搞起來呀。
宴會中,大家各自都做了些春雪詩,然後早早散了。第二天,李璟就給徐鉉下了道詔書,讓徐鉉給昨晚寫的春雪詩做個序,讓詩集有個漂亮的開始。詔書的內容是這樣的:宿來健否?酒醒詩畢,可有餘力?何妨一為之序?以紀歲月。呵呵!這個御批,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朋友間寫得信呢!這又是問候又是請求的,真的一點都看不出皇帝的詔書,最後還來個極為口語化的「呵呵」,請讓詔書有它該有的嚴謹好嗎?
當然,除了「呵呵」,生活中還有很多出身不凡的詞彙,比如說新春檔電影《囧媽》裡的囧,是一個古代詞彙,原本是光明的意思。還有「一切都是浮雲」最初的來源,可能就是《論語》裡的「富貴於我如浮雲」了吧。
好了,本期的閱讀就暫告一段落了,如果你有什麼關於古詞今用或者那些高大上出身的網絡詞的發現,歡迎到評論區留言探討哦。我是作者蔚藻靈施。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們的百家號蘇家酒窖,每天為您送上最「潮流」的傳統文化,也期待您的評論留言,每一條小編都會認真閱讀、回復哦~